剧本,剧本!

周末收到一批新的剧本,高兴。感谢 door 及 door 夫人 zinnia。

总目并没有因此而变长,因为原先已经知道哪本书有哪些剧目,所以早早列在那里,但馋人的地方就在于知道有哪些剧目而到不了手中。这次又有一批剧目可以从“暂缺”的行列中走出来,随时可以录入了。

说了半天还没有提是哪些书:八集《京剧汇编》以及《汪笑侬戏曲集》和《翁偶虹剧作选》。后两本不用说了,前八本在此把目录贴一下,有具体的藏本信息:

《京剧汇编》第十一集
闹朝扑犬(八义图[前部])【李万春 藏本】
八义图(一名:搜孤救孤、一名:诛屠兴赵)【邢威明 藏本】
浣花溪【赵绮霞 藏本】

《京剧汇编》第十三集
渭水河【陈少武、苏连汉 口述本】
查关(一名:尤家关)【臧岚光 藏本】
百寿图【马连良 藏本】
桑园寄子(一名:黑水国)【陈少武 口述本】
反五侯【马连良 藏本】
五龙斗(一名:双观星、勾家滩)【苏连汉 藏本】
高平关【马连良 藏本】
打窦瑶(一名:斩红袍)【苏连汉 藏本】

《京剧汇编》第三十五集
二度梅【何时希 藏本】
梅降雪【赵燕侠、杨少谱 藏本】

《京剧汇编》第三十八集
圯桥三进履【潘侠风 藏本】
黄金印【马连良 藏本】
秋生造律【李万春 藏本】

《京剧汇编》第三十九集
救雪艳【李万春 藏本】
一捧雪【赵德普 藏本】
审头刺汤【潘侠风 藏本】
傅氏发配【孙甫亭 藏本】
雪杯圆【孟小如 藏本】
收雪艳【李丹林 藏本】
祭雪艳【李万春 藏本】

《京剧汇编》第四十集
双玉镯(一名:双姣奇缘)【李万春 藏本】
法门寺【潘侠风 藏本】
刘瑾逛花园【侯喜瑞 口述本】

《京剧汇编》第四十一集
飞将军【何时希 藏本】
投笔封侯【刘砚芳 藏本】
玉门关【故宫 藏本】
周瑜【萧连芳 藏本】
战山【何时希 藏本】
小显【何时希 藏本】
双合印【萧连芳 藏本】

《京剧汇编》第九十二集
驱车战将【李万春 藏本】
湘江会【阎岚秋 藏本】
火牛阵【虞仲衡 藏本】
秦罗敷【北京图书馆 藏本】

注:发现当年整理这套书总目的时候,漏掉了十三集中的《反五侯》。

慢慢阅来 表情

娱乐大众

手好了,多谢所有关心的朋友。

7号更新的剧本中,有出《连升店》,精品。这戏基本上就是以一个对口相声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的,甚至里面对势利小人的讽刺,都与相声的手法一般(说如同对口相声也许不严谨,因为除去店家与王明芳外,还有一个崔老爷,后来当了锣夫,虽不是重要角色,但是有点睛之用)。京剧里不一定得一台的丑角才能是玩笑闹剧,比如这出戏,用小生去书生,很到位。

小豆子甚至认为像《秦琼卖马》这样的戏也应该算玩笑闹剧才对,尤其是在先听了侯宝林、刘宝瑞、高凤山的相声《卖马》之后才接触的正经的京剧《卖马》,第一印象就是,敢情这戏和相声差不多啊。相声版的《卖马》,至少有一半包袱是来自京剧《卖马》本身吧。同样是发生在店房里的故事,《卖马》与《连升店》都是很搞笑的。

这种娱乐大众而又工本极低的小戏看不到了。眼下娱乐大众的戏,一定要在台上堆满了演员,闹哄哄地,喧宾夺主。而娱乐大众的相声,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应该说,郭德纲在段子中所描述的“四百人的群口相声”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娱乐,一定要与大制作、高消费划等号吗?

“工伤”

本来上午设想得挺好的,晚上回家更新一下戏考,结果下午一不留神,就把手给掩了一下。 表情

好在问题不大,也别别扭扭地翘着一个指头把戏考更新了,顺便转了一批品菊斋近期从电台录的好剧目,不过还没来得及改名和公布,明天再去论坛发帖子吧,今天不管怎么样,打字还是有些别扭。

暂到此,明天应该会更自如些。

洋眼看戏:演出时间

戏迷知音在今天(国内昨天)的网志中提到:“今天是个好日子啊,06年6月6日,好吉祥顺利的日子,希望大家的事业也是六六大顺,亨通发达。”

很好的祝福,小豆子借花献佛,转给大伙儿。

这是一个很有趣儿的话题,昨天晚间新闻的时候看到,有的准妈妈因为今天是6月6日,所以准备推迟生产日期。在国人看来是六六大顺的日子,在洋人眼中,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组合

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同时让小豆子想到的就是去年这个时候上的那门中国舞台艺术的课。当时有一场多市票友组织的京剧演出,Lovrick 教授推荐大家去看,在把演出时间和地点抄在黑板上的时候,教授发现了一个问题:演出于下午1点15分开始。教授说:很奇怪的时间啊,为什么不是1点,或者1点半?而是1点15分呢(不整)?

当时小豆子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但是经过近一年的琐记整理,尤其是接触了很多诸如演出节目单这样的资料后,小豆子也渐渐发现,国内的演出,夜场经常是7点15分开场,大大多于整点或整点半开场的情况。

泛泛地解释,这也应该归到“文化上的差异”来。但是,究竟为什么呢?几点15分开场有什么说道或者好处吗?高人指教。

垃圾与公开信

以前说过,小豆子很反感垃圾,对于机器产生的垃圾邮件、评论,一概不客气。

今天有人在很早以前的一篇网志中留了一篇毫无干系的“评论”,小豆子相信,其出发点是好的,或许因为没地方投稿,才跑到那里贴了一份,属于公开信性质吧——也只能是公开信性质,否则小豆子从未说过自己是“山西省委宣传部长”,为什么要往这里投书呢?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比如梨园春秋的一些网络聊天室的活动宣传。

鉴于今天这贴的内容,决定在从评论删掉的同时,给转贴到这里,好歹人家说的是问题,而且不光晋剧,京剧也有这样的问题。是好是歹的,各位看官上眼(里面的错别字未做纠正):

给山西省委宣传部长的一封信:
部长您好:
我对晋剧发展感到很迷茫,因为他问题很多,就是不改;
时代发展了,人文变化了,百姓的观念都发生大的转变,而我们的晋剧艺术却不变,从文武场到演员都处于自娱自乐状态,不能与时具进,观众愈来愈少,最后走向枝解。
先说问题:
1:文、武场特别是武场”声”太大,特别是在演员唱的时后
他是最不受观众欢迎的,而武场人员确来劲了,很让观众讨厌,他也是影响晋剧质量的重要原因。
2:文武场乐器的调整,有些乐器的声太邦道,到底是那些乐器,我们建议专业人员寻找一向。
3:就是演员的问题了,吐字不清,一代不如一代,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呢?
总得讲晋剧是山西的文化形象,是山西走向世界的先头兵,万万不能这样了,如不改,就让晋外人无法认识咱山西人了。
提点建议吧:
1:让我们的全体业内人员安下心来用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听一听百姓喜欢的剧种,站在百姓的角度寻找他们的优点,融其长,扬己路吧。
2:就是要注意地质量问题了,请部长和有关人士看一看我们的戏曲欣赏视频吧,真让人烦,不看想看,看了坏眼,再看一看其他省的,问题也是很快就发现了,说的明白点就是我们的虚象啥时就变实了。

原帖署名444396195,写于2006年6月6日00:23:12,IP前三位:221.204.61。

外国元素

这个新闻很新鲜:

近日,法国戏剧《阿尔勒干遇钟馗》在中国五个城市巡演。这出独角戏借用了中国传统京剧人物钟馗,以独特的创意和诙谐的表演吸引了广大中国观众……谈及创作灵感,该剧演员加拉斯说:“我曾在中国学习一年的京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使我深受启发,产生了把阿尔勒干介绍到中国的想法,将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展现在同一个舞台上。”

这种新闻题材和模式在以前报道新编京剧的报道中也常看到。世界果然是多元化了,不光京剧的演出需要把法国元素拿来融合,法国的戏剧原来也要往里面添入对他们来说是外国的东西,看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各国皆同。

当然也有不同,法国的戏剧在中国巡演,为了吸引中国观众而融入京剧的元素是比较好理解的,有种讨好当地观众的意思——如同北京的相声演员到了天津总得来两句天津话一样。但问题是,中国的院团,在中国的土地上,演出中国的京剧,面向的是广大的中国观众,为什么也要弄一些外国元素搅和在里面呢?我们的本土院团,为什么要履行把外国艺术形式“介绍到中国”的义务? 表情

遗产

据报

国务院日前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类以92项居入选数量榜首。

这次入选的传统戏剧中,既有昆曲、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人们熟知的剧种,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剧种,如江西的广昌孟戏、湖南岳阳的巴陵戏、山西孝义的碗碗腔、安徽的泗州戏等。

据了解,我国现存地方剧种有300多个。昆曲、京剧以外的地方戏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剧种和一些濒临消亡的小剧种;二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诞生的新兴剧种;三是现在还在比较广的地区流行的剧种。但这三类剧种又有交叉,比如秦腔、豫剧都是古老剧种,但现在还在比较广的地区流行,因此它们既是古老剧种,又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剧种。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其中传统手工技艺、民间音乐以89项和72项的入选数量,分列名录的第二、第三位。

设传统戏剧共有N出,N减92等于M,小豆子很想知道:M等于多少,都有哪些?究竟哪些剧种已经连遗产都算不上了?我们究竟已经丢弃了多少好玩艺儿?我们又在忽视多少好玩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