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西河大鼓《呼延庆打擂》

一部《呼延庆打擂》的西河大鼓听完了,虽然出版物写着“长篇”,但三十回明显短了些,更像单口相声的八大棍儿,没头没尾,好在一来知道故事来龙去脉,二来书中还有倒叙,看的纯粹是演员的表演,听的是鼓书的味儿。

都说现在的影视剧,戏说历史严重。实际上,传统的鼓书戏曲,在这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仅拿这以宋朝为背景的故事来说,忠臣无非是寇准、包公、王延龄,以及杨家、呼家等一干武将,加上个八王,就可以把一个朝廷闹个天翻地覆。以前的艺人想法儿很有意思,能够编出一帮忠臣良将,手里边不是上打君王不正的凹面锏,就是御赐免死金牌啦,龙头拐杖啦,三口铜铡啦,两口宝剑啦,一大堆零碎儿,见君王也不用三拜九叩,动不动可以逼个皇上满后宫跑,真个是“半由天子半由臣”,八宝金殿俨然成了可以上演全武行的议会了。

这样的书编出来显然是受到最下层老百姓欢迎的,因为它很有群众基础。下层的百姓不会知道数百年前的朝廷会是个什么样子,但我们更乐于接受这种演绎,接受这种带有一些民主制衡的设想。在社会下层的人,听到的故事是社会顶层的皇帝老子有人制约着,而且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官员去制约着,这样的故事能不被老百姓所接受?尽管一笑之后心里明白,那只是演义,也总比去看那些描写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故事要过瘾的。

你可以指出《呼家将》、《杨家将》这样的书有多少多少毛病,小豆子甚至可以说,这种书不会让听众学到一点儿历史知识,但它在大众间是有市场的,因为它代表了大众的某种想法,某种愿望。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以科学角度、历史角度去评价佘太君这个人,是怎么也活不到近两百岁的,但是说书人愿意让她活得长些,因为听众不希望看到她死去,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在很多书中都有表现,如《隋唐》的程咬金,《说岳》的牛皋,最后实在不能再往下编了,也要以一个“无疾而终”、“大笑而死”来收缘,因为只有这样的结局,才为大众所接受。

一个艺术作品,可以有两种观众去迎合:一种是走上层路线,迎合官老爷的口味;一种是走下层路线,让底层的大众接受。前者也许品味会更高,词藻会更华丽,后者也许会更“低级”、更水。但你的作品如果想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流传下来,则必然是要为底层大众所接受。

更新了出《太君辞朝》,很好也很大众的戏,以后再单聊这个。

《听完了西河大鼓《呼延庆打擂》》上有4条评论

  1. 我得说一句
    虽然可能和你原本的意思不搭界,应该是同一意思的两个方面罢^_^
    艺术作品先要有艺术性,有艺术美,然后再谈是上层还是下层。
    主旋律不是因为上层路线才难看,下九流也不仅因喜闻乐见才流传。
    传统艺术修改历史真实,可沉淀下来的是艺术。戏说这个词形容的是现代的作品,对传统艺术我更倾向于“演义”这种说法。

  2. 可是“戏说”是从“戏”说下来的~~

    我觉得电视里的“戏说”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民间讲故事的大传统,虽然他们现在是水往高处流了,可水毕竟是水,没了让它往上走的外力,该下来还是会下来。尽管他们号称参考了很多正史,可是从精神或者思想的源流上面,他们是万万接不上中国史学的传统的——甚至也不太能跟主旋律结合起来。于是它们的处境跟京剧的新编历史剧是差不多的,呵呵,咱们要不等等,看看能“沉淀”下点啥来……

  3. “更新了出《太君辞朝》,很好也很大众的戏,以后再单聊这个。”
    ——哈哈,您也做扣子。。。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现在“下层路线”的东西还有几个人在创作?换句话说就是现在戏曲曲艺界绝大多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人、专业团体等基本都不走“下层路线”,有的甚至可以说不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因为到底不是咱们给人发工资。而且就算还有这些“喜闻乐见”的玩意儿存在,又有多少人能看得到呢?大面儿上摆的都是《梅兰芳》、《走西口》之流。貌似现在文艺圈的“生态”就是一种上头的垄断,包括“格调”、经济等方方面面。。。

    唉唉,只好等“历史”去做真正的判断了。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东周列国》电视剧,那主题歌里有这么几句:
    黎民百姓长久
    功名利禄短暂
    一部青史等闲看

    ps:俺现在“废话”这么多,全是parivraj大爷的“益智练习”给训练出来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