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的“标签云”

昨儿把手指划了一下,码字儿不太方便。所以本来打算谈谈梨园录音的分布情况,就推到今天了。

无论京剧剧本的数字化,还是京剧历史资料或者京剧录音的数字化,不是以把数据扔到一个数据库里为最终目标的。概念上说,那样做只是在做一个表,而不是一个数据库,一个 Excel 可以完成的事儿,用 Access 去做同样的效果,那样是没有意义的。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在表里的数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数据库里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地排列、查询,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对我们分析数据有所帮助。所以我们只知道梨园现在有一千多出经典剧目的录音,并不代表什么,这一千多出录音,是怎么个具体情况,还是需要花功夫分析的,这对京剧录音资料的考证甚至了解京剧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新的这个“标签云”的页面,就是对数据做分析的一个平台,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很多东西。表面上的就不说了,一眼看下去,谁的录音多,比旁人多多少,字号大小的区别,一目了然。这算是 Web 2.0 的一个经典概念吧,把已有的项目按照一定检索顺序(英文里是字母、中文里是拼音或笔画),然后通过字号大小体现数量的多少,不像传统的需要两个表来表现,十分清晰明确,小豆子推崇的经典概念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所留下的资料里,1957年前后的资料最多,那正是京剧史上所谓的京剧的黄金期,包括各种建国后不久就禁掉的戏,在那一时期有了开放的迹象,而且那时的录音条件也要比建国初期要好。

上海”也是标签云中一个很大的词,比“北京”还要大,当然这并不代表现在留下的录音上海的演出要比北京的多,但是这至少说明,在资料的考证方面,无论通过录音本身还是通过其他文献资料,我们更容易甄别出哪些录音是上海的演出,上海在资料保存以及整理方面,做得的确要比北京好。而且直到今天,上海电台仍然坚持每天播放京剧节目,凡此种种,都应该让北京感到汗颜。

演员中,北京团的,上海的周院长,以及杨宝森李和曾袁世海,都是大户,而尤以马连良、张君秋为最。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分析一下,地利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后四大须生里唯独奚啸伯所留录音不多,与其落脚点的偏僻是有关系的,当然,地方台的资料库中料也保存了不少绝版录音,但同样是因为地理偏僻的原因,使得这些录音难见天日,很有可能就随着某一次改革而被彻底淘汰掉,想一想,痛心。至于关外的唐老将,都因为所留录音不到十出,而不在“标签云”的页面上。马、张二人的资料数大约很难有人能超过了,况且他们二人的资料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不日还有他们的新录音上传),最有希望能和他们持平的也许就是李和曾了,因为李先生在文革后仍在舞台上坚持多年,加上文革前尚未挖掘出来的戏,相信是很有挑战性的。

最后再说一下另一个很大的词——音配像。李大爷搞的这个工程真是利在千秋,单就挖掘珍贵录音一项,就是很值得称道的。不过再强调一下,梨园所谓的音配像原版录音,有时候用的是比音配像还要完整的版本,比如周院长的《秦香莲》,比配像多出闯宫的场次,其他一些录音如被音配像所替换下的锣鼓点、原唱,也都恢复原貌,不是简单地从 VCD 上扒音轨这么简单。

还有很多录音的具体资料,如演出地点、年代等等需要具体考证,这方面的活儿是个慢活儿,也比较麻烦,但是出来的成果,也会是像现在这个“标签云”这样,让人激动的。

小豆子相信这一点,也相信梨园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做到。

《梨园的“标签云”》上有1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