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世界的生活指南:眼神和听力

大约是整日在锣鼓家伙的伴奏中过惯了,京剧世界里的人,耳朵都比眼睛好使。

《文昭关》这出戏里,东皋公在场上站着,伍员就愣是没看见,自言自语道“不知哪条道路可通吴国”。直到东皋公自己“嗯哼”一声,伍员才发现,“那旁有一老丈”。

不要小看了“嗯哼”,因为京剧里的人物眼神都不好,所以这句话是很实用的。在《伐东吴》里,黄忠进帐和刘备谈论军情,一会儿关兴、张苞回来了,刘备就和两位侄儿说话,最后大家都嚷嚷着要吃饭了,黄忠那里就愣没人搭理。黄忠“嗯哼”了一声,刘备惊讶地说“老将军还在?”唉,真是眼神不济。

最明显的例子是《临江会》里,周瑜设宴款待刘备,关羽保驾。关羽自语道:“俺不免站在大哥身旁,看他是怎样下手!”于是,关羽就在刘备身边左右不离。后来诸葛亮得知刘备过江,大惊失色,跑到帐外,“偷觑偷觑”,见状惊道:“哎呀且住!看我主坐在上面谈笑自若,周郎满脸杀气,两旁悬挂壁影,定有埋伏,我主性命危矣!”这时刘备身旁的关公“嗯哼”了一声,诸葛亮释然道:“二将军保驾身旁,我主已无忧矣,待我转去。”嘿!那么大一“红脸大汉”,站在刘备身边,诸葛亮就光看到刘备,而没看到关公。

西谚说,会哭的婴儿有奶喝。在京剧世界里,你如果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也一定至少要痰嗽一声“嗯哼”!

2005年十大网络戏曲新闻

又到了盘点去年的网络戏曲大事的时候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家媒体都争先恐后地在12月就把一年的大事评选出来,似乎这12月不算这一年的,也不算下一年的,成了没人要的孩子。前年,大事没评出多久,一场海啸震动全球。去年《北京娱乐信报》更是荒唐,在12月底搞了个“乙酉年中国戏曲大盘点”(之变之痛之奇),似乎现在已经是丙戌年了。怎么都这么着急呢?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今年依旧没有戏曲门户网站出来牵头,小豆子继续总结自己心目中的十桩大事。

一、京剧 BT 下载出现
在小豆子看来,这是头等头的大事,所以要摆在第一条。为什么呢?在点对点下载已经很普遍的今天,BT 下载似乎算不得什么新闻,但是,京剧 BT 下载的出现却标志着网上戏迷这个群体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以前,不要说 BT 下载,就是如京剧艺术上传区那么简单的 FTP 概念,都会难倒一片人,不知如何下手。而去年年底出现的京剧 BT 下载,包括此前在 VeryCD 上出现的诸多戏曲资源,以及比较流畅的下载速度(说明共享种子的人还是不少的),都证明了网上戏迷的电脑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戏曲 BT 下载(及电驴方式)的出现意味着将来我们不需要一个有多么大空间作为运作平台的戏曲资源网站,而只需要一个发布平台,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共享大文件。也许有一天,梨园经典的全剧录音也不用传到网上做删删传传的折腾,而通过点对点的平台,传播出去。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变的真理。

二、戏曲曲谱网成立
去年成立的戏曲曲谱网,值得关注。在戏曲论坛已经多如牛毛的今天,再多出一个戏曲论坛也已不能吸引什么眼球;而戏曲门户网业已成几家鼎足之势,再多出一个门户网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所以,这种不靠高大全,只是一招鲜的网站,是非常经济实用的。对于网站建设者来说,不需要花很多精力顾及方方面面,而是把一件事做精就好;对于网站浏览者来势,是直奔主题,清晰明白;对于已存在的大网站来说,也就不用再继续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又多了些很有特色且内容独特的站点。多方受益,网络戏曲之幸。类似的专业网站还比如前年年底出现的京剧脸谱网。顺便说一下,戏曲曲谱网能够抓住 BT 的机会,在其论坛开辟 BT 发布区,是很高明的一着棋,在曲谱不是频繁添加的情况下,凭借 BT 带来的人气,相信至少会成为今后戏曲 BT 发布的首选网站。

三、京剧网友为陆地园捐款
去年年初,最大的新闻莫过于青年演员陆地园患白血病一事了,京剧界人士纷纷捐款。而与网络有关的是,网友们通过京剧艺术网开通的捐款热线,表达了他们的祝福。1月22日,网站站长小生赴北京,将共6320元的捐款以及网友名单交到北京戏曲学院。印象中,这应该是戏曲网友们第一次通过网络参与和戏曲相关的爱心捐款活动。京剧艺术网在几年前曾经搞过一次为网站建设募捐的活动,有了那次的经验,使得此次募捐活动做得很顺利,体现了网络特殊的传播力与号召力。题外话:陆地园现在情况如何?这方面的后续报道几乎看不到了。

四、京剧艺术网商业化
去年4月,山东济南润丰投资银行向京剧艺术网捐助????元(具体数目不得而知),“所接受的赞助费用主要支付网站运行的各种费用,包括在适当的时候添置备用服务器”。接受捐助的京剧艺术网推出了“音频广告”,让人最不解的是:这一让很多网友感到别扭的方式,竟然由站长出面告诉网友如何避免听到广告的方法,这样做就不太好了,既然收了人家的钱,也该给人家办事才是。况且,广告的形式有很多种,为什么偏要选用音频这种“刺激”的方式?相信如果是文字或图形方式的广告,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另外,这一年京剧艺术网继京剧彩铃之后,推出了收费视频服务。遗憾的是,收费视频没有像之前许诺的那样,提供部分免费视频,而是全部以包月方式收费。有投资,自然有建设,而建设自然是为了回报投资。不知道京剧艺术网,作为第一个接受企业大数额捐助的戏曲网站,是否能走好这条商业化道路?是否会有财报及发展蓝图定期公布?在这里小豆子只是希望,在京剧艺术网做大手笔之前,能够先把小处修饰好了——比如网站上新闻的搜索功能,至今只是个摆设,小豆子在站上查找本条新闻的原稿时着实费了一番劲(而且新闻内容以 JavaScript 的弹出窗口形式出现,因此也没有被 Google、百度一类的搜索引擎触及到过);再比如新闻页面上那个小豆子很久以前就提到的日期问题等等。

五、黑客依然活跃
京剧艺术网的一次聊天活动被黑客破坏,这是一条上了《信报》那“乙酉年盘点”的新闻,在事件发生后小豆子亦做过推理。不过本案如同前年网络戏曲十大新闻中秦腔网被黑一样,至今没有个了断。是黑客狡猾,还是网警饭桶,亦或另有隐情,就不多谈了。小豆子对这桩公案的评价已在那篇推理中谈过。除此之外,年初的时候,宇扬评剧苑的论坛也遭到黑客破坏,对那宗案子,小豆子不明白的是,把文件传到论坛上就会破坏论坛吗?难道论坛的程序是自动执行所有上传的文件?要是这样,那是个人就能破坏这样的论坛了。戏曲网站的自身安全值得重视及提高。

六、中国戏剧场被临时关闭
年底,中国戏剧场突然上不去了。原因是没有备案,备案之后,网站恢复,一切正常。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戏剧场的暂时关闭,催生出了梧桐的 Blog。在那里,小豆子看到更多的是梧桐内心的独白——一个门户网站站长的艰辛,以及网友们的鼓励与支持。红豆后来在论坛里对梧桐说:“望振作精神,别忘记我们的约定!加油啊!”二位斑竹互勉以及梧桐的不气馁精神,可嘉!

七、京剧演员参与网络视频聊天
在各网站邀请戏曲演员到网络聊天室聊天已经很普遍的21世纪初始年代,戏曲演员首次参与网络视频聊天,是值得关注的。孟广禄和赵葆秀作为首次参与视频聊天的戏曲演员,在年底的时候迈入了新浪的聊天室。这次事件,有几处看点:第一,首次京剧演员走上公共媒体的聊天室是在2002年,那时是咚咚锵与新浪合作,共两场,张建国及郑岩,而本次的视频聊天,依然是戏曲网站(中国戏剧场)与新浪合作的模式,足见新浪在这方面的态度是很积极的;其次,梧桐在网站刚刚从小风波恢复的情况下主持网聊,不容易;另外,这种活动是否能继续下去,而不像2002年文字聊天那样只两场就没有下文了,是最值得关注。换句话说,戏曲门户网站与网络主流媒体(如本次的新浪)以及传统平面媒体(如本次的《信报》)的合作是否能保持下去并继续发展,是这种活动的能否产生效应的关键所在。

八、宇扬评剧苑出现实体
网络上的东西是虚的,不过在去年上半年,宇扬评剧苑在现实的生活中成立了一个实体——“中华-宇扬评剧艺术研习社”。一般来说,如上海京剧院老车站剧社等等,都是先有了实体,然后做个官方网站什么的,才在网络上出现。而本次宇扬评剧苑的做法恰恰相反,是借在网上的名望,来到“凡间”,建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研习社。网上网下本就是这种互动关系,宇扬的实体,是其网络事业的一个延伸,其产生的目的小豆子猜测应该是希望被传统媒体及老人们关注。于是很自然,在后半年的传统媒体上,能够不时看到关于“宇扬”的报道,而在此前,要一个报纸总提网站或者网上的东西,除非他们是电脑报。而事实上,早在2002年,咚咚锵便走下网络,与中戏附中合作并挂牌,成为一个在“凡间”的实体(又是2002年!在那年咚咚锵的网下活动比较频繁)。只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动作,没有实现互相影响的效果。

九、京剧电视大赛大讨论
多年不见的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亮相中央电视台。本次大赛,不但主办方引入了网络这个概念,即可以通过网络投票,而且大赛从始至终,在网上非官方论坛(如中国京剧论坛)上引发的讨论一个接一个。电视上一片和谐安定的景象,而网上却已经讨论得不可开交。大赛是否公平是本次的一个焦点话题,而这样的话题,也只有在民间的论坛上才会出现。已经很难想象,如果这次大赛举办的时候,戏迷们还没有网络戏曲论坛这一渠道,他们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呢?又去哪里找人说道说道?岂不要憋闷坏了?在这一点上,网络戏曲论坛这一载体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十、“陕西戏曲广播有戏没戏?”网上调查举办
2005年网上网下的互动不少,在11月,中国秦腔网与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合作,在网上开展了题为“陕西戏曲广播有戏没戏?”的调查。这是传统媒体充分利用戏曲网站优势的一个例子。希望最后的调查结果是正面的,并能促成陕西地区戏曲广播频道的开通,当然更进一步,能够像现在的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戏曲频道那样,24小时通过网上直播,方便异地收听、录制。

2005年的十大网络戏曲新闻总结到此结束。还是那句话,这些是对小豆子感触最深的大事,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总结。而对于戏考、琐记以及老唱片网站来说,都在2005年实现了资料的数据库化。在这一年,小豆子比以往任何一年在编程上花的功夫都要多——连续三个网站的改版。这也应是大事,只不过都算做戏考及其相关的事件,内部总结总结罢了,就不挤到年度的新闻盘点中去了。 表情

京剧世界的生活指南:探病

在京剧世界里,如果你去探一位病人,那就要注意了。最需要牢记的就是:如果病人睡着了,不要去把他叫醒。

这方面的悲惨例子太多了,在戏里,一位病病歪歪的人物登场后,唱上一段,便“昏昏沉沉”睡去了,按照《白帝城》里刘备的话,就是“养一养精神”。此后不久,探病的人就来了,来了便进病房,然后一句“某某醒来!”这边病人便“睁开昏花眼”,见到来探病的,又是一阵伤心难过,加上刚才要休息没休息好,于是没唱几句,就呜呼哀哉了。像上面说到的《白帝城》里的刘备,以及《让徐州》的陶谦,《洪羊洞》里的杨六郎,《生死恨》的韩玉娘,《七星灯》里的孔明,等等,都是这样故去的。

以眼下来说,以色列的总理沙龙在几次大手术后,目前属于昏迷状态,现在医院试图将其唤醒。如果这是在京剧里,我们可以想象到如下场景:

(沙龙睡。医生上。)
医生 (白) 总理醒来!
沙龙 (二簧摇板) 我方才朦胧将睡定,
耳旁又听有人声。
猛然睁开昏花眼,
又见医生到来临。
(此后对话若干,然后沙龙就不行了。)

所幸的是,沙龙没有生活在京剧世界。

洋眼看戏:看戏

今天《环球邮报》头版照片:在等待布什演讲的军官学校学生们。

Battle weary: Cadets await word from Bush on Iraq pullout
Battle weary: Cadets await word from Bush on Iraq pullout

常有人抱怨京剧的节奏“慢”,说会让人看了犯困。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内兴起了一种“旅游京剧”,专门演给去中国的洋人,演的无非是《盗仙草》、《虹桥增珠》这样的戏,演得如杂耍一般,且全场几乎没话白,更别说唱了。老外看个热闹,以防上面那种景象出现。

但是,给老外看文戏,就会困倒一片吗?于是,有敢吃螃蟹者,不辞辛劳,把整本大戏翻译成洋文,供洋人在看戏时一并阅读。那不是在看戏了,那是跑到戏院看大屏幕小说去了。更有像孙毓敏这样好折腾者,干脆直接用洋文唱

是否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小豆子在国外看过两场戏,恰有一场就是《龙凤呈祥》这样的整本大戏,到场的洋人占相当比例。字幕打得非常有创意:在唱的时候,字幕中的英文部分是从中文翻译过来的,而当念白及表演的时候,字幕只简单的以一句话的方式概括演员现在在台上所表现的情节,例如:“刘备与郡主坐下聊天”、“周瑜升帐定计困住刘备”等等,赵云起霸的时候用的是“赵云展示他的武功”。这样简短的字幕,不会妨碍观众欣赏演出,同时又让他们了解了剧情发展。

文化上的交流,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翻译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气氛。一字不漏地翻译和用洋文演唱,恰恰破坏了这种气氛。是的,洋人不见得在每个包袱处都会笑,但是当他们身边的中国人都笑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一种文化气氛,而不是在忙于阅读那翻译过来的台词。也许你不会相信,“洋眼看戏”里的主人公 Lovrick 教授,曾经把翻译好的相声段子(《关公战秦琼》)给不懂中文的人看了一遍,之后再播放侯宝林的这段录像,侯先生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加上台下不时传来的笑声,同样感染了这些不懂中文的观众。

洋人看戏,看的就是中国的文化。也许他们头一次没有搞明白,但随着次数的增加,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也会看出一些门道来,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上。而我们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谁是第一次看戏就把《龙凤呈祥》全搞明白了呢?

永远不要为了适应洋人(或者以什么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的理由)去改变京剧及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他们会适应我们的。

京剧世界的生活指南:斩子

咸鱼干聊到《佘太君斩子》这出戏,被告知“这种戏受不了”,“这个太君太不可爱了,没人性阿”。

你如果在京剧世界的军营里混,一定要记得,人性大于军纪。

看看戏里面的“斩子”名目,比如《辕门斩子》《芦花河》(女斩子)这些名目上有“斩子”的戏,还有如《镇潭州》《走麦城》剧情里有斩子情节的戏,大到三番五次求情不准,小到一句求情的话,其最终的结果无不是儿子被饶了。什么“临阵招亲”,犯军中禁令,你要是真娶了个女特务回来,那还可以讨论讨论是否该斩。而多数情况下,斩子,无非是斩给别人看罢了。

先把临阵招亲放在一边,上面提到的最大罪过就是关公的儿子关平把襄阳丢了,其结果是导致爷儿俩败走麦城。但这段斩子交待的非常简单,关平上来汇报:“启禀父王,孩儿将襄阳失守了!”关公大怒说:“唗!无用之辈,斩了!”廖化在旁边说:“且慢!用军之际,君侯开恩。”关公说:“嘿,随在马后。”就这样结束了。当然,这出戏是走麦城为主,不能来一个小时的斩子戏,但是这非常明显的传递出一个信号:斩子是给旁人看的。在那种襄阳丢失、魏、吴兵马夹攻的情况下,谁也没工夫在这种表面文章上再做戏了,但还要体现一下自己的军纪,所以走一下形式就可以了。

《镇潭州》中岳云因为犯了岳飞的令,要被斩首,牛皋求情,说出一番道理,岳飞也就把岳云责打一顿,最重要的是把岳云拿到杨再兴处展览一下,以证明“人言岳飞营规整,话不虚传果是真”,不至“令天下人耻笑”。

《芦花河》的斩子有些像《辕门斩子》,尤其是也有俩如孟良、焦赞的秦汉、窦一虎,只不过因为唱斩子的是个娘的角色(虽然不是亲生),所以心肠软,丈夫一哭也就饶了,不像六郎那样不依不饶,得理不让人。

最热闹的要数《辕门斩子》了,也就是这出戏为什么会被冠上这个名字的原因吧。戏里的杨六郎好像铁面无私,不顾亲情(老母)、不顾上司(八王),真是铁了心要杀儿子啊。可是到儿媳妇一来就“看女将饶恕了宗保冤家”,这也说不过去了吧?因为怕和儿媳妇再打一场?不那么简单。看一下杨六郎的这段话:“赦却了杨宗保倒还也罢,怕的是天门阵无人去杀”。这是什么逻辑?不杀杨宗保怕没人去破天门阵?难道说杀了儿子天门阵就破了?这里分明就是在拿儿子要挟儿媳妇:你要不答应破天门阵,我就把“你的他”杀了。要不别人讲情不好使,敢情这人情是留给穆桂英的。

所以如果你在京剧里面的军队从小级别混到了有生杀大权的职位,要活学活用斩子的招数,记住儿子犯多大罪都不能杀,说推出去杀了都是给别人看的,无非是让人赞扬你军法严明等等,抬高声望。进而推敲,不光是儿子犯罪,别人一些小毛病,能睁一眼闭一眼卖个人情的就要卖,而这就要留到下次再说了。 表情

洋眼看戏:Oh! English!

你如果见到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听到英语后(甚至是听到“英语”这个单词后)出现极其无奈甚至痛苦的表情,你一定会感到奇怪。

先来看一下这段报道

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卡门来自美国,是一位京剧迷。和很多外国朋友一样,她最初接触京剧,是被精美的服装、精彩的戏剧动作所吸引。至于那依依呀呀的唱腔是什么意思,就完全不明白了。卡门说:“实际上我特别喜欢京剧的原因是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它能告诉我很多和中国有关的事情。当然,开始的时候象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大部分都看不懂京剧,但我发现如果很认真地近距离地看京剧,你就能看懂那些演员的动作,这些精彩的动作教会了我许多中国的文化。”一次偶然的机会,卡门观看了一次京剧演出,可让她吃了一惊。

“你知道,当我听到用英语演唱京剧的时候,这的确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你要知道甚至我的一些中国朋友告诉我,他们也不能完全听懂京剧。但是,当我听到用英语演唱京剧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在完整地传播中国文化、生活方式,我觉得这太有意思了,这感觉实在是太酷了。”

“太酷了”?当小豆子问及 Lovrick 教授对英语京剧的看法,看到他无奈的表情的时候,所能反应到的词儿只有“太苦了”。

Lovrick 教授说他所知道的,在夏威夷大学有个京剧队,每年都要排英语京剧。他怀疑如果自己真去观看,是否能坚持到看完。哪怕想想用英语唱京剧这种形式,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回到我们的主题来,究竟洋人看戏,看的是什么呢?

在 Lovrick 教授看来,洋人看中国的戏剧,是在看他们文化中所没有的那些东西,在看那些中国文化所独具的玩意儿。他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中国派到外国的京剧团队,总是带着那么几出武戏演给外国观众,以至于外国观众认为京剧便是杂技或者孙悟空。他不明白在演员身着如此有中国特色的服饰、长靠、蟒袍的情况下,那些糟糕的、喧宾夺主的布景是用来干什么的?满舞台的激光、烟雾,在外国人看来是奇幻新鲜的东西么?事实上,中国的导演——这个本来也不应该出现在中国戏剧里的家伙——做了太多的假设:他们假设武戏会更吸引外国观众,他们假设外国观众看不懂文戏,他们假设西化的京剧会更易被外国观众接受,他们甚至假设用英语唱京剧就会让外国观众兴奋不已。错!外国观众来看京剧,是来看里面的中国元素。 表情

而我们的媒体呢?一味吹捧这些抹去传统的做法。小豆子所见到的这类新闻太多太多了,无非是找几个洋人来打腰提气罢了,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几个人会深究洋人究竟如何想的。那么现在小豆子就告诉这些媒体(以及那些仍在糟践京剧的人士们):首先,京剧是中国的,最大的观众群是我们自己,请不要以去迎合外国人或者与国际接轨一类的理由去改变它。其次,真心想看京剧、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对什么英语京剧、大制作、激光烟雾等等是没有任何兴趣的,他们有更纯英语、更大制作、更高尖端的《星球大战》一类的玩意儿可以看。

请老老实实地继承我们所独有的传统吧。

洋眼看戏:马鞭和趟马

“你认为中国戏剧舞台上会上真马吗?”Lovrick 教授问同学们,“那么这篇戏文(《琵琶记》)中手下说‘请下马吧’,是如何表现一个人在马上、马下的呢?”

在同学们都想出手下来装扮成马的答案后,教授借过一把雨伞,走了个圆场,并解释了马鞭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人如何解决舞台上骑马的问题的。”

马鞭和马趟子
马鞭和马趟子

那么小豆子要说,这就是洋人看到的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的又一个不同点。

而何止是马,这么一根鞭子,把所有人能骑的四条腿儿动物都包括进来了(两条腿儿的呢?不知道了。还真没看过神怪戏。或许某出《封神》、《西游》一类的戏中,有某大士骑着凤凰手里拿根鞭子的造型,也未可知)。

恰好今天整理《十三妹》的剧本,想到一个相关联的问题:京剧中没有“趟驴”这种说法,而剧本中十三妹上来一番马趟子后,唱到:“催动驴儿趱路径”,与前面剧本上写的“趟马”显得不协调。不过话说回来,那么一根鞭子,她说骑着什么就是什么吧,也许驴也走出马步来了。 表情 戏还不就是演员说什么,台上就是什么嘛。

洋眼看戏:演戏的目的

先来看一下高明《琵琶记》第一场副末的这篇《水调歌头》: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
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
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
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
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
正是: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琵琶记》
《琵琶记》

中国舞台艺术历史课上到现在,已经进入元末明初的传奇了。明以前的戏剧,正是“插科打诨”者居多,其性质纯粹是娱乐的一种手段。而经历了元朝天翻地覆的变化,儒家思想被排斥之后,重新由汉人建立起来的明朝,开始了恢复被元朝否定的东西:纲常伦理、孔孟之道,于是乎,中国的戏剧也开始肩负起“动人”的任务。

Lovrick 教授说从明传奇始,中国戏剧就在试图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宣传道德标准(哪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不例外)。而至于他究竟对此种“说书唱戏劝人方”的形式持何种看法,小豆子便不得而知了。不过这种特殊的演戏目的,在西方看来是很新奇的。

“乐人易,动人难”,当戏剧不再只是为了逗乐观众而演,当戏剧开始试图改变观众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时候,小豆子不知道这是戏剧的光荣还是戏剧的悲哀。是的,也许当一个人因为忠孝仁义这样的故事而感化的时候,这是戏剧的光荣;但是当每编一出新戏、每改一出老戏都要去符合现时的道德标准、去迎合眼下的政治需要,那这只能是戏剧的悲哀。而事实上,当看到当今戏剧舞台上,纯娱乐性质的小戏渐渐不见的时候,小豆子就会觉得:高明,也许你当初不该赋予戏剧这样崇高的使命。

从纯粹抽科打诨的戏,到纯粹布道式的政治戏,从纯粹乐人,到纯粹动人……一个词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矫枉过正。

洋眼看戏:简单布景、道具的由来

上课读了一首诗,英译版,以至于其原来的中文名字不得而知,且猜不透。大致意思是说作者去乡间看野台戏的经过。

于是 Lovrick 教授说,中国戏剧没有复杂的背景和道具,应该是和这些剧团要四处奔波有关。甚善。以前有限的运输能力及有限容量的衣帽箱,造就了我国戏曲独有的简单布景、道具,重表演和非真实的特性。

听说《袁崇焕》要到上海现眼去了,以今天的运输能力,运那几门红衣大炮应该是没问题,也就是他们敢这么造魔的原因吧。而此前一阵,于魁智跑到英国去演戏,“精心挑选”的戏码却都是传统戏。那些吹得了不得的新编戏呢?比如《袁崇焕》呢?新编戏体现不了中国传统的东西自然是不敢带新编戏的一个理由,而另一个“理由”,想来应该是怕那些大炮连英国海关都过不了吧! 表情

京剧世界的生活指南:报子和中军

报子和中军,都是军中不起眼儿的人物,但是行军打仗的戏又少不了他们。

作为一名合格的报子,你首先要时刻注意中军帐里的动静。当主帅自言自语道“未见回报”的时候,或者当主帅和部将商讨军情,大将拉长了声音说道:“且听探马一报——”的时候,你就需要跑上来汇报了。你需要在幕内喊一声“报——”然后拿着令旗急匆匆跑上来,单腿一跪,把军情用最简练的语言(一般一句话)呈交给上级。如果主帅说“你待怎讲?”你就需要再重复一遍。一般情况下,主将会让你“再探”,你下去就是了。如果运气好,主帅会“赏你金牌一面”以鼓励你继续汇报。

与台上台下来回跑的报子不同,如果你混到了中军,你就不需要这样累了。而且一般来说中军的台词要比报子简单。比如如果主帅问你“人马可齐?”你就说“俱已齐备”。大部分情况下,中军基本上是一个传声筒的角色。比如来人了,求见你家主帅,你就让他“候着”,然后告诉你家主帅;你家主帅传他,你就告诉他。或者主帅让你“传令下去”什么什么,你冲下面把主帅的话重复一遍也就是了。所以整理《戏考》里的剧本,经常会看到“中军照白”这样的句子,也就是说中军照着主帅的话又说了一遍。

注意事项:虽然你是主帅身边的人,也要凡事都要小心,因为主帅随时会拿你当给猴看的鸡来对付。比如《独木关》里的张士贵,为了请动薛仁贵,会把中军捆起来赔罪。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为是主帅身边的人就可以做出格的事情。身为中军,只是传声筒,多余的话不要说。比如《牧羊卷》里那个刚当中军不久的李仁,就不守规矩,因为赵锦棠提了朱春登的名讳而提刀要杀,结果被朱春登一顿训斥:“唗!你侯爷在此问话,要你来打搅?还不下去!”

你可以在京剧的军中当其他差事,而这些职位的规矩与注意事项,就放到以后再聊了。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