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们不喜欢传统

很好的评论,通俗易懂,驳斥了“传统艺术没有市场”这种谬论。不光文中的天津相声回归剧场,北京的相声业已回归,期待更多的传统艺术回归本来面目,包括像曾经火爆的老车站剧社。

评论:谁说我们不喜欢传统

只要提到传统艺术不景气的局面,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现在的观众欣赏口味改变了”。好像普通观众应该为传统艺术不景气负责。从表面上看,这样说并非毫无道理。看电影电视的多了,看戏的少了;看MTV唱卡拉OK的多了,听相声曲艺的少了。不过,本市相声茶馆的火爆场面给了这种说法一个有力的回击。谁说观众肯定不买传统艺术的账?

传统艺术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当电影仅作为一种新发明在中国出现时,最先进入摄像机镜头的是京剧,相声评书等曲艺形式也曾以广播为阵地受到好评。但是电影电视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而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艺术门类。当这种艺术门类发展成熟的时候,它更契合当前社会的审美需要,对传统艺术而言,与其说借光不如说受到冲击。不是吗?有多少观众会上电影院看京剧,又有几个人会用MP3播放器听相声呢?

但这绝不等于观众不喜欢传统艺术。传统艺术原本是舞台艺术,是在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中锤炼、发展自身的。就好比同样是视听享受,舞台上锣鼓胡琴或许比现代技术合成的音响原始,但它却有戏曲、曲艺艺术生存所需要的生活原味。因为传统艺术原本就是在街坊四邻的调侃声中、在茶馆戏楼的嘈杂声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如今本市兴起的相声茶馆,包括其他地方的折子戏茶楼,正是恢复了传统舞台艺术来源并贴近生活的本质。不是吗?坐在台下听相声,就是比看电视里“耍贫嘴”感觉更亲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相声自身,而不是声光手段。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传统艺术复兴的关键有时就在发扬传统自身,谁说我们不喜欢传统?

《药王卷》和《同仁堂》

今天更新了的剧本中,有一出《药王卷》。熟悉曲艺的朋友应该知道有段相声《同仁堂》,内中几段数来宝,末一段到同仁堂,其前半部分说的便是这位药王孙思邈的故事,与这出戏所演的大同小异。小豆子只听过高凤山、王学义版的,整理如下(后半部分唱草药名,就省略了),可以和京剧剧本对比一下:

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
先生好比甩手自在王。
药王爷就在上边坐,
十个名医列两旁。
先拜药王后拜你,
你是这么一个大徒弟。
药王爷,本姓孙,
提龙跨虎手捻针。
内科先生孙思邈,
外科先生华佗高。
孙思邈,华佗高,
三十二岁入唐朝。
正宫国母得了病,
走线号脉治好了。
一针治好娘娘病,
两针治好龙一条。
万岁一见龙心喜,
亲身点他在当朝。
封他文官他不要,
封他武将把头摇。
万般出在无计奈,
亲身赐件大黄袍。
这一旁怒恼哪一个,
怒恼敬德老英豪。
为臣我东挡西杀功劳大,
为何的不赐那黄袍?
一钢鞭拿在手,
手拿着钢鞭赶黄袍。
药王爷,妙法高,
脱去黄袍换红袍,
黄袍供在药王阁,
黎民百姓才把香烧。

阳世三间

今天读单口相声的本子,其中有一段提到京剧唱词中的讹传。举的例子是“阳世三间”。

其实不光是京剧了,在一些传统小说里也能看到“阳世三间”这个词。给小豆子的感觉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从来没有深究过这“三间”到底做什么解释。只知道这个词就是说这阳世呢,而且一般说这话的不是在阴曹地府说、就是在和阴间并列的时候说。比如某某,你在阳世三间作恶多端,如今来到这阴曹地府,还有何话说! 表情

根据相声本子的说法,这“三间”无法解释,三间什么啊?房子?哪儿和哪儿三间啊?原来是“阳世之间”,只因这抄本子的写的潦草,等到用的时候把“之”认作了“三”,故而留下了这么个“阳世三间”。

当然,究竟源头是否是这样无从考证,只是这种说法很有意思。权且记录下来,算是段读书笔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