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聊聊相声

最近的“拾慧”里,摘录比较多的内容是反映德云社十周年演出,从各种角度看看这个不能亲临的演出,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现在还不能对这六场演出作任何评价,因为还没有看到,不过相信很快网上就可以下载到了。

关于相声,可以聊很多,就眼下最热的话题聊一点儿看报道和录像的感觉吧。

网络如此发达,加上 DV 的普及,在网上看别人从剧场录到的德云社演出已经相当容易了。除此之外,一些德云社演员在电视台的演出,也是能在网上下到。剧场相声,尽管还是同一拨人演,但看起来确实是比电视上要好得多。

一味地低俗自然不好,但一个俗的艺术如果去试图过分高雅它,也是不好的。看这篇里介绍周年演出中鼓曲专场,小豆子非常好奇,一个太平歌词竟然也带伴奏了,而且竟然出现在曾经讽刺相声带伴舞的郭德纲的演出里,讽刺?

想起来早先看过的一期德云社在电视台做的节目,珠光宝气的舞台,上去几个穿大褂的演出还不算最别扭的,最别扭的是抖包袱之后,从台下传来的并不是笑声或者掌声,而是一阵沙沙沙的动静。好在导播知道观众的心理,终于把镜头一转,拍了一下台下,原来观众人手一份“高科技”的玩意儿——小豆子实在没见过这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发明出来的,截个图在这儿,大家一块儿看看。反正这东西的意义就在于:你作为观众不用费事儿鼓掌发笑了,手中摇摇这个东西就好了。

莫名其妙的“鼓掌器”
莫名其妙的“鼓掌器”

你都懒得发笑鼓掌叫好,那你去干什么了?高科技这玩意儿有时候是很害人的,高雅也是如此。

希望看到德云社可以把剧场这班岗继续站好,而不是四处开花地“升华”自己,以致变了味儿,走了调儿。

看南派戏《打銮驾》

豆腐推荐了小王桂卿的《打銮驾》,于是下了一份听了听,觉得不过瘾,猜想 BT 那边该有视频了,一去,果然。下来后又看了一遍,挺好。

南派戏现在很少见了,除了能从合意太爷那里听到一些典故、大致演法儿以外,这种尚算是完整一折的戏放于电视是不多见的,更不要说那种上十本的《狸猫换太子》了。前些年上海还排过像《狸猫换太子》、《宏碧缘》这种南派特色分明的戏,近些年光顾着歌功颂德了(再歌功颂德,头头儿该栽还是得栽),别说南派特色,就是有京剧特色的戏都少了。再往南,武汉一带,就更不堪提起。所以,还有像小王桂卿这样能够去演一些南派戏,哪怕不是全本大戏,只上上《名段欣赏》,也是难能可贵的。

片头小王先生说的“关公要文,包公要武”,小豆子深以为然。豆腐所说,小豆子也深以为然。这南派戏,就是让“最下层的老百姓听得过瘾”。《打銮驾》里大段的流水,基本没什么文学性,无非一件事儿几个词儿翻来覆去地唱,像这种“拼着一死把御道闯,纵然是将我千刀万剐、万剐千刀、上刀山、下火海、刀山火海、火海刀山、拼着一死又何妨”,要的就是唱起来带劲、听起来过瘾的效果。记得去年德云社演头本《狸猫换太子》,临了郭德纲的包公上来后也是一大段流水,颇有南派风味。当时剧场里可不都是对京剧内行的戏迷,但那效果是没得说,若论“草根文化”,南派戏也算一份吧。

以南派戏来做所谓吸引年轻人的工作,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更接近大众口味。今年北师大的南派《甘露寺》,就是出于这个考虑,而且剧场效果相当不错呢。我们的专业团体,就不能这样做吗?

当然,光指责专业的、官方的组织是不公平的。央视录制这些《名段欣赏》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期待更多好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