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

有人听了曲艺版的《变形金刚》了吗?大旗网有这个专题,甚至平面媒体的《新京报》都做了报道,作为网事,尤其是与曲艺相关的,这本身就证明:这件事儿不一般。

看一看大饼叔叔的宏伟计划:

大饼叔叔计划以《变形金刚》为主题写13段曲艺节目,采用13种曲艺形式,每段采用不同的辙韵,正好是13道辙。现在已经创作了三本:第一本太平歌词,第二本东北二人转,第三本京东大鼓。以后陆续会写。

除此之外,你还能从这儿看到徐德亮京韵大鼓的《变形金刚》。这又是来自民间得草根力量,而且又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相结合。当然,这也可以称为“恶搞”。也许有人会批“恶搞”曲艺,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些鼓曲的传统风格,比当今舞台上很多新编曲目都要浓;而这些能够被年轻人接受的《变形金刚》,对普及鼓曲、十三辙、传统艺术,包括水词儿的形式,都是有帮助的。

赏析这件事儿,见仁见智,反正小豆子觉得这个创意很好。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内容与形式上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传统曲艺和《变形金刚》相结合,没有一点儿别扭之感。原因么,还是要归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进《变形金刚》动画片的译制者。如果不是有像“擎天柱”、“威震天”、“霸天虎”这样富有中国特色的译名,它们能和鼓曲这么完美地结合么?所以必须要承认,就连当年英译中的翻译,其传统的底蕴,都是要比今人深的。

经典的《变形金刚》,经典的鼓曲,一次经典的结合。

《变形金刚!》上有8条评论

  1. 可惜没法引入到京剧里。曲艺是一个人的活儿,瞎折腾折腾不影响什么,可以当哄自个儿玩。京剧不行,没那么多人陪你玩。

    擎天柱可以用铜锤应工,数板起唱,一定别有风味。

  2. 这翻译,其实是很有学问的,怎么让鬼子的东西和我们的理解无缝的结合,确实需要反复的斟酌。不过现在多数翻译的东西都看不懂,水平低的不像人话,水平高的不像中国话

  3. 不过确实进不了京剧,起码没法给行当,汽车人还好,擎天柱千斤顶感知器给老生,铁皮大汉横炮战戟和恐龙们给花脸,大黄蜂爵士是小生,但是霸天虎呢?威震天用大白脸没问题,剩下的呢?全是小生和丑?小生都没几个,我看都是丑才比较合原著
    哈哈,玩笑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