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洛阳桥》一剧,看剧本,是很有意思的一出戏。

这出戏其实有史可考,《人民网》有一篇详细的文章介绍修桥的来龙去脉,以及传说的来历。这戏按《戏考》上的注释,是“灯戏中之一,相沿已久,当时坤班中即已盛演。其剧情纯系荒诞不经之举,徒博热闹耳。”是晚清宫中常演的一出吉祥好戏,受欢迎及普遍程度,大约相当于现在逢年就演的《龙凤呈祥》一样。

不过,较《龙凤呈祥》来说,这出《洛阳桥》确“为其怪诞荒唐,诚不值识者一哂”。故事讲蔡状元要修洛阳桥,屡次不成,乃派人下海给龙王投文,得书批一“醋”字,知是廿一日酉时动工,于是大功告成。故事虽然荒诞,但是看其剧本结构,舞台调度,甚至立意,都不逊于《龙凤呈祥》(而《龙凤呈祥》也不是荒诞得很么?)

头场上观音,交待起因,要去帮助修桥。观音命善才、龙女二人诱惑凡间的俗子,从而给蔡状元筹款。这个形式很有意思,立意是说,世上的暴发户都“见色迷心”,从他们身上刮下钱来是合情合理,而用这些钱去做善事,更是大善一桩。观音的算盘打得很好,即便拿到今天来说,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场蔡状元上,交待一下下场。三场四个“刻薄愚人”上,念唐诗下。四场就是几个富人扔钱给善才、龙女,吕洞宾点化世人。

第五场就是最有意思的了——蔡状元派人下海投文。这民间传说只有个故事框子,细节全靠剧作者来发挥。传说是“檄文海神,遣卒投之”,具体怎么个过程没有写,而如果按照常理来想,一个状元郎写了封信,找人下海投递,除非脑子有问题,谁会应这个差事呢?谁能出来说某可以下海走一趟?而本剧的编者高明的地方就在这儿了,编出来一个丑角的夏得海,名字与“下得海”同音,状元一旁问哪个下得海?他就在一旁答言,这才误会中促成了下海投文的事实。而夏得海拿书后的经历,自己絮叨也好,后来在酒店与店家抽科打诨也好,在欢愉整出戏气氛的同时,几段昆腔,词义深刻,难怪《戏考》的王大错写道:“惟夏得海下海前一段唱做,仍一本昆派,尚有定程”。喜剧中加正剧的思想内涵,绝了。

最后两场戏,又纯粹以场面取胜了。先是“扮演三百六十行等杂戏,以为落成庆”。这段在剧本上仅一句话带过,但是想必演起来十分热闹,没有几十分钟收不了,这种演法,正是为应节应景而编。最后出来个妖精江猪海母龙(瞧这倒霉名字),是屡次破坏工程的元凶,于是头场的观音又出来,请来众天将平妖,又是一场大开打。剧本上一句带过,但这段武戏想来也有独特之处。最后全剧在擒妖后结束。

过去,“每逢阴历新年,则必盛演此剧”。究其原因,这戏什么都有了,前面有文的,中间是玩笑戏加昆腔,最后杂耍加上大开打,热闹是绝对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大受欢迎就不难理解了。

也快到阴历新年了,可惜,这出戏已经很有不见于京剧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