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今天戏考的剧本更新之后,录入整理好的剧本总数达到了902,突破900大关!

距离上次的800大关,已经又过去将近三年的时间了,真是光阴荏苒啊。近几年剧本更新的频率不高,由这近六年时间只更新了900出剧本中的200出就可以看出速度下降之快。不过今年网站改版以来,感觉因为有了主页上更新记录的提示,每天整理资料的干劲儿又回来了,也许突破一千大关并不需要再等三年?不管怎样,今年的产量效绩如何,年底就能见分晓,到时候看看感觉是否准吧。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宣布的:从今天起,戏考现有的剧本将会有一次大规模的修正,主要修正处有两点:第一,所有曾经标有“二簧”板式的地方,都会替换成正确的“二黄”。考虑这个事儿有些日子了,前些时读《艺坛》学到了这个板式的正字。真是惭愧,这么多年被另一个所谓“权威”的说法“二簧”误导,实属学识浅陋。第二,剧本中所有出现“排子”的地方,都会替换成更规范的“牌子”。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更早的时候,其实戏考的剧本早已开始用“牌子”这个正词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回过头来翻修以前的资料,趁着这次也就都把以前的改过来。其实现在都数据库化了,查找替换个词儿应该是很简单的事儿,可咱们这儿还涉及一个 PDF 文档的问题,这可都是每次手工生成的,所以需要回到每一个 Word 文档里去查找替换再生成,就会花些时间了,争取用一个月时间完成。是否要写个从纯文本直接生成 PDF 甚至 EPUB 文件的页面,也一直在考虑中,嗯,就是迟迟未下笔。

回到900的话题上,按照传统,依次是网站截图,改版后的第一次纪念留影——

2013年8月22日更新后的戏考网站
2013年8月22日更新后的戏考网站

相关统计——

已录入完成剧目:749出
总计剧本:902出
完成比率:42.834270878408%
总计字数:6901585字
参与人数:218人

一如既往地感谢——

8d、adjkm、Alfred、CALF、caozhiwen、chrislew、Cipher.L、CRT、door、DYH、eclogite、fallforest、glanfan、gongche、gucz、impromptu、jackie、Jasmine、Jeffrey、jipyan、lans、laowantong1971、lcat、LILA、louisa、lususlee、Marin、Mason、Mila、Phoebe、Picnic、rossiwu3505、sansan、silencelake、Snake Sui、soup、Talker、Thirteen、toower、wanghaojie、will、WL、wyoss、xu_henry_ca、yjzcjye、zinnia、ZXY、一村、万毅多多、三国月明、下里巴人、九儿、云径香残、云遮月、亢方、人生过客、仲愚、伊宜以忆、克莱伯、兔兔、兖苍、公羽、关东糖、冰棍儿、刘云浩、刘志峰、别墨、午夜兰花、午桥、半个馒头、反二黄散板、司南、合意、吉示翁、周文武、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咸鱼干、品菊斋、在人间、在宥、堇庐主人、夜深沉、大亮、大地、天外来客、天狼、天空海阔、太阳风、妄语、嬉笑伯、子澜、小Q、小四、小安、小慧、小戏迷、小澂、小蕙、小邢、小露686、岱黛、崇马慕津、常希群、平沙生、张、张丽华、张小晴、张新宇、张晖、张梦溪、张浩、张露晴、弦外无音、張珈羚、彭海晖、徐洁莹、微、思秋、怡梦斋主人、悟空、惊羽幽鸣、慈云、成斌、我爱中华、拉拉、敬石斋主、昆虫、明夷、易水伊人、映月、昴日星君、曹达人、朱旻、李海天、杨落雪、松仁老虎、松鼠斋、林、柳柳、梨园教主、毛刷子、汀兰、泠娜、波罗游子、浙江李小勇、海上钓鳌客、清河居士、渔唱谈今古、满庭芳、煮鹤焚琴、王一冰、王二、王佳音、王学范、王英春、王郗、痴菊叟、白头翁、盖世奇、知秋、石见、砚愚、碣石调 幽兰、碾芹斋、祥符、秋杨、秋逸斋主、箫声、红叶舞秋风、红衣易灵、红鬼、罗马、耀之、老叟、老戏迷新学员、肖少宋、胖胖、舞儿、芊寻千年、芦中人、苹果大圆子、范畹、荆棘鸟、草莓26、荫轩、菊苑散人、蒋黎明、蓝旗、蓟下阿凰、行健轩主人、西门小土包子、谁说苍天没有爱、豆腐、赵文华、赵汴湖、过空雁、酒醒春迟、铁杆戏迷、铁马冰河、锡卫、长弓贯日、阳春白雪、阿蒙、阿诺、阿贵、陈凯、青栗子、香陵居士、马力、马春然、马珺、骅骝、高瑜、魏克巍、麒痴、鼠鼠

两场音乐剧

前几个周末,与小豆花看了两场音乐剧。周末过后没有太倒开功夫写点儿什么记录下来。日子越去越远,实在是需要挤点儿时间来记上一笔。

《Anything Goes》
《Anything Goes》

七月底先看的那一场《Anything Goes》,场面上很热烈,整个剧情也是轻松活泼,台词幽默,载歌载舞,舞台道具布景不断地转换,空间上一幕幕地转换于船舱的各个角落。开戏前,门口的告示写着今天的演出换的是B组的女一号,旁边儿一位老太太还扫兴地“噢”了一声。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反正是第一次看,A组或B组倒还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冲着某个角儿去的。整场演出效果还是很好的,无从比较,但单看表现,这位B组的女士完全就是角儿的份儿,唱功与舞功都很高,看不出是“备胎”。

说到老太太,观众席上的老年观众倒真是不少,白花花一片,大有国内戏园子的感觉。上座率倒是超高,亦或是老年社会的一种表现?不过这个戏是老少咸宜,完全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士观看,可见哪里都需要对年轻人的市场再抓得准一些,不能放任这么好的艺术形式被忽视。整场戏没有字幕,可即便有听不真的地方,也毫不影响对剧情发展的理解。

《Wizard of Oz》
《Wizard of Oz》

前两个星期看的《Wizard of Oz》(《绿野仙踪》——这戏知道中文叫什么了),场面上依然热烈,不仅是载歌载舞,而且这个舞台的声光电效果也高出前一出戏很多——毕竟这是一个有魔幻背景的故事,需要声光电来制造出童话的世界。稻草人与铁皮人的肢体动作都很逼真,尤其是铁皮人,关节僵硬的转动配合上金属的吱扭声,会让你觉得演员真是披了一身铁皮(据说其实是塑料泡沫)。

整台戏较原著来说,删去了各种旁支细节,主题明确,特别是去杀掉西方女巫那段儿,直奔主题,倒也干净利落。不过西方女巫的造型加做派倒是把我们前座的一位小宝给吓哭了,相信台下不少小朋友对于这位女巫都没有什么好感,就像我们小时候看《马兰花》里的老猫似的。和老猫一样,西方女巫也有一段戏是在观众席上演的,哇哈哈地狂笑,配合发射出来的各种火球,营造的效果很阴森。不过从成人的眼中来看,女巫的造型还不算那么恐怖了,倒是她手下那群会飞的猴子,长得可真够难看的,而且真会呲呀呀地满台飞。

不知道前面的小宝是不是唯一一位被吓哭的小观众,不过当天台下的小观众倒真是不少。剧场也很会做生意,开演前就在门口卖一些如文化衫、红宝石鞋等相关产品。散场后的买卖明显好于开场前,可能小朋友看了戏后才知道这些“道具”所代表的含义吧。

差点儿忘了说了,这台戏的一个亮点是真狗上台,桃乐丝的那条叫托托的狗是由三条小狗分饰的(这是介绍上说的,真在台上可看不出哪条是哪条来)。要说狗真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在这台戏里非常听话,每次都是直线跑步到目的地,并且栓在台上的时候从来不抢戏,安静地坐在一旁。舞台调度也是很用心,凡是台上会出现大动静的场面前,都会用各种方式把狗给先请下台,防止在台上受到惊吓。不过,这真狗上台好玩儿归好玩儿,我们还是要在这儿鄙视一下去年牵着汗血宝马上台的“新京剧”。

总体来说,音乐剧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也没有歌剧那样高端,其实与我国的戏曲艺术很像,有做有舞,唱念兼备。因此,与其管京剧叫 Peking Opera,倒不如叫 Peking Musical 更恰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