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影疏声世已更

星期天上午起来,排队买早点,顺便在手机上翻阅了一下新闻,看到了吴小如先生去世的消息。

最早知道吴先生(包括已故去的朱家溍、刘曾复二位先生),自然是通过京剧。读过吴先生很多关于京剧的书,受益匪浅。吴先生通过文字,很好地为我们描绘了京剧盛世时期的状态。后来陆续读了吴先生的其他著作,像《古文精读举隅》《读人所常见书日札》,以及2012年北大新出的那五本一套的书。归纳起来一个感想:这些文字真好。今天,暂不谈戏。

没有亲身接触过吴先生,但是从文字中感觉,吴先生拥有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应有的气质与学识。他回忆性质的文章(不限于戏),都是娓娓道来,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如临其境。而对古文的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能够让人切实感受到一篇古文的美妙之处。若是语文老师都具有这种教学水平,必然会更大地提升学生们对于古文的兴趣,进而对祖国的文字及文化产生热爱之情。现实中,吴先生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同样,在文化领域,像吴先生这样敢言的知识分子也太少了。吴先生那些文化批评的文章,是有理有据的,是一针见血的,而能够写就此种文章的基础,正是坚实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阅读。

去年年底,按图索骥地从图书馆借来了吴先生的《读书拊掌录》。小豆花先捧着翻读,每到精彩之处,必停下讲来分享。当时小豆子想把手头的几本书看完即开读这本。可是不知怎的,期间心里总觉得有某种顾忌。这大约是一个“心理阴影”:因为有几次无意去触动一些与老先生有关的资料,没过几天就传来该位先生离世的消息。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年初时,刚把章宗义先生的族谱整理好放到网上,没两天章先生就去世了。虽然咱们是不讲迷信说什么所谓的“方人”,但是这次借来吴先生的这本书,就不像前几本买来借来的书那样拿来就读。忐忑地这么放了几个月,直到如今。

吴先生所代表的,是认真做学问认真做事的那一代人。如今这样的老先生越来越少,时代也已步入了所谓“娱乐至死”的阶段。看一看吴先生去世后各种新闻报道,有的扯上毫不相干的某张姓导演在微博悼念,有的把吴先生称为“京剧研究家”、“京剧理论泰斗”而忽视了他文史上的专业成就。看着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唯有感叹如今识君有几人?一个舞台上没有正经京戏、文化界等若娱乐界的时代,终究不是属于吴先生这代人的,他们这代人也终究要离开我们这个时代。他们离开时,也许看着眼前的环境会抱有些许遗憾,可他们毕竟曾见识过真正好玩意儿,还是值得欣慰的。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彩的回忆,以及更大的遗憾。于文史如此,于京剧亦如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