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经典地址变了

已经有超过三个人通过不同渠道询问梨园经典怎么回事情了?所以有必要说一下,梨园经典的地址改了:

现在的地址是: http://61.55.138.212/cnliyuan/index.html 或者 http://www.jingjuok.com/cnliyuan/index.html

按照清都山水的说法,就是因为“梨园经典的下载量也极大……会经常用改目录名的做法防止一下盗链”。

当然,这毕竟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不过已然这样,小豆子无能为力。豆腐需要做的,就是把论坛上的链接改了,小豆子能做的就是把戏考上面的链接也改了。是否一道诏旨传动天下,待议,不过豆腐可以先在梨园经典的 Blog 里发帖一道。

改地址是个很痛苦的事情,意味着现在其他链到梨园经典的网站都需要改链接。不仅如此,还需要一段时间,新的链接才能够被 Google 等搜索引擎的爬虫找到并索引上。而到那时,是否会像清都山水说的那样,又一次改地址,那样的话,太折腾了。

这一次已经是既成事实,无可挽回,小豆子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要再有下次了。已经给清都山水回复了邮件,提了一些防治盗链、减少负载的办法,也希望京剧艺术网能赶紧正常起来。否则这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法子,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中国戏曲网,成吗?

据报,绍兴在构建一个“中国戏曲网”:

绍兴晚报2月15日报道 戏曲之乡将在网络建设上有重大突破。昨天,记者从绍兴图书馆了解到,该馆目前正在筹建“中国戏曲网”。该网建成后,将以翔实的资料、快捷的信息、丰富的内容位居全国同类网站的前列,并争取成为中国戏曲的门户网站。

创建中国戏曲网,可以追溯到6年前。当时,绍兴已经决定参加“七艺节”,市里有关方面要求绍兴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料丰富的优势,策划准备一个中国戏曲音像资料展。为此,绍兴图书馆在已有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至2004年10月,该馆共收集了全国100多个剧种的1000多个曲目音像资料,并将其中300个节目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观众只要在展区电脑上轻轻一按,即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七艺节”期间,中国戏曲音像资料展受到了文化界人士尤其是戏曲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认为,鉴于绍兴图书馆在戏曲资料收集上的坚实基础,可以承担“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戏曲部分。之后,文化部派专人来绍兴考察,商谈有关事项。

此后,戏曲音像资料的收集工作加快了脚步,到目前为止,已收集到的曲目数量已从“七艺节”期间的1000多个增加到2000多个,中国剧协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一数字几乎包含了当前所有舞台戏曲节目。绍兴图书馆认为,对于自己收集的大量戏曲音像资料,有必要让全社会从中受益,便萌发了建设中国戏曲网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市财政还拨专款予以资金保证。

据了解,建成后的戏曲网将力争囊括中国和外国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舞台艺术方面的所有信息,并分为新闻资讯、戏曲教研、网友互动等多个版块。目前,“中国戏曲网”的中英文域名已经注册。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基本建成中国戏曲网的大致框架,整体工程将在几年后全部完成。

有政府做后盾,能够创建一个网上的戏曲资料库自然不在话下。事实上,网站容量、负载量、戏曲版权等一直是目前戏曲门户网站难以突破的瓶颈。比如京剧艺术网需要通过与河北网通合作才能实现大量的视频下载。绍兴图书馆如果能够做成一个开放性质的戏曲网站,相信至少其在内容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对于广大用户来说,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小豆子一个担心就是网站的“100多个剧种的1000多个曲目音像资料”是否会以开放性的方式提供给访客,是否会有什么附加条件?以中国秦腔网为例,那里的论坛号称是“全国会员最多戏曲论坛”,但是且慢,这个论坛是有限制的,如果你不是注册会员,那么你连浏览论坛帖子的权限都没有。换句话说,如果你希望看到论坛里大家都在说什么,那你必须也要注册成为这“全国会员最多戏曲论坛”的成员,所以,这个“最多”是有水分的,而这种封闭式的论坛,在戏曲网站是非常罕见的。很难理解作为一个大站的中国秦腔网,竟容不得普通游客访问论坛。

另一个问题是,这个号称能够“位居前列”并成为“门户网站”的计划,是否真能实现?网站的成功与否不是事先说多少漂亮话就能实现的,靠的是内容与质量;成不成门户也不是自己封了算,而是靠访问量、点击率来决定。如小生当初做网站只是为了一片孝心,给老母弄点儿东西,慢慢地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小豆子不相信红豆、谷雨、小生、梧桐以及其他门户的老大,是从一开始就说要憋足劲儿整出个戏曲门户网站来。这,不是朝夕的功夫。

一个网站,酝酿了近七年,在今年底将会露一个“大致框架”,而后仍需几年来完善。粗略算来,这是一个耗时十年左右的项目,它究竟会是怎么个样子呢?写到此,小豆子倒有些打怵了,因为越是事前造势大耗时长的东西,其结果往往是不成功的(参见《无极》)。但愿,这不是一个砸钱的形象工程。

关于建博客站,问一位京艺网站的兄弟

清都兄已经把答复小豆子的话以 Blog 文章的形式贴出去了,那么这只有答没有问也不是个事儿,小豆子就把问题也摆出来吧。这个有些怪,答复先公开,然后才是问题。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是否有“专业的戏曲博客网站”这样的说法。要先搞明白,京艺这次充当的是 BSP (Blog 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是在给大家提供 Blog 服务,众所周知,其他 BSP,像新浪、搜狐、MSN、Blogger 等等,没有一个标榜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专业 BSP,本来嘛,写 Blog,就是海阔天空,什么人都有,什么内容都有,那里并没有说不允许戏迷去写,更没有说只有某类型的人可以去写。所以京艺这个提法儿有些怪。京艺是否允许别人写与戏无关的东西呢?如果回答是“是”,那么在京艺架一个 Blog 和在别的地方有区别么?或者说,京艺有什么技术、人气上的优势能够让一个人选择京艺而不是其他 BSP 呢?对于已经有 Blog 的人呢?他们会否放弃已有的地方而转到京艺来?至少小豆子认为他们不会,而事实上,在 Blog 已经开始火了几年后的今天,有“先知先觉”的戏迷已经在不同的地方写开了 Blog,而没有的人,会否因为京艺出了个 Blog 服务,就从此开始写作了呢?这些都是小豆子画问号的地方。

小生站长在头一篇文章里写道:“我们一直很努力,一直想把网站做大做好,但是我们能力和资金都有限”。这是一个很矛盾的提法,从现实到理想,再到现实,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做好都是可以达到的,但就是这个“做大”,不是努力努力、花钱置服务器就能实现的。而这恰恰是京艺没有看到而一直在试图做大做全的问题。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京艺在用各种方式把戏迷团结起来。只不过,小豆子对于这种突发奇想就去实施而不考虑最后收效的做法并不看好,至少,小豆子认为这对网站建设是很不利的。这个问题不多说了,说多了也无益,毕竟人家听不进去。最后转一篇两年多以前也是清都兄回复小豆子的帖子吧,那一次是针对小豆子对京艺网突然提出要做电影下载专区的质疑。从上次的回复到后来电影下载区的消失,再到今次网站的升级,小豆子只得出了那次盲动是失败的。那么这次 BSP 呢?既然搞了,只有祝成功吧。

确实,在《京剧艺术》上搞个电影下载,确实不伦不类。这个完全是我的主意,其实提出这个主意,却是从本站的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的。我们的主机放在电信的主干上,是一台独立的、100兆接出的、512兆内存、几十个G容量的P4主机。在这样一台颇高档的设备上,在此之前,只运行着我们的网站。而我们网站的日访量仅仅4000余!

目前我们的主站占了3个G,梨园占了7个G,上传区占了5个G,这些空间都是敞开着供应,可是还有20多个G没有用。并且我跟一些著名京剧站的站长说过,如果需要空间尽管放过来,我们会全力作后盾。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与其空间浪费,不如用它来做些广告-与某些朋友的讽刺相反,我们并非是用电影来撑门面,而是通过这个手段,来吸引更多的人知道京剧,知道网上京剧,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个颇为热闹的京剧社区!

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有原则的:一不能影响主站的速度,二不能挤占主站的空间,三不能干扰主站的风格。措施是对DVD下载限制人数,限制速度,不搞影库,而是循环使用固定空间;

大家想过吧,以前你说你喜欢京剧,遇到过周围的人认为你是另类吧?你说的什么他们或许听也听不进去,现在你可以告诉他,京剧站上有经典电影,这个可是很多“俗”人感兴趣的,他会来,他看了电影,同时也看到了京剧,至少脑子里对戏曲艺术不陌生了吧?谁敢说不能通过这样培养几个戏迷呢?

曾经有部电影,叫做修女也疯狂,宗教问题有些类似戏曲艺术问题,一方面是少量狂热的业内人士,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敬而远之的普通人群,我们业内人士要做的,不光是你要保持信仰,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把你的信仰推广出去,使这些普通人由敬而远之,变成敬而习之,最后敬而爱之。

我在咱们站的首页上放了个调查,请大家给出出主意,怎样把戏曲艺术推广开来,感谢那里面留言的朋友的支持,那都是很多以前我不知道名字的朋友-我没有仔细看有没有这里几位的建议-热心地说这说那。从而引来了一篇一万字的长篇发展规划,是湘帅老弟,一位24岁的年轻人的构思。给我很多启迪。

我们再说说商业,诸位想来知道我们曾经搞过一个关于收费的调查,每年20元,当时小生说了,完全按投票结果来决定网站是否收费,结果当然是绝大多数票都给了“你们穷疯了?!坚决反对收费!”项。诸位可知我们网站每年的费用是多少??不算人工费,仅可以明确计算的费用就有1万4千多!大家愿意看到专业的京剧网站,不希望看到商业站点,但还是不愿掏钱支持网站,而一个京剧人口日渐萎缩,日访问量仅有4000的网站是根本无法吸引象样的商业投资的,那后果呢?

让我们一起来推广京剧吧。

相声复苏的网络观察

相声凭着德云社回归剧场的演出,已经开始又火了,就连身在番邦的小豆子,也有机会通过点对点式的下载,欣赏精彩的表演。顺便说一下,同在一城的咸鱼干,已经把 MSN Messenger 上的名字改作“布什总统的秘书王福贵”了,足见新包袱已经“享誉全球”。

裘迷通过比较德云社和前年的老车站剧社,得出了京剧同样需要培养传统艺术观众的结论。

但问题还远不是这样,应该看到,德云社的火爆,不止在民间产生如此强的效应,就是在各大媒体上,也是来自各种角度的报道,这与老车站当年是不同的。

除去两种艺术形式需要的开销不一样,对演员的要求不一样(注意:小豆子没有认为相声演员不需要功夫,他们同样需要功夫,只是说,除去自身的功夫外,不受衣箱、场面的影响),观众群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似乎也不一样。这是今天要说的关键。

回想当年老车站,每周演出结束后,都会有网友在中国京剧论坛发照片,而且照得技术确实专业,论坛也是一阵热烈讨论。另外,小豆子暑假回京时去剧场得知:有个加拿大的洋人,每次都来拍录像。哦哦,是了,最后一排架着的是摄像机,那是留视频资料呢。问题来了,德云社的演出录相与录音,前面已经说过,现在满网都是;老车站剧社的演出录相,从未见流传过,最多有几出录音在水木等的 FTP 上。

去年年底出现的京剧 BT 下载,让人眼前一亮,网络京剧可算走上了这条路,不过录相来自出版物和电视台。与现在大量从剧场采集的德云社的相声比较,两者在本质上差了一个级别:前者是已有资料的再传播,而后者是原创性值的普及(尤其对于买不着票或不在北京的观众)。

请看中国京剧戏迷网最新的告示

本站近期即将改版(2006年春节前后)。改版后的本站增加了“赞助视频”频道……

一、“赞助视频”频道以传载整场大戏为主,着重加大所传载的整场大戏的数量,使之达到一定规模(一般在200出——500出之间)。同时亦讲究所传载的整场大戏的质量:在表演人员上讲究老中青三结合;在剧目类别上统筹考虑优秀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新编现代戏三并举;在剧情内容上讲究行当、流派、风格的统筹考虑、兼收并蓄;在剧目演出的时间上讲究旧录象和新录象有机结合。

“赞助视频”,顾名思义,是戏迷提供一定的资金援助给本站才能下载欣赏的视频(由于本站是公益性非盈利网站,寻求赞助只是为了本站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赞助金额是很有限的。一般为:1、单月包月15元;2、连续三月拥有下载权限,赞助资金一次性给付,30元;3、连续半年拥有下载权限,赞助一次给付,50元;4、连续一年拥有下载权限,赞助资金一次性给付,80元。由于本站“赞助视频”栏目时常处于调整和增加剧目的过程中,戏迷通过提供仅可能少的赞助资金获得连续下载权限进而获得最大的下载效益还是很必要的。)

这是继京剧艺术网之后,第二个要搞收费视频的京剧网站。网络戏曲的春天来了?网站已经找到了以网养网的方法?小豆子没有看出来,看出来的,无非三点:盲目、短视、低端。

所谓盲目,就是在没有摸清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贸然下水。要知道,这样的视频服务,是需要很大空间的,空间哪里来?银子买来。那么如果花了银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即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去花钱下载,那这先期的投资就算砸了。所谓短视,就是在本来京剧出版物就不是很畅销的今天,通过网络去做这种“倒卖”的生意,只会让市场更疲软。若真和现在网络相声那样,涌现出大批的原创品,或者通过电视台挖掘出非出版物的资料,通过网络普及,那就是两码事了。所谓低端,就是在电影、电视剧、甚至相声都已经步入点对点下载时代而不在依赖大空间、大投资的背景下,京剧依然坚守着这费钱费地费时的服务器/客户下载方式。

所以相对京剧而言,相声还是门大众艺术,至少它在普及的手段上,要比京剧高明得多。京剧在网上的传播方式,也应该换换思路了。

咚咚锵网站规划

红豆把“咚咚锵”网站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目录部分)帖到网上去了,很有意思,期待具体内容的登出。或者,按照上课学的东西,这应该是给风险投资家们看的东西——倒是真希望有这样个投资人,给这些戏曲门户投资投资,早点走上以站养站的自负盈亏道路上来(山东润丰银行投资了,但是效果怎样?京剧艺术网站现在内部运作如何?销售、铃声、包月视频等的业绩如何?一切不得而知)。

红豆的由网友提供新闻的点子很好,发起群众,一起来做新闻报道,这样能够保证咚咚锵有更多原创东西(现在论坛精粹即一亮点),同时把网友聚起来做有意义的事情。具体看红豆如何运作了。

几大戏曲网站走了也有年头了,如何维持下去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年关岁末,红豆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想必是在为来年做准备了。不知道其他戏曲门户是否也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毕竟,一个门户大站,不是只靠热情就能维持长久的——至少小豆子一直这样认为,所以才在做一些小打小闹的东西。

中国戏剧场被暂时关闭

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志就是要网站去信息产业部备案,唉 表情。很不幸,梧桐的中国戏剧场似乎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被暂停了(从网站托管商万网最新的公告推测及其他人的证实)。梧桐在临时的 Blog 里写道:

戏剧场忽然进不去了,
仿佛是在延续一种郁闷,
这种延续似乎还不是尽头。
又该到盘点的时候了,可是,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咳!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
以这一年的结果,我当算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尽管还有十几天,我不知道奇迹还会不会发生,但我真的已经不敢再奢望奇迹。
子夜时分,孤独更甚。
我不知道是倦了还是老了,忽然很想家。
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戏剧场当做自己的家了,这个家看起来还算丰盈,其实,却根本不可能遮风挡雨,忽然间,回家的钥匙被抢走,我甚至都没有冲上去理论的念头……
累了,该休息了,或许,该走了。

只有祝福,中国戏剧场早日恢复正常,千万不要灰心。另外提醒尚未备案的兄弟网站不要忘记这个倒霉的手续。 表情

谣言止于智者

看看信报的这个报道,你就会知道谣言是怎么流传开的了:

网上冒出涉嫌贪污假新闻 中戏前院长要报案查黑帖

近几天,在网上有一条“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裕德因涉嫌贪污5000万元公款,被北京市公安局正式逮捕”的惊人新闻,许多读者和戏曲界人士向记者打听此事是否属实。记者向相关部门和周裕德本人核实后了解到,这竟是一篇伪装得像模像样的假新闻。

假新闻用的是新华社讯头

这条假新闻是10月11日被一位网名叫森玉笏的人贴在《中国京剧艺术》网的论坛上的,为了让更多人相信这条假新闻,这位网友还采用了新华社的讯头。
假新闻称:“10月4日,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裕德因涉嫌贪污巨额公款,被北京市公安局正式逮捕。据悉,目前已经查清其贪污公款5000余万元,受贿2000余万元。院校内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也涉嫌其中。在中国传统艺术院校内出这样的领导干部,让许多一直比较清贫的师生非常愤慨。”该文中还有“记者”采访“文化部有关官员”和“北京市教委有关官员”的内容,行文也是比较规范的新闻体,伪装得像模像样的。

各方证实:绝无此事

记者马上与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勃取得了联系,刚从美国出差回来的他一听此事便肯定地说是假的。但是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先向院里其他领导核实此事后再接受采访。不一会儿,赵景勃便回话告诉记者:“这纯粹是条假新闻,院里的其他领导已在网上看到过这条新闻,立即向北京市教委通报了此事。”文化部教育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也有人打电话询问此事的真假。作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在接受新闻采访方面是有着严格规定的,是绝不可能没有证据就这么草率地回答记者提问的。所以称文化部有关官员就此事接受了采访并表了态,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周裕德:回到北京就报案

记者电话联系到周裕德时,他正在河南参加一项活动,还丝毫不知道此事。听了记者的讲述,周裕德非常生气地表示:“我从来也没有得罪过谁,我的为人学校里的师生也都很清楚的。我不知道做这件事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不过他的行为已经对我造成了名誉上的严重伤害,我回北京以后一定要报案。”
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的顾新华律师说:“那个传播这条假新闻的人,其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如果情节严重就构成了诽谤罪,按我国刑法是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被管制的。如果构成诽谤,周先生有权向法院提出刑事自诉。对于网站,虽然很难控制和杜绝网友的不法行为,但如果发现了信息是虚假的,就有义务及时删除。如果不删除,也会负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发假新闻者在丰台

记者又联系上《中国京剧艺术》网站站长小生,他告诉记者:“当天我们就发现了这条新闻,但是无法证实,而且新闻标明了转自新华社,所以没有删除,也没敢贴在新闻栏中。没想到不到一天时间就被点击了738次,并有40余名网友回帖,言辞激烈。不过在回帖当中,也有冷静的戏迷,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5000万元的数目,疑点很大。我们网站可以查找发贴用户的IP地址,因为可以判断出这位叫‘森玉笏’的用户所在的方位是在丰台区。”
小生还说:“判断新闻的真假对我们网站来说难度非常大,没有专门的记者去证实,所以一般都是问一些当地的戏迷朋友,或者搜索其他官方网站或大门户网站来证实某条新闻是否真实。目前网上的假新闻越来越多,主要原因还是有人想故意炒作,或者是一些网站故意炒作,增加网站的点击量。对于有疑点的新闻、爆炸性的新闻,或者是有损于他人名誉的新闻,我们是非常慎重的,不经核实绝对不敢发表在新闻板块上。”

什么叫“谣言止于智者”,判断这条新闻的真伪其实很容易,不是“新华社讯”吗?那就到新华网去核对一下立刻真相大白。不去新华网,到 Google 新闻里去查查,还有什么地方报道过这条新闻吗?事实上,本条新闻并非始于京剧艺术网的论坛,最早应是出现在传媒资讯网,此后曾在中国京剧论坛短暂出现过,被红豆斑竹一刀砍掉。对比一下红豆的果断和小生的犹豫不决,对谣言的判断和论坛的导向水平之高下登时立现。

不过现在倒好,小生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传播谣言”的网友,对自身论坛提供谣言存身的氛围以及造成的影响只字不谈。这种因为“新闻标明了转自新华社,所以没有删除”的理由,简直荒唐可笑,大约是要推脱那“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但这么一解释,是否显得头脑太过简单迂腐了?

至于本新闻稿的作者,那位糟糕的唐雪薇女士,根本就没有搞明白究竟谣言起于何时何处,因为这位记者从来报道网上的事情都是被动得知信息后去报道。这没什么,但她却还总打扮成自己是个成天在网上了解网上戏曲动态的人。看一看小生本人的帖子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是小生主动去向信报报告,然后才有信报的查证:“看到这个帖子以后,我的第一感觉也是有造假嫌疑,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在网上向有关部门去核实情况,当然,也找到了娱乐信报的记者唐雪薇,经她调查后,答复是假新闻,并在网上对有关假新闻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我。”而如今的报道,却被写成唐女士先发现此事,查证后,才“又联系上”小生,进而小生才去解释他们也发现了这条新闻云云。荒唐,真的新闻都有捏造的成分,无怪假新闻横行了!

Blog 和蜂鸣营销

豆腐前天为梨园经典开了个 Blog

推荐一本书:《Buzz Marketing with Blogs for Dummies》——著名的傻瓜书系列之一,讲述如何利用 Blog 去展开蜂鸣营销(口头宣传营销)。

《Buzz Marketing with Blogs for Dummies》
《Buzz Marketing with Blogs for Dummies》

翻译一下开篇的部分:

传统的商业营销已经在改变。更多的广告、迷人的口号,更大声音的电视商业片以及更光鲜的色调……这一些都是为了吸引客户的眼球。也许你的公司拥有超一流的产品,但是如果你的客户不能在茫茫商海中找到你,你将在商海中沉没。

怎么办呢?

停止不顾对方反应的絮絮叨叨,开始和他们交谈吧。与他们展开一场能让他们去和其他人讨论贵公司或产品的谈话。这就是蜂鸣营销的关键:让企业与客户间保持这种对话。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 Gmail 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蜂鸣营销范例。Google 没有在 Gmail 的营销上投入一分钱,但当每个人都开始谈论这个话题、开始邀请他人的时候, Gmail 已经深入人心。

难怪西方的资本主义如此发达,竟然都可以通过 Blog 去实现市场效应。

现实意义是:京剧不景气。京剧的传播,确是需要网络这个庞大的载体去实现其“蜂鸣营销”的概念。相信豆腐的 Blog,会在推荐新增录音的同时,把一些个有意无意撞上来的访客发展成为戏迷。同样,戏考的 Blog 的目的亦在于此。而且,如这本书中所言, Blog 确实是一个实现站长与访客间良好沟通的渠道。至少,小豆子可以通过 Blog 去发布一些测试版本的页面,因为来这里看的,都是戏考的常客了。

蜂鸣营销是一回事,盈利是另一回事,也希望戏曲门户网站能够早日摸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网站盈利模式——如果他们真能通过网络实现网站的自负盈亏而不是单纯地只出不入,那至少说明,京剧的市场培养出来了。究竟是网站去培养市场,还是市场造就网站,就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咚咚锵二当家的孙学智大哥,也有自己阐述管理的 Blog,不知道是否会理论结合实际地用在咚咚锵的身上。

国内买不到这本书的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作者本人的 Blog

看“看大赛”的感受

一场 CCTV 京剧大赛,随着名次的产生,网上的争论一浪高过一浪。从未见过如此百花齐放的场面及严厉的声讨,网友们的狂热程度达到顶点。当然,这个热与前一阵子流行的“超女”不同,在这场京剧大赛中,小豆子看到更多的是网友因感到比赛结果不公而渲泄出的愤怒,是浑水摸鱼趁机捣乱的马甲,当然,还有这呆板的评选制度映衬下夕阳西下的京剧。

其实,无论“超女”也好,这次京剧大赛也好,小豆子都是最无权去评论的——因为没有看过一场比赛。因此,结果究竟公平与否,不在讨论的话题之内。这里只是阐述看了众人看了大赛后发表观点的观点。

“东阿阿胶”杯2005年CCTV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
“东阿阿胶”杯2005年CCTV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

谭正岩拿了老生组第一,无疑,评委们的评分起了决定性因素,而从网络上愤怒网友们的发言中,至少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20%观众投票只是个象征性的投票而已。事实上,即便将20%扩大到100%,要想创造出50%以上人认为不公平的结局仍然不是一件难事。

比如琐记现在的“条目质量提升”的投票,在已经做到防止连续刷新投票、机器投票及每个有效 ip 一票的情况下,你仍然不能说每次提升的条目都是半数以上人希望提升的。也许,某位网友需要试若干个星期后,才能轮到喜欢的人物被纳入提升的计划。但至少网友表达了他的意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公平的环境中。也许你的投票对手会采取如号召同好一起去投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票数,但是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所以,最终的结果,即便不能代表半数以上人的意愿,但它至少代表了一部分极其狂热分子的意愿。满足狂热分子的意愿,至少不是一件坏事。

同样,京剧大赛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公平可言,因为你没有一个可以用来衡量的尺度。小豆子中学的物理老师因为在看了若干届花样滑冰锦标赛后发现裁判有明显的偏袒,便再也不看滑冰了。奥运会上,除了可以用秒表算、标尺量、磅秤测的项目外,还有哪些项目有公平可言?足球不是谁进的多谁就是胜者,因为裁判可以判错,而错误的判罚不能通过看录像去纠正。事实上,只要有裁判介入的比赛,就不会有公平可言,就不是简单的选手间的较量。

既然不能保证裁判不会出现失误、不能保证评委不会出现主观好恶,那么让观众去掌握更多的决策权就是一个好主意了。除了流行音乐的因素外,更好的赛制无疑是“超女”大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相比之下,几个评委随便打几个分便决定名次的京剧大赛,其结果难免会被人质疑。

真正的戏迷并不会因为一场大赛而拒看京剧,当然,他们有可能从此拒看任何京剧比赛。

京剧艺术网在搞一个关于本次大赛公正性的投票,虽然选项有些误导性(4个选项,有3个是说大赛不公,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这是一个没有裁判、评委参与的投票,您若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饮鸩止渴

昨晚,“2004至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之一、新编传奇京剧《狸猫换太子》在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举行评审演出,全场座无虚席,其中不乏众多年轻观众。凭借精益求精的剧本、唱功深厚的演员、典雅大气的舞美,该剧令观众深深陶醉和折服,演员数次谢幕而观众依旧恋恋不舍。一位戏迷评价:“如果像这样变着法儿吸引观众的戏多一些,再多一些,京剧艺术的振兴就大有希望了。”

……

诚如那位观众所言,《狸猫换太子》的精良品质不由得让人重新思考京剧艺术的振兴之本。只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高作品本身质量,才能把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吸引到剧场里来。如此,京剧艺术何愁不振兴,何愁不辉煌?

又来了!变着法儿去吸引观众的戏,还是京戏吗?“何愁不振兴,何愁不辉煌?”的弱智问法儿,就是在鼓励饮鸩止渴。作者还可以去大声疾呼:“如果变着法儿吸引财源的场所多一些,再多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大有希望了!”“只有建立赌场,不断提高赌场的档次,才能把更多有钱人特别是亿万富翁吸引到落后地区来烧钱,如此,地区的经济何愁不发展,人民何愁不富强?”以此类推,凡是有利于拉动内需争取外援的经济发展措施,甭管什么馊的臭的,统统施展出来,那咱们国家就富大发啦!看国家发改委不先派人把这记者给拘起来。

怎么一谈到传统艺术上,就非得去争取没有任何传统文化背景的那批年轻观众,而且是不择手段地去削足适履。请记者们搞明白,京剧及其他传统艺术的振兴不是靠把艺术本身改得如何吸引人,而是靠社会去营造一种正视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让年轻人去了解、去尝试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已经变质了、“精品了”的玩意儿!

新闻稿的作者还是一个实习记者,还没弄明白“对于任何舞台艺术而言,舞美布景的制作水平与作品吸引力是融为一体的”根本不适用于京剧,就在这里为京剧的振兴“重新思考”了。

又一篇含有误导性质的垃圾文章被主流媒体所刊登,可见主流的心态依然是急功近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