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和戏迷知音

昨天去了趟天津,今天才得空写点儿。

除了见到了意料之中的戏迷知音以外,还有头回见面的梧桐。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梧桐的名儿小豆子也是久仰多年,上次曾经在天津错过,这次终于见到了。

虽然赶上了和二位见面,但是这次回国刚刚误过两位组织策划的纪念中国大戏院七十华诞庆典演出。不过坐下来听二位聊那段经历也是很有意思的,这也是走下网络来做出一台戏曲实体的第一例,很多东西对他们、对我们都是新鲜的,据说10月8日的《北京娱乐信报》将有一版报道这幕前幕后的故事,小豆子在此就不絮叨了(那里登的可都是该说的)。

八个人团队的艺龙,小豆子有幸见到了四个,戏迷知音曾经说,“我们还年轻,‘艺龙’更年轻”,而面对面的交流,让小豆子感受到那种年轻人的生气与干劲,作为年轻人中的一员,小豆子也是备受鼓舞。

虽然是当天去当天回,时间短促,但不虚此行。

“大家有缘”

昨天回来晚了,所以昨天的事情,轮到今天才写。

昨天与合意太爷、豆腐、枯石瘦木、碾芹斋在网下聚会,难得的很。前三位高人虽然以前也会过,但一晃,短则两年,长则四年,也是有相当些日子没见了。碾芹斋是头一次见,在北大东门碰到枯石瘦木时听说他也在,再得知这个“他”是“她”,你就剩下感叹人家这“伪装”多好的份儿了。

后来的“聊天室”在一个拐弯抹角的小饭馆,基本上听太爷聊戏,信息量太大了,不亚于一晚上读好几本书(而这书还是有身段、有唱腔、有锣鼓点儿的)。内容不复述了,我们后来就,怎么样今后得来套《太爷谈往录》。

再后来豆腐和碾芹斋在我们回去的路上先后告别,我们就移师枯石兄的实验室,围炉夜话,仍然是听太爷讲那戏里戏外的事儿。

曾经和枯石兄说过,合意太爷是有心人,又是懂行的,接触的面儿也广,可以继承下相当一部分老先生的玩意儿,更重要的是,他还是相当年轻,这实是我辈之幸。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