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黄梅戏”

小豆子对黄梅戏并不太熟悉,也没有正经看过。不过最近在黄梅界上演的这场大戏,无论从精彩程度还是现实意义来说,都不由人不去好好欣赏。

首先是王涛的一篇文章,让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不得不回应一下。这本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下子因为几篇登在余秋雨 Blog 上的文章,将口水战直接引到了网上。这与在报刊杂志甚至电视广播里的口水战有很大不同,确切的说,是一场人民战争了。不仅马兰本人和安徽省黄梅戏院都相继在网上开博,而且有马兰的戏迷,也都在网上撰文支持(比如这个这个这个这个),也有看得更深者,将矛头直指这糟糕的用人机制、文化体制。总之,一个剧种所引出的问题,在网上出现热议,而热议的场所并非集中在某个论坛或者社区,而是以个体为单位,成星星之火之势,这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

以安徽省黄梅戏院本身来说,会想到来网上开博回应本事件,姑且不论其被指责的所作所为如何如之何,单就这网络意识来说,不能不说是很先进的。我们知道,在这以前,很多像样的剧团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中国京剧院是个特例),但这些网站跟现实生活中的展览橱窗差不多,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也有像青岛京剧院这样开博的,不过是个变相的展览橱窗。安徽省黄梅戏院无疑将自己的 Blog 当作了一个话筒,一个口径,一个可以与大众沟通的渠道,这种意识是对网上官方网站、官方论坛、官方博客的正确理解,而且是很难得的正确理解。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舆论的导向与占领也越来越受到像戏曲院团这样的传统事业单位的重视。他们在网下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在网上,能做到一手遮天的境界还是很难的。这不仅给观众和演出团体之间增加了直面的机会,也让演员个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以前如李孟嘉等在京剧论坛直接与网友讨论问题,到后来各个门户网站主办的聊天室请嘉宾活动,再到今年像王珮瑜刘铮这样自己开博发表与其所属事业单位观念完全相反的高论,网络促进的是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这当然包括一向封闭的传统戏曲艺术,它带来的冲击,远不止是对艺术本身的震动,更主要的,是对文化体制的震动。

就像刘铮在看过所谓“中国剧”后发出“看热闹”的感慨那样,小豆子对这场黄梅界的热闹非常感兴趣,并想看一看,究竟这个热闹会如何在网上收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