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整理琐记的资料,发现高盛麟拥有很大的群众基础。
小豆子生人甚晚,更不要提在现场或者电视上看到高盛麟的演出了。只能通过出版的 VCD、音配像,未出版的录像资料来了解这位大武生。
武汉关说,“高派,有如此之票友,幸甚至哉!”其实,何止是高庆奎的高派,他的儿子,高盛麟,也是有一批执着的戏迷票友,在网上给文字资料的每一个细节做着校对、纠正,力图达到全面翔实。
小豆子亦自认是高迷,无论是高庆奎,还是高盛麟,其艺术都是让人着迷,而艺术之外的东西,亦是出色。
所幸的是,高盛麟留下的音像资料还是不少的,相信未挖掘出来的资料更多,比如在武汉时期的录音,相信武汉电台当有存档。而高盛麟后来调京任教,有着得天独厚的硬件优势,留下来的资料也应该是不少。比如八十年代的《投军别窑》、《华容道》,相信都应该不止是有音频留下,毕竟像《投军别窑》这样的戏,光听录音实在也是没什么意思的。大武生么,要看就得看身上的东西。那么作为高迷,也是有义务把这些东西挖出来的,从自己做起,争取今年内传几个录音资料吧
执著的戏迷,反映的不仅是艺人本身艺术的高超,也是京剧资料传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