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月度归档: 2010 年 8 月
拾慧:不想在“青年相声节”上听到老年相声
2010年8月24日
《包公案》与《施公案》
最近在帮着赵致远先生打《东昌府》的剧本,发现很久没碰施公这一系列的本子了。
从《施公案》发展出来的戏很多,各种“大拿”均源于此,再往上倒,《彭公案》里也有一套“八大拿”。
各种“大拿”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有:侯喜瑞说法的《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四虎、《里海坞》拿郎如豹、《东昌府》拿郝文僧、《殷家堡》拿殷洪、《落马湖》拿李佩、《淮安府》拿蔡天化、《八蜡庙》拿费德恭;李万春说法的《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四虎、《里海坞》拿郎如豹、《落马湖》拿李佩、《莲花院》拿九黄七珠、《任丘县》拿毛如虎、《鄚州庙》拿谢虎;翁偶虹说法的《鄚州庙》拿谢虎、《八蜡庙》拿费德恭、《薛家窝》拿薛金龙、《殷家堡》拿殷洪、《河间府》拿侯七、《东昌府》拿郝文僧、《霸王庄》拿黄隆基、《落马湖》拿李佩。又据刘曾复所说《彭公案》中的八大拿有《莲花湖》拿秦尤、《英雄会》打窦尔墩、《武家园》拿武文华、《九龙杯》、《普球山》拿周应龙、《宣化府》拿九花娘、《剑峰山》拿焦振远、《溪皇庄》拿花得雷。
注意看一下这些形形色色的“大拿”,就可以看出《施公案》一系的风格,即:拿土豪、除劣绅、诛恶霸,大龙套施世纶带着黄天霸一干人等逢山平山,见寨灭寨,把绿林上的一帮又一帮的恶人剪除干净,保得大清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包公案》也是有侠剑客串场的,但整个《三侠五义》一系的终极主旨是灭朝廷的大反叛襄阳王,而且包公除了拿土豪劣绅一类的事迹外,最为人称道的是王子犯法同庶民这一做法,铡刀下,刁民恶棍外,还有如国舅和驸马这样的帘内大员。
相比之下,施公的活儿主要就是在朝廷外围走走场子,稳定稳定社会秩序,而大清朝的官僚体系则是毫无问题,不需要这样的青天大人出马整治官吏。
其实,施公戏里还是有一出表现在官场里斗志斗勇事迹的,名叫《三搜索府》,讲索额图谋图造反,被施公发现马脚,往搜三次,终于查出罪证,康熙降罪把索额图削职为民。本事不见于《施公案》,而出于《施公洞庭传》。当然,像索额图这样被皇上已经定性为“诚本朝第一罪人也”的家伙,可以在各种文艺创作中尽情糟践,反正多安这一条罪状也不多。
香港大公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抵制“三俗”应先正官风》,也是这个原理。戏曲评书小说一类是历朝历代教化我们小老百姓的,但要是整天给我们看官府对付小老百姓的内容,虽然也是平民愤的事儿,但总是来自底层的故事,也腻了。
所以包公的形象要比以后诸公都要鲜明高大,包公不光是做了很多打黑除恶的事情,更是在朝的时候去和当官儿的对着干了——老百姓喜欢看的是这个。侠剑客扫黑除恶固然热闹好看,热闹过了也就过了,比把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封疆大吏正法要差远了。
拾慧:十载等待《满江红》
2010年8月16日
郭德纲这个事儿
礼拜五白天,国内的晚上,办公室不那么忙,上网看看。北京时间凌晨时分,看到了何云伟在自己 Blog 上的声明,说和李菁退出德云社,当时就觉得,郭德纲占地、弟子打人、之后的种种言论,再加上这个退出,事儿要大了。
果然,这些天,铺天盖地的,主流媒体,草根群众,都在讨论这个事儿。在网络时代,一件事情如何从小变大,进而波及传统媒体,郭德纲这次是一个例子。当初德云社因为网络的宣传,使得渐渐广为人知,通过口碑营销方式,终于熬出了头,用何云伟的话说,“如日中天”了。而现在,郭德纲因为不当的言论,亦通过网络被无限放大。接着,网络上各种乱象也出来了,如谣传德云社被查封了,德云社的网站被黑了,等等,各家说各家的话,顺带夹杂自己政治观点的,无论挺郭的,还是倒郭的,也不忘在体制、文化、政府等各种方面挂脚一江,指责和评点一番。这种乱象,有着强烈的网络特性。
艺术是艺术,道德是道德,尽管郭德纲以前说的最多的是自己为“非著名相声演员”,但已是公众人物的他,就需要为自己不道德的言论及暴发户式的做派负责。早年郭德纲的出格言论也是不少,但是那会儿的网络没有这么普及,消息的传播没有这么快,而现在,一件也许在他看来和当初差不多等级的言论,受关注度却比以前要大多了。真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当然,正好撞到国家反低俗文化的枪口上,加之死不认错的态度,也是掀起这么大波澜的一个原因。
未曾学艺先学礼,甚是。言论自由是一回事儿,不道德耍无赖又是另一回事儿。这件事儿本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站出来,用正常的讲话方式把事情说清楚了,和解了;而做出一副我什么都不吝的态度,打着砸挂的幌子大放厥词,实属不该。现在不说话了,又做出被封杀的弱势样子,也挺没劲的。
拾慧:从看戏回到了听戏
两个《赤桑镇》
最近又进了一批剧本,暂缺剧本数目已经降到整一百了,今年还应该会再进一批,届时《京剧丛刊》应该就收集齐了。
这批剧本中引起小豆子兴趣的是《京剧丛刊》第三十五集中的《赤桑镇》。提起《赤桑镇》这个戏大家都很熟悉,1961年北京团给党的生日献礼,由裘盛戎和李多奎合演了这个经过改编整理的剧目。而《京剧丛刊》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那其中所载的这个《赤桑镇》,自然应当是北京团改编前的本子了。
现在终于见到了,粗略过了一下,前言上说这是中国京剧院的演出本,“由该院文学组的何异旭根据秦腔同名剧目改编”。剧中包公与嫂娘的对唱与后来的再次改编本近似,而且也是江阳辙,不同的是这个剧本后面多了王延龄押旨,给吴嫂娘戴高帽子,说吴嫂娘“训弟有方,包拯清正无私,实出乃嫂家教”,而且还给封了个淑慧夫人,官诰拐杖,一应俱全,并让老包“叔代子职,以尽孝道”。应该说,这个本子与秦腔原本更接近:秦腔里面老包还给老王提醒,让老王“借口传言把她封”,等于这爷俩儿给吴嫂娘下了个套子。中国京剧院的改编本砍掉了这些枝节,但是对吴嫂娘受封之后的心态转变交代不清,也削弱了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团后来再加工改编的本子,更突出了矛盾和主题,而且让吴嫂娘在包公的劝慰下自己醒悟,使得全剧的立意也就更高了——给党的生日献礼嘛
于是我们看到流传下来的是更精炼更好看的北京团版的《赤桑镇》,而中国京剧院的版本则消失在舞台上了。现在似乎没有留下中国京剧院版的任何录音资料,倒是北京团在成功改编上演后,各地剧团争相上演。一出新戏,或者一出改编的剧目,如何能够立得住,如何打磨成精品,两个版本的《赤桑镇》,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最后是新收的书单。顺便说一下,戏考的总目页面做了一些调整,新增加了过滤功能,可以只显示已经录入的和暂缺的剧目,链接在页面上方。
- 《京剧汇编》第四十六集:《草桥关》(郝寿臣藏本)、《御果园》(何时希藏本)、《白良关》(郝寿臣藏本)、《置田装疯》(故宫藏本)、《沙陀国》(郝寿臣藏本)、《飞虎山》(何时希藏本)、《龙虎斗》(马连良藏本)
- 《京剧汇编》第五十三集:《打銮驾》(李万春藏本)、《铡包勉》(北京图书馆藏本)、《遇皇后》(孙甫亭藏本)、《打龙袍》(孙甫亭藏本)、《闹东京》(北京图书馆藏本)、《双包案》(赵德普藏本)、《神虎报》(北京图书馆藏本)
- 《京剧汇编》第八十集:《屯土山》(潘侠风藏本)、《赠袍赐马》、《月下斩貂蝉》(潘侠风藏本)、《白马坡》、《诛文丑》(潘侠风藏本)、《灞桥挑袍》、《过五关》、《古城会》、《收姚斌》
- 《京剧汇编》第八十八集:《独占花魁》(中国戏曲研究院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一百零四集:《晋阳城》(李万春藏本)、《临潼山》(马连良藏本)、《车轮战》(刘砚芳藏本)、《四平山》(刘砚芳藏本)
- 《京剧丛刊》第三十二集:《孔雀东南飞》、《连营寨》
- 《京剧丛刊》第三十三集:《逍遥津》、《智激美猴王》、《取洛阳》
- 《京剧丛刊》第三十五集:《木兰从军》、《铡包勉》、《赤桑镇》、《定计化缘》
- 《京剧丛刊》第三十八集:《凤还巢》、《斩颜良》、《扈家庄》、《白良关》
- 《京剧丛刊》第四十集:《战宛城》、《打侄上坟》、《三娘教子》、《打灶王》
- 《京剧丛刊》第四十一集:《打金枝》、《牧虎关》、《打砂锅》
- 《京剧丛刊》第四十二集:《蝴蝶杯》、《击鼓骂曹》、《打城隍》
- 《京剧丛刊》第四十八集:《桃花村》、《桑园会》、《御果园》
- 《京剧丛刊》第四十九集:《无底洞》、《华容道》、《秦琼卖马》、《徐母骂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