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的会议上,针灸和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继几年前的昆曲和粤剧之后,京剧也遗产了。听着稍微有点儿慎人——都遗产了,离进棺材是不是也不远了?
当然,成为遗产也有“好处”,比如有关部门可以打着遗产的旗号来立项敛财了。但既然是遗产了,至少出于面子,不能让费半天劲弄来的遗产称号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绝迹。就像国家每年投入一堆钱进去来维护故宫,不就是生怕哪天这么个大遗产塌了,没了,那多丢面子。同样,好赖得让这个京剧苟延残喘着,遗产了嘛。
这样说来,京剧是否也会像故宫那样,被保护起来,不能任由人随便糟改了?毕竟,人家许给你这个“遗产”的头衔,冲着就是这里面民族传统的玩意儿。要是整天大火炮、大战船、大浴缸什么的全都搬到台上来,那还是原来的东西么?还是京剧么?
京剧,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非物质”,就压根没指着能在舞台上弄出什么花样来。要玩儿花活,直接给好莱坞授予非物质遗产就可以了。京剧看的是角儿身上的玩意儿,手眼身法,唱念做打,这些是写意的东西,是夏练三九冬练三伏出来的技艺,也才是我们独有的、堪称遗产的好玩意儿。
如果哪天京剧舞台只剩下声光电的堆砌,那它就是“物质遗产”了;而如果哪天京剧只存留于声光电中而不见于舞台之上,那它就是“遗物”了。
当今舞台上的京剧,之所以越编越不像京剧的样子,就是扔掉了太多的京剧元素,掺入了太多别的东西,并忽略了京剧是角儿的艺术这一基本事实。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能否放弃在“物质”上的追求,回到“非物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