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节到“三不计”

在论坛上和西城老軍闲扯,说清明节应节的戏,抛出一个《赵氏孤儿》,把前辈唬住了,说这戏“怎么会与‘清明’扯上关系呢”?原因是这出戏的最后一场,程婴设套请屠岸贾,吃饭的名头是“今当清明佳节,小儿打来野味,一来祭奠先灵,二来共赏佳味”。

按说清明节是宋朝之后才从一个节气变成了寒食扫墓的节日,取代了原是寒食扫墓而日期紧邻的寒食节。那么宋朝以前,大家不会以“祭奠先灵”去过清明的,如此,《赵氏孤儿》的这句词儿就不成立了。

这里就涉及到张古愚提到过的京剧里的“三不计”,即京剧在服装、道具和剧词这三方面可以不计朝代。张古愚举了个例子:演绎秦朝故事的《宇宙锋》里赵艳容说她老爹“连三纲五常都不晓得了”,而“三纲五常”的提法是到西汉才有的。

京剧里这样的情况很多。因为很多时候,让观众看得懂才是最重要的,反正都是历史故事,观众是不太计较你用的词儿具体是在哪朝才出现的——反正是古话,像那么回事儿就好了。比如春秋戏《文昭关》里东皋公的四句唱:

闲来无事不从容,
东窗不觉日映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季看花与人同。

这四句很符合隐士东皋公的心境,但却是化自宋朝的诗: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只要在合适的意境下,用了“未来”的词句,还是能接受的。毕竟是“戏”嘛。我们历来在演义的历史上不甚计较这些,戏是这样,其他曲艺形式和演义小说也是如此。《封神演义》头一回就是纣王在女娲宫要来“文房四宝”,“深润紫毫”,题诗粉皮墙。若是深追究起来,那会儿还不曾有毛笔,只能让纣王拿着锥子在墙上敲了。

近年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会在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场景下使用京剧,但是经常会出现时空上的差错。比如表现民国时期的片子里有如《穆桂英挂帅》这样解放后才出现的戏,反映清朝的片子里出现如《锁麟囊》这样民国才有的戏,等等。戏迷会抓着这些不放,认为这是对戏曲的不重视,乱来。

小豆子以前也是认为这是要不得的,那些不懂艺术、不懂历史的电视剧编导太可气了。但是现在想想,电视剧无非也就是一个戏说,和京剧里用超前的诗词一样,电视剧用了超前的戏词儿而已。那么如果一段戏真是在电视剧里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要表现的含义或气氛,影视剧观众恐怕也不会去计较所选的戏究竟创编于何时,就像京剧不会去计较秦汉时期的人用唐诗一样。京剧之于电视剧,就像唐诗古谚之于京剧,无碍情节甚至对情节有帮助的,大可高抬手放过,人家好歹也是普及了一段儿唱不是。

《从清明节到“三不计”》上有3条评论

  1. 你把电视剧拉到跟京剧同一条线,让那些喝了洋墨水、心怀远大理想的编剧、导演们情何以堪。

  2. 呵呵,我也有老帖说着类的事
    http://gcd0318.wordpress.com/2007/05/08/%E9%9A%8F%E4%BE%BF%E8%AF%B4%E8%AF%B4/

    和朋友聊戏剧,说到历史剧在一些小地方可以不按史实,进而谈起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我首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那里面的关刀蛇矛都是当时不存在的武器,但是大家都接受了这个情节,之后想起的便是京剧里的一些历史错误,比如:
    霸王别姬里有句词:古人常言不欺我,兴亡成败一刹那。这句词里的“一刹那”是佛教用语,佛教传进中国的时间说法不同,但都没有早过西汉的,也就是说生在秦汉之交的霸王和虞美人都不可能知道这句话——我还怀疑前面的舞婆娑一句,“婆娑”可能也是随佛教一起来自印度梵文
    上天台里有句词:姚不反汉汉不斩姚,在凌烟阁彪炳。凌烟阁是唐朝设立的,把一些开国元勋的画像放在那作为表彰,而上天台说的是东汉的事,因此也是不可能有的情节
    四郎探母最后一折里,公主有句“好马不把双鞍配”,这应该是宋明以后中原汉族才会有的观念,北宋北方少数民族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思想
    但是这些词反复的在用,而且广为流传,也都已经被观众接受,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修改的必要,大家都并不在意这个故事的环境里是不是可能出现这些语言了,反正,符合故事情节,那就OK。只是,即使如此,创作新戏的时候也千万别让诸葛亮张嘴说出FT、我KA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