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细节”。以下是今年十月份在北京的时候从刘雪涛老先生那儿听来的片段,用老先生的话说,现在的戏很多地方都不讲究了,没有了。也是,以前都指着这个吃饭,要细琢磨,如今一来演员和观众的要求都不那么高了,二来整日的《龙凤呈祥》、《四郎探母》,早都皮实了,哪儿还有心气儿研究这个,还给研究得这么细呢。
《巡营》中四郎上场被擒,宗保要向下场门远眺,后转身表现出得意的神色,然后再下场,是十四岁小孩儿拿住番邦奸细的心理。
《见弟》中宗保上场,要侧身使耳朵先出来,顺声而上,表现“忽听后帐放悲声”。进帐之后,“参见父帅”,虽然念与六郎听,但眼要斜窥四郎,表现对如何方才擒获的奸细变成座上客的不解心理。见过四伯父之后,四郎得知这是“侄男宗保”,要上下打量宗保。宗保领六郎将令要手举令旗,而不是怀抱;出外传令,若称“父帅有令”,则需有“我家”二字,即“我家父帅有令”,是你杨家的父帅,不是大家伙儿的,若无“我家”二字,则称“元帅有令”亦可。
《御碑亭》中,柳生春上场,要急上,因要赶考、天将大雨及上坟三件急事,不可慢慢走上。“只落得湿衣襟遍体寒侵”摔倒之后举手要掸裤子,需表现裤子已经沾了泥,无法掸,做沮丧态,叹气,无奈放弃。看见碑亭,欲进,见内有妇人,因“男女不便”要“冒雨前行便了”,又怕“倘若来一个不端之人,那还了得?”于是决定“在这亭外廊下站立片时,以保此女子名节。”径直奔亭外廊下,目不斜视,不可望亭内。站定后,抬头往上观一眼,表现看是否雨能从上面顺着滴下,然后向后退半步,拧右手水袖,表示控干,之后不可用右手掸腿,否则按姜妙香先生的话说为“和泥儿了”,因为右袖子尚湿,沾土则和泥;需用左手水秀掸腿。一切妥当后,不可直立假寐,因为人不能直立入睡;需身体略微倾斜站立,合眼,表现靠在一根柱子上休息。
翻看了一下刘雪涛先生的这段录像,确实是很细致,特别是听到被逮之人是四伯父时候,他没有马上跟上“参见四伯父”,而是借机扭身掩面一笑,然后才向前施礼,把一个孩子的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那神态那动作,让你完全忘了先生的年龄。仅此细微动作,台下便一片掌声。
细节,呵呵
听老前辈说,长坂坡前半截,睡觉时后赵云不能卸甲,那么紧张的时候大将军保护老板,不能睡安稳了,刘备唱五更的时候,赵云必须大靠下垂遮住腿,彩裤不露红,表示很规矩,因为老板在旁边,追兵到的时候刘备有词,赵云同时有身段,表示警惕,只能早不能晚
但是现在呢……不多说,如图所示:
http://cid-0b6826f6cf83c99e.photos.live.com/self.aspx/20091107-08%c2%b7%e9%95%bf%e5%ae%89%e5%a4%a7%e6%88%8f%e9%99%a2%e8%8f%8a%e5%a3%b0%e7%a4%be%e5%ba%86%e7%a5%9d%e6%bc%94%e5%87%ba/IMG^_8371.JPG
瞧这大裤子,这还是他呢,换个别人……更不行了
原来见张春孝版本巡营,吊毛后锣鼓起圆场,杨宗保望下场门,再转身对观众得意一笑,顺势仓才才才才就出来了。感觉这样整个才顺。
这场四郎翻吊毛,马童怎么着也得来个抢背吧。现在有的马童连跪下的动作都没了。
龙套要么四个要么八个,头二家吊毛完了抓四郎,三四家现在也没人抓马童,马童就这样大摇大摆自己进去了。
音配像上张韵斌来的马童,还有挣扎一下的动作。
听老人说戏,看现在京剧。没啥说的了,太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