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更新的两出剧本,有一出《三疑计》,实际上是梆子戏。
当初《戏考》的编者王大错先生,在编修《戏考》的时候,除京剧剧本外,还收录了少量昆曲、梆子、秦腔戏,昆曲如《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梆子如《汾河湾》、《送银灯》等,秦腔如《人才驸马》等。其原因,盖在《戏考》成书时,这些戏在舞台上颇受欢迎,且京昆不分家,皮簧与秦腔在词句构造很相似,细分反倒很难了。就连后来陶君起先生所编《京剧剧目初探》,也说有些戏“因为清代末年京剧在北京和梆子有过同台演唱的一个时期,不易分辨其当时为梆子抑或是京剧形式……姑且列入,留待考订”。
不管怎样,有幸读到《三疑计》的梆子老本,一个字的印象——“糙”。这并不是要把整个梆子艺术形式都否掉,只是单就这个戏的本子来说,实在是糙得很。这个“糙”的感觉是在和后来由荀慧生先生改编成京剧的《香罗带》比较下产生的。
荀慧生先生在他的《香罗带》剧本前言写道:“梆子传统戏有《三疑计》,为一出别具情趣的悲喜剧,我幼年时曾多次演出。但仅短短一折。我改演京剧后,即就此折情节,丰富加工,增益首尾,改编为京戏。”
值得佩服的是大师点石成金的妙手,两个剧本一比,高下可见。事实上,京剧里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不流行或者粗糙的戏,经大师们一点,改头换面,变成了传世佳作。比如像这老本的《女起解》,糙得也是够可以的。而时至今日,还有很多这样糙的本子没有被大师们点过,也就封尘在历史的垃圾堆里了。而如今的演员,却要去把已经成为金的戏去糟改成石,而放着大堆的石头视而不见。这样下去,垃圾也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