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去买午饭,端了一碗牛肉面就回办公室来了。美食广场买的半快餐式的汤面,用一个塑料泡沫的碗装着,还盖个盖儿,为了省事儿,没让服务员拿袋儿,于是就这么端着回来了。
前台的珍妮看到,当时她在电话上,没说什么,就是眼睛放光。回到部门,迈克尔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汤?事后证明,珍妮当时也要问小豆子买的是什么汤?而当小豆子分别问他们如何肯定这是汤而不是别的食品的时候,他们的答案都是相似的——因为小豆子端的是一个碗。
很简单,在西餐里,能用那么一个碗装着的食物,也就是汤了。
中餐呢?显然不是这样,但在西方国家的中餐,也早已经按西式方法来盛饭菜了。比如很流行的盖浇饭,就是把米饭放在盘子里,上面浇上肉菜什么的。正经的汤面也是有的,只不过错非筷子使得非常流利,老外一般不轻易动这个。
正好看到两件和这个有关的文章,一条是说国内要规范中餐菜名的英译,一条就是今天摘入“拾慧”的赵启正的文章:《京剧不是“北京歌剧”》。两个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不正确甚至带有误导性的翻译,是对中国特色文化(饮食)极大的伤害。
必须承认,我们自己无意间制造的误导,让外国人接触我们自己文化的时候产生错觉甚至误会,是很严重的。但小豆子认为,仅仅靠纠正翻译上的偏差,只不过是在治标。我们如何原原本本地把自己文化的本来面目展示给外国人,让他们了解到,除了他们印象中的那些玩意儿外,还有这些与他们概念完全不同的文化形式——这才是治本。生硬的翻译是一种削足适履,而把自己文化本身的东西改得面目全非以求得外国人的大拇指,是更极端的削足适履。
比如所谓的“旅游京剧”,为了满足外国人的“审美观”,把好好的整台大戏压缩得不成样子,甚至去用英语演唱,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为什么不能把正八经原装的京剧搬到舞台上演给外国人看呢?有人说外国人接受不了。接受不了?那对不起,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形式,并不是什么都是在你们的框架里运转的。再者说了,怎么就那么肯定所有外国人对原汁原文的中国文化接受不了呢?
文化上的事儿,不存在对错,只存在多样性。让外国人了解,同样是一个舞台,我们还能这么演戏,而且与他们的那些戏是完全不同的形式,不是挺好么?
所以今天,小豆子把盖儿掀起来后,冲着迈克尔说:你看,不是只有汤才能放到碗里的,这,是一碗牛肉面
推薦小豆子的博客了……
依我个人之见倒也没什么好担心,不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京剧了吗?慢慢地总会好起来。
前一阵子有界内专家(忘了叫什么名字)到无锡来讲学,同学们热情很高。很多人有个一致的看法:“以前不听京剧是因为没听过,不知道怎样。听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么好听。”
小豆子的这篇文章很有回味。不只是京剧的问题,还有前些天关于龙的翻译的问题。因为错误的翻译,不能正确展示龙的真实文化内涵,就干脆提议取消龙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这已经不仅仅是削足适履,简直演变成为了本末倒置。
究竟什么是本位没有搞清楚。京剧的翻译也是如此的。甚至还听说过,有昆剧团去美国演出《牡丹亭》,为了便于美国观众“理解”,男女主人公在《幽媾》一折中,从下场门后,一件一件脱衣服往台上扔,以示二人之“媾”。类似的现象多多。
还有2楼的留言。我觉得想象得未免过于乐观。京剧不是没有观众,而且绝对人数上也蔚为可观,那是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不能单凭这一点,或者在大学举行一个讲座,个别学生的只言片语,就直接判定症结的所在。我觉得应该从一个整体的文化环境中结构性的看待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形式日趋式微的问题。
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对自己热爱的东西也是如此。文化本质的悄然置换,最终决定了传统艺术形式生长土壤的大面积流失。当然,他们还会在小众中继续薪火相传下去,但是,慢慢好起来,形成若干年前的洋洋之势,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也是不用期待的。
乐观与悲观一样,都是基于现实的一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