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什么的人都有

今天在图书馆发现一本最新到架的“宝书”:《中国古代万年历》,由林道心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可用之处在于,以中国古代纪年为主线,以农历为主架,配之以相应的公历、干支历。从夏朝(他们怎么研究出来的?)到清末的1911年,详近略远。非常方便就可以查出历史上某一日子的公历日期。

表情 知道可以干什么了吧?转换!现在琐记阴、阳二历并行,有些日子只有农历没有公历(以1900年以前尤甚),所以历史上的今天显示有些麻烦,要照顾数据库里两种历法。而历史上的某月这些栏目,公历和农历是分开的。比如如果有一个历史事件以公历作为主历法方式保存在数据库,那么在历史上的农历该月栏目则见不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现在两种历法没有一个一对一的相应匹配;而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因为1900年以前的公历、农历转换程序没人写了。

现在好了,对照着这本书,所有农历日子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公历日子,把数据库做完整,并且把“历史上的什么”搞标准了就不是难事了。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被图书馆定为工具书,不外借。索性者梨园界那些人、事儿发生的年代最早不过十九世纪,要抄下来的日子不多,大约十几页纸而已,很快就能搬回家来了。

真是不错,什么方面的研究人员都有,提供了这么方便的工具书。

《中国古代万年历》
《中国古代万年历》

科班院校

(题外话,这是第二次这么晚写 Blog 吧?)

旧时培训戏曲演员的科班也好,后来的各种戏校也好,单就为梨园界输送人才这一条来说,就值得在历史上郑重地书写上一笔。随着科班成为历史,一个个带有科班印记名字的先辈离我们而去,凑出一份简单的名单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借着梨园百年琐记,给科班戏校留下一片空间,让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人出自哪个班社,哪个班社又培养了多少人才,包括那些为教育事业早早息影而专心培养下一代的老先生,都是应该值得我们作为历史材料好好整理的。

暂时下根据手头资料,整理出苏州昆剧传习所、荣春社、厉家班、富连成社、上海戏剧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人员名单,就这几家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完整,但也算开个头吧。当点开一个科班的页面时,满眼所见的土黄色连接,警示着我们:还有这么多人物没有进行资料整理呢。这又会是一个慢功细活的过程,但如果不再趁早整理的话,也许将来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些按字排科的名字。

在这里还要感谢正在帮忙整理鸣春社名单的合意及整理稽古社和中国戏曲学校名单的戏迷知音。现在已经整理出的这些在网上的名单,都还是出版物中所能找到的;而他们所整理的,以及他们所询问的老先生们所回忆的,是封存的历史资料。谢谢! 表情

过些天会把人物页面和科班院校页面做个连接,即如果该人物在某科班院校学习、任教过,会在其页面上反映出来的。

第一个质量提升告一段落

两个星期,琐记第一个质量提升(顾正秋)做得差不多了。不能说做完了的原因是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找到相关人物的事件信息,只不过一个阶段“集中火力”猛攻这一个人物算是告一段落。再看一遍顾正秋的页面,还是让人很有成就感的,63条相关事件喏。尽管年表中有些事件不甚详细,但起码算是个引子,寄希望于看到的人能够不吝补充了。

根据投票情况,下一个要做程砚秋了,有请呐! 表情

首演

今天又借到一本与史料有关的书:《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后编》,作者周明泰。前一册都是手写的,没有细看,这后一册是印刷版,记录了自光绪三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一年间京剧在北京演出的情况。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戏院某某和某某某们演出某某戏码等等。十分详细。其中任意一场拿出来,都让小豆子向往着能坐着时光机器回去看一次。 表情 比如最后一条目,民国二十一年八月八日哈尔飞戏院富连成社夜场,有孙盛武、刘盛莲、叶盛章的《一匹布》,李世霖、陈盛荪的《牧羊卷》,骆连翔、苏富恩的《战滁州》,李盛藻、裘盛戎的《群臣宴》,沙世鑫、傅世兰、江世玉、谭世英、众学生的《天河配》。

除此之外,书中还标注了名角们首次上演新戏的时间、地点和剧目。这比上面提的单纯节目单要有意义,所以准备抽空先把这一类的资料腾到琐记上。

从这“名角初演戏名日期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名角不仅在不断创新,而且其翻新频率比当今的大制作还要快。以荀慧生为例,民国十八年间就上演了八出新戏。

一部分新戏如当今的大制作一样,演出之后不久便被束之高阁;一部分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自然是被观众所认可的,而被淘汰的,也是因为市场不能接受或者艺术表演上不成功。那时候的改革创新是以争取市场为目的,优胜劣汰,非常明了的市场规律。而如今的大制作,真正的观众是领导,目的是为得奖,大场面是想烧钱,全然不顾市场、观众甚至演员的反应及感受,所以这些花很久吭哧出来的玩意儿,根本不下到市场中去,只是演那么几场,上个某某艺术节,拿个某某奖项,便收场了,继续下一年的吭哧。

对待历史事件,我们本不应该有轻重之分,因此,在我们记录如梅兰芳在1917年12月1日首演《天女散花》的同时,也应该记录下如于魁智等在2004年5月1日首演《梅兰芳》。只不过若干年后我们回头来看这两条历史事件的时候,会发现,前者的首演是大师创造了一个传世的名剧,而后者则又是一场打着大师旗号上演的闹剧,而且其首次演出与末次演出是相隔的那么近。

休恋逝水

做东西,一定要知道用户的需要,否则永远是在白忙活。琐记的条目质量提升就是用来收集访客意愿的工具,否则,在浩如烟海的梨园人物中,是无法把握究竟该从谁下手。

当然,第一位人物顾正秋是小豆子选的,因为要开始系统地做,总要有个起始,而且手头正好有《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整理起来比较方便。

《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
《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

曾经读过《中央日报》的文章:《一代青衣祭酒顾正秋的八个传奇》。前五个可以总结为五个“如果”,如果这个如何,顾曲今安在?如果那个怎样,顾曲今安在?是啊,谁都可以去假设历史,但是历史早已按照它的走向走完了,留下的只是让人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以及抛出的无数个“如果”。

曾经和枯石瘦木兄探讨过这样类似的问题:如果不是那一批去了台湾的演员,今天我们还能有幸听到很多在大陆被禁或者变了风格的原汁原味的老戏么……但同样的,我们也同样看到在台湾因为“文官济济全无用,就是那武将森森也枉然”这样“有动摇民心之虞”词句而被禁的《王昭君》,等等,等等。

只能感叹,做为艺人,真是太累了。尽管他们很想远离政治,只是希望好好唱一辈子戏。但,似乎任何问题都可以与政治挂钩(至少在毛公与蒋公的时代是这样),于是,他们无法真正的安稳下来去只为艺术服务。

如今这个时代呢?艺人有自主权么?在大陆,戏院领导决定排什么、演什么、谁来演,他们也只能服从;而在台湾,去中国化的政治环境也使得京剧的市场在萎缩。网上人们骂于魁智也好、骂李胜素也好,恨的自然是那些无聊的大制作,但是,这些演员是真心愿意的么?有时想来,做为这个时代的艺人,更是可怜:当初选择了这个职业,而在同行纷纷改行的形势下坚持下来,结果到如今一年演不了几场戏,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演(老车站是做到了,但是坚持了多久呢?),百年之后,又没有留下什么可以入耳的录音(戴着小麦克的录音毫无价值),这岂不是可惜可怜?

从谭鑫培抱病演出《洪羊洞》,到如今不得地的演员,百年来,艺人及艺术就是这样被权贵政治玩弄于股掌之中。真个是“人生数顷刻分明”。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渗透了酸心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
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小结

刚把戏考更新完,上一次更新是在大考将将要到来的时候,而考完就光顾着梨园百年琐记那边了。

今天经高人点醒,回家把程序的代码优化了一下,现在显示年历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大块。学到的:1、千万不可反复查询一个表格,要争取一次把要查的都查到,然后再进行处理;2、特定的排序方式可以通过定义一个包含顺序的表格并将其与要排序的内容合并来实现。比如按农历日期排序,可以:

"SELECT * FROM birth, chinesedays, chinesemonths WHERE birth.year=$y " .
"AND birth.cday=chinesedays.cday AND birth.cmonth=chinesemonths.cmonth " .
"AND birth.type ="农历" ORDER BY chinesemonths.month, chinesedays.day, " .
"birth.name"

其中 chinesedays 和 chinesemonths 包含了从初一到三十、正月到十二月的正确排序。

测试版虽然推出去了,但是现在看客居多,目前为止有两个人提供了资料(其中一个还是皇兄)。慢慢来吧,希望大家能摸索出使用的方法(复杂吗?需要写出帮助文档吗?有人会看帮助文档吗?)

现在每天多了个任务就是要往琐记里面添资料,一些是最近发生的,不能放过,一些就是根据传记、史料一类的东西填了。今天增加了照片功能,所以哪天还要抽空扫些人物照片,尽量找便装,实在没有就只能用剧照了。

深夜写 Blog 的情况不多,谁让放假了呢。就先熬到此吧。

梨园百年琐记改版

昨天为什么写一篇题记?就是为了这个改版写的。经过几天的调试,梨园百年琐记新版核心部分的程序都写好并调试好了。现在要做的:一、补充资料,这就要靠网友们帮忙了;二、增加并完善一些功能。请多多捧场。什么时候推出正式版?慢慢来吧。 表情

该做做戏考那边的工作了,至少有几个本子要扫描发出去。

“梨园百年琐记”改版题记(草稿)

在一阵子指责日本如何篡改历史的风头过去之后,我们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我们究竟对历史有多负责?

京剧的不景气,伴随着的是一辈辈的老艺术家的离去。这,还不是最可悲的地方,毕竟,人活百岁,就似草木一秋,总要有个收缘结果;最可悲的是,有多少健在的老艺术家,为艺术奉献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无人问津,最终随着岁月的消逝而去。真个是人在势、花在时,当年的风光,在今天已经不被多少人记得了。我们可以在论坛上时常看到这样的问题:“某某还在吗?”、“某某是唱什么的,谁能介绍一下?”等等,而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掠过了多少纪念日?

周志辅的《京戏近百年琐记》,创意很好,而且名字非常恰当,它不是一本繁杂的辞书,倒似一本流水帐,每个条目,多则数十字,少则几字,记录了百五年来梨园界的琐事,大至某名家的生卒行踪,小到某票房的成立。小豆子想,周先生秉持的也应该是一个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比如一个票房的票首,很可能在百年之后连他的家人都不再提起,但是他确确实实在京剧史上闪了一下光,于是,《琐记》也就把他记录下来了。

我们只是平凡小辈,所能做的,就是忠实地记录下历史的痕迹,算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为创造历史的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