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了一遍《大闹天宫》

今天“大外甥女儿”小熊来家里,于是各种动画片放个遍,比如迪斯尼的经典,也包括当年小豆子有很深印象的国产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豆子基本上是和小熊一起从头看到将近尾声,小熊的爹妈来了,才算结束。

“大外甥女儿”要打引号的原因很简单,这个两岁的闺女和小豆子没有血缘关系,只不过她姥姥和小豆子的大姨是至交,算算也就是舅舅和外甥女儿的关系了。

对于小熊来说,看《大闹天宫》是头一次,加上年纪小,又是在番邦化外生长的,即便家里从早到晚都是中文教育,那也不可能与电视节目、幼儿园的小朋友等等西方文化隔离,所以当小豆子发现小熊能够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地看这部于1964年制作的美术片时,实在吃惊不小。而作为“过来人”,十几年后再回顾这个幼时的记忆,也是很有感触的。

美术片《大闹天宫》
美术片《大闹天宫》

以前不晓得京剧为何物的时候,小豆子没有意识到这部美术片中运用了那么多京剧的锣鼓点,而片头写的由“上海京剧院乐团、新华京剧团乐队”演奏的字样,也是在今天才明白其意义。这确是一部传统至极的美术片,从片中的武场到巨灵神、二郎神“哇呀呀”的叫嚷,甚至李天王调兵时的白口,都是从京剧借鉴过来的。而不论十几年前的小豆子,还是今天的小熊,都接受了这样的形式,并没有因为其中京剧的元素而产生抵触情绪。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这更是一种传统文化本身的渗透力。这些艺术表现手法,都是百年来艺人锤炼出来的精华,它代表了几代人的审美观点。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平生第一次接触这些艺术的时候,无论是“咚咚呛”,还是“哇呀呀”,他是会产生文化上的共鸣的。但如果外部的环境不停地制造这些艺术形式是过时的、非主流的,那么必然会产生心理暗示,进而排斥,而这恰恰是现在大部分孩子接受的潜意识。

经典的东西,多少代人走下来,依然是经典的。这部《大闹天宫》是如此,小豆子相信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而关键所在,就是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文化上的认识,并不是让他们对此有多么深的理解,而是要达到一个共鸣,让他们起码对这些传统文化不抵触,这就足够了。而我们国内的舆论,制造的却是相反的环境,让家长甚至孩子觉得,这些传统的东西是过时老土的,于是盲目崇洋,从引进外国动画片到双语教育,无不反映的是这样的心态。实在应该纠正纠正。

一些题外话:这部片子看下来,似乎里面的人物都很胖,从孙悟空到玉皇大帝,最夸张的就是哪吒,为什么小时候看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呢?也许因为那时候小豆子本人就很胖的缘故吧 表情 另外,里面很多镜头至今还能回忆出来,可见这部片子在小时候留下的印记有多深了。

《重温了一遍《大闹天宫》》上有2条评论

  1. 巧了,枯石同志最近正琢磨老版、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差异呢~~~

    关于这过“胖”嘛。。。貌似中国传统的审美倾向就是挺崇“胖”的(至少脸要长得“丰满”,所谓“方额广颐”),“胖”和福贵命数啥的正相关。老风俗每年要“称人”,约约分量,看这一年来长胖了没有,胖了是好事儿。所以《葫芦娃》、《哪吒闹海》、《人参娃娃》……那里头的人都胖乎乎的,包括n十年前那些老宣传画都还是这个特点。所以《红楼梦》写贾宝玉相貌好,头一句就是“脸若银盆”—_—b 老版电视剧《红楼梦》挑的“贾宝玉”还真就是按这个标准来的,并且时常有“贾宝玉”一张大脸占满大半个屏幕的“特写”。。。现在不兴这个啦,“美男”都是尖嘴猴腮的。。。

  2. 大闹天宫的水准明显高于宝莲灯
    宝莲灯除了那只猴和天狗下凡那一个场景外其他都是垃圾
    联想到前几天光明日报发特约评论员文章把矛头指向恶搞
    觉得中国的媒体实在没救了
    基层广播电视单位不能给人民提供真正优质高素质的作品,官方又只会大帽子压人连人民对这些垃圾开玩笑都不允许。殊不知真正流传在人类历史上的只有精华,所谓的恶搞只是人民的消遣,在最终的选择上肯定会被抛弃的。我们的相关管理单位在这方面的过敏恰恰反应出自己对国粹文化的外行和对中华文明的不自信。
    思想文化领域的阵地,我们的官方媒体不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去占领,却只会发空论扣帽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