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祖庙》

汪笑侬的戏,好极。最近连着更新了几个《汪笑侬戏曲集》里的剧本,很多都是小一年前合意太爷敲来的。不过和原来《戏考》上的汪本差不多。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戏考》上原来那些也不少是合意太爷敲来的。

最初听汪笑侬的唱片,是从老梨园下的,那会儿还不知道什么是海派,不过像《刀劈三关》这样的戏,当初一听之下,甚妙。后来大约就神往那超长的《哭祖庙》。当然,后来是听到了,何玉蓉的,等等。

记得当初看资料,都说这戏大段反二簧,百余句,后来有了剧本一数,也就八十几句,不明白这里面的出入在哪儿?当然,不排除流传期间砍掉了很多。比如像以前考得的《凤鸣关》,那也相当长呢。

汪笑侬似乎很擅长把一小段文字故事点化抻长成一出好戏,或者说注水的能力是很强的,《哭祖庙》就是一例。前面是西皮的腔儿加做工,后面纯反二簧的唱工,很耐听。

上次饭桌上合意太爷讲典故,说有一次演《甘露寺》,演员误场,台上的乔国老得耗时间,就问乔福,可知道他刘家的根基?乔福答不知,于是乔国老就在台上开始大段的唱了,头句就是“汉高皇手提着三尺宝剑,灭强秦破暴楚才定江山”。当时听到这儿,小豆子琢磨这词儿着实地熟,一时想他不起。事后想大约这就是从《哭祖庙》移过来的。是呵,北地王在祖庙的一大段唱,就是两汉三国的简史。

每次听全部的《哭祖庙》,开始金殿一场总想笑,因为刘谌有句词儿:“刘谌控背忙躬身,尊声父皇龙耳听”。刘宝瑞的相声说,皇上浑身上下都称“龙”,就这耳朵不能叫“龙耳”,那不是“聋耳”了么。刘谌就这么在金殿跟他爹说“聋耳”,难怪后来一脚给踢出来了。

不过,倒霉的刘禅,又何止是“昏昏沉沉”“睡了几十年”,也确是个“聋耳”。

有人买了高百岁的《哭祖庙》音配像了么?交流交流?说道说道?

《哭祖庙》何玉蓉饰刘谌
《哭祖庙》何玉蓉饰刘谌

花脸戏二题

其实今天聊的和花脸无甚大关系,只不过都和花脸的好戏多少有一丁点儿联系罢了。

现在无论《上天台》也好,还是全部的《姚期》,很多时候都会看到里面把那位伴驾王姚期写作“铫期”,或者看文章及剧照,写“裘盛戎某某年演《铫期》”。小豆子很清楚,“铫期”确是这位的正名,“姚期”纯属讹误,但问题是,我们不是在说戏么,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提到裘盛戎演这戏的时候,不是在说历史么。打个比方,历史上,裘盛戎在长安演《姚期》,外面海报上写的是“姚期”两个字,我们今人本着保持历史本来面貌的原则,应该尊重历史,写“裘盛戎某某年演《姚期》于长安”,而不是“裘盛戎某某年演《铫期》于长安”。至于今人,您愿意贴什么都可以。如果一定要较真儿,姚子匡也得改,毕竟人家字儿可是“次况”。就比如杨小楼灌了张唱片,原片子印着《挑滑车》,今人再版,你非要本着纠错的原则改印《挑华车》,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人家杨小楼压根儿没演过、灌过《挑华车》这戏。同样,从当年印制的文字资料看,裘盛戎似乎没有演过《铫期》。纠错,是要有原则的。

最近在细看《西游记》,以前有些细节看得不够,比如对内容很熟的回目,就草草跳过。这次细读之下不要紧,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儿。这是唐僧师徒在黄风岭,突然来了一阵大风,孙大圣说要抓风闻一闻断断吉凶,于是就见“好大圣,让过风头,把那风尾抓过来闻了一闻,有些腥气”。这个地方看着眼熟吧,《牧虎关》里高旺头一场就抓了个风,也是“抓风头让风尾细算分明”。除此之外,小豆子没见过第三个抓风的,所以估计《牧虎关》的作者是细读过《西游记》的。另外,有个相声叫《天文学》,里面的罗圈儿怕也提到这个风头风尾,举的例子也是《牧虎关》。不过这个相声如果在今天来说,观众怕是知道《牧虎关》的就不多了。

一点儿零碎儿,不成章法。

但愿得……

今天更新了四个剧本。

三国里的王啦、皇帝啦一类的人实际上都挺倒霉的,别看高高在上,但碰上的是臣欺君的世道,或者就是让别人打来打去。不过倒霉归倒霉,小豆子发现,他们发狠时诅咒的事儿都挺灵验的。

比如《取成都》里的刘璋,临走了“不把别的来愿”,就盼着刘备的后人跟他一个下场。结果呢?入西川二士争功,刘禅果然就乖乖让了成都,去做安乐侯去了。刘璋也算瞑目了。

这出《受禅台》也是一样,倒霉的汉献帝,在《逍遥津》里受欺负一次还不算,这里又让曹操的儿子逼得实在没辙,脱袍让位了。让位前,也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祝愿,“但愿得受禅台遗下了寸土,看他那后辈儿孙就一样描画葫芦!”到后来晋代魏,就是这样画葫芦的。

当然,这大抵都是小说家、剧作家杜撰出来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个“梦想成真”的“但愿得”,也表现了历史有趣的一面。历史总在重复自己,这是小豆子喜欢看史的一个原因。加上“封建迷信”、“报应循环”的标签,就更有趣了。

有人看过《后补三国》么?这就是这种杜撰的巅峰之作。

顺便说一下,汉献帝其实真的很不容易,在《受禅台》里又来了十个“欺寡人”…… 表情

七七七十年

今天对于西方来说是难得的好日子,07年7月7日,大吉大利。当然,这对我们国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而况且,还是七七事变七十周年的日子。

七十周年了,所以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写点儿什么,尽管这一周又忙得乱七八糟,网站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有多少更新。

不过承豆爹之命,最近翻译了和抗日有关的一些文字,也算一种纪念了吧。

向以二十九军为首的所有抗日英雄致敬。

陈老总的《“七七”五周年感怀》: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婚宴

最近俗事较多,上网机会少了,网站也没怎么更新。希望这周有所改善吧。

上周末参加了个同事的婚礼,上午的仪式是在教堂举行的,纯西洋形式,神父在上面“主”啦“神”啦的絮叨一通,当然,整个活动还是很喜庆的。

晚上就是大排筵宴了。同事也算是中国人,精简了半天,也还是有小四百号参加婚宴,在中餐馆摆下阵势。这婚宴就算是中西合璧的了。小豆子同桌的老外同事,虽然明确了主题基本上就是奔着吃食来的,但到时候还是被中国特色的“玩儿新人”活动所吸引,一个劲儿叮嘱拿着 DV 的另一个同事,好好拍下来,忒有意思了。当然,西洋式的活动也不少,比如新娘给单身女性扔花,来宾一个个上来拿新郎砸挂……

这种普及中国文化的形式还算寓教于乐吧,而且还管饱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