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碑》这出戏,杨七郎托梦那一场,有一个有意思的看点:当时台上的三位,杨老令公、杨六郎、杨七郎,都在归位后有托梦的经历。
杨七郎自不必说了,《李陵碑》的前半段演的就是他的托梦。杨令公在《洪羊洞》里出现过,给杨六郎托梦,叙述北国洪羊洞骸骨的事情。
至于杨六郎,则是在《说岳全传》里,岳飞不能战胜杨再兴,正在为难之际,“靠着桌上蒙眬睡去。忽见小校报说:‘杨老爷来拜。’随后就走进一位将官。岳爷连忙出来迎接,进帐见礼,分宾主坐定。那人便道:‘我乃杨景是也!因我玄孙再兴在此落草,特来奉托元帅,恳乞收在部下立功,得以扬名显亲,不胜感激!’”这杨景,正是六郎的名。按评书中的说法,杨家七郎八虎两套名字,平定光辉德昭嗣顺,泰永勋贵春景希顺,前者是字,后者是名,杨景杨延昭,就是我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延昭在《说岳》里给岳帅托梦,为的是后代儿孙。那回书的题目,是“杨景梦传杀手锏”。
不过对于我们看戏的来说,《镇潭州》(即《收杨再兴》)可是与说部有很大出入的。戏里面,跑来给岳帅托梦的并非六郎杨延昭,而是杨延昭的爸爸——杨老令公继业。为什么在戏里,托梦的人就平白长上去一辈儿呢?这里面又没有什么伦理哏可使。
其实无论是老杨家谁来托梦,哪怕再往上追溯,派爷爷火山王杨衮来,从情理上都说得通:反正是杨再兴的祖宗看不惯他倒反宋朝的行为,特地下来指点精忠大帅,好把这不孝的小孙孙给收服了。至于是哪辈祖宗,无所谓。
但编书的人还是更讲逻辑的:派杨延昭来托梦,皆因为杨延昭使的是大枪。往上数,杨继业使刀,杨衮使锤,而现在要传授绝技的对象——岳飞,是使大枪的。所以,派杨延昭下来传授枪法,是最合适的。同时,要收服的对象——杨再兴,也是使大枪的。如《说岳》里杨景所分析的那样:杨再兴的招式“是‘杨家枪’,只有‘杀手锏’可以胜得。待我传你,包管降他便了。”对症下药,杨延昭下来教枪,正当其职。
可戏里为什么派杨继业来呢?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史料了解编戏人的思路(连编戏人都不可考,更别说他的思路了),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戏本身来分析出一些原因。
首先,杨继业下来托梦的事,已见于别的戏,即前面提到的《洪羊洞》。如此,这二路老生的扮相已经是现成的了。合理利用大衣箱里已有的东西,是传统剧目一大特色。把《洪羊洞》里已归位的杨继业搬出来放到《镇潭州》里,比重新设计一个归位后杨延昭的扮相,要经济得多。
其次,派杨继业上台,从舞台整体效果上看比派杨延昭要好。根据传统扮相,杨继业穿黄,杨延昭穿白。《镇潭州》这戏,小生杨再兴穿红,老生岳飞穿白。两人在舞台上的造型很漂亮,对阵时随便一个亮相就够精美,一红一白,煞是好看。到托梦那场戏,留岳飞一人在台上,此时若派上一个也穿白的杨延昭,特别是岳飞那边是黑三的髯口,杨延昭这边或是黑三或是黪三的髯口,二者的扮相和颜色就太接近了,不好看。反而是上来一个穿黄挂白三的杨继业,与穿白挂黑三的岳飞,在舞台上教枪使锏,让人看着舒服。
总的来说,京剧之所以在《镇潭州》里用杨继业替下《说岳》原文中的杨延昭,应是从经济与美观这两点出发的。虽然让杨继业从使金刀变成使大枪有些别扭,但交换来的结果是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好戏。不过再好看再经济的戏,由于不符合这些年新审美大制作的标准,已是绝迹于舞台了。去年天津的南薰社排演了这出戏,单从网上流传的剧照来看,就能让人感觉到其精彩程度。票友社团尚能恢复上演冷门戏,相比之下,未知国家院团还知“羞愧”二字否?
讲了一篇老杨家的事儿,祝大家羊年快乐吧!万事如意,开年大吉!
按评书令公之前也是用枪的高手,用刀后改的。。
武汉关说的对,据说高家枪就是杨家枪,高怀德曾是杨衮义子,好像是杨衮偏心,教干儿子比亲儿子多,又好像是高怀德回到高家后学了高嗣继的枪法,战斗力加加,后来高怀德先归了宋,打仗遇到杨继业,当时杨继业还用枪,杨继业输了,回家一怒之下不再用枪,杨衮这才教他大刀,但是杨家枪还是会的,而且高怀德后来也教过杨家这些侄子——否则金刀令公怎么有一群学杨家枪的儿子呢?伦理哏了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