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

在硅谷,没有机会去拜访那些高科技大鳄(人家也得让进呢),不过抽空去了一个大型仓储电脑店。

店的门脸儿巨大无比,有种朝圣的感觉。在这种地方,总要买点儿啥子吧。

于是买了一台随身扫描仪。以前设想这种设备很久,现在终于实现了。这种扫描仪比家里的体积要小得多,但是扫 A4 大小的纸肯定没问题,而且轻薄(这么说好像不妥,其实就是轻,而且薄)。最重要的是,扫描仪只要一根 USB 线与电脑连接,不但用来传输数据,而且同时给扫描仪供电,不需要额外的外接电源!太理想了,下次去崇文区图书馆一类的地方,碰到那种只许内读不能外借的剧本,就不需要拿相机翻拍了,直接扫描。而且扫描仪上有一个可以直接生成 PDF 文件的按钮,即便是在家里,给那些帮助戏考录入的朋友扫描剧本原件,也会比以前要方便快捷 表情

现在家里的扫描仪是小豆子买的第一台扫描仪,上面印着“兼容 Windows 98”的字样,你可想而知它的年头了。这台为戏考工作不知扫了多少剧本的功臣,可以在养老宫颐养天年了。辛苦辛苦!

日本动漫

上个周末在圣何塞,发现街上经常出现一些打扮奇怪的人,比如头上顶着夸张的大帽子,或者染着蓝色头发,或者带个猫耳朵、鸭子嘴巴什么的,或者扛着一把超级大的宝剑,总之,穿着打扮活脱就像日本动画片里的人物。

没错儿,日本动画片。后来上网查到,每年五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圣何塞都要举行这样的峰会,各地的日本动漫爱好者齐聚一堂,装扮成他们喜爱的形象,在开会之余,满大街晃悠,就有了这奇特的景象。

参会的动漫迷(照片源自网络)
参会的动漫迷(照片源自网络)

原来听刘宝瑞的《书迷打砂锅》,觉得听书能入迷成夹着枕头挥着扫帚当骑马的书迷绝对是艺术的夸张虚构。现在一看,人要是真入迷了,还果然是这样子专业呢。就像戏迷要是入进去了,也总想着自己扮起来登台试试。

在电影文化输出上,美国无疑是占据制高点。而日本,则在动漫输出上是赢家。记得小时候看《变形金刚》,刚开始知道这是美国片儿,可后来的几部越看越没有美国的风格,倒开始有日本动漫的风格,比如机器人都不怎么用枪互射了,而是回到人类最基本的打野架的原始模式进行战斗,甚至武器也都出现如刀剑一类的玩意儿。后来才知道日本人已经接管了美国人的《变形金刚》。

日本动漫的普及是相当成功的。日本的动画片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免费提供给别国电视台,在利润第一的前提下,电视台自然乐意播放这种不收版费的片子。于是,各国的小朋友都从本国的电视台或多或少地看到了日本动画片。而日本动漫产业并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他们通过卖动漫相关产品来找补免费送出动画片的亏空,比如各种玩具。

德云社当初的路线与日本的动漫产业很相似,在低票价的同时,德云社演出的录音在电台播放,各种音频和视频也都在网上流传,德云社并没有因此去追究所谓的版权,而是充分利用网上这块阵地,做足了宣传,终于走红。而相关的衍生品,比如各种商业演出,比如“天价相声”,也就应运而生,从而弥补了之前的亏空。而曲协那帮人呢,演出质量不高,反倒成天去追究版权,甚至还要与出版商打官司。

当然,小豆子不是要鼓励盗版,也并不支持把戏曲曲艺的出版物直接搬到网上,尤其是现在这个文化环境,作为为数不多的爱好者,我们应该去为自己喜欢的艺术掏钱,而不是指着从网上下载本应该付钱的东西。反倒是各级主管部门,现阶段不应该把挣钱看得那么重,不要因为戏曲曲艺出版物不挣钱就不去出,或者因为没有收视率就不去播。现在是市场培养期,门槛儿不能太高,眼光不能太短,等你把文化市场做好了,那会儿再卖八千块钱的京剧演出票,也是有人买的。当然,前提是,你得先有好的玩意儿让人来看。

圣何塞的动漫峰会,无疑也是日本动漫输出的一个衍生物。参加峰会的绝对都是超级动漫迷,否则谁会这样花钱专门跑到一个地方,打尖住店,再花钱置办一身行套,满城游荡。

一种文化,成为这样规模的文化产业,是多种因素加之大环境使然。我们在谈到自己的文化时,“振兴”没少提,钱没少花,但是连自己国内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气候,更不要说“输出”了。文化大国如何成为现实?美国好莱坞式的文化输出,值得借鉴,日本动漫式的市场培养,也值得借鉴。

红毹第一话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部戏曲组开办了《戏曲敎唱》节目,邀请了当时一些著名的艺人到电台录制唱段的教唱节目,节目一直开办到1965年底结束。

刘曾复老先生曾经为中国戏曲学院系统录制过百余出京剧老生的唱念,以及各种说戏录音,今幸得枯石瘦木兄的整理,已经系统化地整理好,数字化地保存好了。

早在很多年前,在梨园还曾用名为京剧之友的一段时间,网站开始搜集一些名家教唱和说戏的录音,其中就有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教唱录音,也有散落于民间的,像刘曾老的说戏录音,或者王吟秋先生的私人教唱录音,又或者如孟小冬的吊嗓录音。那个时候,从广播电台中也能偶尔听到各种艺术家谈艺的录音。不过,这方面的录音,一直是小规模的收集,不太受重视。

时间再拉近到2007年,梨园网站搬家后,对于之前散落的种种教唱说戏录音也没有拾起来,但这也没有妨碍网站继续通过论坛吸引新的录音,像陈少霖的公子陈志明提供的《一捧雪》说戏录音。

教唱与说戏,是有声音的戏曲总讲,与戏考网站的剧本是有着相互补充作用的。而且,有些录音极其珍贵,录音中包含了前辈们对剧目和唱段的理解。同时,我们聆听着大师们戏外的声音,这本身也很珍贵。

梨园现有的框架很难再加入教唱和说戏的部分,因为全剧的录音与教唱、谈艺、说戏一类的性质完全不同,与其勉强挤进来,不如开一个新的地方,为这类录音做一个系统地整理。

小豆子原来给这个地方起了一个比较严肃的名字:“京剧口述档案”,不过太严肃了,盯着这样的标题做了些日子就玩儿不下去了。后来小豆花想出来“红毹”这个词儿,于是,我们捧出来这个新的名字,“红毹艺话”,挺好的,网站的整体偏红的配色也是戏考一系网站所没有的,加上“红毹”这个词儿不局限在京剧里,日后如魏荣元、常香玉等艺人的谈艺录音,就都可以加进来了。

作为小豆花第一个主持的网站,当然,同时作为小豆花的爱人,小豆子自然要全力支持了 表情。因为网站的性质,资料更新的不会太频繁,早期也会以恢复以前的一些录音为主,但是总会夹带着有新录音的(所以请时常来关注一下)。现在的“封面话题”,就是新制作的方荣翔讲解《裘盛戎的声腔艺术》的录音。

网站的域名,本来用 talk 就可以了,谈戏嘛。不过既然是数字化地整理这些录音,而且又是“艺话”,我们还是挑了一个信达雅的域名:etalk.xikao.com

请大家多捧场,多指正,如果您认为还好的话,咵咵咵,可以鼓鼓掌,也是给初涉网站主持的小豆花的鼓励吧 表情

网站测试中,随时进行调整,也随时欢迎各方的意见与建议。

红毹艺话网站首页
红毹艺话网站首页

地位的变更

本周早些时候,扛着一些电脑设备去了一个客户的办公室。

其实要办的事情很简单,豆公司与这个客户在合作一个项目的设计,于是豆公司有一些设计师就搬到客户的办公室做活。客户那里的网速和服务器都太慢了,这样,作为 IT 支持,豆公司提供一些新的设备,包括更快的交换机,去那里为这个专门的项目布置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原以为一切会很顺利,但是当我们要把设备架好连线的时候,客户打退堂鼓了——他们需要向他们在纽约总部的 IT 汇报这些,更甚者,他们可能需要他们的 IT 从纽约飞过来,瞅瞅我们这边儿的设置再说。总之,在没有那边 IT 许可的情况下,他们不能动一草一木——IT 的权威不容置疑。

据说,之前豆公司的同事在那里入驻的时候,试图把桌子给收拾一下,随手就要把电脑的电源拔了,准备把它往旁边儿挪一点儿,结果立刻被阻止了,并被告知:“我们可不能随便动电脑的任何设置和连线,需要先和我们的 IT 联系一下,获批准了才能触摸这些电脑的连线”——IT 的权威不容置疑。

这家公司奉 IT 为神明的故事很快在我们部门流传开了,甚至有同事开玩笑说要跳槽到那儿去。是啊,这种在传说中才见到的待遇,还真是有现实版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IT 与普通用户之间的生态关系发生了变化。在以前,IT 部门就像前面传说中的那样,用户谈虎色变,不敢越雷池半步(当然私底下对 IT 的批评与嘲讽总是存在的),而 IT 部门本身不仅成为“不近人情”的代名词,也是以嘲笑用户无知而著称的。而现在,IT 部门的权威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存在了,用户可以对 IT 发出的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嗤之以鼻,或者更公开的拿 IT 开玩笑。两者的关系不再是一上一下,而是更加平等一些。所以,前面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从上世纪的泡沫中存活下来为数不多的恐龙级例子了。

权威 IT 在呆伯特中的典型形象
权威 IT 在呆伯特中的典型形象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正巧前一阵子在中国京剧论坛上,文化沙漠的一篇《于魁智的三怕》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屏蔽了,帖子本身和被屏蔽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如今的演员真的说不得了么?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亦如 IT 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只不过方向是正相反的)。当观众不再是演员的衣食父母的时候,来自观众的些许唠叨与批评,就都是不能为演员所容纳了。于是媒体上清一色的吹捧,成为了唯一的声音。即便是讨论自由度更大的网络上,因为网站站长的种种顾忌和现实本身的无奈,那些刻意针对演员的帖子,哪怕只是艺术上的批评和中肯的建议,都与各种人身攻击化成一类,屏蔽封杀掉。

也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高高在上,就像 IT 也希望本部门拥有绝对权威,但没有了普通用户的存在和认同,IT 恐怕也是一个无用的部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更多的 IT 部门在调整自己的姿态,去以一种更平等宽松的方式对待用户。演员亦是如此,如果没有了观众的追捧,演员也终将会失去自己的舞台。也许我们现在尚不能改变这种不平衡的上下格局,但处在下方的观众,至少也应该有发牢骚、提意见、批评指正的权利。虽然贵为演员的您也许是政协委员或者什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用者,可就连国务院总理不是都还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么?

艺人地位的翻身,好像翻过了一些。

低碳生活

和同事在上班的空闲时间去咖啡店,出门前,看到桌上闲置了很久的不锈钢大杯子,决定带着它去“打”一杯咖啡。杯子是公司去年配发的,号召大家减少使用纸杯子的频率。同样,咖啡店有着类似的号召,给用自带杯子“打”咖啡的客人优惠一毛钱。

于是,小豆子“打”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杯环保咖啡,或者更时髦的说法,一杯“低碳”咖啡 表情

加拿大人对咖啡情有独钟。据统计,63%的加拿大成年人每日都要喝咖啡,而更有高达81%的加拿大人不定期地饮用这第一大饮品。如此,每日产生的纸杯垃圾,可想而知。相应的环保政策,也是抓住了这个要点。

也许和以前我们举着搪瓷罐儿去食堂打饭一样,咖啡店在一开始也不一定就是用纸杯子。一次性产品在方便使用的同时,制造出来了大量的垃圾(还有碳)。于是,人们开始审视这样的生活,在走了一大圈儿之后,又回到了原始的做法。比如,我们的新华书店在停止免费提供塑料袋之后,又回到了用塑料绳打包图书的模式。比如,我们又开始使用布兜子。又比如可以反复使用的杯子、筷子等等。只不过我们给予了这次回归原始的行为一个新的词:低碳。

京剧传统戏的舞台其实就是一个低碳的世界,在那里,不论春秋战国还是宋元明清,官员百姓都是明朝装束;不论八宝金殿还是破瓦寒窑,一桌两椅就足够了;不论万里之遥还是山高水深,一条马鞭或一把船桨,在台上转上一圈儿即到。与那些高排放和高制作的“京剧”相比,传统戏是环保的,是低碳的。

我们也不必把所有新编戏一竿子打倒,就像我们不必完全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上一样。新兴的产业和技术,只要它符合环保与低碳的标准,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大力扶植的。而对于新编戏来说,如果它能够遵循京剧的规律,小制作与小成本,既增大了演出的流动性,又不给国家的财政增加负担,那我们也应该是举双手赞成的。

让国家去改变现在的圈养政策转而支持小制作的新编戏或者恢复传统戏,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能让国家跟咖啡店似的,出面说,你们这些剧团要是都排低成本的戏,我们今年在财政上就多给你们拨一毛钱。但作为戏迷来讲,买票去看好戏,就应该是对戏曲本身最好的支持了,而低成本的戏,无疑是把票价门槛降低的最直接方法。

期待我们的生活更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