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书

1930年,梅兰芳一行起程,由上海乘船,进行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赴美国的越洋演出。

2010年,小豆子和小豆花休假,在美国波士顿轧马路。

波士顿拥有一座全美最老的公立图书馆,创立于1848年。小豆子和小豆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了一个快速的馆藏搜索,通过小豆花提供的关键词 表情,发现了一本1929年美国出版的介绍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全英文刊物——《Mei Lan-fang: Chinese Drama》(《梅兰芳:中国戏剧》),由 Ernest K. Moy 编篡。经过了打报告和填表格等层层关卡后,我们有幸见到了这本老书,拜读的时候,还需要在桌子上放上一个海绵架子。每翻一页,小豆花都是谨慎小心。这本老书的纸质,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如薄脆一般,而是相当得新。不知道是图书馆保管得好,还是八十年间,不曾有什么人来惊动于它。

图书首页
图书首页

书不算厚,开篇有梅兰芳访美的赞助人员名单,然后是胡适、齐如山等人的文章,还有一些介绍京剧基本常识的文章,很详细,从行当、术语到切末、场面,应有尽有。

由于成书的时间是在梅兰芳访美前,书中没有什么史实类的资料,比如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演出了什么,但是有一个将要演出剧目的汇总介绍,从中我们能看出梅兰芳的全才,同时羡慕一下当时的美国观众,能够看到这样的戏码,而从戏码的安排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并非只演那些所谓的给洋人看的“旅游京剧”。

全剧

  • 《佳期拷红》梅兰芳饰红娘
  • 《思凡》梅兰芳饰色空
  • 《刺虎》梅兰芳饰费贞娥
  • 《洛神》梅兰芳饰洛神
  • 《贵妃醉酒》梅兰芳饰杨贵妃
  • 《霸王别姬》梅兰芳饰虞姬
  • 《千金一笑》梅兰芳饰晴雯
  • 《木兰从军》梅兰芳饰花木兰
  • 《御碑亭》梅兰芳饰孟月华
  • 《群英会》梅兰芳饰周瑜
  • 《辛安驿》梅兰芳饰赵美蓉

选场

  • 《天女散花》梅兰芳饰天女
  • 《麻姑献寿》梅兰芳饰麻姑
  • 《西施》梅兰芳饰西施,姚玉芙饰旋波
  • 《嫦娥奔月》梅兰芳饰嫦娥
  • 《上元夫人》梅兰芳饰上元
  • 《廉锦枫》梅兰芳饰廉锦枫,朱桂芳饰巨蚌
  • 《樊江关》梅兰芳饰薛金莲,姚玉芙饰樊梨花
  • 《金山寺》梅兰芳饰白蛇,姚玉芙饰青蛇
  • 《红线盗盒》梅兰芳饰红线
  • 《虹霓关》梅兰芳饰东方氏
  • 《牡丹亭》梅兰芳饰杜丽娘,姚玉芙饰春香

当然,上面的戏码不一定是最终的演出,比如我们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一只鞋的故事》。另外,很多配角的名字原书都没有标注。

如果今后时间允许,我们会把其中的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章摘录并翻译出来,也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份老老书的内容,窥豹一下那段八十年前的历史。

《玩具总动员3》观后感

上周和小豆花去电影院看了《玩具总动员3》,很好看的。

当一个小朋友长大之后,如何处理儿时的那些经典玩具,是影片的主题。我们这一代随着《玩具总动员》里玩具主人安迪一起长大的曾经的小朋友,看到安迪对玩具的不舍,及至试图珍藏好曾经的童年记忆,产生的共鸣不言而喻。

其实,人这辈子需要珍藏的何止是儿时的玩具和记忆,我们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有要值得珍藏的东西,小到如一张旅游景点的门票,大到如整理的京剧资料。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当我们迫不得已需要与这些珍藏的东西告别的时候,如何能够为它们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就像安迪的玩具,如何能够找到一个“继承人”,像自己对待它们那样对待它们,而不是如同一帮不懂事的幼儿园小朋友,视之如粪土。

这个问题往大了说,可以扩展到戏曲老艺人肚子里的艺术。对他们来说,举目之下,找不到谁能够继承自己为之努力了一辈子的玩意儿,是多么的无奈。而如果接过衣钵的人不去珍惜这些文化遗产,又与幼儿园虐待玩具的小朋友何异?

戏考整理的剧本,很多原书都是来自各种关门停业的地方图书馆,封面上有的还印着图书馆的公章,有些在封三上还有借阅卡。这些图书经过几十年的辗转周折,落到了能够发挥功效的地方,算是物尽其用了;而更多这样的书,以及还没有来得及成书的手抄本,可能早已经成为了回收的纸张。

而哪怕我们现在善待这些资料,也许当我们再传给后人的时候,它们仍然难逃变为垃圾的厄运。像安迪那样找到另一个爱护玩具的小朋友也是不易的。

有点儿操心过度了,身后的事谁也说不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资料数字化,使得它们能够更容易地传播,更广泛地传播,才不会像它们的实体那样,容易被毁坏和失传。当资料传播于网络上之后,总会碰到同好之人,发现它们的闪光之处,以更好地利用它们,善待它们,进而一直流传下去。

新书目

最近又收了一批书,回头戏考上的总目可以更新一下。那里灰色的区域越来越少了,挺高兴的。

  • 《京剧汇编》第十二集:《望儿楼》(孙甫亭口述本)、《背楼》(刘砚芳藏本)、《乾坤福寿镜》(赵桐珊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三十集:全部《雁门关》(赵桐珊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三十二集:《满床笏》(刑威明藏本)、全部《三娘教子》(程玉菁藏本)、《御碑亭》(刘砚芳藏本)
  • 《京剧汇编》第四十三集:《张文祥刺马》(刘文魁藏本)、《宦海潮》(刘盛通藏本)、《涿州判》(王连平藏本)
  • 《京剧汇编》第五十八集:《遇龙镇》(马连良藏本)、《董家山》(臧岚光藏本)、《英杰烈》(李万春藏本)、《青峰岭》(阎岚秋藏本)、《罗家洼》(王介林藏本)、《高家庄》(王介林藏本)、《借女冲喜》(苏连汉藏本)
  • 《京剧汇编》第六十一集:《鸳鸯冢》(赵燕侠藏本)、《元宵谜》(马连良藏本)、《埋香幻》(李万春藏本)
  • 《京剧汇编》第六十九集:《辛安驿》(赵德普藏本)、《胭脂判》(于连泉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七十一集:《野猪林》(苏连汉藏本)、《小鳌山》(马连良藏本)、《浔阳楼》(马连良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七十三集:《双鸳梦》(金世禾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七十五集:《磐河战》(王连平藏本)、《典韦耀武》(北京图书馆藏本)、《三让徐州》(马连良藏本)、《神亭岭》(潘侠风藏本)、《凤凰台》(马连良藏本)、《战宛城》(潘侠风藏本)、《斩于吉》、《战官渡》(王连平藏本)、《战合淝》(王连平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七十八集:《墨子》(马连良藏本)、《管仲》、《孟尝君》
  • 《京剧汇编》第八十四集:《送京娘》(赵桐珊藏本)、《南界关》(萧连芳藏本)、《战寿州》(刘砚芳藏本)、《四红图》(北大图书馆藏本)、《斩黄袍》(陈少武藏本)、《杀四门》(阎庆林藏本)
  • 《京剧汇编》第八十五集:《汉阳院》(马连良藏本)、《长坂坡》(马连良藏本)、《汉津口》(马连良藏本)、《临江会》(马连良藏本)、《讨荆州》(北大图书馆藏本)
  • 《京剧汇编》第九十九集:《黄风岭》(王连平藏本)、《流沙河》(王连平藏本)、《莲花洞》(王连平藏本)、《火云洞》(王连平藏本)、《琵琶洞》(王连平藏本)、《狮驼岭》(王连平藏本)、《金钱豹》(王连平藏本)、《盗魂铃》(王连平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一百零三集:《十老安刘》(马连良藏本)、《四进士》(马连良藏本)
  • 新编历史剧《节烈千秋》(吴素秋编剧)
  • 新编历史剧《初出茅庐》(范钧宏、吕瑞明编剧)
  • 新编历史剧《夜奔梁山》(翁偶虹编剧)
  • 新编历史剧《小仓山》(周玑璋编剧)
  • 新编历史剧《赠书记》(吴少岳、何異旭编剧)
  • 新编历史剧《武大郎之死》(王一达编剧)
  • 现代戏《三世仇》(陶雄编剧)
  • 现代戏《阿黑与阿诗玛》(吴枫、金素秋编剧)
  • 现代戏《青春之歌》(袁韵宜、黄秉德编剧)

关键词:“郑文诈降”

最近查了一下戏考的访问统计数据,吓了一跳,在6月中旬,突然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访问高潮,日均流量高达千人,而这个高潮没有任何先兆,是突然崛起,然后又回落到正常水平。形象化地看一下就是这样子:

戏考网站2010年6月的访问量
戏考网站2010年6月的访问量

这是什么原因呢?查了一下,发现当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关键词连过来的访客也是骤增,而引来他们至此的关键词是:“郑文诈降”,其搜索情况也是一个小山峰的样子:

“郑文诈降”的搜索情况
“郑文诈降”的搜索情况

这样的话就很好解释了,那个时候新版《三国》正在热播,进行到“战北原”一节的时候,无数观众都对“郑文诈降”产生了兴趣,于是在网上搜索,戏考相应的剧本也就成为“众矢之的”

不曾想,小豆子一直看不上的这个新《三国》,竟然给戏考意外地带来了这么多的访问量。

另外,与这个事儿相关的一些数据也挺有意思的,比如人们在搜索进入到剧本页面后平均逗留4分05秒,大约是能够把剧本简单扫过一遍的时长;另外,高达97.83%的访客在看罢剧本后抽身而撤,没有继续在戏考上东看西瞧。

这个事儿起码说明了三点:第一,对三国及《三国演义》不熟悉的网友大有人在;第二,不熟悉不要紧,大家都会上网搜索了,不知道这算是人们知识面的下降还是使用网络工具能力的提升;第三,以前讲过的,任何一个与京剧不相关的事情,都有可能因为网络搜索的原因,与京剧联系起来。

雷声滚滚的《三国》已经飘过去了 表情,现在雷版的《红楼梦》贴着片子又登场了,不知道这片雷声过后,哪一个红楼戏会成为焦点呢?嗯,应该趁机敲几个红楼的剧本以应景。

地震了!

G20 就要在多伦多召开了,现在小豆子家边儿上天罗地网,九九加一九,警察满街走,生怕出什么大事儿。

结果就出大事儿了——今天下午1点多的时候,来了一个30多秒的5级地震。有生以来头一次与地震这么近!

不过那会儿小豆子正和小豆花在大嚼汉堡,快餐店是一层,对这个短暂的地震毫无察觉,直到后来豆妈打来电话,才知道原来有这么一回事儿。

好在没啥事儿,大家也都挺好的,各位勿念。下午去国剧社的彩排回来,家里的服务器啥的也都挺好的,在架子上很安稳,京剧数据没有受损,各位也勿念。

报个平安 表情

拉一拉

周三和小豆花一起参加多伦多国剧社下月演出的排练活动,小豆花有段清唱,跟着琴练习练习。

同时在台下看看彩唱的折子,比如一折《望江亭》头场,其中有一位来自北京的老先生客串白道姑,没有完全扮上,词儿虽然不太熟,但是挺认真的。于是想起来,这个白道姑,虽为道姑,却也是古道热肠,三清戒律不管,倒与两个年轻人撮合起婚事来了。

搭着最近整理这方面的剧本多了些,立刻一个词儿在脑海里蹦了出来:拉皮条。

比如戏考最新更新的剧本,全本《韩信》,基本上就是以尉缭子撮合韩信与殷桃娘姻缘为一条主线贯穿的,到最后连韩信自己都唱“遇难呈祥婚姻好,全仗神仙拉皮条。”

拉皮条的神仙不止这一家,正在整理中的《万花船》也是这样,里面的神仙地位更高,是南海观世音大士。可见,这个活儿不光是月老一个人来当。

再说回全本的《韩信》,内容那是相当的热闹。为此特意在京剧剧目考略里增加了十本《汉刘邦》的介绍,这个超大型“历史史诗”京剧,在民初是很出名的,后来的如上面提到的《韩信》,以及《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都是在这个连台本戏停演之后,由周信芳先生从中抽出并精炼单独演出的。从一些传记里能够看到,当初在上海如日中天的周信芳,一次演出《汉刘邦》,正值《鸿门宴》那本,周先生的张良可说是英俊潇洒,不但一出场便获得满堂好,而且让坐在台下首次进戏院的裘丽琳一见倾心,才有了他们后来的美满姻缘。这出《汉刘邦》,不但在剧中有神仙拉皮条,也在现实生活中拉了红线。

对于艺术家,我们一定要用“拉红线”这样的词儿。不过老戏的编剧者,嬉笑怒骂,很是随意,“皮条”可以随便给诸位神仙身上安。

他们那里拉上一拉,咱们这儿就随便扯上一扯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