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四天

又是要在外地飘荡四天,不过刚把戏考的剧本和梨园的录音做了更新,还好。

如前文所述,同部门的大卫现在应该是在度蜜月呢,所以这出差的事儿,就又轮到小豆子了……

梨园网站国庆及中秋节期间的录音特辑目录已经登在论坛上了,回头照单更新。先在这儿给大家道声节日快乐了!

先这样,回头再见。

“我的希腊婚礼”

不要误会,小豆子不是这场婚礼的主角儿。

上周末,9月20日,部门同事大卫结婚了,多好的日子,20-09-2009。这是大事儿,因为大卫属于大龄青年了——挨踢部门终于可以松口气儿,证明挨踢人不光是挨踢,也是有人爱的。

大卫是希腊人,所以这个婚礼,就是一个“Big Fat Greek Wedding”。

希腊这个文化据说也挺长的,而且据说这么长的文化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意儿。希腊婚礼挺有特色的,与平日里我们在教堂见到的那些西式婚礼不一样,新郎新娘全场没说什么话,背对观众,大部分时间,我们就看到一个大主持在那儿连说带唱。

啊,连说带唱呢。西河大鼓什么样,这位大主持就什么样——说一段儿,唱一段儿,只不过旁边儿没有弹弦子的,全靠大主持一个人自说自唱,伴奏都不用,而且是英语和希腊语两种交替着来,语速一直很快,乐感也很好。干唱,都不用打板儿,比太平歌词少块儿玉子,但是照样节奏掌握得很好,也很好听(就是有一多半时间听不出来他唱的什么 表情)。

不仅如此,这个希腊说唱曲艺在台侧还有伴唱的,这位伴唱先生高坐于彼,侧脸对着观众,在大主持说唱一段儿之间,要接一两句词儿,有种回声的感觉,但又不是完全重复原词儿,给人一种来自天上的声音(希腊不是满天都是神仙么)。比如(比如啊)大主持唱:“今天大家得团圆,一人一碗炸酱面”,这位伴唱就会附和地唱道:“炸酱面,还有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第一次接触希腊的这种说唱形式,在感觉新鲜的同时,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各民族自己的玩意儿,只要原汁儿原味儿,观众听得懂与否并不重要,毕竟感觉的是一种气氛。这样的婚礼,不仅是喜庆的气氛,还有一种民族的气氛。想搞成兼顾所有观众的大杂烩?那只能大砸了。

涉及肖像权,就不发带人影儿的照片了,拍张台子上方的壁画,很有希腊特色。

教堂里的希腊壁画
教堂里的希腊壁画

《美食家》读后感

在飞机上读中篇小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种不长不短的行程,最适合不过了。就像陆文夫说的那样:“生活的节奏比以前稍许快点了,可供阅读的非文学类的刊物也大大增加,读者看长篇没有时间,看短篇又不过瘾,因此中篇便广为流行”。

说到陆文夫,以前对他的作品没有任何接触,就是这个人本身也是闻所未闻。当然,小豆子在非电脑非京剧非曲艺的领域本身就很少涉及,古典小说看了不少,现代的,“新时期”的,虽也不能算是没有看过吧,但太少太少。

小豆花在这方面就不同了,各种领域都有涉足,而且都能记住很多精髓的地方。这样小豆子就省事儿了,她推荐或者提及什么好的作品,拿来也看看,没跑儿,还省去了甄别的过程。

这本《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之《陆文夫集》就是这么从图书馆借来的,在从纽约飞回来的路上,展书一观。

头一篇《美食家》的最后,陆文夫写道:“本文是小说,纯属虚构”。很常见的“免责”声明。

但是,像文中朱自冶这样的民间美食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定有的。而且,这类人在哪一个行业也都会有的。自冶,大约是自我陶冶的意思了。这样的民间大家,揣着各样的学问,如果不是有像包坤年那样的活跃分子,这些学问,是怎么也腾不到 TDK 磁带上,也就只好自冶了。

书里的高小庭,不止一次被警告:“这样珍贵的材料如果不及时抢救,那是要对历史负责的!”

然而,要抢救的,何止是《美食家》里的苏州菜,肚子里的学问也不一定要与填饱肚子的美食有关。你可想而知,小豆子又联想到了我们的京剧。

音配像受到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历史资料的抢救,尽管你可以说它不是百分之百还原了舞台艺术,而且有些前辈的艺术已经不可复制,但它总比没有强。我们看到,音配像的这数十年中,又有多少艺术家去世,而没有被配像以及更多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的更冷门的剧目,恐怕也就被淹没于历史的灰尘里了。

记得多年前,戏迷知音尝试着做了一点儿类似包坤年的工作,用 DV 访谈了一些在天津的老艺人,像董文华、尚明珠,如今,董文华也已离世,垂垂老矣的艺人们还是有一肚子的玩意儿需要给腾出来,TDK 也好,DV 也好,虽然我们现在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做这事儿的人,太少太少。

老唱片的合意太爷在从刘曾复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小杜鹏老师在从李金声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王珮瑜在从李世霖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只是,政府也好,民间也好,做这事儿的人,相比需要抢救的东西,仍然太少太少。

难道,对珍贵资料的抢救,只出现在虚构的小说里?

谢谢小豆花推荐的书(加点儿私货,今天和小豆花认识一年啦 表情

又又出差两天

不是大写的“双”字,是“又”、“又”出差……

不过在出差前,赶着把戏考的剧本做出了两个更新了,有一个月没动了,怪不合适的 表情

本来打算更新一下梨园的录音,不过没来得及,倒是作出一批录音来,揣着,有空儿在路上听听,回来就更新网站了。

先这样,回见。

目睹汽车文化

其实现在小豆子人已经在纽约了,只是回头来写几天前的那次出差。上次回来的路上光顾着在飞机上看电影了 表情,也就没像去时候那样,读点儿啥,写点儿啥。

波特兰是个神奇的城市,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公共交通十分出名,市中心地区的公交甚至是免费的,地上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都很高级,设计得很合理。但是且慢,这并不是最神奇的地方,最神奇的地方是,在政府砸下这么多钱之后,我们看到的波特兰市中心,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停车场!其停车场之多之密让人咂舌,密度相当于,从北京火车站往西行至台基厂大街口,会在路两旁出现至少三个广场式停车场和三座五层楼高的停车大楼。晕。

和当地人聊起,你就会感到大老美对私家车的依赖到了什么地步,难怪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家”。和便利、便宜、甚至免费的公交系统相比,每天开车上下班对他们来说还是“更方便”,有这一个理由就够了,大老美可不希望在一个风雨天下了公车之后还要步行五分钟从公车站走到办公室。晕。

于是,走在街上看到的行人,或者从车窗望进去看到公车里坐着的乘客,可能还不及整个波特兰的停车场多,而停车场都是满满的车。再晕。

对于有着汽车文化的大老美来说,公交系统在软硬件的提升并不能让他们就此抛弃自己的私家车,市政上仍然需要大量的停车场来满足有车一族的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尽管公交系统在波特兰有着相当的优势,公交出行的概念也还是要慢慢普及。

环境的改造与政府的引导并不足以使一种文化走势立刻转向。就像我们在解放初期花了很短的时间把全国范围内的妓女都取缔了,而后又花了十年时间把那些“四旧”都破除了,结果转到二十一世纪,这些玩意儿还是能卷土重来。我们从1963年现代戏全面接管舞台开始,到1978年长达十五年的时间与传统戏绝缘,却仍然挡不住拨乱反正后的恢复上演传统戏。生命力强的艺术和文化是扎根在民间的,就像波特兰的私家车,就像我们的很多传统艺术,戏曲和曲艺。

也许,下基层、下乡演出是传统表演艺术的出路,因为广大的老百姓大约还是爱看的,只不过上不起城里那些豪华的大剧院,或者小园子更适合这些本来就属于民间的艺术的发挥。也许,干脆把那些院团都下放到民间是个好法子,如同京津地区那些扎于茶馆的相声大会和评书园子。但是,被我们供养了那么多年的国粹剧团,还能下水么?下水了,恐怕也就呛死了……悖论。

波特兰唐人街牌楼
波特兰唐人街牌楼

上图是波特兰唐人街的牌楼,上书“砵崙華埠”里的“砵仑”两个字,不也经历了一百余年还没有变成现代的“波特兰”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