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

礼拜三,小豆子、小豆花、豆妈和花爸,四个人去听了一场“便服音乐会”。

所谓“便服音乐会”,就是一场相对简短的音乐会,时间安排在下班后,晚上六点半开场,八点就结束了,是多伦多交响乐团特为上班族准备的。听音乐会的人大可不必西装革履,也不必担心音乐会要进行到深夜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只要下班后提着包儿到场,坐下来听会儿,一个半钟后之后,回家吃饭。

演出手册
演出手册

西方的古典音乐,面临着与中国传统艺术一样的困境,就是越来越难吸引年轻人了。去剧场听音乐会的,放眼望去中年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不过多伦多交响乐团有一个给青年观众提供优惠服务的组织 tsoundcheck,在十五至三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可以免费入会,进而可以买到打折的门票。这是吸引观众最直接的办法了。高雅艺术不一定要高价卖,普及什么玩意儿,走低价位是最简单的。北京的公交系统不是在赔本儿做么?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公交。那么同理,你一场京剧演出卖那么高的价钱,能有人来看么?这玩意儿再好,把梅兰芳给刨出来也不值那么多吧?

演出是分为两段,也不知道这里面的专业术语,放戏里面说大约就是两折了。两折演奏前都有主持人出来以一种半叙事半讲解的形式给观众把演出作品的背景介绍一下,包括作曲家(当天为莫扎特和沃恩威廉斯的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逸事等等。以前前门的老车站京剧社在开场前,是由张金山给说上一段评书,介绍将要演出剧目的情节和背景,而且评书是中规中矩,穿着大褂儿,醒木、扇子都齐全着。一段书大约十几分钟,并不喧宾夺主,也算是普及传统曲艺的一种方式吧。本来,戏曲与曲艺就是相互依存的,唇亡齿寒。另外演出前把作品介绍一下也能调动起观众对艺术作品和创作者、演员、演奏员的兴趣。比如这场音乐会,主持人介绍了一些莫扎特的八卦,这就让人听着很有兴趣,有种想散场后回家上网搜索详情的冲动。

音乐会本身没啥说的,因为咱也不懂,去听热闹,就知道沃恩威廉斯的第四交响曲比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听起来还要热闹。外行看热闹嘛 表情 两者都很好听,这就足够了,本来作为下班后的消遣,就是静下心来享受一下音乐的旋律。

散场后,在门口儿碰到发小广告的,一看,是日本能剧要在市里一个影院上演的传单。这法儿也不错,知道你来听音乐会的八成对别的传统艺术也会感兴趣,堵着音乐厅门口比满大街散发要更有谱。唇亡齿寒,如是。

盛莉从艺三十周年演出

上周日,和小豆花一起去看了多伦多国剧社的年度公演。

今年的公演挺特别的,是盛莉从艺三十周年纪念演出。关于盛莉本人,虽然在舞台和年度的春节联欢会上见过真人,但了解不是甚多。后来看演出手册,有篇个人介绍。只是手册现在不在身边,无法提供详情,等出差回来后会以琐记的条目方式录入的。

今年的演出是在周日的晚上6点45举行,对于第二天要上班的小豆子一族来说,等看完全场再回家就不是很方便了,而小豆花则是在周日白天还要上班,这就更不方便了。待赶到剧场的时候,头一出开锣戏刚演完。

因为是盛莉的专场,所以当天有三出她主演的戏码:《红梅阁》、《宋江杀惜》、《扈家庄》,三出戏的特色是:女鬼、凶杀、马上斗,与我们所熟悉的纪念演出演喜庆戏截然不同。

进场的时候,正好是《红梅阁》与《杀惜》之间的一个小节目:文武场演奏的京剧曲牌。放眼一望,除了熟悉的杨菲和方晔老师外,台上的其他人都不认识。其实像小开门、夜深沉这样的牌子,放在戏里做为伴奏配以表演固然好听,但这么单拿出来干拉,特别是要把曲牌抻长了演,后面完全就是卖弄琴技和指法,就差了点儿味儿了。

《宋江杀惜》之前,女主持介绍特地从沈阳赶来助演的赵向军,说到赵先生带了很多行套过来,以致超重被罚云云,意图体现赵先生不辞辛劳。可是主持人把“行套”说成“háng套”,这就很让人晕倒了 表情。大约主持人觉得这里应该避免出现“中国人民很行”这样的笑话,结果还是出了。功课没做好。

《宋江杀惜》的阎婆不错,就是不知道是谁演的,字幕和手册都没写。《杀惜》这戏,近些年算是比较冷的了,赵向军和盛莉配合得挺好,很多地方你不觉得是在“演”,不是在完成指定动作,所谓“戏要三分生”。特别是宋江打了手印之后,阎惜姣伸手抢书,而宋江手更快了一步,先把纸给按住了,此一段如真的抢书一般,完全没有做戏的痕迹。

观众也很配合,在有笑点的地方也都笑了,尤其是偶尔安静的时候能听到零星孩子的笑声,这在演员做表的时候发出,很明显。小孩子无非是看个热闹,他们哪儿去管什么“任凭改嫁张文远”与否。但家长们能带孩子来看这个热闹,就很好。前面说了,这一晚上女鬼、凶杀、马上斗全有了,可这样就真能把孩子们的价值观给看毁了么?未必。二十世纪的头六十年,有多少出入戏院的孩子呢?而我们发觉需要更多的“素质教育”却是在新旧世纪之交。

《杀惜》演完,上半场结束,中场休息。时候也不早了,不然到家就得半夜了,于是,小豆子和小豆花只得中途退场了。也没有在剧场里联系到应该也在观众席里的咸鱼干和 George。没法子……

在二楼,也没拍照,也就没有照片了。

国庆六十周年

国内在庆祝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小豆子在地球另一头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其间还有趟半个小时的飞机旅程。

不管怎么说,六十年大庆,是很让人激动的。尤其是,我们回顾一下六十年的历史,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京剧有一个繁荣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京剧又有一个小繁荣期,所以如果历史真的按照一个轮回规律什么的走的话,下一个繁荣期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此,我们就快看到了……

那什么,国庆了,大家都在说吉祥话,祝福的话,那么就把上面的预测当成一个美好的祝福吧 表情

今儿工作晚了,身在与国内相差14个小时的埃德蒙顿都竟然也快到十月一号了。那么,就再祝福一下祖国吧!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出差四天

又是要在外地飘荡四天,不过刚把戏考的剧本和梨园的录音做了更新,还好。

如前文所述,同部门的大卫现在应该是在度蜜月呢,所以这出差的事儿,就又轮到小豆子了……

梨园网站国庆及中秋节期间的录音特辑目录已经登在论坛上了,回头照单更新。先在这儿给大家道声节日快乐了!

先这样,回头再见。

“我的希腊婚礼”

不要误会,小豆子不是这场婚礼的主角儿。

上周末,9月20日,部门同事大卫结婚了,多好的日子,20-09-2009。这是大事儿,因为大卫属于大龄青年了——挨踢部门终于可以松口气儿,证明挨踢人不光是挨踢,也是有人爱的。

大卫是希腊人,所以这个婚礼,就是一个“Big Fat Greek Wedding”。

希腊这个文化据说也挺长的,而且据说这么长的文化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意儿。希腊婚礼挺有特色的,与平日里我们在教堂见到的那些西式婚礼不一样,新郎新娘全场没说什么话,背对观众,大部分时间,我们就看到一个大主持在那儿连说带唱。

啊,连说带唱呢。西河大鼓什么样,这位大主持就什么样——说一段儿,唱一段儿,只不过旁边儿没有弹弦子的,全靠大主持一个人自说自唱,伴奏都不用,而且是英语和希腊语两种交替着来,语速一直很快,乐感也很好。干唱,都不用打板儿,比太平歌词少块儿玉子,但是照样节奏掌握得很好,也很好听(就是有一多半时间听不出来他唱的什么 表情)。

不仅如此,这个希腊说唱曲艺在台侧还有伴唱的,这位伴唱先生高坐于彼,侧脸对着观众,在大主持说唱一段儿之间,要接一两句词儿,有种回声的感觉,但又不是完全重复原词儿,给人一种来自天上的声音(希腊不是满天都是神仙么)。比如(比如啊)大主持唱:“今天大家得团圆,一人一碗炸酱面”,这位伴唱就会附和地唱道:“炸酱面,还有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第一次接触希腊的这种说唱形式,在感觉新鲜的同时,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各民族自己的玩意儿,只要原汁儿原味儿,观众听得懂与否并不重要,毕竟感觉的是一种气氛。这样的婚礼,不仅是喜庆的气氛,还有一种民族的气氛。想搞成兼顾所有观众的大杂烩?那只能大砸了。

涉及肖像权,就不发带人影儿的照片了,拍张台子上方的壁画,很有希腊特色。

教堂里的希腊壁画
教堂里的希腊壁画

又又出差两天

不是大写的“双”字,是“又”、“又”出差……

不过在出差前,赶着把戏考的剧本做出了两个更新了,有一个月没动了,怪不合适的 表情

本来打算更新一下梨园的录音,不过没来得及,倒是作出一批录音来,揣着,有空儿在路上听听,回来就更新网站了。

先这样,回见。

别来沧海事

虽然整日挂在网上,但是很久没有上 MSN 了。需要和大家保持更新,于是浮出水面露个头。

先碰上了小杜鹏老师,想啥来啥,当面采访了一下“原子核”,和之前判断的差不多,这个“童话京剧”还算是一个靠谱的戏,用小杜鹏老师的话说,这个戏“是一出‘老戏’”。小杜鹏老师参与这个戏的创作和演出,就是为了与那些胡编乱造的外行们抗衡,作为戏内的一员,坚持传统的路数。这很难得,且看当今舞台上那些一级演员,哪一个不是被外行编导调来挥去,却鲜有站出来说:“不行,你们这么搞就是胡来,不是京剧”。而小杜鹏老师就这样做了,不但坚持《打渔杀家》里的渔翁扮相,而且唱腔和念白上也是传统路线,像把如“龙王是我爸”这样的词儿改成“爹爹海龙王、镇守东海一代等处”这样的小细节,都能看出传统戏的风格。

这样坚持的艺人,真是不多;也真幸运,导演能够让步,专家能够闭嘴。

后来在网上又碰上了wayaya,可巧他正在和小生站长在另一边儿的 QQ 上聊,于是搭了个腔,便和小生站长联系上了。

半年前写下第一篇关于京艺的《网戏纪事本末》时,对于京艺的感觉就与之前大不同了。之前和小生站长闹过戏考剧本版权的争执,也有过梨园搬家引起的误会,更有再之前在京艺论坛晃荡的时候参与其中的乐趣及后来的失望。这些挺复杂的心境,在得知京艺易主后,就变得更复杂了。

当天通过 wayaya 搭线,小生站长发来了一些文字,关于去年京艺发生易主事件前后的情况,希望小豆子以一种“公正的态度”叙述一下这些事情。看了这些文字之后,感慨非常。公正与客观地叙述,真的不敢保证,且不说看到的文字是来自单方面的,没有亲身经历,只单就阅读理解来说,不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么?每个人看事的角度不同,小豆子的文字,是否符合小生站长的要求,暂时不确定。

不过,小豆子想,至少会达到以一个“旁观”的角度来谈这段历史的标准吧。毕竟不是亲眼所见,对于二手的资料,透过现象评述,比简单地叙述事情始末应该要好些。

沧海桑田,网上的事儿,网下的事儿,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