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

今天又借到一本与史料有关的书:《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后编》,作者周明泰。前一册都是手写的,没有细看,这后一册是印刷版,记录了自光绪三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一年间京剧在北京演出的情况。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戏院某某和某某某们演出某某戏码等等。十分详细。其中任意一场拿出来,都让小豆子向往着能坐着时光机器回去看一次。 表情 比如最后一条目,民国二十一年八月八日哈尔飞戏院富连成社夜场,有孙盛武、刘盛莲、叶盛章的《一匹布》,李世霖、陈盛荪的《牧羊卷》,骆连翔、苏富恩的《战滁州》,李盛藻、裘盛戎的《群臣宴》,沙世鑫、傅世兰、江世玉、谭世英、众学生的《天河配》。

除此之外,书中还标注了名角们首次上演新戏的时间、地点和剧目。这比上面提的单纯节目单要有意义,所以准备抽空先把这一类的资料腾到琐记上。

从这“名角初演戏名日期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名角不仅在不断创新,而且其翻新频率比当今的大制作还要快。以荀慧生为例,民国十八年间就上演了八出新戏。

一部分新戏如当今的大制作一样,演出之后不久便被束之高阁;一部分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自然是被观众所认可的,而被淘汰的,也是因为市场不能接受或者艺术表演上不成功。那时候的改革创新是以争取市场为目的,优胜劣汰,非常明了的市场规律。而如今的大制作,真正的观众是领导,目的是为得奖,大场面是想烧钱,全然不顾市场、观众甚至演员的反应及感受,所以这些花很久吭哧出来的玩意儿,根本不下到市场中去,只是演那么几场,上个某某艺术节,拿个某某奖项,便收场了,继续下一年的吭哧。

对待历史事件,我们本不应该有轻重之分,因此,在我们记录如梅兰芳在1917年12月1日首演《天女散花》的同时,也应该记录下如于魁智等在2004年5月1日首演《梅兰芳》。只不过若干年后我们回头来看这两条历史事件的时候,会发现,前者的首演是大师创造了一个传世的名剧,而后者则又是一场打着大师旗号上演的闹剧,而且其首次演出与末次演出是相隔的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