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越风凉

《东方早报》这篇文章写得好。其实,这么简单的道理,念叨了这么多年,这些搞大制作的还真有脸接着搞。看来不光是“越大越风凉”,而且是越大越不要脸。

越大越风凉
作者:梁捷,摘自《东方早报》文化专栏 2005年6月16日

这些年来什么都流行做大,企业要进五百强,写书要写四卷本,说书唱戏也不例外。

有道是“说书的嘴,唱戏的腿。”本来戏剧曲艺都是讲究抽象表现的,很少用什么布景道具。这也是条件所限。一个戏台上一晚上要演好多出戏,环境背景各不相同,又是叠山,又是架桥,又要牵马,又要划船,无论哪个戏院老板都折腾不起。再加上演员也吃不消啊,戏剧往往要流动演出,从一个场子赶到另一个场子是家常便饭,带着几箱子的行头已经够吃力了,别说再带什么布景了。所以,老演员的功夫就在那几张桌椅板凳上,到底是山是桥是床是船,全看演员一举手一落足地表现了。

最近盛大登场的新编京剧《袁崇焕》就打破了这个惯例。既然这出戏群星荟萃,投资浩大,背景道具自然也要推陈出新,对得起观众。据说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全球巡回演出,身边带的道具总要装满十来个40英尺的集装箱。魔术要那么多东西,京剧为什么不可以。于是,根据坐在前排的观众描述,戏里用的红衣大炮似乎是1比1的实物,龙椅及背后的屏风也差不多是1比1,大殿前的那种狮子竟然也抬出来了,也是1比1的,皇太极的龙车大概快赶上1比1.5了,孟广禄站在上面颇有些杨广乘坐逍遥车,带着众美女下江南的气势了。

京剧是这样,评弹也不甘落后。本来嘛,大家印象中评弹演员只要带一把三弦、一把琵琶,背个小包装下替换的长衫旗袍,就可以四处去跑码头了。可是,前两年上海轰轰烈烈地推出了交响乐伴奏的评弹演出。背对后面黑压压的伴奏队伍,我不知道台上演员心里是否会发毛。本来评弹是讲究说、噱、弹、唱这四个字的,而且应当以说为主,只有言不尽意的时候才唱。可现在后面压着一支交响乐队,演员们恐怕说起来都心虚,不要说放噱头了。而且人家几十号人特地来为你们两个演员伴奏,怎么能光说不唱把人家晾着呢。于是就有了“滑稽的”交响乐评弹演唱会。

反正现在是搞大了,动不动就大排场大手笔,某些电视剧导演就美其名曰“追求真实”。可是说书的不靠嘴,唱戏的不靠腿,这样追求真实,恐怕会适得其反。记得已故相声大师刘宝瑞有一个名段,叫做“兵发云南”,那些追求大制作的专家倒都应该认真地听一下。说的是有一出京剧叫“反云南”,一员大将带着四个龙套,一声令下,“众将官!”“有!”“兵发云南去者!”“得令哦!”龙套顺着舞台转了一圈,就说“兵至云南!”这是表演,可要是追求真实,大将一声令下,“兵发云南去者!”大伙儿就叽里咕噜回后台了,洗完脸把行李卷儿一打,奔车站买票上云南了。观众在下面等得不耐烦了,服务员赶紧过来招呼大家,“怎么办?各位还想不想接着往下看了?要是不想看,就回家休息去吧;要是想看,赶紧上车站买票一块儿去云南。”

这当然是个笑话。我们知道,说书的嘴,嘴再大也说不出金殿前的狮子来;唱戏的腿,腿再长也跑不到云南。可人家观众买了票,就是来听你的嘴,看你的腿的,要看真实,还真不如直接去云南呢。

不管怎么样,观众们看这些大戏,总会发出一阵阵的哄堂大笑,这个笑声倒是最真实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