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赴单刀孰与同

今天为了比较一下周信芳音配像的《单刀会》是否和以前铁杆录自电台的版本一样,拿出来买了快两年还没开封的盘,放了一遍,可以肯定是一个版本,可以把两个版本的录音取长补短,做出一个质量更好的来。比如电台的录音中间有报时,而音配像在一些地方的锣鼓点,被替换成新的。

《单刀会》小王桂卿饰关羽
《单刀会》小王桂卿饰关羽

皮簧的《单刀会》,“渡江”、“刀会”时都是唱牌子,而前面的“坐帐”,周信芳有一段二六转快板,词句上是取自昆曲及关汉卿原文的“石榴花”。很佩服音配像的同志们,其中一句“他准备天罗与地网”,这么明显的句子,愣是字幕上打“他准备骗我离帝邦”,这哪儿和哪儿啊,与“休把胡子当驴毛”有一拼。看柴俊为的《大戏考》对音配像的字幕多有非议,盖因为此,只是出书之时,这出戏尚未配像,否则又得多一条注释。不过话说回来了,既然配像是在《大戏考》出来之后,音配像的工作人员就没人去拿这书核对核对么?或者上网查查,这段词儿当初铁杆可是整理过的,帖在过网上的。

接着说《单刀会》。小豆子不止一次说过昆曲难懂,不易听,但是同样是唱牌子,无论周院长的,还是李桐春,或者纯昆曲侯永奎的,都是很好听的。关键这戏有气魄,渡江的时候,关公在船上,更是贯穿千古的豪情嗟叹。好词,尤其是“这不是水,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是啊,不论年少的都督周瑜,或是年迈的大将黄盖,都已经是过去之人了。弹指一挥间,火烧赤壁的场景尚历历在目,“江水犹然热”,却已经是二十年的光景。历史的波涛竟也惹得这位久经战阵“未遇三合之将”的英雄伤感。单刀会可以被高傲的关公所蔑视,但是面对无情的光阴、纷争的乱世,再大的英雄,也只能是“心惨切”了。

梨园的“标签云”

昨儿把手指划了一下,码字儿不太方便。所以本来打算谈谈梨园录音的分布情况,就推到今天了。

无论京剧剧本的数字化,还是京剧历史资料或者京剧录音的数字化,不是以把数据扔到一个数据库里为最终目标的。概念上说,那样做只是在做一个表,而不是一个数据库,一个 Excel 可以完成的事儿,用 Access 去做同样的效果,那样是没有意义的。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在表里的数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数据库里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地排列、查询,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对我们分析数据有所帮助。所以我们只知道梨园现在有一千多出经典剧目的录音,并不代表什么,这一千多出录音,是怎么个具体情况,还是需要花功夫分析的,这对京剧录音资料的考证甚至了解京剧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新的这个“标签云”的页面,就是对数据做分析的一个平台,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很多东西。表面上的就不说了,一眼看下去,谁的录音多,比旁人多多少,字号大小的区别,一目了然。这算是 Web 2.0 的一个经典概念吧,把已有的项目按照一定检索顺序(英文里是字母、中文里是拼音或笔画),然后通过字号大小体现数量的多少,不像传统的需要两个表来表现,十分清晰明确,小豆子推崇的经典概念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所留下的资料里,1957年前后的资料最多,那正是京剧史上所谓的京剧的黄金期,包括各种建国后不久就禁掉的戏,在那一时期有了开放的迹象,而且那时的录音条件也要比建国初期要好。

上海”也是标签云中一个很大的词,比“北京”还要大,当然这并不代表现在留下的录音上海的演出要比北京的多,但是这至少说明,在资料的考证方面,无论通过录音本身还是通过其他文献资料,我们更容易甄别出哪些录音是上海的演出,上海在资料保存以及整理方面,做得的确要比北京好。而且直到今天,上海电台仍然坚持每天播放京剧节目,凡此种种,都应该让北京感到汗颜。

演员中,北京团的,上海的周院长,以及杨宝森李和曾袁世海,都是大户,而尤以马连良、张君秋为最。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分析一下,地利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后四大须生里唯独奚啸伯所留录音不多,与其落脚点的偏僻是有关系的,当然,地方台的资料库中料也保存了不少绝版录音,但同样是因为地理偏僻的原因,使得这些录音难见天日,很有可能就随着某一次改革而被彻底淘汰掉,想一想,痛心。至于关外的唐老将,都因为所留录音不到十出,而不在“标签云”的页面上。马、张二人的资料数大约很难有人能超过了,况且他们二人的资料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不日还有他们的新录音上传),最有希望能和他们持平的也许就是李和曾了,因为李先生在文革后仍在舞台上坚持多年,加上文革前尚未挖掘出来的戏,相信是很有挑战性的。

最后再说一下另一个很大的词——音配像。李大爷搞的这个工程真是利在千秋,单就挖掘珍贵录音一项,就是很值得称道的。不过再强调一下,梨园所谓的音配像原版录音,有时候用的是比音配像还要完整的版本,比如周院长的《秦香莲》,比配像多出闯宫的场次,其他一些录音如被音配像所替换下的锣鼓点、原唱,也都恢复原貌,不是简单地从 VCD 上扒音轨这么简单。

还有很多录音的具体资料,如演出地点、年代等等需要具体考证,这方面的活儿是个慢活儿,也比较麻烦,但是出来的成果,也会是像现在这个“标签云”这样,让人激动的。

小豆子相信这一点,也相信梨园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够做到。

梨园进入新的阶段

梨园的绝大部分录音,今天恢复完了。

还有一小部分老站上的录音,因为多种原因,无法批量恢复,需要找到或者整理一出再恢复一出。所以,今后的梨园,算是走回正轨,将以增添新的录音为主了。

当初合意太爷问:首页上恢复录音一栏总有个头儿,恢复完了怎么办?现在,这个时候来了。那块儿怎么办呢?暂时不会去动它,原因有二。

第一,梨园京剧的录音固然恢复的差不多了,尚有四十余出昆曲录音需要恢复。京昆不分家,这一批录音恢复起来在资源上不是问题,但是不要忘记,梨园现在的剧情内容是直接调京剧剧目考略的数据库,而那个数据库是没有昆曲剧情介绍的,除此之外,如何在剧目列表上分出京昆,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好好计划一下。

第二,即便最终全部恢复完毕,我们还会遇到比如同一录音找到更好的音源,或者更完整的资料,需要对已有资料进行重新上传,这是既不是新增,也不是恢复,名曰“重编”。需要有一个地方显示这方面的更新信息。暂时考虑放到现有恢复的这个栏下,不过届时这块儿所占的面积可能会压缩一下。

手头有一批新的录音,都是当初准备传到梨园经典而未果的,其中包括其他网友提供的珍贵资料,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您会看到梨园不定期、不间断地添加新的经典录音。录音恢复告一段落并不是梨园的休止符,搬家的彻底结束其实意味着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新增了一个“标签云”的页面,让您能够更好地了解梨园的资料库中,录音的分布情况。不仅每个剧目页面上“标签”在此汇总,还包括如演员姓名这样的信息。但是请注意,不是所有的演员名字都在此列出,只有录音超过10出的才会出现(否则太乱)。分析数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当我们以高科技手段总结出来的数据来讨论京剧录音资料这样的话题,就更有意思了。这个分析的话题,暂且放下,明天再细谈。

请继续关注这个“永不关门的戏园子”,并给予支持和建议 表情

《泗州城》

上次更新剧本的时候想谈一下这出《泗州城》,错过了,今天补上。

这算是一出点石成金的戏吧,看老本子的意义比现在的改编本在思想境界上,简直不在一个水平上。

老本子里的“水母娘娘”,就是以前侠义公案小说里那种“倒采花”的女淫贼,瞅见州官的公子“生得人才出众,相貌非常”,于是就惦记上人家了,先是一阵风把活人摄走,继而逼婚,中计之后又水淹泗州城,当然最后的卖点就是一群神仙登场,大战一番。

当年华东京剧团以老本在上海招待周总理,张美娟主演,演完后总理提出来了,孙悟空在人民心目中,是一位反压迫争自由的艺术形象,怎么在这出戏中,竟是一个镇压别人的人了呢?于是剧团把这戏整理改编,大约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样子。

其实孙悟空除了西游戏之外,其他出场的时候都是“镇压别人的人”,大概是被封了“斗战胜佛”之后,就变成了统治阶级的一分子,需要四处平妖。其实,最重要的是,这样演出来的戏热闹,孙悟空啦,二郎神啦,甚至关公,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出来平小妖,是很卖座的,就像现在电视剧总要有些脸儿熟的大腕儿出来“友情客串”一番,一个道理。

改编后的《虹桥增珠》就是以表现神仙和凡人爱情的戏了,水母娘娘就是二号白娘子,三号碧波仙子,四号七仙女,五号……总之就是爱红尘胜过仙境,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义无反顾地向往人间美好世界的神仙。看看刘琪和江世玉这张剧照就很能说明,背后天兵天将,二人的目光对视下,就是所谓经典的“爱情”。

《虹桥增珠》刘琪饰水母娘娘、江世玉饰白咏
《虹桥增珠》刘琪饰水母娘娘、江世玉饰白咏

不过现在这戏基本变为骗老外的戏,与《三岔口》、《闹天宫》等一样,沦为纯粹卖弄功夫的武戏,升华了的内涵也看不到了,能看到的,按相声里说的,也就是“一台的王八精”了。顺便说一下:从这个剧本看,没有点兵派令这一场,水母娘娘下命“水淹泗州城”,是暗场处理的。

石头变成金子再变成石头,前后不到五十年吧。

端午节的起源(京剧版)

端午已经过了,没赶上应节,只好说些过时的。

gcd0318戏迷知音已然说了些和端午有关的话题。京剧里过五月初五的确实不甚多,要是和“八月十五”一比就差了一大截,“八月十五”可热闹了,过生日的,准备篡位的,甚至写家书的,都挑这日子。

按京剧传统戏,有出《汨罗江》,就是屈原投江的故事,现在绝了。后来四十年代郭沫若编了出话剧,《屈原》,该剧在五十年代被武汉、北京先后改编为京剧演出,据载,啸声京剧团由奚啸伯饰演屈原,很成功。“洞箫之音”的奚派演屈原,应该差不了,不过这戏到如今也绝了。现在越剧尚还有唱唱《屈原》的,可惜京剧舞台,已不知屈原为何人。

民间传说关于端午节的另一个说法是纪念伍子胥投钱塘。这事儿在京剧里没有剧目,只《西施》一剧演子胥自尽,悬首投尸一事未见。不过这个戏大约因为太长了,也已不见于舞台多年。

还有曹娥投江说,这个有同名京剧,曹父看龙舟溺死(这倒霉劲儿),曹娥投江死,背父尸出。也绝了,据载朱琴心曾演出过,想来大约应该是出小戏,因为实在没什么演的,应该是投江前在江边哭一场,有大段唱吧。

端午节几大起源说的事迹,均已不见于现在的京剧舞台。

不仅如此,京剧舞台上似乎也没有见到过粽子 表情 这应该是没有相关砌末的原因吧,毕竟别的吃食用个碗儿、盘儿就能代表了,可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