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秦庭》的结尾

戏考最新更新的剧本中,有一出《哭秦庭》,是安舒元的藏本,与现在能看到的高派本子有很多不同之处。

最明显的地方是,全剧并没有在秦王答应申包胥借兵复国而止住,而是继续演下去,秦吴交兵、楚国君臣相会、申包胥二次修书、伍子胥撤兵,至楚昭王还国,封官庆宴而终。

戏剧的布局,据总结是要“豹头、熊腰、凤尾”,“凤尾”就是有强烈戏剧效果的结局。而另一种风格是要“凤头、猪肚、豹尾”,这个豹尾,是一个明快而利落的结局。

由此可见,这个加长版的《哭秦庭》,在申包胥哭庭七日之后虽然继续进行演绎,但最后这些部分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所有剧情都是在意料之中,平稳推进。最后一个复国封官大团圆的结尾,喜则喜,但太过平淡,没有出彩的地方;不似在秦王许诺发兵之后立时收住来得有力,更似画蛇添足之笔。

何处收住的问题,也是伍子胥在《哭秦庭》里恰恰要面对的:从吴国借来的人马把楚国颠覆了,平王的尸首也鞭打过了,一切气都撒了之后,收到了申包胥的第二封信,劝其退兵。这时候的子胥,思忖道:“吴王以数万之众,长驱入楚,焚其宗庙,坠其社稷,鞭死者之骸。自古报仇,未有如此之甚者!今楚有秦兵,难以扫灭,不免就此退兵”,正应了当初《长亭会》时申包胥唱的那样:“得放手来且放手,得罢休来且罢休”。就此打住,见好就收了。

现在演《龙凤阁》,到《二进宫》就完事儿了,没人再去接着演后面的《斩李良》。内中固然有剧目萎缩的原因,但同时,《斩李良》的内容毫无悬念,波澜不惊,演与不演,观众都是能猜得到结局的。与其为了一个更圆满的结局而平淡地演下去,在平淡中收尾,不如在一切豁然开朗之后便即刻停笔,戛然而止,更有余味,好看。蛇尾与豹尾,有时就是取决于你在何处收手。

一剧之本如此,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如此?该收手时,收得住,才是最妙。

金铃鸽儿

当初薛平贵从西凉一路回到长安城外的武家坡,手里只拿着一根马鞭——当然,这表示他是骑着那匹高速的红鬃烈马回来的,仅此而已。

京剧是写意的,从上面这点就可以看出来。按说薛平贵从西凉国到大唐的长安,怎么着也得背个包袱吧,要不然这一路上什么都不换洗,实在于卫生有碍。不过京剧舞台上,无论路途远近,撑死了就是一个包袱皮儿,用不着大行李。很多时候,就是像薛平贵这样,什么换洗衣物都不用带,光身就出来了。因为这些东西与剧情无关,用不着表现出来。

也许薛平贵根本就是什么都没带。《赶三关》里表现的比较清楚,薛平贵是在银安殿上把代战公主灌醉了之后立刻骑着马逃跑的,而灌酒之前才看到骂人的鸿雁捎来的血书,因此这个灌酒的小伎俩是临时起意,薛平贵也许真是没来得及收拾包袱就跑出来了。

不过,也是在《赶三关》里,我们看到薛平贵从番邦除了骑着马回来之外,还应该带了一只鸟,就是代战公主在界牌三关上给他的那只金铃鸽儿。这只鸽子在《赶三关》之后的《武家坡》、《算军粮》中都再没有出现,直到《银空山》才被放出。你可以假设这只鸽子其实是一直被薛平贵揣在怀里的,而至于为什么这一路上甚至到后来跑坡、算粮的时候都没有一点儿动静,不是因为它被捂得休克了,而是被京剧的“镜头”给淡化掉了,因为它也是暂时与剧情无关的。你让薛平贵在《银空山》之前肩膀上一直扛着一只鸟,这不仅是造型上不好看,也实在妨碍演戏。漫说是一只鸽子,《长坂坡》里的阿斗照样能够给虚化没了,遵循的还是同一个原则:这个道具是否与当时的场景剧情有关,没有,那就拿掉。这在现代的影视剧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在那里叫做“穿帮”。

在手中的金铃鸽儿
在手中的金铃鸽儿

西凉距离长安有多远,有两种说法。按照杨宝森唱的,“西凉国四十单八站”;按照谭富英唱的,“西凉川一百单八站”。这是古代的快慢车吧?走高速的,经停的站自然就少了,正常的速度则是要走一百单八站。

代战公主在三关上交给薛平贵那只金铃鸽子时,是让薛平贵在紧急情况下把鸽子放出,是一个警报系统。毕竟山高水远,四十单八站也好,一百单八站也好,在路上的人,总是要注意安全的。代战公主在介绍这个报警系统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

大王,非是咱家不放于你,只因你朝奸多忠少,恐怕有人谋害于你。我这里有金铃鸽子一只,带在身旁,倘若有人谋害于你,将鸽子放回,咱家即刻发兵搭救。

看来,代战公主很放心那匹高速的红鬃烈马,认为旅途上是不会出现什么技术问题的,而在中土大唐最可能面临的危险,反倒是因“奸多忠少”而人为制造出来的祸事。

不胫而走

《黄金台》里有这么个情景:身为门官的侯栾向皂隶介绍当晚皇宫内发生的变故,两次三番,说到一半儿的时候皂隶就睡着了。侯栾不得不一次次把他叫醒,再从头说。最后,皂隶不耐烦了,自己把这件事儿说了一遍:

只因东宫世子田法章,人伦大变,子要淫父妃。大王大怒,赐伊公公宝剑一口,三更时分,去至东宫,斩杀世子回奏。不知何人走漏消息,世子连夜逃出皇城。伊公公有谕,命你把守关口,不准闲杂人等乱出乱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场前的仅几个小时前,也就是四更天的时候,身为巡城御史的田单,对宫中这些变故尚且一无所知,还要“问千岁因何事逃出宫院?一一地对为臣细说根源”。

这种人伦大变的宫廷秘闻,从皇家的角度看是希望能遮住多少就遮住多少的,能遮住多久就遮住多久的。但是没想到,消息还是以微博的传播速度弄得满世界都是,至少,京城里最底层的小公务员都知道了。

《三堂会审》里有这么个情景:苏三对潘、刘二位大人讲述自己的遭遇,唱道:

头堂官司问得好,
二堂官司就变了心。
洪洞县受赃银一千两,
府衙分散有八百银。

你看,这种原告受贿的事情,本来也是应该极度保密的(尽管大家都知道衙门口朝南开的道理),但是受贿金额甚至分配方式,却都已经在被告的掌握之中了。这个消息又是如何透露出来的呢?

以上算是思考题吧。小豆子暂时给不出什么很有说服力的答案。也许,这些戏的编剧是在以一种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各种内幕小道消息是以何种速度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所以,不要觉得现在微博的传播力是多么强大。其实很久以来,我们老百姓都善于这样的口口相传,只不过,使用的传播工具不同罢了。

在泥沙俱下的时代,各种消息总是满天飞。对于你不确定的那些,打个问号是好的,不跟着传也是对矫正视听有所帮助。《乌龙院》里的宋江说过,“是非终朝有,不听自然无”,固然有些阿Q精神在内,但也不失为一种处事的哲学。

《Famous Chinese Plays》

《艺坛》第一卷有一篇《〈京剧菁华〉导论》的文章,按照文章后的注释,是“1937年由北平法文图书馆发行的英语出版物《京剧菁华》艺术的导论”。很遗憾,大约是出版时没有对英文做很好的校对,《艺坛》把《京剧菁华》的原书名误印作了《Famous Chinese nlagi》。显然,这个书名应该是《Famous Chinese Plays》才对。

这本书算是给外国人看的京剧“戏考”了,唯一不同的是,外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京剧有时候没有什么准词儿——同一出戏由不同的演员来演竟然会是有不同的词出现。原书的作者也没有打算把这个给搞明白,或者说不打算误导读者,因此书里面收集的京剧戏码,大多是介绍这出戏是如何演绎的,怎么一个大概情况,每一场子说的是什么,很少涉及具体的唱词和念白。作者说:

由于京剧剧本极不可靠,同一出戏的表达与对白随剧本的不同都有很大差异,只有精于此道的人才能搞明白,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不顾脚本,按照舞台上听见的样子来描述。即使如此还无法统一。

手头上这本《Famous Chinese Plays》是在网上淘来的,从书的状态和安装的硬皮以及上面的印字来看,这是一本加州大学的馆藏书,状态之新让人惊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借阅人之寥寥,以致沦落到在网上被贱卖的地步。根据书后的借阅卡显示,这本书从1965年进入图书馆至1979年间,共被借阅了大约不到十五次,然后便作为副本收了起来。今天,加州大学的图书馆里仍然有一本《Famous Chinese Plays》供人们借阅,而大约因为太少有人问津,这个副本才被图书馆清仓卖掉。手头上很多中文剧本就是这么来的,不曾想,外国人的图书馆也会做“败家”的事情。

包了书皮儿的《Famous Chinese Plays》
包了书皮儿的《Famous Chinese Plays》

大家现在看到的照片中的书是包了书皮儿的——啊,很久没有包书皮儿了。不过这次也没轮上,活儿被小豆花抢走了。按照包书皮儿的惯例,我们用了一张旧挂历纸。挂历是有齐白石画作的那种大张硬纸,经由小豆花亲自包装并题字书脊,很是精美。

这本成书于1937年的老书,所收集的戏码据作者介绍都是在当时京剧舞台上常见的剧目。看一下戏码,一部分是在今天仍然常见的剧目,比如《庆顶珠》、《珠帘寨》、《群英会》等等,有些则是今天不太常见的剧目,比如《九更天》、《状元谱》、《蝴蝶梦》,而有些则是非常稀罕的了,比如《妻党同恶报》《王华买父》

尽管这本书的内容不是整出整出的台词或者调度,而是一个从外国人眼里看到的京剧表演,但它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一些如今绝迹舞台的剧目在当时是怎么演的。这方面的内容,以后会慢慢翻译出一些来和大家共享。

做过把京剧从中文翻成英文的工作,也做过把英文作品按京剧套路翻译的玩意儿,而把当初被翻译成英文的京剧再翻译回中文,也应该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吧。不过,这么翻来覆去地翻译,要尽量避免译不达意(Lost in Translation)。当然,让它的中文译本有京剧味儿应该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毕竟它本来就是从京剧来的。

《麒麟童真本》

1938年,名为“国粹出版社”的出版商发行了一套十册的周信芳剧本丛书,曰《麒麟童真本》,封面由周信芳亲自题写,编审队伍也都是一时之选,比如周信芳女婿、大画家张中原的主编,麒门大弟子高百岁的校正,等等。

周信芳的剧本选集,解放后先后出过两次,一次是1955年的《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上下两册共计十六个本子;一次是1960年的《周信芳演出剧本新编》,单一册,四个本子。这两套书都已归入戏考的录入计划中,目前完成录入的有十五出,正在进行中的有五出。

相对于上面两套剧本集,民国时期的这套《麒麟童真本》,有重叠的剧目,也有一些是解放后因不能演而未能收录的(比如《斩经堂》、《明末遗恨》)。即便是重复的剧目,因为众所周知的戏改,两朝的剧目在内容上也是有所不同,能看出麒派剧目的演变和发展。

在三月份的时候曾经和太爷提了一下这套书,据太爷讲,听说后来台湾那边出的那套《戏考大全》里的麒派戏,都是来自这套丛书。后来特地把两个本子对比了一下,发现并非如此,还是有差别的。

书的封三上,有周信芳代言的“金嗓子保喉福美片”的广告,并附上了“麒麟盟主,名伶麒麟童,即周信芳先生,证明本品功效之函件”,手写的函件内容为:

中西大药房邦俊总经理先生台鉴:

信芳每于登台前含贵公司出品金嗓子保喉福美片,觉口腔滋润,运调如意。金嗓子保喉福美片实为亮音护喉之至宝。钦佩之余特肃寸笺,藉志谢忱。

专颂,筹安!

周信芳谨启
二十七年壹月廿八日

名人代言,古来有之 表情

封三广告
封三广告

这套书现在要集齐,恐怕很困难了,不是很乐观。做着瞧,能搜集多少是多少了。现在手头有这么几本零碎的,据封底的介绍列出十本的名目,戏考总目也已更新,算是按图索骥吧。

第一册:萧何月下追韩信
第二册:全部鸿门宴
第三册:扫松下书、斩经堂
第四册:全部四进士
第五册: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第六册:徐策跑城、临江驿
第七册:薛平贵与王宝钏
第八册:全部明末遗恨
第九册:打严嵩、九更天
第十册:全部生死板

《双尽忠》

上一次戏考更新的剧本里,有一出《双尽忠》,就是现在《二进宫》里唱到的那个“昔日里有一个李文、李广”的故事。

以前听《二进宫》,根本不明白这一段典故要说什么:哪朝的事儿?怎么个来龙去脉?完全不明白,词儿概括的太言简意赅了:

昔日里有一个李文、李广,
弟兄双双扶保朝纲。
李文北门带箭丧,
伴驾山前又收李刚。
收了一将损伤一将,
一将倒比一将强。
到后来保太子登龙位,
反把那亚父李广斩首在法场。
这都是前朝的忠臣良将,
哪个忠良又有下场。

当时大概是这么理解的:原来有哥俩,保朝(哪朝?不明)。后来李文在北门被射死了(为啥?不明),又收了一员大将叫李刚(怎么收的?不明),再往后新主登基,把李广给砍了(为啥?不明)。

这段多处不明的故事,在后来看到《斩李广》这个本子后,稍微弄明白了一些。但这个本子说的是上面那段词偏后的故事,之前很多事情,还是状态不明。

直到在《京剧汇编》里挖到这个《双尽忠》的本子,豁然开朗。

这出戏从情节发展到人物命名,都包含了很多其他经典故事的东西,各种演义故事的桥段也都在这里有所展现。

戏一开场是外邦谋划定计准备侵略中华,而这个外邦,不出意外的是“西凉国”——这个在很多故事里出现过国家。而外邦定的计策也很老套,就是派一个美女到中国,然后吹枕边风。当然,中国之行要稍带上美女的兄弟,这样就是朝里的国舅,继续制造历朝国舅都不是好人的效果。顺便说一下,美女的名字叫“石美容”,也是一个很俗套的名字。

另外,外邦为什么突然要入侵我中华了呢?原因就是中国派人来催贡了,而且小国已经欠款多年,承受不起了。这样打发个美女过去,名为抵债,实则搅乱江山社稷。这种糖衣炮弹,中华向来不怀疑,一吃一个准。皇上高兴坏了,立刻封为西宫。于是,又一个坏得冒水的西宫娘娘形象产生了。

之后可想而知,皇上宠爱新来的石美女,石美女就借机要害正宫娘娘了。正赶上正宫娘娘手捧玉玺到西宫找皇上,石美女趁着皇上睡觉没看到,先和娘娘吵了一架,然后把皇上摇醒,诬告娘娘要谋杀皇上,谋朝篡位,坐殿当女皇。皇上一听急了,说不信。石美女一指旁边的玉玺,说“万岁不信,现有玉玺为证”。这下坏了,京剧里经典的指物为证出来了。皇上一看娘娘捧着个玉玺,那肯定是要砸孤家了,这还了得,赶紧推出去砍了。皇上不讲逻辑,娘娘也不讲逻辑,也不辩解,哭啼啼一场,就给推下去了。又顺便说一下,正宫娘娘名叫“杨太贞”,显然是在抄著名的杨玉环这个元素。

再往后从边境返京的李广就回来了。根据李广当时的唱词,原来后来那个所谓“又收”的李刚,其实就是他亲兄弟,只因多少年前酒醉闯祸,打死奸臣之子,逃门在外。看,这种叫“刚”的动不动就酒醉,就逃门,老桥段了。于是李家就剩下李广和李文兄弟两个人保朝。

李广路经法场看到要砍国母,不干了,赶紧去保奏,结果依然可想而知——皇上一旦昏了,那就明白不过来了。两次三番,保本不成,就要把忠良逼反了。李广回家跟李文一商量,为了救国母,干脆咱们俩反了罢。不过有个细节问题,咱们都有妻子,造反之后打起来,妻子带着多累赘啊。要是杀了吧,又不忍心。干脆,俩人就弄了个“换刀杀妻”,跟换着吃儿子一个原理。这种不要家人亲情的忠心理想,在此处彻底发扬光大。

后来李家老太太一听这事儿,吓了一跳,然后立刻意识到孩子们带着自己跑是个累赘,于是主动坠楼死了。又一个经典的桥段。

造反之后就是混战,李文因为寡不敌众,跑到北门的,就被乱箭射死了——“李文北门带箭丧”。

后来造反队伍碰到了在万家山落草的李刚(注意,在《二进宫》里这个地方叫做“伴驾山”,很符合京剧里很多地方有多种谐音叫法的情况)。于是一家团圆,并且成功救下娘娘,至于后面到底还怎么样了,估计是已经够热闹的了,编剧编不下去了,就此落幕结束。

这出戏有点儿像今天戏说历史的粗制影视作品。我们并不鲜有颠覆历史的作品,但是真的靠精彩的唱念做打流传到现在还可以拿出来演的,《上天台》算一个,《斩黄袍》算一个,还都是昏皇上杀忠良的桥段。而这个集各种元素于一身的《双尽忠》,因为没有留下什么音像资料,不知道其中的一些唱段是否耐听,做功是否有特别之处,单是就故事本身和剧本的编排上来说,不能算是上乘佳作——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了。

至于现在那些颠覆历史的剧作,也是集成借鉴了各种看似热闹精彩的东西进来,甚至棉花般的雪片和“山楂树”的“纯爱”。这种本身带着各种硬伤的作品,是会流传于后世,还是像《双尽忠》这样被淘汰,过几年我们就知道了。

神神叨叨

最近在重新制作周正荣的《宝莲灯》,包括前面的仙缘,后面的救母(之前曾经做过只有《二堂舍子》一折的录音)。这戏全部也称《神仙世界》。

从前一直有个疑问:如何界定“神话”与“迷信”?

众所周知,解放后出于破除封建迷信的需要,很多戏里的“迷信”色彩都被砍掉了,比如《洪羊洞》里的杨令公、大老虎,《托兆碰碑》里的杨七郎、苏武,《斩黄袍》里的黄花洞老神仙等等;有些戏干脆直接禁掉,改都不给你机会改,像《大香山》、《探阴山》、《滑油山》(很多山呢…… 表情)。

不过同时,像《白蛇传》、《碧波仙子》、《大闹天宫》这样的戏,虽然也涉及神仙妖怪,非但没有被改掉,而且成为了经典,还时不常拿到国外去演呢。

为什么《白蛇传》里的白蛇,所受待遇比《打青龙》里的青龙还要高呢?为什么《西游记》里那么多神仙妖精都可以出来,连整本书都被奉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其他作品里正常人死了之后却都不让出来托个梦兆什么的?

问题其实就在这儿,因为这些涉及“封建迷信”的东西,是与“正常人”世界挂钩的。一个全“神话”故事,里面出来再多的非人类都是可以的;但是一旦一个正常的人类历史故事,中途出现了一个非人类现象,这就是“迷信”的了,也就是要“改”掉的。

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宽松了,大家也不是特别计较了,于是一些神鬼也可以在正常世界出现了,比如《乌盆记》的恢复演出,比如《碰碑》里的杨七郎。不过这里面又涉及一个问题,像《碰碑》里虽然头场出现了托兆的杨七郎,但是后来令公碰碑前,却还是不见苏武出来点化,仍然是一个普通的牧羊老头儿,为什么不彻底恢复呢?不伦不类。

不伦不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当初被彻底禁掉的一批戏,能够有幸熬到新时期再露头的,便会以本来面目出现(以《乌盆记》为例),而当初为了适应戏改需要被前辈们绞尽脑汁改来改去的剧目,因为其传承一直没有断过,所以再翻回头折腾出本来面目的机会就不大了(以《托兆碰碑》为例)。一得一失之间,真是塞翁失马:谁想当初的被禁,却使剧目的原貌得到了完整地保留。时也?命也?造化也。

其实,神仙与妖精,神话与迷信,都只隔了那么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匪”来“匪”去

新闻上说,台湾那边儿的部队在《我爱中华》这首歌中去除了“我们要消灭共匪”这样的字眼。

话说当年国共两党的宣传机器都是开足了马力,指着对方的鼻子互骂“匪”类:国民党称共产党为“赤匪”、“共匪”,共产党称国民党为“白匪”、“蒋匪”。这种“匪”的称呼,古来有之,比如“拳匪”义和团、“粤匪”太平天国,以致后来,这种称呼还延伸到了国外的对象,像朝鲜战场上著名的“美李匪帮”。

这种“匪”的称呼给人种歇斯底里的感觉,有点儿“咆哮体”的意思。不过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用这样的字眼很能让大众理解接受,而且骂阵一方也很爽。

自古我们的文艺就是和宣传绑在一起的,所以,应景的政治文艺作品在什么时代都会有。在两党被“一湾浅浅的海峡”隔开后,双方以各种形式进行政治宣传,其中,大约是通俗易懂的缘故,曲艺被广泛使用。

比如在共产党方面,王有声编过一个名叫《把美帝赶出台湾》的活洋片,其中甲乙两个演员在第二片中扮演蒋介石和他的副官,是这么个场景:

蒋介石(唱京剧坐宫调)蒋介石坐台湾好不伤惨,
           想从前比现在一阵心酸。
           我好比瓮中鳖难以动转,
           眼看着这江山就要完蛋。
   (白)     副官!
副官 (白)     有。
蒋介石(接唱)    叫副官快传令,把大陆来犯!
副官 (接唱)    此一去一定是不能回还。
蒋介石(白)     混蛋!
副官 (白)     是混蛋。
蒋介石(白)     马上传令,反攻大陆!
副官 (白)     报告总统!青年力壮的都跑啦!光剩下老弱残疾了,他们别说打仗,一听见枪响就得趴下。
蒋介石(白)     他妈的熊蛋!
副官 (白)     是熊蛋。
蒋介石(白)     马上下令,把台湾的老百姓都抓起来,充实部队,参加战斗!
副官 (白)     不行啊!总统,老的老,小的小,不顶用啊!
蒋介石(白)     你就将就点吧!
副官 (白)     是!

同时期,郭云霄创作过一个名叫《美帝滚出台湾去》的快板,开头儿还有普及历史知识的教育意义,是这样的:

竹板打,响连天,
诸位同志听我言。
说台湾,道台湾,
台湾是祖国的好河山。
两千年,在秦汉,
就与台湾有关连。
到了一三六零年,
台湾正式归中国管,
成为中国领土一部分,
这比美国还早四百多年。
让台湾,归祖国,
谁也不能来阻拦。
美国鬼,真混蛋,
国际的宪章它不管。
出了兵,开军舰,
侵略我国的台湾,
美国鬼,胡乱言,
耍起无赖占台湾。
世界人民看的清,
不准敌人来逞凶。
周总理,有声明,
六亿人民记心中。
锣鼓敲,口号喊,
解放台湾意志坚。

在政治漩涡中,文化艺术与政治是很难脱钩的。在大陆的梅兰芳尚都曾创作出《嫦娥赞公社》这样的作品,而随着国军到台湾的齐如山,也不能免俗。配合国军的政治宣传,齐老会弄出一些鼓词什么的,比如下面这段,摘自其为“总统复行视事三周年纪念”创作的《重整旧山河》:

这个时候,我们总统蒋公的处境,真是千难万难,古人有四句诗,说的正是这个情形,他道是,好比:
 一轮明月被云漫,
 虽然云漫月在天;
 有朝一日风吹散,
 光显明月照九天!
 总统立志决心肩此重任,
 这才复任总统把这一副重担扛上肩。
 自从重任扛上肩,
 吃尽了苦辣与酸咸。
 好在我们总统眼光看的远,
 一心救民救国不顾艰难。
 一面整理三军把兵精练,
 一面改良政治任能与选贤,
 一面侦查共匪扫清间谍,
 一面稳定社会要把万民安,
 一面在台湾把百般政事来整理,
 一面眼望着大陆照顾中原;
 把大陆的情形看的是清清又楚楚,
 便想着反攻大陆扫荡群奸。
 岂知有美国来阻拦,
 因此耽误了两三年。
 而今美国睁开了眼,
 说是我们反攻大陆是理所当然。
 总统听到这个消息便微微笑,
 说是早晚总有一天。
 既是友邦来帮助,
 必能指日把乡还;
 大家既然得遂还乡愿,
 便应该群策群力不畏艰难;
 万事备齐就要动手,
 收复国土在指日之间。
 我们自己的战事当然要自己打,
 不过要友邦助我军械与金钱,
 地下的部队有几百万,
 飞机的来往会遮黑了天;
 那时反攻大陆站稳了步,
 便看到人人拍手万民欢;
 人民箪食壶浆来迎迓,
 投降的军队日有万千。
 第一游击部队都要赶紧来合作,
 匪军的投降也是恐后要争先。
 有的说这才得看到亮光离开黑暗,
 有的说正是逃出了地狱见到青天。
 这正是月在天空解除了云雾,
 灯光万丈扫尽了群奸。
 接续着大家努力把匪除净,
 捉住了毛贼消灭了苏联!
 明年的灯节定要在大陆上过,
 灯月交辉照遍人间。

说实话,齐如山上面的这个作品,让人想到了同时代的郭沫若。或者说,文人一旦去创作与政治相关的文学作品,其风格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可见,当年双方都是自我感觉良好,都认为鞭梢一指,就把对方给踏平了,而且对方治下的老百姓都是拥护自己的大军到来的。于是这么自我宣传了多少年,双方也楞没把对方怎么着了,耗到现在,也终于算是看开了,一笑泯恩仇,什么也都是过眼云烟罢了。

应景的政治文艺作品是长久不了的,传世的永远是超越这些局限的作品。如今,两岸已经停止了骂阵的状态,这种互称“匪”的作品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权作茶余饭后的笑谈。只单说艺术为政治所用这样的现象、互骂对方为“匪类”这样的思维,便足见我们是同文同种、在一个文化环境下熏陶出来的一类人呢。

从清明节到“三不计”

在论坛上和西城老軍闲扯,说清明节应节的戏,抛出一个《赵氏孤儿》,把前辈唬住了,说这戏“怎么会与‘清明’扯上关系呢”?原因是这出戏的最后一场,程婴设套请屠岸贾,吃饭的名头是“今当清明佳节,小儿打来野味,一来祭奠先灵,二来共赏佳味”。

按说清明节是宋朝之后才从一个节气变成了寒食扫墓的节日,取代了原是寒食扫墓而日期紧邻的寒食节。那么宋朝以前,大家不会以“祭奠先灵”去过清明的,如此,《赵氏孤儿》的这句词儿就不成立了。

这里就涉及到张古愚提到过的京剧里的“三不计”,即京剧在服装、道具和剧词这三方面可以不计朝代。张古愚举了个例子:演绎秦朝故事的《宇宙锋》里赵艳容说她老爹“连三纲五常都不晓得了”,而“三纲五常”的提法是到西汉才有的。

京剧里这样的情况很多。因为很多时候,让观众看得懂才是最重要的,反正都是历史故事,观众是不太计较你用的词儿具体是在哪朝才出现的——反正是古话,像那么回事儿就好了。比如春秋戏《文昭关》里东皋公的四句唱:

闲来无事不从容,
东窗不觉日映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季看花与人同。

这四句很符合隐士东皋公的心境,但却是化自宋朝的诗: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只要在合适的意境下,用了“未来”的词句,还是能接受的。毕竟是“戏”嘛。我们历来在演义的历史上不甚计较这些,戏是这样,其他曲艺形式和演义小说也是如此。《封神演义》头一回就是纣王在女娲宫要来“文房四宝”,“深润紫毫”,题诗粉皮墙。若是深追究起来,那会儿还不曾有毛笔,只能让纣王拿着锥子在墙上敲了。

近年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会在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场景下使用京剧,但是经常会出现时空上的差错。比如表现民国时期的片子里有如《穆桂英挂帅》这样解放后才出现的戏,反映清朝的片子里出现如《锁麟囊》这样民国才有的戏,等等。戏迷会抓着这些不放,认为这是对戏曲的不重视,乱来。

小豆子以前也是认为这是要不得的,那些不懂艺术、不懂历史的电视剧编导太可气了。但是现在想想,电视剧无非也就是一个戏说,和京剧里用超前的诗词一样,电视剧用了超前的戏词儿而已。那么如果一段戏真是在电视剧里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要表现的含义或气氛,影视剧观众恐怕也不会去计较所选的戏究竟创编于何时,就像京剧不会去计较秦汉时期的人用唐诗一样。京剧之于电视剧,就像唐诗古谚之于京剧,无碍情节甚至对情节有帮助的,大可高抬手放过,人家好歹也是普及了一段儿唱不是。

《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剧本选集》

1954年11月,北京市举行了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和现在任何一个戏曲节类似,大小院团演出的都是新编历史剧或者干脆的现代戏。在1955年,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出版了上下两册的剧本选集,收录了共京、评、曲共计十出参演的剧本。

相对其中曲剧的《张桂容》和评剧的《白洋淀的春天》这样的现代戏,剧本选集所收录的五出京剧,都是新编历史剧而非现代戏(那时候的京剧还处在现代戏的摸索阶段)。像现在留下用作音配像的谭富英的《正气歌》,也正是那年的演出录音。

其中还有一出外国戏,就是言慧珠的《春香传》。这个戏能够得以被北京市(而不是可能普遍认为的言慧珠的归属地上海市)的剧本选集收录下来,正是因为彼时的言慧珠正在京中,试图参加体制改革后的北京京剧团。之后参加未果的言被分配到北京京剧四团,又受到排挤,这出《春香传》也就被停演了。

近年来观摩演出越来越来少了,倒是各种类型的“节”、“赛”多了,什么京剧节、戏曲大赛一类的。观摩是什么呢?大家观看了彼此的演出之后互相学习。那么显然,这年头大家互相学习的心气儿已经没了,排出来的玩意儿是冲着奖去的,于是也就不是观摩,而是竞赛和选秀了。不学习是不行的。老话怎么说来着?“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北京市这样的观摩演出似乎未见有第二届的资料,莫非也只办了一届?

剧本选集的剧目如下,其中京剧部分已经加到了戏考的总目里。

曲艺剧《张桂容》(程嘉哲改编)
评剧《白洋淀的春天》(李克、罗扬编剧)
评剧《张羽煮海》(王亚平编剧)
京剧《后羿嫦娥》(李岳南、尹清泉编剧)
评剧《杜鹃》(陆石犀编剧)
评剧《李十娘》(刘保绵改编)
京剧《春香传》(言慧珠改编)
京剧《孔雀东南飞》(柳倩改编)
京剧《戚继光斩子》(端木蕻良编剧)
京剧《正气歌》(李岳南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