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辙

前些时候和合意太爷聊天,说到去了趟怀来县。太爷当时的反应是,这“怀来”不是辙口么。还真是的,当时去怀来的时候也想,这不是辙口么。算下来,十三辙里,“江阳”、“中东”也都是地方名儿呢。

于是想起一段怀来辙的唱,《芦荡火种》里刁德一对沙奶奶的。这段唱马长礼唱来很好听,腔儿也好,摇板摇得也很妙:

沙妈妈休得要想不开,
听我把话说明白:
你不出乡里年纪迈,
岂能够出谋划策巧安排?
定是有人来指派,
她在幕后你登台。
到如今你受苦受刑难忍耐,
她袖手旁观问坐在钓鱼台。
只要你说出她的名和姓,
刁德一我保你从此不缺米和柴。

这段很有传统戏的特色,同时也有现代戏的用语。比如传统戏里常见的词儿:“休得要”、“岂能够”、“钓鱼台”。

“说明白”这种词儿则是现代风格了,如果换成老戏,这块儿肯定是“说开怀”。“说开怀”这种说法和“马能行”一样,属于半通不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水词儿,深究起来,这“说开怀”大致的意思是“敞开心扉说清楚”的意思。不过这“说开怀”的“开怀”和“赴阳台”的“阳台”似的,都有些暧昧。

最后一句,如果仿照《四郎探母》里“见娘”一段,加上几个字儿,变为“刁德一我保你从此不缺米和柴、永和谐、无灾”,那就更有意思了 表情

关于《赵氏孤儿》

东东枪对电影《赵氏孤儿》的观后感是:“我觉得,京剧《赵氏孤儿》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当年他的电影《梅兰芳》观后感,也是一句话:“我觉得《无极》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当初虽然看过电影《梅兰芳》,但是没有因为东枪的评论而好奇地去挖来《无极》看,毕竟那部片子的名声在外久矣。

目前为止还没有看电影《赵氏孤儿》,片花给人的感觉是暴力和血腥。不过,无论是电影的名字,还是东枪的评论,都让人想起了京剧《赵氏孤儿》。

出国的时候,受行李的限制,只带了为数不多的几盘京剧磁带。其中,就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出版的三盒《赵氏孤儿》,为1959年马、谭、张、裘的经典录音。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别说出戏曲磁带了,就是连正经戏曲节目,也都不好好播了,这才多少年的事儿啊。那会儿身边儿能听的东西也不多,也没有网(网上也没有啥),于是,翻来覆去的就是这几盘带子。其中一盘杨宝森的《击鼓骂曹》也是常听的,以致后来把这出戏的全部唱念都记住了(洗脑其实是很容易的)。

京剧在时间上的伸缩度在这出戏里有很好的体现。全剧一多半的篇幅都是讲赵屠结怨和搜孤救孤的事儿,后面程婴如何含辛茹苦抚养孤儿的,未着半点笔墨。可马先生的一段好听的反二簧,便把这“十五年屈辱”勾勒出来了。后面对孤儿的念白也是动情感人。对比之下,前面桃园谏君、闹朝扑犬等就显得有些累赘了。当然,为了谭先生的戏份儿,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二场的二簧的词儿,水则水,靠的就是谭先生的腔儿在那儿托着呢。

头次看《赵氏孤儿》的音配像,发现这出戏在录音选择上很混乱,大部分场次都是静场录音,偶尔突然冒出来一段底下声音嘈杂外带叫好的实况片段,后来才知道是1963年的香港实况版,及至再后来的二十一世纪,才通过网络得窥全豹。猜测当时音配像的制作人员觉得1959年的静场录音音质好虽好,但是没有剧场的效果,很多精彩的地方,烘托不出来,于是专门找了比如像盘门、打婴这样的地方,换上实况版,台上火爆,台下热闹。这也是音配像为数不多的在有完整版录音的情况下还把两版录音混搭的剧目(现场补锣鼓点儿的不算)。

老戏新编,能出京剧《赵氏孤儿》其右者,恐怕很少;而这种题材的表现形式,能出戏曲者,恐怕也很少。

不问世事

《二进宫》的录音版本很多,比较喜欢孙岳、李长春和杨淑蕊的版本,以前这个出过盒带。

要说徐、杨进宫后对孤儿寡母的冷嘲热讽,也是有点儿不像当臣子的样儿——可算逮着理儿了。杨波辞朝那段,孙岳唱的是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和四季花,如下:

臣不学兴周的姜公吕望,
臣愿学钟子期砍樵山岗;
臣不学尉迟恭种田庄上,
臣愿学吕蒙正苦读文章。
赋一曲高山流水声嘹亮,
闷来时下棋散心肠;
看一本古书精神爽,
巧笔丹青挂在两旁。
春来百花齐开放,
夏至荷花满池塘;
秋后的菊花金钱样,
冬至腊梅雪照纱窗。

“渔樵耕读”,有不同唱法,比如李和曾唱的都是“臣要学”。这就看你怎么理解杨波当时的心态了。杨波如果要表达的含义是:我真不干了,我要回家歇着了,那么显然,姜子牙和尉迟恭(也有唱诸葛亮的),都不是太好的榜样,因为这些人都属于“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主儿,摆样子,等着愿者上钩,属于“小隐”的层次。

介子推后来也不玩儿了,带着老母跑到绵山上去隐居。听《焚绵山》的录音,母子在山头的对话,古琴声中,心平气和的对话,让人很放松。就像介子推的母亲说的似的,“在这幽静之中,与世无争,何等地清闲,何等地快乐”。

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世界本身就在争来斗去。说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诸葛武侯,不也“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小生戏的细节

继续说“细节”。以下是今年十月份在北京的时候从刘雪涛老先生那儿听来的片段,用老先生的话说,现在的戏很多地方都不讲究了,没有了。也是,以前都指着这个吃饭,要细琢磨,如今一来演员和观众的要求都不那么高了,二来整日的《龙凤呈祥》、《四郎探母》,早都皮实了,哪儿还有心气儿研究这个,还给研究得这么细呢。

《巡营》中四郎上场被擒,宗保要向下场门远眺,后转身表现出得意的神色,然后再下场,是十四岁小孩儿拿住番邦奸细的心理。

《见弟》中宗保上场,要侧身使耳朵先出来,顺声而上,表现“忽听后帐放悲声”。进帐之后,“参见父帅”,虽然念与六郎听,但眼要斜窥四郎,表现对如何方才擒获的奸细变成座上客的不解心理。见过四伯父之后,四郎得知这是“侄男宗保”,要上下打量宗保。宗保领六郎将令要手举令旗,而不是怀抱;出外传令,若称“父帅有令”,则需有“我家”二字,即“我家父帅有令”,是你杨家的父帅,不是大家伙儿的,若无“我家”二字,则称“元帅有令”亦可。

《御碑亭》中,柳生春上场,要急上,因要赶考、天将大雨及上坟三件急事,不可慢慢走上。“只落得湿衣襟遍体寒侵”摔倒之后举手要掸裤子,需表现裤子已经沾了泥,无法掸,做沮丧态,叹气,无奈放弃。看见碑亭,欲进,见内有妇人,因“男女不便”要“冒雨前行便了”,又怕“倘若来一个不端之人,那还了得?”于是决定“在这亭外廊下站立片时,以保此女子名节。”径直奔亭外廊下,目不斜视,不可望亭内。站定后,抬头往上观一眼,表现看是否雨能从上面顺着滴下,然后向后退半步,拧右手水袖,表示控干,之后不可用右手掸腿,否则按姜妙香先生的话说为“和泥儿了”,因为右袖子尚湿,沾土则和泥;需用左手水秀掸腿。一切妥当后,不可直立假寐,因为人不能直立入睡;需身体略微倾斜站立,合眼,表现靠在一根柱子上休息。

“细节决定成败”

上篇文没发多久,收到兖苍的来信,说是正好手头有《京剧汇编》第四十八集的电子版,随后附在邮件中。这年头雪中送炭的不多啦,如此,《京剧汇编》齐了 表情 当然,没忘了催问老兄关于许下的《审李七》演出杂谈的下文,人家那儿雪中送炭,咱们倒落井下石了。

前两天在论坛发了个短帖子,解决了前一阵儿一个问题。那会儿西城老軍上传了裘盛戎1957年在香港演出的《锁五龙》,其中“他劝某降唐某不爱”之后唱的是“一心只想坐龙台”,而不是现在常见的“一心只想赴阳台”。当时听这段儿,一直以为是舞台事故,裘先生唱错了,串到《断密涧》里的“东床驸马某不爱,一心只想坐龙台”,因为同样是快板,同样是“某不爱“起,同样是怀来辙。这场戏的录音可以从梨园那儿下载。

在回家的飞机上,小豆子把《京剧汇编》第三集里面的几个剧本打了出来,其中有《锁五龙》(咱今后慢慢谈其中的另一个),注明的是潘侠风的藏本,经苏连汉协助校正。其中那段唱便为“他劝某降唐某不爱,一心想坐九龙台”。可找到正根儿了。这么看,至少说明以前有这么一个唱法。至于现在的版本,虽然是小处,但比之更合理通顺。

其实《锁五龙》这出戏,唱词上需要细推敲的地方不止此处。后面程咬金敬酒,单雄信一句一句的摇板,程咬金在旁边都跟着搭茬儿。唱到“满营将官俱都在”时,程咬金对“都在这儿伺候您哪”;然后这时单雄信现在一般唱“不见叔宝栋梁才”,程咬金接话说“您问哪位?”单雄信转面对程咬金唱“问一声秦二哥今何在?”这个地方听了很多版的,都是如此,从词句上说有些不通,因为二句上单雄信已经唱到叔宝的名字了,程咬金接“您问哪位”就很奇怪了。当然,此处也可以处理成是单雄信心里说的,表演上做寻找状,但如果这样,程咬金就应该问“您找哪位”而不是“您问哪位”,因为心里话还没说出来,何来一“问”?这样处理也会好些。

而查《京剧汇编》上的本子,此处单雄信的词儿是“为何不见栋梁才”,这样程咬金接“您问哪位”就比较合适了,后面单雄信再接“问一声秦二哥今何在”也就合适了。

有时候,小处上的词儿如果细细抠,细细改,会让戏在细节上更合理,更好。

既然说到小处上的词儿,就说点儿和这个稍微沾边儿的。现在我们听的老唱片《探阴山》,老包在里面那段著名的“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一段,上了望乡台观家乡,老词儿唱的是“观东方一阵明一阵黑暗”,《京剧汇编》里刘盛通八本的《铡判官》也是如此,不过自解放后该戏从被禁到解禁,裘盛戎以降,均改唱“正南方一阵明一阵黑暗”,在那个强调东风压倒西风的年月,把正东方的黑暗抠掉,体现了老一辈艺人在细节上的注意,当然,这也是政治环境让人不得不注意的了。

《包公案》与《施公案》

最近在帮着赵致远先生打《东昌府》的剧本,发现很久没碰施公这一系列的本子了。

从《施公案》发展出来的戏很多,各种“大拿”均源于此,再往上倒,《彭公案》里也有一套“八大拿”。

各种“大拿”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有:侯喜瑞说法的《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四虎、《里海坞》拿郎如豹、《东昌府》拿郝文僧、《殷家堡》拿殷洪、《落马湖》拿李佩、《淮安府》拿蔡天化、《八蜡庙》拿费德恭;李万春说法的《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四虎、《里海坞》拿郎如豹、《落马湖》拿李佩、《莲花院》拿九黄七珠、《任丘县》拿毛如虎、《鄚州庙》拿谢虎;翁偶虹说法的《鄚州庙》拿谢虎、《八蜡庙》拿费德恭、《薛家窝》拿薛金龙、《殷家堡》拿殷洪、《河间府》拿侯七、《东昌府》拿郝文僧、《霸王庄》拿黄隆基、《落马湖》拿李佩。又据刘曾复所说《彭公案》中的八大拿有《莲花湖》拿秦尤、《英雄会》打窦尔墩、《武家园》拿武文华、《九龙杯》、《普球山》拿周应龙、《宣化府》拿九花娘、《剑峰山》拿焦振远、《溪皇庄》拿花得雷。

注意看一下这些形形色色的“大拿”,就可以看出《施公案》一系的风格,即:拿土豪、除劣绅、诛恶霸,大龙套施世纶带着黄天霸一干人等逢山平山,见寨灭寨,把绿林上的一帮又一帮的恶人剪除干净,保得大清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包公案》也是有侠剑客串场的,但整个《三侠五义》一系的终极主旨是灭朝廷的大反叛襄阳王,而且包公除了拿土豪劣绅一类的事迹外,最为人称道的是王子犯法同庶民这一做法,铡刀下,刁民恶棍外,还有如国舅和驸马这样的帘内大员。

相比之下,施公的活儿主要就是在朝廷外围走走场子,稳定稳定社会秩序,而大清朝的官僚体系则是毫无问题,不需要这样的青天大人出马整治官吏。

其实,施公戏里还是有一出表现在官场里斗志斗勇事迹的,名叫《三搜索府》,讲索额图谋图造反,被施公发现马脚,往搜三次,终于查出罪证,康熙降罪把索额图削职为民。本事不见于《施公案》,而出于《施公洞庭传》。当然,像索额图这样被皇上已经定性为“诚本朝第一罪人也”的家伙,可以在各种文艺创作中尽情糟践,反正多安这一条罪状也不多。

香港大公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抵制“三俗”应先正官风》,也是这个原理。戏曲评书小说一类是历朝历代教化我们小老百姓的,但要是整天给我们看官府对付小老百姓的内容,虽然也是平民愤的事儿,但总是来自底层的故事,也腻了。

所以包公的形象要比以后诸公都要鲜明高大,包公不光是做了很多打黑除恶的事情,更是在朝的时候去和当官儿的对着干了——老百姓喜欢看的是这个。侠剑客扫黑除恶固然热闹好看,热闹过了也就过了,比把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封疆大吏正法要差远了。

两个《赤桑镇》

最近又进了一批剧本,暂缺剧本数目已经降到整一百了,今年还应该会再进一批,届时《京剧丛刊》应该就收集齐了。

这批剧本中引起小豆子兴趣的是《京剧丛刊》第三十五集中的《赤桑镇》。提起《赤桑镇》这个戏大家都很熟悉,1961年北京团给党的生日献礼,由裘盛戎和李多奎合演了这个经过改编整理的剧目。而《京剧丛刊》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那其中所载的这个《赤桑镇》,自然应当是北京团改编前的本子了。

现在终于见到了,粗略过了一下,前言上说这是中国京剧院的演出本,“由该院文学组的何异旭根据秦腔同名剧目改编”。剧中包公与嫂娘的对唱与后来的再次改编本近似,而且也是江阳辙,不同的是这个剧本后面多了王延龄押旨,给吴嫂娘戴高帽子,说吴嫂娘“训弟有方,包拯清正无私,实出乃嫂家教”,而且还给封了个淑慧夫人,官诰拐杖,一应俱全,并让老包“叔代子职,以尽孝道”。应该说,这个本子与秦腔原本更接近:秦腔里面老包还给老王提醒,让老王“借口传言把她封”,等于这爷俩儿给吴嫂娘下了个套子。中国京剧院的改编本砍掉了这些枝节,但是对吴嫂娘受封之后的心态转变交代不清,也削弱了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团后来再加工改编的本子,更突出了矛盾和主题,而且让吴嫂娘在包公的劝慰下自己醒悟,使得全剧的立意也就更高了——给党的生日献礼嘛 表情

于是我们看到流传下来的是更精炼更好看的北京团版的《赤桑镇》,而中国京剧院的版本则消失在舞台上了。现在似乎没有留下中国京剧院版的任何录音资料,倒是北京团在成功改编上演后,各地剧团争相上演。一出新戏,或者一出改编的剧目,如何能够立得住,如何打磨成精品,两个版本的《赤桑镇》,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最后是新收的书单。顺便说一下,戏考的总目页面做了一些调整,新增加了过滤功能,可以只显示已经录入的和暂缺的剧目,链接在页面上方。

  • 《京剧汇编》第四十六集:《草桥关》(郝寿臣藏本)、《御果园》(何时希藏本)、《白良关》(郝寿臣藏本)、《置田装疯》(故宫藏本)、《沙陀国》(郝寿臣藏本)、《飞虎山》(何时希藏本)、《龙虎斗》(马连良藏本)
  • 《京剧汇编》第五十三集:《打銮驾》(李万春藏本)、《铡包勉》(北京图书馆藏本)、《遇皇后》(孙甫亭藏本)、《打龙袍》(孙甫亭藏本)、《闹东京》(北京图书馆藏本)、《双包案》(赵德普藏本)、《神虎报》(北京图书馆藏本)
  • 《京剧汇编》第八十集:《屯土山》(潘侠风藏本)、《赠袍赐马》、《月下斩貂蝉》(潘侠风藏本)、《白马坡》、《诛文丑》(潘侠风藏本)、《灞桥挑袍》、《过五关》、《古城会》、《收姚斌》
  • 《京剧汇编》第八十八集:《独占花魁》(中国戏曲研究院藏本)
  • 《京剧汇编》第一百零四集:《晋阳城》(李万春藏本)、《临潼山》(马连良藏本)、《车轮战》(刘砚芳藏本)、《四平山》(刘砚芳藏本)
  • 《京剧丛刊》第三十二集:《孔雀东南飞》、《连营寨》
  • 《京剧丛刊》第三十三集:《逍遥津》、《智激美猴王》、《取洛阳》
  • 《京剧丛刊》第三十五集:《木兰从军》、《铡包勉》、《赤桑镇》、《定计化缘》
  • 《京剧丛刊》第三十八集:《凤还巢》、《斩颜良》、《扈家庄》、《白良关》
  • 《京剧丛刊》第四十集:《战宛城》、《打侄上坟》、《三娘教子》、《打灶王》
  • 《京剧丛刊》第四十一集:《打金枝》、《牧虎关》、《打砂锅》
  • 《京剧丛刊》第四十二集:《蝴蝶杯》、《击鼓骂曹》、《打城隍》
  • 《京剧丛刊》第四十八集:《桃花村》、《桑园会》、《御果园》
  • 《京剧丛刊》第四十九集:《无底洞》、《华容道》、《秦琼卖马》、《徐母骂曹》

老老书

1930年,梅兰芳一行起程,由上海乘船,进行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赴美国的越洋演出。

2010年,小豆子和小豆花休假,在美国波士顿轧马路。

波士顿拥有一座全美最老的公立图书馆,创立于1848年。小豆子和小豆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做了一个快速的馆藏搜索,通过小豆花提供的关键词 表情,发现了一本1929年美国出版的介绍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全英文刊物——《Mei Lan-fang: Chinese Drama》(《梅兰芳:中国戏剧》),由 Ernest K. Moy 编篡。经过了打报告和填表格等层层关卡后,我们有幸见到了这本老书,拜读的时候,还需要在桌子上放上一个海绵架子。每翻一页,小豆花都是谨慎小心。这本老书的纸质,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如薄脆一般,而是相当得新。不知道是图书馆保管得好,还是八十年间,不曾有什么人来惊动于它。

图书首页
图书首页

书不算厚,开篇有梅兰芳访美的赞助人员名单,然后是胡适、齐如山等人的文章,还有一些介绍京剧基本常识的文章,很详细,从行当、术语到切末、场面,应有尽有。

由于成书的时间是在梅兰芳访美前,书中没有什么史实类的资料,比如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演出了什么,但是有一个将要演出剧目的汇总介绍,从中我们能看出梅兰芳的全才,同时羡慕一下当时的美国观众,能够看到这样的戏码,而从戏码的安排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并非只演那些所谓的给洋人看的“旅游京剧”。

全剧

  • 《佳期拷红》梅兰芳饰红娘
  • 《思凡》梅兰芳饰色空
  • 《刺虎》梅兰芳饰费贞娥
  • 《洛神》梅兰芳饰洛神
  • 《贵妃醉酒》梅兰芳饰杨贵妃
  • 《霸王别姬》梅兰芳饰虞姬
  • 《千金一笑》梅兰芳饰晴雯
  • 《木兰从军》梅兰芳饰花木兰
  • 《御碑亭》梅兰芳饰孟月华
  • 《群英会》梅兰芳饰周瑜
  • 《辛安驿》梅兰芳饰赵美蓉

选场

  • 《天女散花》梅兰芳饰天女
  • 《麻姑献寿》梅兰芳饰麻姑
  • 《西施》梅兰芳饰西施,姚玉芙饰旋波
  • 《嫦娥奔月》梅兰芳饰嫦娥
  • 《上元夫人》梅兰芳饰上元
  • 《廉锦枫》梅兰芳饰廉锦枫,朱桂芳饰巨蚌
  • 《樊江关》梅兰芳饰薛金莲,姚玉芙饰樊梨花
  • 《金山寺》梅兰芳饰白蛇,姚玉芙饰青蛇
  • 《红线盗盒》梅兰芳饰红线
  • 《虹霓关》梅兰芳饰东方氏
  • 《牡丹亭》梅兰芳饰杜丽娘,姚玉芙饰春香

当然,上面的戏码不一定是最终的演出,比如我们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一只鞋的故事》。另外,很多配角的名字原书都没有标注。

如果今后时间允许,我们会把其中的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章摘录并翻译出来,也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份老老书的内容,窥豹一下那段八十年前的历史。

杨宗保的年龄

记不太清楚了,大约是《北京晚报》吧,十几年前看过这么一篇,讲《四郎探母》的,话说四郎被擒后,弟兄相认,宗保进帐,六郎让宗保见过四叔父。四郎问这是何人,六郎答侄男宗保。四郎又问多大年纪,六郎答一十四岁。据这篇文章说,每演至此,台下都会有人笑,因为演宗保的岁数实在不小了,一点儿不似。所以后来有人给改了,说一十六岁,或者干脆不问多大了。

其实改成一十六岁或者更大,看似高明,实则造出了一个大 Bug:杨四郎与一家分散十五年,如果杨宗保在《四郎探母》的时候已经十六岁的话,那杨四郎就应该已经知道有这么一个大侄子了,就不必在后面听说后“且喜我杨家有后,待我谢天谢地”了。

至于回避问年龄,有些不尽人情,兄弟相逢,头次见大侄子,自然要多问几句,问岁数是再正常不过得了。

其实,小生演员再显老,“一十四岁”也不过是戏文罢了,有观众不理解,笑,正常,但不必因此就避讳不用。

前一阵在中国京剧论坛看帖子,了解到当初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的时候,大部分的演出都是由姜妙香去的杨宗保,现在存世录音的由李和曾老生去的杨宗保,倒是因国庆与中京合演的特例。彼时姜妙香已然古稀之年,戏中的杨宗保也是半百之人,用老生去固在情理之中,但是姜先生小生版的杨宗保:

主要是小生杨宗保的舞台形象多年来已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梅姜两位大师多年表现的穆桂英与杨宗保更为观众所接受,所以《挂帅》中父子同为小生观众还是认可的。(梅姜合作46年,自《穆柯寨》起,自《穆桂英挂帅》终,既是巧合,又堪为佳话。此述见1949—1979中国散文特写选之姜妙香《追怀往事》)

挂帅中杨宗保的戏份并不重,但梅先生的戏一定是要多年的合作伙伴来辅佐的,再加上上述原因,宗保自然由姜先生扮演。导演在排此戏时,也非常注意姜先生的戏,例如排出征一场时怕委屈了姜先生,还特意给姜先生排了位置。尽管戏份不多,但姜先生演来处处有戏,依旧精彩。例如出征时穆桂英唱到“见夫君气轩昂军前站定,全不减少年时勇冠三军”时,这时全场目光都会集中在杨宗保身上,姜先生这时则微微做出配合词意的神态,令观众大为欢迎。穆桂英要斩杨文广时,姜老先生把一个又惊又急的杨宗保表现的惟妙惟肖,“——你你你切莫忘记了他是我杨家接代之人”,一句17个字的唱腔(姜老设计),歌来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埋怨寇准时其惊慌失措的话白“叔父夸来夸去,竟把我儿夸出一场大祸来了”,又引来观众一片笑声。

姜先生早年嗓音高、宽、亮,(前些日子一位专业小生演员说起聆听姜先生的早年录音,对其嗓音惊叹不已)至老年嗓音略退,但仍不失宽亮。怹晚年在家中吊《白门楼》,听者喻为裂帛之音。另外姜派小生念白多用大嗓,所以老年的杨宗保由姜先生以小生演来自然和杨文广的表演区分开来,仍然受到观众的欢迎。

京剧里人物的年龄问题,有时不是凭行当的老小来决定的,就像年长的周瑜总比年幼的诸葛亮少副髯口一样,根植于观众心中的舞台形象,很难被颠覆。

虎牢关的戏说

传说在公元190年(东汉初平元年),虎牢关前发生了一起“三英战吕布”的械斗。据研究者考证,“三英战吕布”是正史上没影儿的事儿,纯粹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交战双方利用这场虚构的战争来炫耀自己的能为。

在京剧中,刘、关、张都分别把“三英战吕布”的事儿作为人生的亮点加在自己或“桃园集团”的简历里面。比如刘备曾在《甘露寺》中夸赞过张飞“虎牢关前吕布战”,在《哭灵牌》里悼念张飞“虎牢关曾把吕布的发冠挑”,关羽在《单刀会》里提过自己“虎牢关前三战吕布”,张飞更是如此,经常在定场诗里提到此事,还总与当阳桥惊曹的事迹一起抬出,就像赵云上场念诗里总要有“长坂坡”一样。

另一方面,吕布也会经常把虎牢关一个打仨的事迹抬出来说说,比如《小宴》里著名的“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把这件事儿详细地描述如下:

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
我与那桃园弟兄论短长。
关云长挥大刀猛虎一样,
张翼德挺蛇矛勇似金刚;
刘玄德舞宝剑浑如天神降,
怎敌我方天戟蛟龙出海洋。
只杀的刘关张左遮右挡,
俺吕布美名儿天下传扬。

而在《辕门射戟》里,吕布的定场诗更是把胜负说的明白:“自幼生来盖世奇,手使方天画杆戟。虎牢关前曾交战,战败桃园三结义。”

挺奇怪的,一场大战下来,交战双方都认为自己获胜了。如此看,不光历史是任人打扮,甚至于杜撰出来的历史也是任人打扮的。

戏说,就是这样来的,而戯的“虚戈”,就是对这种虚拟战争的最好诠释。

所以不必对戏里的玩意儿认真计较,它本身依托的框架都还不见得是实打实的呢。那些把戏上升到普及历史高度进而要“还原历史”的专家们,应该再去研究一下这个“戯”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