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来了?

今天整理《西厢记》剧本,田汉1958年创作的,应该被列在“新编历史剧”的行列。不过,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新编”,有些已经成了“传统剧目”,比如《白蛇传》、《杨门女将》什么的。

不过那一时期的新编与现在的新编有很大不同,那个时候的新编传统的元素很多,京剧的程式化也保留了很多,可以说是在传统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而今天的新编戏倒更像是以西洋歌剧为基础改编过来的。

比如《西厢记》中,崔忠回来见崔夫人,崔夫人问:“崔忠回来了?”崔忠说:“回来了。”这在传统戏中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组问答模式了,即甲上来专门等乙,乙正好回来,然后甲问:“你回来了?”,乙说:“回来了。”这种对话要是放在生活中就不对了,因为这是明显的废话,没回来能和你对话吗?(当然,两个人在打手机的话,就正常了。)

类似的问答模式还有如乙把事情经过讲说一遍,甲说:“怎么讲?”乙再把所说的最后一句重复一遍,甲就明白了。

这当然就是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也就是京剧不同于什么西洋歌剧、话剧、小品等等的所在。现在的编导们,真可谓费力不讨好,编出来的东西既不能流传后世(后世?能持续三年就不错了),挣个名,也不能搞活市场,挣个利。没名没利还招骂,如果不是什么缺心眼儿、“有什么疯病”的话,实在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原因让他们年复一年地这样搞下去。 表情

《武家坡》前的前情

《武家坡》徐东霞饰王宝钏、徐东明饰薛平贵
《武家坡》徐东霞饰王宝钏、徐东明饰薛平贵

薛平贵在武家坡前的一场调戏,道德与否,人情怎样,暂且不论,单说就京戏而言,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了(尤其是在现在演员所会传统戏不多的情况下,更是被翻过来、调过去地演)。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薛平贵在窑前的大段唱的词儿改了:

(西皮导板)提起当年泪不于,
(西皮原板)夫妻们寒窑受尽了熬煎。
自从降了红鬃战,
唐王驾前去讨官。
官封我后军都督府,
你的父上殿把本参。
自从盘古
(西皮流水板)立地天,
哪有岳父把婿参?
西凉国,造了反,
薛平贵倒做了先行官。
两军阵前遇代战,
她把我擒下了马雕鞍。
多蒙老王赐恩典,
反将公主配良缘。
西凉的老王把驾晏,
众文武保我坐银安。
那—日驾坐银安殿,
宾鸿大雁口吐人言。
手执金弓银弹打,
打下了半幅血罗衫。
展开罗衫从头看,
才知道寒窑受苦的王宝钏。
不分昼夜往回赶,
为的是回家夫妻得团圆。
三姐不信从头算,
连去带来十八年。

那位说,小豆子啊,这段可不一直这么唱?不然,看一下老《戏考》:

(西皮导板)二月二日龙抬头,
(西皮原板)王三姐打扮彩楼前。
王孙公子有千万,
彩球单打薛平贵。
怀抱彩球相府转,
(西皮二六板)你父一见怒冲冠。
前门赶出薛平贵,
后门又赶王宝钏。
夫妻二人无投奔,
破瓦寒窑把身安。
楚江河下妖魔现,
红鬃烈马把人餐。
为丈夫擒了红鬃马,
唐王驾前讨封官。
封我殿前都督府,
你父一见把本参。
他说西凉造了反,
一封战表到长安。
唐王展开表文看,
吓坏了满朝的文武官。
苏龙、魏虎为元帅,
薛平贵倒作了先行官。
号炮三声崔前站,
平贵寒窑别宝钏。
王三姐难舍薛平贵,
平贵舍不得王宝钏。
马缰绳,剑砍断,
妻回寒窑夫奔西凉川。
三姐不信屈指算,
这连来带去有十八年。

不光老《戏考》,马连良、王玉蓉合灌的唱片中也是类似的唱法(大约因为唱片长度限制,精简了):

(西皮导板)二月二日龙发显,
(西皮原板)王三姐打扮彩楼前。
那王孙公子千千万,
彩球单打平贵男。
夫妻同把
(西皮流水板)相府转,
你的父一见怒冲冠。
西海岸,妖人显,
红鬃烈马把人餐。
为丈夫降了红鬃战,
你的父上殿把本参。
西凉国,造了反,
为丈夫倒做了先行的官。
校场以上把兵点,
平贵寒窑别宝钏。
王三姐舍不得薛平贵,
薛平贵怎舍得王宝钏。
马缰绳,剑砍短,
妻回寒窑夫奔西凉川。
三姐不信掐指算,
连去带来
(西皮散板)十八年。

三段唱,权且叫第一段为“流行唱法”,第二段、第三段为“老唱法”。这里的问题就是,哪种唱法要好一些呢?

首先,老唱法有其情感在里面,尤其是提到平贵别窑那部分,难舍难离,“马缰绳,剑砍短”,多少无奈尽在其中——一剑劈的哪里是缰绳,分明是十八年的光阴。流行唱法不但什么滋味都没有,而且让人一听:敢情要没那大雁骂薛平贵,这小子还不回来呢!虽然这也确是事实,但是很难想象,一个远途归来且已经弄明白自己妻子“贞节如何”的“当军的”,会对妻子说这种如同白开水的流水帐,而不是一些怀旧、温存的话语。

其次,薛平贵唱这一段,是因为王宝钏让这他位“当军的”说明白怎么回事情。那么对于王宝钏来说,十八年前窑前一别之后,薛平贵发生什么自然她是不知道了。按照流行唱法,你薛平贵和她讲什么又是“代战公主”、又是“坐银安”,有什么用呢?而像老唱法,把窑前告别这种只有他们两个人参与的前情“说的明白”,才能让当事人信服啊。

另外,按照流行唱法,在窑外面薛平贵提了与“公主配良缘”,王宝钏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进窑之后,薛平贵唱到“西凉有个代”突然停下来,王宝钏还那儿傻乎乎地说“带什么来了”,就显得不对了。同样的,在外面薛平贵已经说了“坐银安”,进来之后王宝钏还要因为薛平贵所说得天下而吃惊,也就不对了。而老唱法,没有提这些王宝钏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到后面再提就显得很顺畅了。

没有考证过《武家坡》和《汾河湾》产生的先后顺序,不过想来可能流行唱法多少借鉴了《汾河湾》里面叙述往事的手法,即叙述一些投军之后的事情。但,这些实在不是女主人公所能知道的,那她们有怎能凭这些去判断真伪呢?

不过流行唱法已经流行,且应该是在解放前就流行了。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去台的艺人也是如是唱,所以当不是因为大陆为破除封建迷信的吃人红毛儿马而单方面改动的。现如今凡是有唱京剧的地方,十有八九是有会唱《武家坡》的;会唱《武家坡》的,十有八九是按流行唱法去唱。老唱法,恐怕也就残留在老的媒介上了。

100出剧本

今天更新了戏考,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录入了100出剧本了。当然实际数目比这个要多,因为有些录入好了还没有更新上;只是说现在在网站上体现出来的是:有100出剧本是由小豆子录入的。很有成就感。 表情

把首页的 index.htm 重新写了一下,直接用两个 frameset,其中一个再套一个 frameset 实现了现有的布局,也就是省去了一个页面的加载。

补习完了

好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凌晨了…… 表情

晚上的补习还是有不少成果的:根据错误报告提交上来的内容,改正了《白蛇传》中的一个错别字和“梨园百年琐记”中的一个错别字。啊,“梨园百年琐记”有近两年没更新了,时间晃得真快。给合意太爷发了一些剧照,并扫描了两出剧本发给录入人。又回复了一些信。怎么就这个周末显得那么忙呢?皇兄那边倒是正相反,闲得很,所有二次校对的都完了,已经开始拿好几年前的剧本开刀了。

停电!

倒霉的水管儿,导致市中心一片停电12小时左右:从早上8点多到晚上将近7点。今天在睡梦中忽然感到电脑停了。奇怪,电脑开着有一些由风扇产生的声音,而关了就没声音了,竟然能在睡觉的时候感到外界的噪音消失,那岂不是一直在习惯性地听着原有的噪声? 表情

不管怎样,没电了。今天的一切计划全部打乱,只好去学校做作业。录音无法整理,等待发出去的剧本无法扫描。现在一切正常了,该补一下没干的活儿了。

A broken water main caused a power outage in the city’s downtown core today, prompting the closure of stor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leaving some residents without power for nearly 12 hours.

Toronto General Hospital and Sick Children’s Hospital operated on emergency power.

The City of Toronto opened Metro Hall for condo and apartment-dwellers who were left without heat as temperatures outside hovered well below freezing. Personnel from the Red Cross were on site.

Power began to be restored just before 7 p.m., and was fully restored by 7:45 p.m., said Karen Cormier of Toronto Hydro.

At about 7 a.m., fire crews were called to a water main leak at a power station at 532 Bay St., near Dundas St. Hydro crews shut off power before 9 a.m. after the water main caused flooding at the facility.

The power was shut off for safety reasons, according to Toronto Hydro.

Buildings between Grenville and Pearl Streets from George St. to University Ave. were without electricity for much of the day.

Ryerson University and the Toronto Eaton Centre were closed and not set to reopen until Monday.

“We don’t know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of the leak),” Hydro One spokesman Alan Manchee told a news conference this afternoon.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 outage would have been worse had it happened on a weekday, Manchee said, as it struck much of Toronto’s financial district.

“I’m not sure you could say any time is a good time for an incident like this,” he said. “(But) it’s good that it happened today rather than a weekday.”

Manchee said power was restored incrementally to avoid overloading the system.

Power was returned at the Eaton Centre and Ryerson University, along with most of Yonge St., just after 7 p.m.

Cormier sai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amage done to Toronto Hydro’s equipment and that any replacements needed will be made by mid-week.

During the outage, Staff Sergeant Duggan of Toronto Police said a section of Bay St. was completely closed and several traffic light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were not functioning.

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 subways and streetcars ran at regular speed, though some stations were a little dimmer than usual because emergency lighting was being used, said TTC representative Marilyn Bolton.

第三批剧照

上次提到要拿回移动硬盘截图,结果至今没有实现。好在此期间又挖掘出一些剧照,于是今天做了第三次批量更新,共计11张。相信后面还会有至少一次的批量更新。

第三批补充及更新的剧照:

《安天会》叶盛章、高盛麟
《别宫祭江》徐露
《博浪锥》周信芳
《大保国》陈元正
《伐东吴》李洪春
《马上缘》王凤云、孙丽虹
《摩天岭》李万春
《奇冤报》刘世勋、高世泰
《太白醉写》时慧宝
《遇皇后》王玉敏、方荣翔
《战马超》白玉昆

富连成盛字辈的老艺术家都不在了,顺便帖一张盛字辈的《太湖山》剧照,纪念一下吧。也许真的有一天,后人了解当年京剧“盛世”的唯一途径,就是这些神形兼备的灰色剧照了。

《太湖山》孙盛文、高盛麟、谭盛英、李盛佐、周盛明、段盛环、戴盛来、张盛桐
《太湖山》孙盛文、高盛麟、谭盛英、李盛佐、周盛明、段盛环、戴盛来、张盛桐

苏盛琴病逝

这人真是不禁念叨,2004年年底诸世芬走的时候,便想到盛字辈恐怕只剩下个苏盛琴,没想到不到一个月,老先生也走了。如新闻中所说,盛字辈如此一来就全不在了。2004年回国曾有机会去宁夏一探,惜因自己忙未能排出时间,那时老先生便已是有病卧床了,空留一张照片而已。唉…… 表情

京剧艺术家苏盛琴,于1月20日上午10时因病在银川逝世,享年91岁。苏盛琴祖籍河北枣强,父亲苏雨卿是喜(富)连成教习。苏盛琴初习老生,后工旦角,又改琴师。1955年加入原中国京剧院四团,1958年随该团迁至宁夏支边,此后一直在银川工作。苏盛琴是富连成“盛”字辈最后辞世的京剧艺术家。

艺术无边界

随着两岸如履薄冰般谈妥了春节包机的事宜,飞机开始更接近于三通意义的直飞,相信更广泛意义上的“通”也会慢慢到来吧。是的,既然大家都有钱赚,都能省下不少时间和费用,抛开政治不谈,何乐而不为呢?实际上,商人在很多时候是相对来说最不希望凡事都捆绑政治的人群——只要有利而无大碍,那就干!

其它方面呢?比如艺术上,在这里谈,京剧上?文人其实是不应与政治有太多攀扯的,但是即便你的作品没有什么政治倾向,统治阶层一样可以找出种种“隐含”的东西来说明里面的某些“政治倾向”。所以,当你看到一个文人不遗余力地在艺术作品中掺入政治的东西,不要奇怪,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被别人解读成某些“负面”的东西(更何况有些时候即便你的作品是有正面的东西,也还是能被人“发现”其中“真正的内涵”来)。所以文人难做。也正因为此,两岸以前在这方面的交流也是很少的。

比如,《齐如山全集》,在大陆便没有公开卖的(图书馆还是有的)。昨天粗读了一下,里面很多与“共匪”有关的东西——这就难怪了。再如大陆的一些文学作品,恐怕也是因为有“红色”在其中而在台湾不能读到(而现在恐怕会因为有“大中国”的概念而被排斥)。这是很可惜的。

还有如在台的京剧演员的录音,不能因为他们去了台湾或是台湾培养出来的,就主观认为水平比大陆要差。不过很遗憾,小豆子发现每次在论坛发布的上传录音的帖子,台湾录音的点击率明显低于大陆的。大陆网友上网听戏的人多于台湾自然是一个因素,但是这也正说明,大陆的朋友们还是不能放开偏见,去欣赏同样艺术水准很高的作品。套句词,这些在台的艺人,真有种“夜明珠埋粪土光华难现”的感觉。再加上眼时下台湾“去中国化”的影响,很难想象,在今后,还有多少人会认可他们的成就?

搞艺术,应该如同做买卖一样,不要讲究什么边界。做买卖现在有世贸,只要双赢,就做它一笔,大搞全球化一体,不分彼此。艺术也应是这样,只要有艺术价值,那么就抛开政治,去欣赏它吧!更何况,同文同种;又更如齐如山、“台湾四大须生”等人,都是大陆过去的。

两岸间京剧交流近年增多,确是好事。如去年台湾国光剧团到京、沪演出;而大陆剧团也是每年都要到台湾演上几次。演员、编剧等的交流更是频繁。

因此,小豆子觉得有必要搜集一些在台剧作家的剧本,他们同样是名家,作品同样是名作。例如齐如山为梅兰芳所编的那么多经典,不能因为其政治立场的原因而否认掉了。不过,据西城老军说可能由于版权的缘故,《齐如山全集》中没有收录剧本(小豆子昨天翻了好几次,未找到,于是去请教)。现在暂只有俞大纲全集一套,其中剧作卷有6出剧目,也是俞先生多年编剧的经典了,水平自不在田汉、汪曾祺等人之下。

李亚仙、王魁负桂英、杨八妹、儿女英豪、人面桃花、百花公主

《俞大纲全集》剧作卷
《俞大纲全集》剧作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唉,真是对京剧艺术网失望,枉有那么多的资源,不知道如何利用。就好比网络泡沫吹起来的时候,有多少公司雄心勃勃,妄图作一番大事业,到头来还不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随着泡沫的破灭而无影无踪。更何况戏曲网站本身就是一个不好做的主题,能有这么大的投资已经是不容易了,却又不珍惜。

起先给小生出主意建议治理上传区,杜绝现在这种混乱的现象,制定合理的规则,大家都按规则来,既有效率又方便用户。结果被小生告知没有必要,并举出如可用客户端软件看出哪里上传,且怕改规则、按规则办事得罪上传者:“但是能严格遵守的,恐怕就是少之又少了”。这又怎样呢?“干大事者而惜身”,那最后京剧艺术网恐怕也就如袁本初一般,空有偌大家业,不得施展。

前天提议把论坛加强功能,起码来说能够正常按关键字搜索帖子内容吧(现在只能按标题搜索无异于鸡肋)。再一个建议就是把上传区的使用方式、用户名密码等等写在单独页面,让新来的都能看到,省得一天到晚到论坛问同样的问题。结果没有回复。

是的,也许对于庞大的空间资源来说,论坛、上传区等资源的一些浪费对于小生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这些早晚是要到极限的。与其到时候把人们已经惯出来的坏毛病都再扳过来,不如现在就打好一个基础。如同写程序,随着程序的扩展,如果原先没有写好相关文档、注释并用更有效率的算法,早晚那堆程序代码会因没有人能读懂且效率低下而被抛弃,不得不从头写起。

京剧艺术网的新论坛在非 IE 的浏览器(Mozilla、Opera、Firefox)下都无法浏览帖子内容,这事儿恐怕没有什么人注意,因为这些浏览者似乎都在用 Windows 和 IE(且 Windows 还未用熟)。不过早晚这种兼容性的问题会凸现出来,到时候改就麻烦了。

京剧艺术网又要改版视频了,已经拖了很久了,现在似乎又没有动静了。时代国粹现在做的视频比较成功,除去出版物外,还有一些电视台的节目。不知道京剧艺术若搞,要搞出个什么名堂?

总之,给小豆子的感觉,京剧艺术网现在的摊子太大了,试图面面俱到(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很多人只知有京剧艺术网,不知有其他),而这样一来很多方面就都顾及不到了。比如自从收下梨园经典后,开始还能在首页体现出梨园更新了,但是最近就始终停留在旧的内容上——虽然梨园经典仍然更新着。

京剧艺术网的常客们似乎也是热衷于版聊的多余谈正题的,更不要说为网站的长远打算了。不过,这样活着不累不是?

本不应该对同行发这么多牢骚,但是毕竟梨园经典现在和京剧艺术网是有关系的,所以当然希望京剧艺术网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它的资源。又兼小豆子学的是软件工程,难免把学到的一些东西想应用到现实网络中来(戏考已经这样做很久了)。不过,既然小生他们接受不了,小豆子也没有办法了,以后也没必要费许多功夫去指出某些问题了。

毕竟不是同道人哪! 表情

作家剧本选

今天整理了一下手头的资料,准备把几位剧作家的剧本做一个集合,以7r□□为编号(取 writer 中的 r),从诸位名家的全集或选集中挑出京剧剧本。这些当然不能算是正宗正派的传统戏,有些如田汉、老舍等写的“新京剧”、“抗战京剧”,在今天看来,也没有任何复排的可能或意义,但是作为文献,仍然有其保留的价值。尤其是在今天胡编乱造的大制作面前,这些在当时被称为“新京剧”的京剧,仍然有着很多传统的元素在其中。仍然让人读着舒服,让人在脑海中能够想象到演出时的景象——这就是程式化的妙处。而有些,如范钧宏、翁偶虹等写的如《杨门女将》、《野猪林》等等,至今仍然在舞台上上演着,已经与传统戏有着“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感觉!现在的编剧们,你们是羞也不羞?

几点遗憾:《翁偶虹剧作选》这本书,现在只知道有卖的,但是没见到过,图书馆也没有,所以其目录现在暂缺;还有很多单行本,如范钧宏的《初出茅庐》、《龙女牧羊》等,也只知有其书,未见其实,故而暂不列在目录中,等有了实际的东西再说;《汪曾祺全集》印象中图书馆有,今天去未找到,改日找到了再添加进目录。

目录
《田汉全集》第七卷:新教子、林冲、雪与血、明末遗恨、杀宫、土桥之战、新雁门关、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传、岳飞
《田汉全集》第八卷:双忠记、武松、情探、武则天、琵琶行
《田汉全集》第九卷:白蛇传、金钵记、荆州之战、西厢记、谢瑶环、杨八姐智取金刀
《老舍剧作全集》第四卷:新刺虎、忠烈图、薛二娘、王家镇、十五贯、青霞丹雪、王宝钏
《范钧宏戏曲选》:猎虎记[暂缺]、九江口[暂缺]、三座山[暂缺]、强项令[暂缺]、战渭南[暂缺]、调寇审潘[暂缺]
《范钧宏、吕瑞明戏曲选》:满江红、杨门女将、夏完淳、锦车使节
《翁偶虹剧作选》:[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