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
海缆断了
佳节祝福
又一年的岁末到了,依往年的惯例,贴一张圣诞树的照片。科技是发达了,连圣诞树都抽象得不得了(你可以和前两年小豆子贴的比较一下)——尽管满大街仍然以传统圣诞树居多,但今年这棵格外显眼。
所以不要认为搞戏的人眼光都是保守的呀
节日快乐!
(另:戏考又更新了两个剧本,欢迎访问)
拾慧:相声致命伤
2006年12月24日
放假了!
今天开始放假了,一直到明年见了
公司的活儿是可以放放了,戏考这边该开始好好总结总结、规划规划了。预计年底前把琐记积累的草稿整理个差不多,现在看基本达到目的,尤其是新闻那边儿,已经把10月份放假耽误的全补回来了。剧本方面,计划年底前再有至少一次更新,而因为放假,用于幕后校对的时间就多了,每天这个进度都会反映最新的进展情况。
先打住,干活儿去了。
拾慧:邂逅戏曲
2006年12月23日
马季的去世
马季不在了,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整理琐记的资料不是一天两天了,接触了无数来来往往艺人的资料,还是被这一消息震了一下。
对马季的印象还停留在至少十年前,最后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是今年央视相声大赛上,坐在评委席上,那个时候,马季还是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七十多岁的人。而在看到这条去世消息前,也根本没有想过马季已经是过了七十的人了。马季都走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这两天的拾慧,有一半儿是从个人 Blog 摘录的回忆、评论马季,乃至回忆、评论整个相声界的,而传统媒体上,这方面的各类新闻也是铺天盖地,记者们在年终又忙起来了,忙着采访马季的生前好友和弟子,一个娱乐大众的笑星去世的消息,在娱乐版面频频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大约相声是当今所存戏曲曲艺里,唯一能引发网上网下震动的艺术形式了。人们集体动笔,反思相声的萧条,感叹大师的离去。这一切都说明,相声,还是一个大众艺术。相比之下,今年陈永玲、王琴生的去世,关学曾、新韵霞的去世,除了在专业的圈子里有不小的震动外,很难与眼下马季的离去所造成的效应相比。这是大众艺术与小众艺术的区别所在。显然,京剧已经越来越远离“国粹”所代表的意义,而鼓曲,更是和“曲高和寡”划上了等号。
马季的去世,是相声界的损失与遗憾;这件事所折射出的东西,是整个传统艺术的没落与无奈。
不管怎样,一起来缅怀一下马先生吧。
拾慧:忆肥马
拾慧:谨以此文怀念马季先生
2006年12月20日
立法保护大师?
这条新闻的题目很有意思:《我国拟立法保护“国宝级”艺术大师》。
没错儿,我国正在向法制化过渡,但是否什么事情都立法了,问题就解决了呢?无法可依是一回事儿,有法不依又是另一回事儿。更何况,保护“国宝级”艺术大师这件事儿还是在“拟”的过程中,小豆子怀疑,当立法的程序走完之后,我们的大师是否也都走完了?
艺术传承确实离不开经费,但不是有了经费就能传承下来。大的人文环境需要政府去引导和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投入资金,坐等收效。同样,保护“国宝级”艺术大师也不仅仅是给艺术家开每月多少多少俸禄,而是要设法把他们的艺术留下来,录像也好,口述也好,我们的硬件条件是绝对够硬的,关键是这其中软件的活儿,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是需要踏踏实实去做的细活儿,谁去做,怎样做,重要的是,要抓紧做,这都不是立一个法,拨一些款就能解决的。
每年我们都因为多少大师的离去而惋惜遗憾,而我们的政府究竟又做了多少这方面的实事?就凭这种“不作为”行为,我们的文化部门是否该有几个引咎辞职的官员呢?没有。不过我们大可不必追究,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追究这些,更没有时间去搞这些法律上的游戏,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应该去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保护这些“国宝级”大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