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制唱片机

老唱片爱好者有福了,至少以后不用为唱针发愁了,看看最新的纸制唱片机!

纸制唱片机
纸制唱片机

更多信息及照片请看这里

用它放京剧老唱片,想必别有风味。虽然不用担心唱针的磨损,不过看来喇叭需要多备几个,估计底下很快就会被磨光。

据豆伯介绍,当年豆伯、豆爹、豆叔小时候在家,在没有唱针的情况下,把筷子削了,用手抓着筷子以每分钟多少多少转的速度画圈儿,唱机中传出还算让人能接受的西皮二簧…… 表情

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似乎是成反比的。

《三上殿》、《孙安动本》及等等……

《孙安动本》是据《三上殿》等老戏改编的。今天更新的剧本中,有一出《三上殿》,原载于《戏考》,与它同册的尚有一出《假金牌》(未录入),两剧不但同册,而且紧挨着,可以看出其关联度。

虽然相比较而言,改编后的《孙安动本》要比《三上殿》好看,不过这种清官戏的通病就是,在清官一番轰轰烈烈慷慨陈词之后,就要掉脑袋之前,又死里逃生。当然小豆子还不至阴暗到盼望每个清官都落个死无下场,只不过当他们死里逃生之后,先前的气节似乎一下子就没了,又听命于朝廷的调遣(当然前提是朝廷也表示一些让步)。这与其说是清官戏的通病,不如说是封建帝制的局限性所在。

《三上殿》这出戏没看过,不过显然,后面孙安在金殿上大段的唱应该是本剧的看点。至于《孙安动本》,小豆子至今没有找到它的看点,里面穿插着李和曾的几段经典的唱段,最后半小时,景荣庆的徐龙才上场,在金殿大闹一番后,草草收场——尤其是与前面大笔烘托孙安如何忠贞不屈相比,有些头重脚轻了。

从剧本来看,《三上殿》有几个有趣的地方,比如万历让孙安回家去造十八口棺匣来再上本,孙安果然去造了(而《孙安动本》中,这个主意是孙安自己想出来的)。孙安不但造了,而且还给万历准备了一口:“长只一尺,宽只七寸,二龙戏珠,黄纱罩顶”。这个尺寸,显然不是棺材,而是准备把皇上火化了之后成殓用的骨灰盒。把皇上咒死就够瞧的了,再惦记给烧了,孙安后来活着回来简直是万幸万幸万万幸。

有皇上参与的清官戏,不论《海瑞上疏》也好,《强项令》也好,这《三上殿》或《孙安动本》也好,都会因体制的限制而束缚住清官人格魅力的展现与发挥,最后总要俯首称臣。这就不如那些没有皇上在场的清官戏看着过瘾了。

有人说,什么时候国人不再企盼清官,不再品味清官戏,什么时候也就不是人治而是真正的法治社会了。这话没错儿。不过小豆子也相信,即便我们到了法治社会,旧时的清官骂皇上的戏,仍会有市场的。

小蜜蜂

上周录的台湾汉声电台的一期京剧节目,今天才有空听。录音倒谈不是有多好,是今年6月16日在台公演的《断桥》,邵文心主演。在放录音前,主持邵文丰特意提到,这是从现场录的音,由于当日演出演员及文武场都戴了小蜜蜂,所以效果不是很好云云。这一开场的提示,让小豆子耳音一亮,可以说这是自从小蜜蜂霸占戏曲舞台以来,头一次听到戏曲节目的主持人,在播放一个戏曲录音或录像之前,首先对使用小蜜蜂这一事情提醒并致歉。不仅如此,录音播放完了之后,邵文丰亦发表了一番自己对小蜜蜂的看法,特录于此:

刚刚我们欣赏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断断续续的一个现象,我们也跟您解释过了,因为每一个人身上都佩戴了小蜜蜂,那么所以可能在演员的动作或者是转身当中会影响了我们收音的一个品质。因为这次的收音是从摄影机也是从观众席的一个位置来做全程的一个收音,所以会有一些空间的距离感,以及台下观众的互动的声音都会出现。其实在我们舞台上的三位演员,不管是白蛇、青蛇或者是许仙,他们的嗓音都非常的好,就算不用小蜜蜂,其实也可以传送得很远。不过现在的演出基本上来讲,包括了文武场,他们都佩戴了这样的一个装备,所以也不得不每一个人身上都戴起了小蜜蜂,所以造成这样子的一个收听状况,也请大家多多地原谅。其实一个人的嗓音,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勤训苦练,可以练出基本功的……所以其实我们也蛮期待,希望能够有一次的演出,大家都不要麦克风,然后让自己的功力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让听众朋友们感受到他们的原音重现。

无论演员还是戏曲工作者,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小蜜蜂的利弊。如今的演出录音,除了使用小蜜蜂外,尚有“高明”的编导又自作聪明地合成上掌声、叫好声,再加上假唱,一台好好的戏,录音质量之差难以入耳。想一想,如今的演员,百年之后,竟留不下什么可以入耳的录音资料,惜乎悲乎。

PDF 曲谱

京剧艺术网站改版,好事情,一切能够通过高科技提高生产力的事情都要支持。梨园经典也跟着沾光了,虽然数据库的结构以及网页的设计与豆腐及小豆子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不过一来我们没有时间去做,二来小生花钱请来人做的,不能太麻烦人家了,所以现在梨园经典就先这样子了。豆腐说如果小豆子以后有空的话就去弄弄 ASP(天,又是一种语言!)嗯,至少是在不近的将来。

大约因为戏考用的是 PDF 格式的缘故,已经有不少人发电子邮件过来问京艺网站上曲谱的事情。小豆子对曲谱一向不关心,因为一不识谱,二不唱(注意,在当今社会,会唱与识谱是两件独立的事情 表情)。而且这话说回来,本来京艺网站上曲谱的部分就与小豆子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既然有人问到了,而且这问题显然是技术上的,而不是艺术上的,所以小豆子还是去转了一圈。一看,果然很有问题。

首先不能白为什么下载下来的是一个 rar 包,而不直接是 pdf,这中间凭空多了一个解压的手续,有些繁琐。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是:pdf 的曲谱不能打印!在文件的权限里清楚着写着,“Printing: Not Allowed”。这可是比鸡肋还鸡肋的事情,一个曲谱下载下来,不能打印,让拉琴的人如何用呢?抱着笔记本电脑拉琴?

这就是不少人来信问小豆子的主要问题:为什么戏考的 pdf 可以打印,京艺的不可以?答案很简单:要么小生有意做成这样子,要么小生无意做成这样子,但不管怎样,这与小豆子无关,小豆子也无能为力。鉴于来信不少,有必要在这儿说一下,就不用一一回复了。有和小生熟的也可以打声招呼。

另外发现曲谱上好大个京艺的水印。个人感受:不喜欢。

曲谱的可读性及易用性方面,戏曲曲谱网做得显然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