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蟒台》这戏好听,今天“复习”了一遍,顺带前面的《取洛阳》。
编者应该是有给王莽“翻案”的意思,至少王莽没有按反面角色的手法处理。关公水淹七军,斩了庞德,有点儿让人觉得可惜,但里面庞德是净角。罗成锁五龙,李世民斩了单雄信,也是让人嗟呀不已,但同样,单雄信在里面是净角。在这些情况下,净角的使用给人在心理上稍微解脱了一些,因为这些多是勇猛之士,宁折不弯,有种全忠义的劲头。但《白蟒台》里的王莽不同,从扮相到台词,所反映出的好人被屈杀的感觉更强烈。
王莽在蟒台里与几员将见面,对邓禹说:“纵然将我拿去,不过是千刀万剐,邓先生,你那心中岂不悲痛啊?”怪可怜的,而且还劝邓禹什么“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对岑彭,竟然还责怪他“学李陵背汉”,王莽本人不就是个背汉的安汉公嘛;当听到苏献阵亡,王莽还哭一阵子;见到姚期,还显出惜贤的心肠。而且这一班汉将,除姚、马因没受过王莽的厚禄外,其他人都对王莽毕恭毕敬,一口一个“莽主”,一口一个“迎王接驾”。
最后一场刳莽台,整个一个《锁五龙》的翻版,连板式、辙口都一样。王莽在把汉营众将数落了一遍后,如单雄信在法场上一样,没人乐意当监斩官。于是,一个与王莽毫无瓜葛的黑脸姚期充当了抱刀的,而到了唐朝的《锁五龙》,变成了个黑脸的尉迟恭。两者是何等的相似!
这出戏里,王莽这个属于谋朝篡位大逆不道的家伙,与好人、甚至英雄的界限是非常模糊,以至于你说《白蟒台》是在歌颂王莽都不为过。历史剧,就是在这么颠三倒四的翻案中演绎着中国的历史。小豆子相信,《白蟒台》的编者(尽管已不可考)绝对知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名言,但他应该是那种坚信王莽“谦恭”是真实的那种人。这就如同坚信曹操是一代枭雄的文人们,能够编出歌颂曹操的剧目那样,只不过类似《曹操与杨修》、《曹操父子》的编者还没有《白蟒台》的编者有魄力,曹操依然沿用大白脸,而王莽的扮相已经“超凡脱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