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其他总结

国内已经是2006年了,在此前看到不少戏迷朋友纷纷向2005年说再见,比如这里这里这里这里……

在2006年尚未降临番邦之前,做一下其他方面的总结(已经做过剧本的工作总结了)。本年,小豆子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把梨园百年琐记激活了,在5月份最后一门数学期末考试尚未结束之前,琐记只是一张简单的表,而且那一状态持续了将近3年,没有多少变化(其间砚愚提供过几条事件内容,以荀慧生为主)。事实上在那门考试之前,小豆子就已经想到了如何把琐记改好,改成现在这个样子,只是那时候大考将临,不敢大意,才等到考完方动手改版。现在,小豆子对新版的琐记很满意了,而且资料也在源源不断地补充中——在此感谢改版后为琐记提供资料的如大戏魔、青山、曾青化铁是为、兖苍、行者、神仙鱼、天伟、拉拉、玉璇玑、水镜庄主、戏迷知音、合意、皇兄、撕边一锣、树、枯石瘦木等等以及其他匿名提交的朋友,和戏考一样,是众人拾柴使琐记的这把火又点了起来。

做个记号,半年的时间,琐记整理出的人物生平1015名,事件2286条。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当年琐记老的表中继承下来的,需要说明。

今天如预料的一样,琐记的首页上展望2006的链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回首2005。小豆子想,怀念一下过去的一年是有意义的,尤其是看到过去一年中,又有一批老艺术家离我们而去,让人嗟叹。

需要说明的是回首中的“年度大事投票”活动。凭琐记现在的影响,投票的结果不会有多少权威性,但是多少能反映出一些东西来吧。不过最主要的是,如果一个网友发现他心目中的年度大事并没有在事件列表中,那么,他就会可能去提交,进而把琐记补充得更完整——这才是主要目的,即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还没有走远的时候,把这一年的事情总结得尽可能完整。

所以往后的15天可能会比较忙,忙于给2005年的事件补漏,因为要及时弄到琐记中,好在投票的选项中体现出来。

本年在录音方面,继续录制汉声与复兴两电台的京剧节目,至于制作上传了多少,暂没有统计。

非剧本方面的年度工作总结也完成了,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挡亮》

京剧就是这样,有些东西讹传到最后便没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今天如上次所说,做了本年度最后一次剧本的修正,其中这出《挡亮》的剧本,需要说一下。

最初这个剧本是以《挡亮》的名字出现在戏考网站上的,后来好像是 xued 大哥或者哪位在坛子里提到,不是挡的陈友谅嘛,怎么是挡“亮”呢?于是这个剧本又被改成《挡谅》。直到今天,再次改回来。

为什么再次改回来呢?这里面不光是一个要尽量保留文献原貌的原则,事实上,《戏考》里的文字,有些明显是排版造成的错别字都是会改过来的,而对于讹传或者由来已久的错字,保留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这种讹误那个时候就有了。但这个挡“亮”是否是讹误,查阅了不少资料后,小豆子还真不好说了。

先以《戏考》为例,该剧前言处明白写的是“陈友谅”,而且戏文也是如此,可偏偏剧目标题写作《挡亮》不说,前言处还有这么一句话:“枥老旧见梨园中,扮演康茂才赌头讨令,释放陈友谅一剧,剧名《江东桥》,即将第一次用兵事实,变本加厉,仿效《三国志》关公华容道义释曹操而踵成之。盖编排戏剧,万不能与旧本一一吻合,惟以任意点缀,令观剧者动目为长。此剧定名《挡亮》……”这陈友谅的名字与《挡亮》出现在相差不远的地方,难道当年编《戏考》的王大错没有意识到,这“亮”与“谅”不是一个?可是,大错没有作任何解释。

再以1957年出版的《京剧剧目初探》为例,书中《挡亮》一剧用的是“亮”字,但剧情介绍是“陈友谅”,而且陶君起先生也未对这个剧名提出任何质疑或说法,其他剧目如《荣阳关》等戏,都在注释处说明此为讹误云云。

如果这只是“亮”、“谅”间的讹误,为什么两位编辑都不指出来呢?而且还是这么明显问题。

那么,如果这不是讹误,那“亮”代表什么呢?京剧中的三挡:《挡曹》是关公华容道挡曹操,《挡幽》是申伯侯骊山挡周幽王,《挡亮》是康茂才江东桥挡陈友谅,前两挡没什么说的,这《挡亮》——何解呢? 表情

新奇的产品介绍

今天看到这么一个产品介绍(注:小豆子不是该产品的“托儿”,所以把名字隐去,原报道在这里

在这个数字娱乐大行其道的年代,数码技术的进步总是不断刷新着娱乐感受,也让人们对更为新奇和个性化的体验充满期待。日前,国内数码科技专业厂商○○○推出了一款大屏MP4——“○○○○○”○○○○○,以其时尚的造型、精良的工艺、领先的技术和新潮的视听功能,满足着数码时尚一族的先锋需求……

在产品介绍的最后、参数简介之前,小豆子读到了这样的话:

○○○○○强大的影音娱乐功能人见人爱,用它欣赏京剧、评书、音乐、动画皆可。金属质感的外壳、人性化的按键、长效可更换锂电池,同时提供了大容量闪存和插卡功能,使用方便随心所欲。

握手握手,真是知音哪!小豆子的随身听一直就是用来听戏曲曲艺的,不过把京剧和评书摆在了头两位来介绍数码随身播放器还是第一次看到。 表情

再谈电影《霸王别姬》

火捻子希望小豆子深入谈一下对电影《霸王别姬》的看法。深入归深入,为了保证政治正确性,在此还是不阐述小豆子对同性恋的看法。

声明:小豆子并不是一个影视爱好者,对于电影的了解并不深。

关于这部电影,还是那句话,反思文革,是个很好的题材。而且这部故事确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20世纪初至中后期艺人们艰辛的历程。但,最核心的主题,是同性恋加京剧男旦。

如果说影片中所描述的纯粹是无中生有,京剧界从来没有过同性恋这种事情,小豆子决不敢这样下结论。事实上,京剧界也许还有比这更难端上台面的东西。而小豆子之所以对影片没有好感,是其所造成的影响:那就是,让不懂京剧的人认为,在京剧中,这种男人去演女人是有同性恋倾向(或者干脆就是)的。

这里,可以拿一部正在上映的影片来对比一下。由美国投资的《艺妓回忆录》正在北美热映。事实上,在这部影片投拍之前,其取材的小说《艺妓回忆录》在美国便是畅销书,尽管如此,该书及后来的这部电影,在日本遭到了抵制,理由很简单,这本书及电影在歪曲艺妓这一职业。

小豆子不想去考证艺妓是否是一个多么多么高尚的职业,或者“卖艺不卖身”这一原则是否是百分之百在所有日本艺妓身上得到实现,只是要说:在这涉及到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问题上,美国在以娱乐和猎奇的角度去诠释别国的文化,日本在捍卫本国文化的纯净。回到《霸王别姬》的情形上来,小豆子看到的是中国的导演在以美式的风格猎奇和扭曲自己的文化,以寻求国际影响。

如果这只是一部记录一个京剧演员在20世纪动荡岁月成长历程的影片,如同《活着》那样表现一个小人物在各种时期的经历,那么小豆子不会对它有那么不好的看法,因为上面小豆子已经提到,它在其他方面,确实真实地再现了“戏子”们在上个世纪的艰辛。如同《艺妓回忆录》一样,如果它只是一部记录艺妓成长的影片,小豆子相信,《艺》书及《艺》片也不会在日本遭到如此抵制。但《艺》书及《艺》片需要吸引眼球,需要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掺杂颜色及荤腥也就不足为奇,况且原书作者及导演、投资人本身就是有着西方口味的美国人。而《霸王别姬》,是一个中国导演拍的中国影片,为了所谓的“国际市场”,而扭曲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了。

京剧与艺妓是否有可比性,小豆子不知道,但是小豆子知道,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却一直在扮演着原子弹受害者的角色,不仅如此,日本及日本文化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在西方社会。小豆子并不希望我们的导演也去特意粉饰我们文化、历史上的污点,但是,特意地去宣扬、去夸大、去扭曲而让人曲解我们的文化,就是这些“文化使者”应该做的吗?文化交流是要让别人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而不是用迎合他们的口味去诠释我们的文化。

《艺妓回忆录》,英文是 Memoirs of a Geisha。什么是 Geisha?日文“芸者”的音译。日本人不需要在英文的辞典中找出与这个对应的词汇来向人们解释什么是他们的“芸者”,而是硬在英文的辞典中插入了这个日文词条。《霸王别姬》,英文是 Fairwell to My Concubine。什么是 Concubine?我们中国导演的解释自然是:Concubine 是英文里妾,也就是中文里那个“姬”的意思,但是这个词更是姘头的意思。既然英语社会没有我们所谓的“姬”,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往里面插入一条中文音译的词条呢?

五四以降,传统文化之势渐弱,不停的反思造成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怀疑和对西方文化的向往。这部电影对传统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恰如同电影中在焚烧四旧批斗大会的典礼前“揭疮疤”的场面,这里,电影当着“国际市场”的面,揭露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与莫须有的种种污点,只不过,电影中的小将们在努力把京剧演员与“资产阶级的遗毒”、“新中国的大毒草”划等号,而电影本身,是在试图把京剧男旦演员与同性恋划等号。

佳节祝福

和去年一样,帖一张今年的圣诞树照片。

商场中的圣诞树
商场中的圣诞树

今天看了一下,发出去的节日祝福的电子邮件,被退回了十几封,和这些朋友的联系中断了。虽然发出去155封邮件,但是总会有不到之处,或者您的通讯方式变了,小豆子还不知道,所以在此来个“撒网礼”,祝节日愉快——包含了圣诞、光明、新年等节日的迟到、未到的祝福。 表情

2005年剧本工作总结

既然已经知道本年的剧本新增任务结束了,不如做一下总结。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把戏考网站资源转型到数据库,使得一切都那么方便,在数据库做几个查询,想要什么结果都是那么容易。

根据查询,本年新增剧本103出,其分布情况如下:

2005年工作图表
2005年工作图表

这103出剧本,痴菊叟的工作量最大,几乎所有已在站上的《京剧丛刊》及大部分《关羽戏集》的剧本都是由这位老前辈录入的,占了103出中的53出。戏考的录入从不以数量来衡量人,所以也从来不去做每个录入人录入了多少这样的统计,只是一个感谢的大名单,因为即便你只帮助戏考敲了一出戏,那也是值得感谢和尊重的,毕竟每个人的业余时间不是等量的。当然,如果你有工夫,可以到戏考网站一个一个剧本去查,记录,然后作出统计。小豆子只是不希望直接提供这方面的统计。

但是,对于为戏考录入很多剧本的朋友们,不多感谢几句,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公布本年录入的前5名,在此特别感谢一下 表情

痴菊叟:53
○○○:12
泠娜:7
jackie:5
大亮:5

(上面○○○处为小豆子,鉴于没有本人感谢本人的,所以就不把名字放上面去了,要不然怪别扭的。顺便说一下,这个统计多少有些误差,因为严格意义上说,凡是今年帮助戏考录入剧本的朋友,都应该被算上,但事实上以上结论只是根据已经整理好并放到网上的剧本为数据做出的。看一下整个录入工程的进度就可以知道,很多朋友已经录入了剧本,而在排队等着整理、校对、再校对的后期工作。所以对于今年加入录入工程中来,而录入的剧本还没有在网站体现的朋友们,在此同样感谢你们!)

没什么其他总结的,在年末做个记号,便于以后回顾。

本年最后一次剧本新增

刚把戏考更新完,两出剧本,一出《贩马记》前本,相当之长;一出《碧玉簪》,出自《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至此,该选集的全部12出剧本均已录入整理完毕,放到网上去了。自2002年10月24日第一出《亡蜀鉴》开始,历时3年有余。在程先生下一个诞辰纪念日来临之际完成了这本书,算是有些意义吧。

年终前应该还会做一次剧本的修正,纠正以前的一些错误,不过新增剧本的工作,今年是结束了。

旧道德

好色乐之看了《赵氏孤儿》之后,感叹了一下旧道德

旧戏确是这样,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再看眼前,也只剩下感叹人心不古的份儿了。

仅以这《赵氏孤儿》为例,前些时戏迷知音传了一出1987年在天津演的《赵氏孤儿》,马少良、张学敏、邓沐伟、贾真等演出。这出戏在一个细节上对原本进行了修改:当程婴冒险入宫救孤的时节,庄姬公主怀抱孤儿言道:“先生哪!且喜生下此子,取名赵武,他左手上心有硃砂红痣一颗,将来我母子相见之时,也好作为凭证……”而最初的剧本上以及录音中,都没有这“硃砂红痣”的记号。

也许你要说,这样改是合理的,也正因为有了这颗痣,后来程婴舍亲生救孤儿才能有凭证。而最初的版本,魏绛打了程婴一顿之后,程婴吐露实情,魏绛问:“此话当真?”程婴只说:“将军若不如此,我焉敢吐露实言!”魏绛就信了,显得没有任何说服力。魏绛难道就不会想:这程婴是被逼急了扯谎,死的是孤儿而活着的是他程家的儿子?

老版本上,魏绛就偏偏没有这么想,程婴一说,他就信了。古人,或者说四十几年前编古人戏的人,思想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

而再往后,随着导演、编剧、观众及至整个社会的心眼儿、转轴儿越来越多,更多的旧道德观不被接受(而新的道德观又建立不起来),也许仅凭一颗硃砂都不能判断这孤儿就是他赵家的了。那时候的《赵氏孤儿》,怕是要搬出亲子鉴定的法子,才能让观众接受。

咚咚锵网站规划

红豆把“咚咚锵”网站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目录部分)帖到网上去了,很有意思,期待具体内容的登出。或者,按照上课学的东西,这应该是给风险投资家们看的东西——倒是真希望有这样个投资人,给这些戏曲门户投资投资,早点走上以站养站的自负盈亏道路上来(山东润丰银行投资了,但是效果怎样?京剧艺术网站现在内部运作如何?销售、铃声、包月视频等的业绩如何?一切不得而知)。

红豆的由网友提供新闻的点子很好,发起群众,一起来做新闻报道,这样能够保证咚咚锵有更多原创东西(现在论坛精粹即一亮点),同时把网友聚起来做有意义的事情。具体看红豆如何运作了。

几大戏曲网站走了也有年头了,如何维持下去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年关岁末,红豆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想必是在为来年做准备了。不知道其他戏曲门户是否也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毕竟,一个门户大站,不是只靠热情就能维持长久的——至少小豆子一直这样认为,所以才在做一些小打小闹的东西。

“寇老西儿的诗句”

《打龙袍》里面寇准当年留的诗句,是剧中狸猫换太子一案的转折点,任凭陈琳说得天花乱坠,没了这黄绫诗帕,也是枉然,有道是人证物证要俱全。但是若仔细分析这首诗,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

春风得意花千蕊,秋月扬辉桂一枝。天降紫微接宋后,一对行龙并雌雄。

陈琳念诗
陈琳念诗

当然,这里版本不同,诗句在个别字眼上有不同。但是不论哪种版本,最后一句都是以“雌雄”结尾。以寇准的学识,做出这么一首辙口不对的诗实在不合情理。事实上,这首诗的辙口很明显,是“一七”,而最后一句应是“一对行龙并雄雌”。这样既合辙押韵,又把“雄”放在前面而“雌”在后,很符合男尊女卑的封建排序。

这么一首诗,传来传去,就把“雄雌”传成了“雌雄”,不知道这个传统戏中的讹误什么时候会被改正(《戏考》中也已是“雌雄”,可见年头久远)。或者,宋仁宗坐在上面说“唗!分明是‘雄雌’,怎说‘雌雄’,还说全记,哪里容得,和包拯一起斩了”,那就热闹了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