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玉》

《龙虎玉》是出水浒戏,其虽源于《水浒》,但有很多改动。

最明显的改动就是“龙虎玉”本身。该剧是说宋江等平方腊的事儿,此剧(实为《涌金门》)加上后面的《擒方腊》,均以柴进到方腊处进献的“龙虎玉”贯穿。这一系列平江南的戏,在解放后被认为是极其不好的。歌颂梁山造反的戏可以演,这种给朝廷做鹰犬的戏就不是很好了。查《京剧剧目初探》,陶先生在《擒方腊》一剧处注有:“原书砍断武松臂者为包道乙,内容不健康”。其实,砍断一个胳臂缘何就不健康了呢?《断臂说书》依然是积极的。关键在一个立场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成分”问题。二月河曾经在再版的一套蔡东藩所著的历代通俗演义的总序里论述了这个“成分”论,很值得一读。小豆子看的最早的一版《水浒》,是在奶奶家翻出来,开头带毛主席语录的,上云:“《水浒》是部好书,好就好在投降”。时至今日,小豆子依然认为《水浒》这个反面教材做得很好,一部农民起义失败的反面教材。不过,农民起义成功了,天下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当然,《水浒》也好,水浒戏也好,不应该是抱着成分阶级的观点去欣赏的。

纯艺术上说,这出《龙虎玉》一定是很热闹的一出戏,头场就上来梁山二十一将(其中有个玉花娘不知从何而来?)而后梁山三把交椅上场,派将诈降,场面相当宏大。柴进诈降部分,比原著要妙的地方就是“龙虎玉”了。柴进不光凭着口巧舌能,更重要的是带着国宝去的,不看柴大官人的面子,看在宝贝的面儿上,方腊也得收下这家驸马了。不过有一个技术问题没有搞明白,这龙虎玉到底什么妙处?柴进说“能照南山猛虎,北海蛟龙”,然后当殿一照,上龙形、虎形。小豆子理解这两块玉大约就是跟放幻灯片儿似的,一照,让人就能看到影儿——敢情柴进是拉洋片的。

然后就是涌金门张顺归神,带封神的。后面几场剧本上显得较短,但应该有个相当大的开打场面,否则头场上那么多人全白费了不是。另外没有交待清楚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按说应该是有张顺魂附张横,阵斩方天定。

张顺的金华太保,大约是水浒里死后成神的最高级别了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