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六十周年

国内在庆祝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小豆子在地球另一头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其间还有趟半个小时的飞机旅程。

不管怎么说,六十年大庆,是很让人激动的。尤其是,我们回顾一下六十年的历史,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京剧有一个繁荣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京剧又有一个小繁荣期,所以如果历史真的按照一个轮回规律什么的走的话,下一个繁荣期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如此,我们就快看到了……

那什么,国庆了,大家都在说吉祥话,祝福的话,那么就把上面的预测当成一个美好的祝福吧 表情

今儿工作晚了,身在与国内相差14个小时的埃德蒙顿都竟然也快到十月一号了。那么,就再祝福一下祖国吧!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但是它还可以保留她的艺术”

李金声先生没了 表情

梨园百年琐记这个站还没有像现在这么“高级”之前,小豆子还会在 Blog 里偶尔感慨一下老艺人的去世。而随着网站内容的扩充和功能上的完备,特别是首页上那个“讣告”的出现,对于老艺人的去世,除了私下唏嘘一下之外,好像也无他了。直到,这一篇;起因,则要从整理资料说起。

在飞卡尔加里的飞机上,整理琐记上一大堆川剧艺人的资料。“廖静秋”这个名字出现了。也许对于川剧迷来说,这个名字是响当当的,但是小豆子却是头一次了解到这位艺人,其中有段事迹,如下:

1956年,廖静秋患癌症,找巴金在上海请专家看过病。为保留她的艺术精品《杜十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巴老与李劼人、沙汀等,联名提案把《杜十娘》赶快拍成电影……巴金说:“现代科学固然不能挽救她的生命、减轻她的痛苦,但可以保留她的艺术。”……三人的呼吁见了效果。《杜十娘》在京开拍……廖静秋拍完电影《杜十娘》后不久逝世。

廖静秋应该说是幸运的了,有人能够为了她的艺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案,把艺术通过录像的手段保留下来。

转眼共和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我们的“现代科学”要比1956年的“现代科学”更加现代,条件也要比1956年时更好,但是李金声去世前,除了一堆荣誉和称号之外,我们看不到政府出面来抢救他的艺术。看李先生的生平,今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给李先生作了个专访,题为“共和国60年·功勋艺术家”。可专访之外,他的艺术呢?舞台艺术?

李金声的离开,如戏迷之音所说:“许多红生戏也成绝响了!”红生戏绝响了,败家子儿们可以更安心地把关老爷改成粉脸的了。

巴金在《廖静秋同志》一文里这样总结:

她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大的痛苦让她的舞台艺术保留下来呢?她怎么能够忍受那么大的痛苦跟可怕的绝症斗争了这么久呢?她怎么能够在身上痛得厉害的时候还能够又歌又舞用艺术的力量感染人呢?回答是很简单的:她不愿意白活。她不愿意把她有的那一点发光的东西带到坟墓里去,即使花那么大的痛苦的代价,她也要尽可能多留一点东西给中国人民。

如今硕果仅存的老艺人们,有多少人也希望把自己的艺术保留下来,而我们又错过了多少这样的机会呢?

出差四天

又是要在外地飘荡四天,不过刚把戏考的剧本和梨园的录音做了更新,还好。

如前文所述,同部门的大卫现在应该是在度蜜月呢,所以这出差的事儿,就又轮到小豆子了……

梨园网站国庆及中秋节期间的录音特辑目录已经登在论坛上了,回头照单更新。先在这儿给大家道声节日快乐了!

先这样,回头再见。

“我的希腊婚礼”

不要误会,小豆子不是这场婚礼的主角儿。

上周末,9月20日,部门同事大卫结婚了,多好的日子,20-09-2009。这是大事儿,因为大卫属于大龄青年了——挨踢部门终于可以松口气儿,证明挨踢人不光是挨踢,也是有人爱的。

大卫是希腊人,所以这个婚礼,就是一个“Big Fat Greek Wedding”。

希腊这个文化据说也挺长的,而且据说这么长的文化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意儿。希腊婚礼挺有特色的,与平日里我们在教堂见到的那些西式婚礼不一样,新郎新娘全场没说什么话,背对观众,大部分时间,我们就看到一个大主持在那儿连说带唱。

啊,连说带唱呢。西河大鼓什么样,这位大主持就什么样——说一段儿,唱一段儿,只不过旁边儿没有弹弦子的,全靠大主持一个人自说自唱,伴奏都不用,而且是英语和希腊语两种交替着来,语速一直很快,乐感也很好。干唱,都不用打板儿,比太平歌词少块儿玉子,但是照样节奏掌握得很好,也很好听(就是有一多半时间听不出来他唱的什么 表情)。

不仅如此,这个希腊说唱曲艺在台侧还有伴唱的,这位伴唱先生高坐于彼,侧脸对着观众,在大主持说唱一段儿之间,要接一两句词儿,有种回声的感觉,但又不是完全重复原词儿,给人一种来自天上的声音(希腊不是满天都是神仙么)。比如(比如啊)大主持唱:“今天大家得团圆,一人一碗炸酱面”,这位伴唱就会附和地唱道:“炸酱面,还有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第一次接触希腊的这种说唱形式,在感觉新鲜的同时,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各民族自己的玩意儿,只要原汁儿原味儿,观众听得懂与否并不重要,毕竟感觉的是一种气氛。这样的婚礼,不仅是喜庆的气氛,还有一种民族的气氛。想搞成兼顾所有观众的大杂烩?那只能大砸了。

涉及肖像权,就不发带人影儿的照片了,拍张台子上方的壁画,很有希腊特色。

教堂里的希腊壁画
教堂里的希腊壁画

《美食家》读后感

在飞机上读中篇小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种不长不短的行程,最适合不过了。就像陆文夫说的那样:“生活的节奏比以前稍许快点了,可供阅读的非文学类的刊物也大大增加,读者看长篇没有时间,看短篇又不过瘾,因此中篇便广为流行”。

说到陆文夫,以前对他的作品没有任何接触,就是这个人本身也是闻所未闻。当然,小豆子在非电脑非京剧非曲艺的领域本身就很少涉及,古典小说看了不少,现代的,“新时期”的,虽也不能算是没有看过吧,但太少太少。

小豆花在这方面就不同了,各种领域都有涉足,而且都能记住很多精髓的地方。这样小豆子就省事儿了,她推荐或者提及什么好的作品,拿来也看看,没跑儿,还省去了甄别的过程。

这本《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之《陆文夫集》就是这么从图书馆借来的,在从纽约飞回来的路上,展书一观。

头一篇《美食家》的最后,陆文夫写道:“本文是小说,纯属虚构”。很常见的“免责”声明。

但是,像文中朱自冶这样的民间美食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定有的。而且,这类人在哪一个行业也都会有的。自冶,大约是自我陶冶的意思了。这样的民间大家,揣着各样的学问,如果不是有像包坤年那样的活跃分子,这些学问,是怎么也腾不到 TDK 磁带上,也就只好自冶了。

书里的高小庭,不止一次被警告:“这样珍贵的材料如果不及时抢救,那是要对历史负责的!”

然而,要抢救的,何止是《美食家》里的苏州菜,肚子里的学问也不一定要与填饱肚子的美食有关。你可想而知,小豆子又联想到了我们的京剧。

音配像受到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历史资料的抢救,尽管你可以说它不是百分之百还原了舞台艺术,而且有些前辈的艺术已经不可复制,但它总比没有强。我们看到,音配像的这数十年中,又有多少艺术家去世,而没有被配像以及更多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的更冷门的剧目,恐怕也就被淹没于历史的灰尘里了。

记得多年前,戏迷知音尝试着做了一点儿类似包坤年的工作,用 DV 访谈了一些在天津的老艺人,像董文华、尚明珠,如今,董文华也已离世,垂垂老矣的艺人们还是有一肚子的玩意儿需要给腾出来,TDK 也好,DV 也好,虽然我们现在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做这事儿的人,太少太少。

老唱片的合意太爷在从刘曾复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小杜鹏老师在从李金声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王珮瑜在从李世霖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只是,政府也好,民间也好,做这事儿的人,相比需要抢救的东西,仍然太少太少。

难道,对珍贵资料的抢救,只出现在虚构的小说里?

谢谢小豆花推荐的书(加点儿私货,今天和小豆花认识一年啦 表情

又又出差两天

不是大写的“双”字,是“又”、“又”出差……

不过在出差前,赶着把戏考的剧本做出了两个更新了,有一个月没动了,怪不合适的 表情

本来打算更新一下梨园的录音,不过没来得及,倒是作出一批录音来,揣着,有空儿在路上听听,回来就更新网站了。

先这样,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