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件不要脸的事儿,勾起一篇旧文

又快到端午节了。今天看到一条不要脸的新闻(当然,实际上每天不要脸的新闻还是很多的),标题叫《川剧助兴韩国端午祭》。内容大约说的是四川“省青少年川剧友好艺术团的团员们带上精彩的川剧节目,启程飞赴韩国后,他们将应邀参加韩国江陵端午祭活动,并向全世界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川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历史悠久,唱词优美,技巧独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们希望把川剧艺术带到韩国,让我们的青少年也感受这种美丽的文化……”

这就算承认端午节是人韩国的了吧,还跑去舔着脸给人家“助兴”去,真没劲。

翻出三年前一篇旧文,那会儿帖在咚咚锵的中国京剧论坛里,彼时尚未开始写 Blog。就着这个,今儿放这儿存个档吧,有看过没看过的,就是个乐儿。灵感全来源于此(并附于文后)。

《屈原》拉外行群众“下水”

许多不过端午节的群众因此喜欢上了端午节;入场券愁坏族韩哈

2004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

北京胡闹信报

记者:小豆子

汇集了我国和韩国最强主创班底的大型祭祀大典《屈原》,在汨罗江的两场彩排、五场公祭,场场爆满。主办人族韩哈在那几天里时时都在为入场券的事头疼,许多部级领导、外省市文化主管领导和诗坛老作家提出了想来公祭的要求,票却早已没有了。强大的文化班底加上陈薪伊崭新的韩国手法,使这场活动在首届中国韩国美食文化节中掀起了最强劲的热潮。

作为本届中国韩国美食文化节上的重头戏,《屈原》的活动票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经销售一空,且以个人购票为主。购票的群众中既有多年痴迷于端午节的老祭人,也有对爱国诗人屈原慕名已久的新祭人。韩国汉城弘益大学亚洲文化教授李蒙仁博士在上半场结束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活动相当有意思,音乐也非常好听。我经常看文化演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这个韩国的文化肯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是个很大的创新。看这个演出活动让我很振奋、很兴奋,我最喜欢这个活动的形式。我觉得,今晚应该有很多群众都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这场祭奠虽然形式非常新颖,可人员服饰却是春秋时代的味道。我看到祭台上韩国乐队和中国的乐队是分开的,这是很难合作的,却配合得相当好。我想不该对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做比较,因为中国文化如果只有一种形式,那就完蛋了。文化需要创新,也需要保留它的传统。”

一位中年女群众说:“端午节的粽子确实是改革了。我原来不爱吃粽子,后来粽子进行了改革以后,确实是好吃了。原来我也吃过类似豆沙馅这样的粽子,自打吃了带泡菜的韩国粽子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粽子的外观、糯米、馅儿都不错,所以我觉得粽子融入了其他的食品要比单调的粽子好吃得多。”

学金融专业的赵女士看完《屈原》后,盛赞有加。“上半场挺不错的,这个形式非常好,韩国音乐在烘托仪式方面确实有很大作用,把群众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可能因为我比较年轻,所以觉得煽情的地方还是多了点,如果节奏能再紧凑一点,我觉得会更好。因为煽情太多总让人觉得这是结尾,又出了个结尾……对于韩国人的艺术形式我都很喜欢,特别是那些韩国的龟船,虽然不是中国的龙舟,可就像是当年薛仁贵跨海征东遇到的高丽战船,让人忘不掉。”

在采访中,很多端午节外行也因为这场活动的形式,而对端午节开始刮目相看。已退休的史老师评价这场活动粽子多、做得好。他说:“我虽然一点也不懂粽子,但吃着很好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新颖,韩国口味很新颖。特别是粽子皮、糯米、泡菜更是棒极了。时代变了,端午节和粽子的内容也在改变。我以前并不爱过端午节和吃粽子,是喜欢吃粽子的老伴硬拉我来吃的。看来《屈原》真是把我拉下水了。”蒲黄榆二中的王老师也颇有感受地说:“我是经人力荐才来参加这活动的,我觉得这场活动的中国味并不浓,但可以感受到主办者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灵感,而且创新得这么好。”

附真实新闻2则:

===================

《梅兰芳》拉外行观众“下水”

许多不看京剧的观众因此喜欢上了京剧;入场券愁坏王玉珍

北京娱乐信报

记者:唐雪薇

汇集了京剧界最强主创班底的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在长安大戏院的两场彩排、五场演出,场场爆满。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在那几天里时时都在为入场券的事头疼,许多部级领导、外省市文化主管领导和京剧界老艺术家提出了想来看戏的要求,票却早已没有了。强大的梨园精英加上陈薪伊崭新的导演手法,使这出戏在第二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中掀起了最强劲的热潮。

作为本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上的重头戏,《梅兰芳》的演出票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经销售一空,且以个人购票为主。购票的观众中既有多年痴迷于京剧艺术的老戏迷,也有对艺术大师梅兰芳慕名已久的新观众。美国檀香山夏威夷大学亚洲戏剧教授魏莉莎博士在上半场结束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戏相当有意思,音乐也非常好听。我经常看戏,京剧的传统戏和这个交响剧诗戏肯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是个很大的创新。看这个戏让我很振奋、很兴奋,我最喜欢这个戏的唱腔。我觉得,今晚应该有很多观众都是喜欢京剧传统戏的,这出戏虽然形式非常新颖,可唱腔音乐却是传统京剧的味道。我看到舞台上交响乐队和京剧的乐队是分开的,这是很难合作的,却配合得相当好。我想不该对传统戏和新编戏做比较,因为京剧如果只有一种形式,那就完蛋了。艺术需要创新,也需要保留它的传统。”

一位中年女观众说:“京剧确实是改革了。我原来不爱看京剧,后来京剧进行了改革以后,确实是好看了。原来我也看过类似《钓金龟》这样的戏,自打看了《宰相刘罗锅》以后,我就喜欢上了京剧。这出《梅兰芳》的唱腔、演员表演都不错,所以我觉得京剧融入了其他的艺术要比单调的传统戏好看得多。”

学金融专业的赵女士看完《梅兰芳》后,盛赞有加。“上半场挺不错的,这个形式非常好,交响乐在烘托剧情方面确实有很大作用,把观众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可能因为我比较年轻,所以觉得煽情的地方还是多了点,如果节奏能再紧凑一点,我觉得会更好。因为煽情太多总让人觉得这是结尾,又出了个结尾……对于演员的表演我都很喜欢,特别是孟广禄,虽然是反派人物,可就像是《沙家浜》里的刁德一、《红灯记》里的鸠山,让人忘不掉。”

在采访中,很多京剧外行也因为这出戏新颖的形式,而对京剧开始刮目相看。已退休的史老师评价这出戏名角多、唱得好。他说:“我虽然一点也不懂京剧,但听着很好听。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新颖,交响乐很新颖。特别是布景、灯光、道具更是棒极了。时代变了,京剧的内容也在改变。我以前并不爱看京剧,是喜欢京剧的老伴硬拉我来看的。看来《梅兰芳》真是把我拉下水了。”蒲黄榆二中的王老师也颇有感受地说:“我是经人力荐才来看这出戏的,我觉得这出戏的京剧味并不浓,但可以感受到导演是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灵感,而且创新得这么好。”

===================

端午 韩国申报文遗 震惊北京 外国如申报成功,无颜见祖宗

【北京讯】据人民日报报导,亚洲某国将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端午节登录为该国的「无形文化遗产」。「端午节竟然变成别人的」,此一消息传出,让北京方面大为震惊,学者主张将传统节日「打包处理」,集体向联合国申报文化遗产。
据报导,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6日提出警告,东北一位大学教授发出一封急件给他,表示「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并已列入该国国家遗产名录。

据香港媒体太阳报查证指出,所谓「亚洲某国」就是韩国。

周和平于日前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会议上,相当焦虑地表示,端午节是有著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外国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但也有学者批评中国政府自己都不重视端午、中秋、清明、重阳这些传统节日,也不列为法定节日加以保护,造成传统节日的意义与精神一点一滴的流失。另有学者批评:「不少年轻人热中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但根本搞不清楚这些节日内涵,还是照样跟著别人过。」

周和平透露,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中国方面正在加紧考虑将所有传统节日「打包处理」,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无形文化遗产」,以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遗产,也让年轻一辈认知维系自己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端午节很早之前就随著汉文化次第传入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在韩国、端午节一样定为农历5月5日,但在韩国,端午节已经从中国的「纪念屈原」,转化为在播种结束的5月时分,祈求丰收的「五月祭」。

《曲苑杂坛》走进加拿大

上一次看《曲苑杂坛》,是将近十年前了。

本周,《曲苑杂坛》走进了加拿大,先后在温哥华和多伦多演出三场。今天下午,小豆子便到现场看了第二场演出。

《曲苑杂坛》走进加拿大宣传画
《曲苑杂坛》走进加拿大宣传画

据说《曲苑杂坛》已经有十七年历史了,真不敢想,看他们第一期节目的情形还依稀记得,片头曲还记得,“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曲苑杂坛”,同时是一个展开的扇子自左向右合上,显示“曲苑杂坛”四个字。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光阴似箭呢。

真格的,这是头次在剧场看见汪文华、常贵田、王佩元、刘兰芳这样的人物,虽然座位在二楼,隔着的距离甚至不如电视上看得清楚,但感觉毕竟是不一样的。顺便说一下,据说票很紧,不过从现场的情况看,大约也只有八成满,上座率甚至不如本地一场京剧的演出。

开场一首歌,然后是刘俊杰、韩兰成的相声《答非所问》,说实话,这个节目比较低级了,大老远来一趟就耍耍贫嘴,浪费了。之后是本地与曲艺家协会的节目穿插进行,包括董怀义的快板,杂技“肩上芭蕾”,魔术,苏州评弹,武术等等。中间常贵田、王佩元二位的《攀龙附凤》算是一个高潮,还结合现场抓哏,很好。

另外还有一段京剧,算是汪文华所说《曲苑杂坛》的“新奇特”的范畴,来了个“孙悟空大战穆桂英”。这就是纯粹给洋人看的玩意儿了,穆桂英和孙悟空自两边上场,一言不发,直接就开打——这比关公战秦琼还夸张,好歹那两位还来几句水词儿呢。然后孙悟空打下,穆桂英耍枪,接着孙悟空拿宝剑上(比较滑稽),扔剑鞘、对剑鞘等传统技巧,然后孙悟空又换口刀上来,俩人再打一通。最后孙悟空换回棍,打了几合后,亮相结束。最搞笑的是还吹了个尾声 表情

后来演孙悟空的王化武还来了段口技,学了李扬在《西游记》里给孙悟空配音的声音,好歹也算多才多艺了。

最后是刘兰芳上场。这个节目单就很误导了。其实按照刘兰芳的位置,最后一个大轴没问题,但偏偏节目单把她给写到第一个去了,这样过去若干个节目都没露面,倒让人以为今天刘兰芳有事儿来不了了呢。不过好在不是这么回事儿,刘兰芳还是底气十足地来了。

谢天谢地,终于不又是《岳飞传》了。印象中刘兰芳到那儿慰问演出都得是一段《岳飞传》。这次来了个《康熙买马》,还真是头一次听,小段儿,并不长,但也是很精彩的,观众反应也很热烈。猜想刘兰芳选这段儿,大约是要康熙爷最后那句“您一路走好”的口彩儿。返场来了个贯口。

这场演出,不光是让在海外的华人重温了故国的文化艺术,小豆子想,这对在现场随着父母看演出的小娃子们也是一个很直观的冲击,让他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公车站等车回家,有两家小孩儿都是手里攥着魔术变剩下的扑克牌,在那里缠着爹娘问这魔术是怎么变的。有个爹那是相当高明的,说:“你要想知道怎么变的,那就得回国买了书看,那书又是中文的,所以你得先学认中国字儿” 表情

十年久违的《曲苑杂坛》,竟在异国他乡看了个现场,倒也有趣。

“党的话句句是胜利保障”

北京京剧院新编剧目越来越不着调的原因终于找到了,王玉珍院长说:“北京京剧院党委有个特点,就是每有重点新剧目,就在剧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另有更多说法见这里这里

这么多年了,外行领导内行的行为仍然没有改变。小豆子不怀疑我党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艺术上政治挂帅,是绝对应该否定掉的。比如这句看似赞扬的话:“‘五一’黄金周期间,北京京剧院全面开花。绝响30余年的传统武戏《龙潭鲍洛》重现舞台……”实际上应该质疑:为什么这么一出好戏,会绝响三十余年?三十余年前,你们都干嘛呢?折腾什么呢?

挎刀并不是党员才做的,甘当绿叶的品质也不是只有党员才有的。这就像混账庸官也不是我党特产一样,这些好的、坏的,都是千年下来积出来的,大可不必把所有好的特质都往党员身上揽。艺德,这在党出现前就有了。

小豆子宁愿相信这种把我党在京剧院中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的大块文章纯粹是给北京市党代会所做的应景之作。假使北京京剧院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三十年前的作风运作,那真是太可怕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访问过梨园百年琐记网站的朋友大概都有印象,网站左上角有个老戏楼的照片,那是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戏楼。

颐和园,以及里面包括像德和园戏楼这样的古建筑,能够保留到今天,小豆子想应该是托了那位慈禧老佛爷的洪福了,谁让她老人家常到那地境儿看戏呢。就像很多考证的那样,京剧的兴衰,和政治因素是分不开的。戏楼又何尝不是呢?

北京最老的广和楼戏院刚刚被拆掉了,我们看到的是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一片痛惜。痛惜的晚了些,假使友邦惊诧得早一点儿,或许广和楼就留下来了。

又假使,当年若哪位皇帝陛下,或者慈禧老佛爷,再不济本朝太祖,驾临广和楼一番,那么今天的广和楼,或许就像《胭脂宝褶》里庆太平说的那样:“用黄绫子包好,这就是宝座啦!”

是要怪当初微服出巡的皇上太少了,还是如今势利不堪的大臣太多了?

所有幸存的古建筑,大概都要在心里念上一念“皇恩浩荡”吧!

顺便记录一下广和楼上这个有名的对子,是为悼念:

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
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广和楼
广和楼

华歆

小豆子对华歆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逍遥津》里那个比曹操还凶的佞臣上。

于是,当看到这个西安的老教授,主张把华歆的《止战疏》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上的时候,很是吃惊。更要命的是,他主张替换下来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这些年来,前仆后继的教授们,把一个个千百年来被奉为楷模的人物,从神坛上踢下来。他们的主张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那些楷模所戴的光环,其价值观与现在的价值观有冲突,大到民族团结,小到安居乐业。

小豆子并不打算去指责这些无良的学者,因为指责他们的已经不少了,不差这点儿口水。倒是可以借着这个题目,先聊一聊戏中的华歆。

《逍遥津》这戏,小豆子认为去华歆的丑儿其实也很重要,他的凶狠绝情,反衬出的是曹操的老谋深算,半推半就。一个大白脸的风头,在戏里完全让这个小白脸盖过去了。曹操为什么甘当周文王的角色?就是怕招来天下人的议论。那么有这么个华歆在那儿唱白脸,他这个大白脸倒可以来来红脸了。这戏在湘剧里,干脆就叫《华歆逼宫》了。在逼宫这个立场上,华歆比曹操还要坚决。

直到《受禅台》这出戏,华歆也由小花脸升级到二花脸,对汉献帝依然步步紧逼。这时曹操已经不在了,没人唱红脸儿,华歆一人也就顺利完成了逼宫的任务。

传统戏是老百姓编的,不是某个学者教授或者政府的代言,所反映的无疑也是老百姓的立场。《三国志》中的华歆没有做过什么太出格的动作,但他终究是叛汉投魏的臣子,也就凭这一点,他在戏中的大逆不道也就被扩大了。老百姓的恩怨是非观其实很简单。

而如今掌握话语权者,却总要以当前的价值观去衡量千百年前的人所做的事情,而完全不顾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和思想。于是,抗金的岳飞就是破坏民族团结的坏分子,而主张投降的秦桧就成为统战的典范。而上面提到的那个西安老教授,也就把诸葛亮定性为愚忠典型和战争贩子,华歆是和平统一的代言人了。

小豆子只能说,教授们的观点也不是没有对的时候,但他们不应该把现在看似对的观点,去强加到古人头上。同样,今天的影视剧和戏曲,也大可不必把今人的种种政治概念,都一股脑地让古人去说出和唱出。那样很累的,不光是看戏的,也包括演戏的。

更重要的是,教授们颠覆的,是千百年来树立在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招来一片骂声

《逍遥津》中的华歆
《逍遥津》中的华歆

现代版掩耳盗铃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的标题:“名家于魁智称‘京剧无须振兴正越来越进步’”,当时就觉得,这也太不靠谱了吧。打开一看全文,才知道,和正文比起来,这样的标题其实已经很靠谱了。下面是一些节选:

今报:大家一直说要振兴京剧,那么您觉得京剧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于:我一直不愿意说什么振兴京剧,你怎么就知道京剧不兴呢?我们不能以一场演出的票房来决定一门艺术的兴衰,京剧在中国仍旧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难道说,非要像“文化大革命”时期,8个样板戏占据整个中国舞台,才算京剧的兴盛吗?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呢。目前,艺术形式的百花齐放,必然改变京剧一枝独秀的地位,但是就是因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提高,才使得京剧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京剧艺术正在越来越进步,越来越赢得更多人真正的认同和喜爱。

于魁智还是相当乐观的啊,认为现在京剧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小豆子不明白,他拿什么时期举例子不好,非得用文革时期“8个样板戏占据整个中国舞台”来表示“京剧的兴盛”。天大的笑话!那个时候慢说京剧,哪门艺术形式算得上兴盛呢?他怎么不拿解放后的头十几年做比较?不拿解放前的几十年做比较,哪怕拿文革后的十年来比呢?偏偏拿文革的十年,台上只八个样板戏的时候,来说那是“兴盛”。最可乐的是他还来了个反问,“难道说,非要像”那时候那样,“才算京剧的兴盛吗?”怕是除了于魁智,没第二个人这么说过吧。于魁智的逻辑有些怪:因为现在的文化环境不是京剧一个艺术独占舞台了,所以京剧的前景越来越好。而至于是不是有很多人来看(票房),不能证明京剧的兴衰与否。

莫怪这么些年于魁智没再恢复什么传统戏,而是一门心思往新编大制作上钻了。他是在搞“百花齐放”,在“改变京剧一支独秀的地位”,进而使京剧艺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没人看。注意,只有越来越没人看,才不是凭一场演出的票房来决定兴衰,才不是一支独秀,才是进步。

当晋国的那个小偷捂着耳朵,兴奋地认为谁也听不到敲钟声之后不久,他就被群众捉起来了,而此时,不仅敲钟的声音已经被外界的人听到,那口钟,也已经粉粉碎了。掩耳盗铃,就是这么个故事。今天,于魁智无疑正在做那个妄图把钟敲碎了盗走的小偷,但愿,京剧不是那口钟的结局。

京剧盗版盘

友人从上海休假回来,大约知道小豆子好戏,特地带了三张京剧 DVD,这是小豆子见到的比较专业的一份京剧盗版盘了。

这套名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盘,让小豆子最先想到的是周先生的那几部艺术片,因为上面还写着“名家大师,原人演绎”。而实际上呢,是周先生那些音配像的集合,而且从质量上看大概就是 VCD 的那些转过来的,凑到 DVD 盘上。每出戏的片头只留剧目名,没有录音年代、配像演员等,亦没有片尾的字幕。

DVD 的标题菜单做的还算精良,每出戏的剧名加上片断都很清楚。光盘本身也不差,甚至比小豆子以前买的一些正版曲艺的资料还有好。从盘的后面看,尚有一圈“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反光字样,只不过是反的,是让你从正面去读的,而你从正面看却因为正面有图案而遮住了。

小豆子不晓得这样的音配像浓缩盘是否很流行,只是每次自己回国的时候,都买天津出的那原版的 VCD。一来没有见到有这样的盗版,二来,戏曲出版物,还是以不鼓励盗版的为好。不过毕竟,一个对京剧一窍不通的朋友,并没有嘱咐让带什么回来,能够给捎来三张京剧的盘,已经很欣慰了,不可能再指望人家分清正版盗版来。

发现头一张盘的卷标很哏儿,不知道做盗版的人,当时在想什么。不可言传,有截图为证:

光盘卷标
光盘卷标

嗯…… 表情

多伦多票友春节联欢晚会

刚从郊区回来(来回两个多小时公交车程),参加由多伦多国剧社举办的“多伦多票友春节联欢晚会”。

头次参加这种活动,挺有意思的,场地是太古金王朝酒楼,到的时候已经高朋满座了,台上正唱着。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就听唱。后来随着人多了,也听不太清楚了,倒是场面上的动静依旧很清楚。后来就是上菜,边吃边听,最后上台领奖——拙作《多伦多国剧社公演〈四郎探母〉》获征文的第二名。敢情有名次的都被国剧社“聘”为顾问了,以后需要为国剧社的一些事情(特别是网上的)效劳,诚惶诚恐,实不敢当。

对晚会的整体印象是银发族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实际年龄都比看上去的要大,可见唱戏长寿了。台上场面上几位老前辈,有的只是敲几下锣,但仍然态度认真,尽职尽责,给或长或短的唱段做着伴奏。这种执着,让人钦佩。也正是这些老一辈的票友,让京剧能够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酒楼的老板刘仲民据说是票粤剧的,今天也来了一段京剧《借东风》,带着词儿上台唱的。小豆子对粤剧不甚了解,但这段京剧《借东风》大约应该就是粤剧风格吧。台下叫好不绝,显然这不是冲着艺术,而是冲着这份执着,以及为票友活动提供场地的行为。

听同桌奶奶级的老票友谈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剧社的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们不是专业,并非指着这个养家糊口,却能够这么一路坚持下来,凭着也是一份执着。

甚至于,对于今天台上唱戏的诸位,并不是台下所有人都能够听到,或者在认真听,但台上的他们仍然陶醉在自我演唱的氛围中,图的无非也就是一个自娱自乐,而凭着,也是一份执着。

这就是今天的所见所闻,“执着”二字,是京剧以及其他传统文化可以继续流传下来的根基。

刘仲民演唱《借东风》,注意旁边的文武场,以及幕上的脸谱(为刘本人自制)
刘仲民演唱《借东风》,注意旁边的文武场,以及幕上的脸谱(为刘本人自制)

是挺招人烦的

这条新闻比较短,全文摘下来吧:

观众最烦春晚戏曲节目

昨天,由某网站根据网友视频点击列出“2007年最不受欢迎节目榜”,由于魁智等人联袂表演的戏曲节目《天上人间》名列不受欢迎节目榜首。

此外,排名最难看节目第二到第十位的依次为杂技《俏花旦》、歌舞《欢乐和谐·四季风》、联唱《欢乐和谐·好光景》、歌曲《孝敬父母》、结束歌舞《难忘今宵》、《欢乐和谐·军旅魂》、少儿歌舞《阳光下的花朵》、歌曲《万家灯火》、水木年华表演的《和谐·闹新春》。该评选结果根据网友视频点击排行产生,名列最不受欢迎榜首的戏曲《天上人间》是网友点击率最低的春晚节目。

明显的文不对题。标题是“观众最烦春晚戏曲节目”,而文章头段说“最不受欢迎”,二段又说是“最难看”,最后一句点明,此“最不受欢迎”是由“点击率最低”得出的。这种语无伦次的报道,倒真是少见。由一个节目点击最少,推导出此为“最不受欢迎”,进而“最难看”,乃至“最烦”。

这条新闻实际上是要向大家说明:春晚的戏曲是看的人最少的。本来嘛,今年的戏曲节目放到了一个最无关紧要的时候——零点报时过后。记得每年好歹是零点前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主持人说都这么晚了,老年朋友都等着急了,赶紧上演戏曲吧云云。当时挺烦这句的,凭什么这戏就只是给老人看的?比较而言,今年的戏曲,似乎都没打算招呼这些老年朋友来看。

实话实说,今年的这个戏曲节目确是挺招人烦的,垃圾的不得了。尤其是像于魁智这样的演员,给安排唱几句所谓的京歌儿,就完事儿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据说戏曲晚会那边也是这么浪费于魁智的,鉴于还没有找到下载的视频,暂时无法评论)。戏曲节目越来越不像戏曲,戏曲演员越来越不像戏曲演员,这就是现在春晚上的戏曲走势。

新民晚报的一篇短文说中要害:“春节是一个中国传统的节日,但在央视春晚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艺术门类却只能当点缀……戏曲剧种的这么多演员只能挤在一个节目里,甚至连国剧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节目。”

这就是现在的大环境,戏曲的势越低,在晚会的比重就越低,进而,能够通过晚会接触了解戏曲的人就越少,然后恶性循环。

央视有三台春节晚会,独立的歌舞晚会,并没有妨碍歌舞节目在春晚的上演;而独立的戏曲晚会,却成为让戏曲远离春晚的最佳理由。

头一次,在看到春晚的戏曲节目时,感到脸上无光——太让人失望了。如果这时旁边有人问:这些就是传统戏曲吗?简直无言以对。

百万买剧本

近日,江苏省文化厅出资120万面向全国征集京剧现代戏剧本,其中一等奖作品奖金达30万元,这样的奖励力度在全国舞台艺术上是创纪录的。

这确实是创纪录的事情。120万,与其说是“为了推出体现时代精神、代表江苏水平、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的现代戏精品”,倒不如说是一种“投资”。120万的投资,为了一个好剧本,这显然是一个一次性的投资。江苏省文化厅的这种做法其实很明显,就是希望籍此能够得到一个适合各种大赛参评的剧本,进而使之成为所谓的“舞台精品剧目”,拿几个大奖回来。在这里完全可以预测一下所征剧本的下场——不论最后征得的剧本如何,得奖与否,它都不可能流传下来。功利动机下,能够有什么“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作品呢?经久不衰的传统剧目,又有哪个是拿钱砸出来的呢?每年的评级、评奖,打造“精品剧目”,鼓励创新改编,抛弃传统,已经够畸形的了。政府出面出钱征集剧本,是这种畸形规则下的又一“创新”。

君若不信,我们拭目以待其结果。

很多事情,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而是取决于一个态度问题。戏曲界的事儿,正是这样。“千金买马骨”,求的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而一百二十万买剧本,小豆子却看不到丝毫为了京剧继承的态度,所见者,无非是在买个“政绩工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