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OZ 编辑讨论

DMOZ 的编辑论坛里在讨论戏剧网站的分类问题。如果你早前注意到的话,小豆子是那个类别的编辑员

这种讨论的气氛是很友好的,尽管目前还没有什么结果,但是小豆子要说的是,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为了一个目标而协商,有没有戏剧或戏曲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是主要的,而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这种氛围真的是很难得。而且,小豆子此前并不知道这个讨论已经开始,是在收到了上级编辑员的来函后才参加到讨论中来。

需要聊一下成为 DMOZ 戏剧类编辑员的经历。其实理由和经历都很简单:当年在给这个最大的人工编辑开放目录提交戏考网站的时候,小豆子发现这个戏剧类别下并没有一个编辑员,于是就提交了个申请,获批后,也就时不时地整理这互联网上的戏曲资源。注意:小豆子确实把重点都放在了“戏曲”上,而这个目录的初衷显然是为“戏剧”做一个目录(只不过当时已经有一些戏曲网站被归到“戏剧”类了)。这才有了今天的讨论。假设当初就有一个戏曲分类呢?也许小豆子就在那个类别下做编辑了。但因为没有这样的假设,这样“将错就错”地进行了几年,直到如今。

顺便说一下,大约很多高级编辑员都是有海外背景的人物,看这样的讨论,有点儿累,因为虽然都是中文,但语法、用词有直接从英文思维直译过来的感觉。虽然能看懂,但是就跟读说明书似的……

既然提到 DMOZ 了,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小豆子认为这个开放目录最伟大的地方不是它有如何大、有如何广、参与的人有如何多,而在于它的这条理念

Our goal is to make the directory as useful as possible for our users, not to have the directory include all (or even most) of the sites that could possibly be listed or serve as a promotional tool for the entities listed.

实现对用户可用性的最大化,而不是本身规模的最大化——不贪高大全——这是多少网站多少年也品不出来的道理。

《曲苑杂坛》走进加拿大

上一次看《曲苑杂坛》,是将近十年前了。

本周,《曲苑杂坛》走进了加拿大,先后在温哥华和多伦多演出三场。今天下午,小豆子便到现场看了第二场演出。

《曲苑杂坛》走进加拿大宣传画
《曲苑杂坛》走进加拿大宣传画

据说《曲苑杂坛》已经有十七年历史了,真不敢想,看他们第一期节目的情形还依稀记得,片头曲还记得,“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东西南北中,君请看,曲苑杂坛,曲苑杂坛”,同时是一个展开的扇子自左向右合上,显示“曲苑杂坛”四个字。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光阴似箭呢。

真格的,这是头次在剧场看见汪文华、常贵田、王佩元、刘兰芳这样的人物,虽然座位在二楼,隔着的距离甚至不如电视上看得清楚,但感觉毕竟是不一样的。顺便说一下,据说票很紧,不过从现场的情况看,大约也只有八成满,上座率甚至不如本地一场京剧的演出。

开场一首歌,然后是刘俊杰、韩兰成的相声《答非所问》,说实话,这个节目比较低级了,大老远来一趟就耍耍贫嘴,浪费了。之后是本地与曲艺家协会的节目穿插进行,包括董怀义的快板,杂技“肩上芭蕾”,魔术,苏州评弹,武术等等。中间常贵田、王佩元二位的《攀龙附凤》算是一个高潮,还结合现场抓哏,很好。

另外还有一段京剧,算是汪文华所说《曲苑杂坛》的“新奇特”的范畴,来了个“孙悟空大战穆桂英”。这就是纯粹给洋人看的玩意儿了,穆桂英和孙悟空自两边上场,一言不发,直接就开打——这比关公战秦琼还夸张,好歹那两位还来几句水词儿呢。然后孙悟空打下,穆桂英耍枪,接着孙悟空拿宝剑上(比较滑稽),扔剑鞘、对剑鞘等传统技巧,然后孙悟空又换口刀上来,俩人再打一通。最后孙悟空换回棍,打了几合后,亮相结束。最搞笑的是还吹了个尾声 表情

后来演孙悟空的王化武还来了段口技,学了李扬在《西游记》里给孙悟空配音的声音,好歹也算多才多艺了。

最后是刘兰芳上场。这个节目单就很误导了。其实按照刘兰芳的位置,最后一个大轴没问题,但偏偏节目单把她给写到第一个去了,这样过去若干个节目都没露面,倒让人以为今天刘兰芳有事儿来不了了呢。不过好在不是这么回事儿,刘兰芳还是底气十足地来了。

谢天谢地,终于不又是《岳飞传》了。印象中刘兰芳到那儿慰问演出都得是一段《岳飞传》。这次来了个《康熙买马》,还真是头一次听,小段儿,并不长,但也是很精彩的,观众反应也很热烈。猜想刘兰芳选这段儿,大约是要康熙爷最后那句“您一路走好”的口彩儿。返场来了个贯口。

这场演出,不光是让在海外的华人重温了故国的文化艺术,小豆子想,这对在现场随着父母看演出的小娃子们也是一个很直观的冲击,让他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公车站等车回家,有两家小孩儿都是手里攥着魔术变剩下的扑克牌,在那里缠着爹娘问这魔术是怎么变的。有个爹那是相当高明的,说:“你要想知道怎么变的,那就得回国买了书看,那书又是中文的,所以你得先学认中国字儿” 表情

十年久违的《曲苑杂坛》,竟在异国他乡看了个现场,倒也有趣。

《白马坡》

《白马坡》这戏,关公、颜良、曹操,缺了谁都不好看。

其实这里最费力不讨好的就属颜良了,打一上来就开始和曹将开打,一场接一场,到最后还得让关公给一刀斩了,满台下给关公的范儿叫好的时候,颜良只能直挺挺躺在那儿,而一秒钟前,跟关公配合得严丝合缝的一摔,那功夫可是不在关公之下呢。

曹操也不好去,关键是一个度。心机和城府,是要同时在台上展现的。山上和关公的对话,包括颜良被斩的那一霎那,虽然一台无二戏,大家注意力都在山下,但山上的曹操也不能闲着,要做出既惊又赞的样子,甚是不易。看李荣威的曹操就很到位,而李万春、赵松樵音配像版的曹操听录音也是不错,可惜演员表上未见原人的名字,给忽略掉了。

关公其实倒简单了,在山上说一通大话,还基本上是眯缝着眼睛,要把一种傲气演出来。蔑视,就是这样蔑视敌人。最后颜良的脑袋都还是马童给砍下来的,关老爷根本不惜的去处理这些琐事儿,一刀砍下去,完事儿。

想起侯宝林一段相声,形容旧时艺人来回赶场,容易出事故:有个二花脸,人家演颜良,他就去文丑,人家演文丑,他就去颜良。这天扮上颜良上场和关公一照面,关公说“来将通名”,颜良就傻那儿了,忘了自己是演谁来着,于是闹出笑话。侯大师按理说对京剧应该是门清儿的,可《白马坡》里颜良压根儿和关公就没搭上过话啊,就是《三国》原文也是如此。关公赤兔马快,颜良还没看明白,就被斩了。另有一段相声倒说的在理,当初刘备让颜良给关公带信,跟颜良说明白,关公骑的是黄骠马,结果关公到曹营换了赤兔马,颜良正纳闷儿这人长得和刘备说的关公一样,可马不一样,一犯犹豫,关公马到,咔嚓就给斩了。

这种戏现在很难见到了,因为不光是关公不好找,就是像颜良这样的武二花,更是凤毛麟角。

看一下下面这张截图,镜头的选位很好,既有山下的关羽,又有山上的曹操——以前的电视编导很会拍,也懂戏,要是搁到现在,这会儿应该是在拍观众席……

《白马坡》王金璐饰关羽、李荣威饰曹操
《白马坡》王金璐饰关羽、李荣威饰曹操

出公差

明日一早起出公差三日,周一夜归。将和国内差出十四个小时时差。

不可能更新网站了,能抽空看看大家伙儿的 Blog 就不错了,拾慧是否更新再看。

总之,周末愉快,下周见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