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音乐之声》

生书熟戏,中外一理。

北美的电视台,圣诞前后一直到新年,这期间大约主力员工全去休假了,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除了新闻外,就是放一些老片子,而且是年年放了年年放的老片子。比如《音乐之声》、《34街的奇迹》等等。就像我们的大小京剧院团一过节就演《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一样,不同的有两点,第一,我们的演出起码还是年年不同的组合的现场演出,而外国的电影是不变的版本;第二,我们的戏码,貌似即便是不过节也是那几出。

但是,熟戏,老这么放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总要有一些新鲜的东西来吸引新一代的观众。这个观点和试图把大众拉到戏院里看戏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于是,电视台也会在节前播出一些这几年比较热的新片子,比如《变形金刚》、《怪物史莱克》等等。

小豆子并不反对京剧院团去排演新戏,但是前提是排出来的东西要符合京剧的规律,起码让人看了感觉是京剧。如果大导们觉得不往京剧舞台上灌足了零七八碎就不能展现他们高超技能的话,那不如赶紧转到电影的天地来,那里可以随便造。

新编的东西,一样可以成为后世的经典。电影是这样,京剧也是如此。《将相和》、《赤桑镇》、《杨门女将》这样的戏,问世不过四、五十年,但是却与那些骨子老戏一样,翻来覆去地上演,在票友中传唱。其实,检验一出新戏是否成功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它在得了若干奖项后是否还会在舞台上出现,而且能被不同的剧团甚至票友排演和演唱。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出现的《曹操与杨修》,其艺术生命力也要比如今任何一出大制作要强。就像那些新电影一样,在首映期间拿到高票房不算什么,拿小金人儿也不算什么,而如果它能成为年终的重温影片,那么它也就像经典迈进了一步。

又说到《音乐之声》了,虽然年年播,但是小豆子一次也没有看全过。小豆花倒是看过全本的,基于生书熟戏的定律,再看一遍也无妨。所以两周前电视台播的那遍,又重温了一次,尽管还是没看全。片中的一些歌曲发音清楚,调子很容易记,用词也不是引经据典的华丽,很平实,不难听懂,难怪流传得下来。

艺术应该是相通的,通俗易懂的经典曲子,不就和京剧唱段似的了么?下面四句,可以用西皮摇板的板式来唱,是为京剧版的《雪绒花》 表情

每日里雪绒花迎接于我,
小且白光又亮甚是快活。
风雪中绽开放全然不却,
愿此花永芬芳保佑我国。

原词
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Bloom and grow forever

Edelweiss, Edelweiss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籍此《雪绒花》和遍地飘雪的时节,祝各位新年愉快!

潮人

据查证最新的词典,“潮人”的名词解释是这样的:

2005年香港流行用语,一般指追上潮流,走在时代尖端的人。亦可用作反话,指人非常落伍,古老当时兴。其他相关用语有潮爆,潮裂。

小豆子不清楚,什么时候看京剧的人成为了走在时代尖端的人。《京华时报》这篇《王珮瑜孟广禄让京剧成时尚,三台大戏唱爽戏迷》报道,简直惨不忍睹,整篇报道的风格和用词,不是潮人,而是雷人 表情。随便摘几句:

他们高亢的嗓音、煽情的道白、密不透风的对唱令京城戏迷大呼过瘾。

老戏迷直言几位名家当红有理,不服不行。年轻观众则惊叹京剧原来很好看,王珮瑜、孟广禄让赏国粹成为了时尚。

孟广禄出场一句“都只为龙国太江山要让”立刻掀起满堂彩。他对高音区游刃有余的把控、对字眼抑扬顿挫的独到设置,都令观者血脉偾张。

王珮瑜笑言自己的任务就是把京剧带出“小众圈子”,让潮人们爱上它。她说:“京剧是很美的,我把自己弄得很时尚,这代表着京剧的新生力量在宣告:我们很传统,但也很Fashion。”

这么乱七八糟的新闻稿,王、孟二位竟也就点头让发表了。京剧以现在的情况看远不能算是流行文化,一个京剧演员会的戏,大概还没有流行歌曲的歌手会的歌儿要多呢。光看看他们这所谓的“三台大戏”,哪个不是成年累月翻来覆去演滥了的?不错,王珮瑜较其他演员来说在继承传统老戏上要做得更好一些。但既然在做小众艺术,就应该耐下心来把它做好,而不是图一时嘴上的痛快,在媒体上鼓噪一番就认为京剧是时尚了。更何况,这样夸张的报道,透出的是一种浮躁,而不是一个传统艺术所能积累沉淀出来的感觉。

这个喧嚣的时代,不缺这样喧嚣的报道。Fashion,不是京剧在这个时代能承载的。踏实做事儿的好。

当然,也许人家把潮人做反话来说呢。

《美食家》读后感

在飞机上读中篇小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那种不长不短的行程,最适合不过了。就像陆文夫说的那样:“生活的节奏比以前稍许快点了,可供阅读的非文学类的刊物也大大增加,读者看长篇没有时间,看短篇又不过瘾,因此中篇便广为流行”。

说到陆文夫,以前对他的作品没有任何接触,就是这个人本身也是闻所未闻。当然,小豆子在非电脑非京剧非曲艺的领域本身就很少涉及,古典小说看了不少,现代的,“新时期”的,虽也不能算是没有看过吧,但太少太少。

小豆花在这方面就不同了,各种领域都有涉足,而且都能记住很多精髓的地方。这样小豆子就省事儿了,她推荐或者提及什么好的作品,拿来也看看,没跑儿,还省去了甄别的过程。

这本《新时期中篇小说名作丛书》之《陆文夫集》就是这么从图书馆借来的,在从纽约飞回来的路上,展书一观。

头一篇《美食家》的最后,陆文夫写道:“本文是小说,纯属虚构”。很常见的“免责”声明。

但是,像文中朱自冶这样的民间美食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定有的。而且,这类人在哪一个行业也都会有的。自冶,大约是自我陶冶的意思了。这样的民间大家,揣着各样的学问,如果不是有像包坤年那样的活跃分子,这些学问,是怎么也腾不到 TDK 磁带上,也就只好自冶了。

书里的高小庭,不止一次被警告:“这样珍贵的材料如果不及时抢救,那是要对历史负责的!”

然而,要抢救的,何止是《美食家》里的苏州菜,肚子里的学问也不一定要与填饱肚子的美食有关。你可想而知,小豆子又联想到了我们的京剧。

音配像受到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历史资料的抢救,尽管你可以说它不是百分之百还原了舞台艺术,而且有些前辈的艺术已经不可复制,但它总比没有强。我们看到,音配像的这数十年中,又有多少艺术家去世,而没有被配像以及更多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的更冷门的剧目,恐怕也就被淹没于历史的灰尘里了。

记得多年前,戏迷知音尝试着做了一点儿类似包坤年的工作,用 DV 访谈了一些在天津的老艺人,像董文华、尚明珠,如今,董文华也已离世,垂垂老矣的艺人们还是有一肚子的玩意儿需要给腾出来,TDK 也好,DV 也好,虽然我们现在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做这事儿的人,太少太少。

老唱片的合意太爷在从刘曾复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小杜鹏老师在从李金声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王珮瑜在从李世霖那里抢救东西,笔记、录音。只是,政府也好,民间也好,做这事儿的人,相比需要抢救的东西,仍然太少太少。

难道,对珍贵资料的抢救,只出现在虚构的小说里?

谢谢小豆花推荐的书(加点儿私货,今天和小豆花认识一年啦 表情

目睹汽车文化

其实现在小豆子人已经在纽约了,只是回头来写几天前的那次出差。上次回来的路上光顾着在飞机上看电影了 表情,也就没像去时候那样,读点儿啥,写点儿啥。

波特兰是个神奇的城市,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公共交通十分出名,市中心地区的公交甚至是免费的,地上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都很高级,设计得很合理。但是且慢,这并不是最神奇的地方,最神奇的地方是,在政府砸下这么多钱之后,我们看到的波特兰市中心,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停车场!其停车场之多之密让人咂舌,密度相当于,从北京火车站往西行至台基厂大街口,会在路两旁出现至少三个广场式停车场和三座五层楼高的停车大楼。晕。

和当地人聊起,你就会感到大老美对私家车的依赖到了什么地步,难怪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家”。和便利、便宜、甚至免费的公交系统相比,每天开车上下班对他们来说还是“更方便”,有这一个理由就够了,大老美可不希望在一个风雨天下了公车之后还要步行五分钟从公车站走到办公室。晕。

于是,走在街上看到的行人,或者从车窗望进去看到公车里坐着的乘客,可能还不及整个波特兰的停车场多,而停车场都是满满的车。再晕。

对于有着汽车文化的大老美来说,公交系统在软硬件的提升并不能让他们就此抛弃自己的私家车,市政上仍然需要大量的停车场来满足有车一族的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尽管公交系统在波特兰有着相当的优势,公交出行的概念也还是要慢慢普及。

环境的改造与政府的引导并不足以使一种文化走势立刻转向。就像我们在解放初期花了很短的时间把全国范围内的妓女都取缔了,而后又花了十年时间把那些“四旧”都破除了,结果转到二十一世纪,这些玩意儿还是能卷土重来。我们从1963年现代戏全面接管舞台开始,到1978年长达十五年的时间与传统戏绝缘,却仍然挡不住拨乱反正后的恢复上演传统戏。生命力强的艺术和文化是扎根在民间的,就像波特兰的私家车,就像我们的很多传统艺术,戏曲和曲艺。

也许,下基层、下乡演出是传统表演艺术的出路,因为广大的老百姓大约还是爱看的,只不过上不起城里那些豪华的大剧院,或者小园子更适合这些本来就属于民间的艺术的发挥。也许,干脆把那些院团都下放到民间是个好法子,如同京津地区那些扎于茶馆的相声大会和评书园子。但是,被我们供养了那么多年的国粹剧团,还能下水么?下水了,恐怕也就呛死了……悖论。

波特兰唐人街牌楼
波特兰唐人街牌楼

上图是波特兰唐人街的牌楼,上书“砵崙華埠”里的“砵仑”两个字,不也经历了一百余年还没有变成现代的“波特兰”译法?

《书外书》

小豆花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书外书》,一个故事集子性质的大厚本儿,都是一些与古典名著相关的民俗故事,所谓“书外书”,就是与古典名著挂钩儿,但是从性质到内容上都与名著相去甚远。在有了古典文学的基础后,读这些民俗学的东西,非常有趣儿。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就像如今网络上时常能够出现好的段子那样。好段子的创作者只是普通的网民,这与民俗学来自民间口语相传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俗,但是相当有特色。小豆花和小豆子都是俗人,所以对于这种俗文化,看起来是津津有味,乐不可支。

比如,我们可以读到一个关于唐僧前世的故事,说的是当初唐僧前世是天上玉皇大帝身边儿的一个大太监。啊,大太监,您看《铡美案》里面站在陈世美边儿上抱着个苍蝇刷的,那就是大太监,别说,唐僧这个前世大太监还就在天上碰到了个陈世美,这个陈世美中状元后被唐僧看中,生生给配了个公主,后来陈夫人母子来找夫君,让唐僧赶走,还派了个老鹰把陈夫人给啄成白骨糟糠——据说这就是“糟糠之妻”的来历。总之,唐僧在天上没干什么好事儿,所以后世就要西天取经,遭了九九八十一难(呐,请注意,后来有个三番变化的白骨精,据信就是这个陈夫人变的,要来报仇)。这个故事虽然颠覆 表情,但是民间舆论对是非善恶以及因果报应的信念,清晰可见——多么纯朴啊!

又比如,不同版本的民俗故事都会去有声有色地描述孙悟空这个猴子究竟是为什么能够从石头里生出来——也就是考证这个猴子的生身父母究竟是谁,其演绎方式不逊于如今那些狗仔队的记者八卦名人绯闻的风格。

戏里的故事,虽然出于古典章回小说者居多,但是在内容上,会包含很多这种“书外书”的玩意儿,比如不见于《三国》的《黄鹤楼》《滚鼓山》。其实,古典章回小说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民间故事集合并再加工的结果,在这个合成过程中,总有一些被弃之不用的素材,而在合成之后,又会有一些据此演绎出的新故事,戏曲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演绎,成为了有特色的文艺形式,而由于题材来自这些民俗,也就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不过今天的专家除了批批这个低俗那个庸俗之外,并不能够给出一个良方,怎样才能够达到雅俗共赏?于是如今的局面就是,雅的非常雅,俗的非常俗,和贫富差距似的,越拉越大。

《书外书》的代序里写道:“我国民俗学在建国以后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民俗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小豆子没学过阶级论,不晓得这么土得掉渣儿的民俗学是怎么被划归到资产阶级的队伍里的。但不管怎样,在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建成、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的今天,有着“三俗”特色的艺术形式抬头了,那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了,这毕竟还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或者说,符合建国后的这个阶级定性。

所以看到舞台上那些俗不可耐的节目,也不必痛心疾首;而京剧,也不必总在那儿装成高雅艺术,无论从演出形式上还是从票价上,都应该回归本位,稍微俗一点儿。

微软

在 IT 部门里,我们经常嬉笑怒骂于微软,但同时,满电脑装着都是微软的玩意儿。

念完经打和尚?

微软的东西做的好是真好,被笑骂,也多数是 IT 人骂其不争气罢了,有些东西越做越离谱,开历史倒车,或者补丁补补丁乃至补丁造新问题这样。我们还是真心盼着微软好的,微软好了,我们的活儿就轻松了不是。

Linux 固然有其优势,但是论普及,还是得大众化才好。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甭管在电脑还是文化领域,都是这个意思。微软最值得称赞的 Windows 95,正是在易用性和传承上下了很大功夫得以成功。关于这个,周末准备专门写一篇深入的文章,兼论戏曲的传承。打个预告。

为什么想起谈这个呢?一个是最近读的一本书,另一个是刚看到微软3月13日在工体举行的“群英会”,于中国正式发布 Windows Server 2008、Visual Studio 2008、SQL Server 2008 三款企业级核心产品。产品不说了,但就这个发布会来看,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搞了一大段京剧的演出,虽然这种和奥运会仪式上走走台子的京剧差不了多少,但他们想说什么还是很明白的,那就是,我们很看重这个市场,我们在试图融入到这里的文化中来。加上以前微软还在网站上提供过京剧内容的桌面主题供下载,收买比如小豆子这样的戏迷还是很有效果的。

一个细节:“群英会”上京剧人物很多都是背狐狸尾戴雉鸡翎的番邦外将,看来微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呵 表情

微软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比较重视的,欣慰啊。

发布会京剧场面
发布会京剧场面

顺便说一下,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电脑对对联儿,有人玩儿过吗?没有的话,强烈推荐——当然不是说它能对得多么高明,但在取笑取笑下联结果的同时,小豆子仍然要感叹人工智能的强大。而感叹之后,还是更要感叹中文及其内在文化的高深。

京剧进学堂

教育部要把京剧纳入中小学的音乐课,从标题来看,是一件好事儿。

毕竟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总是在传统文化上有所缺失,把京剧补入音乐课,是一个好的举措。

但是当看罢将要纳入音乐课的唱段后,小豆子不得不对教育部的居心打一个问号。一起看看这些唱段:

一年级《报灯名》
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
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
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猛听得》
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
八年级《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九年级《智斗》

《报灯名》是哪一出戏里的不太明确,权且算是《打龙袍》里灯官儿的数板吧;另外那个《猛志在胸催解缆》暂时搞不清是那出戏(有高人知道么 表情),但单凭这七个字儿,算在革命的现代戏应该没跑儿。这样统计如下:

传统戏:《打龙袍》1段,《铡美案》1段,《三家店》1段,《定军山》1段,共计4段
新编历史剧:《穆桂英挂帅》1段,共计1段
现代戏:《红灯记》2段,《智取威虎山》1段,《红色娘子军》2段,《沙家浜》3段,《奇袭白虎团》1段,未知1段,共计10段

好了,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戏占了三分之二的唱段份额。谢天谢地,当年的样板戏只有八个,要是十八个,这十五段还不全被样板戏占据了?

这里并不是说样板戏不好,而关键的问题是,用这种革命样板戏来灌小朋友,是否能被同学们接受呢?曾记得上学那会儿,大部分同学最不喜欢上的课就是政治了,死记硬背而已。现在又拿来样板戏来代表京剧,难免会适得其反,让同学们对京剧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糟糕了。平心而论,传统戏在这个教学列表里所占比例不大,是小豆子最感遗憾的一条。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儿,有些变味儿了,这件事儿本可以更好。所以我们要质疑教育部的居心所在,他们是要推广京剧还是打算把京剧在青少年中的印象给毁了?

其实,中小学语文课中有不少可以和传统戏结合起来的,比如小学课文里的《草船借箭》,中学课本里的《范进中举》,以及京剧《打渔杀家》的剧本,都可以结合京剧唱段来教学,不一定非要走音乐课的形式,如何把传统文化有机地和现有的教学结合起来,渐进式地推进,这才是传统文化教学的关键所在,而不是唱几个唱段,走走形式。很多细节都是应该注意的,比如京剧讲究生旦净丑,学到《铡美案》的时候,难道会要求所有女同学也一起唱么?那么《穆桂英挂帅》呢,男同学怎么办?

看到也有不少网友对教育部这样的选材提出质疑,甚至有人对把京剧本身纳入基础教育这件事儿提出质疑。说实话,即便十五个唱段都是传统骨子老戏,我们也不可能指望加入基础教育就可使京剧普及。但从传统节日的放假,到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回归,都是一种积极的现象,值得肯定。

从《音乐之声》谈对经典的尊重

《音乐之声》大约是西方的《龙凤呈祥》?至少加拿大是这样,每到圣诞节的时候,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就会重播这部著名的音乐剧。

《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

“生书熟戏”的理论看来在西方也是如此,至少,人总是要怀旧的,中国人,外国人,佳节时的情怀,在喜庆团圆之外,怀旧也许也是一个共同的感受。

经典的东西,就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并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接受。经典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很难超越,后人也不敢轻易去碰。

当然,艺术上的经典不妨碍科技上的进步,两者并不矛盾。西方的科技发展,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产品,但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却还是那引人怀旧的经典。日新月异的科技是用来把经典的东西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而不是用它们去糟改已然的经典。我国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但为什么在艺术上,却一定要以推倒一个个经典为代价,来树立新的所谓的“经典”?

一部《音乐之声》也许就是我们定义里的传统戏了,他们的传统戏历史没有我们长,剧目也许也没有我们多,但也许恰恰是数量上的有限,才使得他们非常地尊重这些艺术作品(同理,他们对待古建筑的作风也与我们截然相反)。而我们,是否因为值得糟改的素材太多了,才这么肆无忌惮地扬弃已有的经典?

尊重已有的经典,是我们文艺界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学习的。

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好玩儿归好玩儿,也就是偶尔动动那些文档不全又要自己修理的程序而已,要成天干这玩意儿可不成,光这时间就搭不起,今天下午一直到晚上就研究一个数据库的结构,煞费功夫。

其实戏曲曲艺呢,就是一个逆向工程。口传心授嘛,技术文档也不能说没有,但无非就是一些总讲、剧本、唱词儿一类的玩意儿,更多的是靠老师的讲、演员的悟,你作为演员,看到的是台面上精彩的演出,若不去花时间把这点儿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搞明白了,那是出不来东西的。

逆向工程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单纯复制原来的玩意儿,掰开揉碎之后,要整出一个新玩意儿,还是干那活儿,但不完全一样。

现在戏曲方面的逆向工程就做得很糟糕,要么没有整明白原来的产品是怎么回事儿呢,就整出一个新玩意儿,和原来的功效完全不同(即所谓新编大制作之流),要么就是单纯地复制原来的产品,结果就是一个简单的克隆(即一些所谓流派传人)。

静下心来花时间琢磨是关键,但现在看,我们的演员缺的不是安静的环境就是琢磨的时间了。

看到一件不要脸的事儿,勾起一篇旧文

又快到端午节了。今天看到一条不要脸的新闻(当然,实际上每天不要脸的新闻还是很多的),标题叫《川剧助兴韩国端午祭》。内容大约说的是四川“省青少年川剧友好艺术团的团员们带上精彩的川剧节目,启程飞赴韩国后,他们将应邀参加韩国江陵端午祭活动,并向全世界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川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历史悠久,唱词优美,技巧独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们希望把川剧艺术带到韩国,让我们的青少年也感受这种美丽的文化……”

这就算承认端午节是人韩国的了吧,还跑去舔着脸给人家“助兴”去,真没劲。

翻出三年前一篇旧文,那会儿帖在咚咚锵的中国京剧论坛里,彼时尚未开始写 Blog。就着这个,今儿放这儿存个档吧,有看过没看过的,就是个乐儿。灵感全来源于此(并附于文后)。

《屈原》拉外行群众“下水”

许多不过端午节的群众因此喜欢上了端午节;入场券愁坏族韩哈

2004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

北京胡闹信报

记者:小豆子

汇集了我国和韩国最强主创班底的大型祭祀大典《屈原》,在汨罗江的两场彩排、五场公祭,场场爆满。主办人族韩哈在那几天里时时都在为入场券的事头疼,许多部级领导、外省市文化主管领导和诗坛老作家提出了想来公祭的要求,票却早已没有了。强大的文化班底加上陈薪伊崭新的韩国手法,使这场活动在首届中国韩国美食文化节中掀起了最强劲的热潮。

作为本届中国韩国美食文化节上的重头戏,《屈原》的活动票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经销售一空,且以个人购票为主。购票的群众中既有多年痴迷于端午节的老祭人,也有对爱国诗人屈原慕名已久的新祭人。韩国汉城弘益大学亚洲文化教授李蒙仁博士在上半场结束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活动相当有意思,音乐也非常好听。我经常看文化演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这个韩国的文化肯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是个很大的创新。看这个演出活动让我很振奋、很兴奋,我最喜欢这个活动的形式。我觉得,今晚应该有很多群众都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这场祭奠虽然形式非常新颖,可人员服饰却是春秋时代的味道。我看到祭台上韩国乐队和中国的乐队是分开的,这是很难合作的,却配合得相当好。我想不该对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做比较,因为中国文化如果只有一种形式,那就完蛋了。文化需要创新,也需要保留它的传统。”

一位中年女群众说:“端午节的粽子确实是改革了。我原来不爱吃粽子,后来粽子进行了改革以后,确实是好吃了。原来我也吃过类似豆沙馅这样的粽子,自打吃了带泡菜的韩国粽子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粽子的外观、糯米、馅儿都不错,所以我觉得粽子融入了其他的食品要比单调的粽子好吃得多。”

学金融专业的赵女士看完《屈原》后,盛赞有加。“上半场挺不错的,这个形式非常好,韩国音乐在烘托仪式方面确实有很大作用,把群众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可能因为我比较年轻,所以觉得煽情的地方还是多了点,如果节奏能再紧凑一点,我觉得会更好。因为煽情太多总让人觉得这是结尾,又出了个结尾……对于韩国人的艺术形式我都很喜欢,特别是那些韩国的龟船,虽然不是中国的龙舟,可就像是当年薛仁贵跨海征东遇到的高丽战船,让人忘不掉。”

在采访中,很多端午节外行也因为这场活动的形式,而对端午节开始刮目相看。已退休的史老师评价这场活动粽子多、做得好。他说:“我虽然一点也不懂粽子,但吃着很好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新颖,韩国口味很新颖。特别是粽子皮、糯米、泡菜更是棒极了。时代变了,端午节和粽子的内容也在改变。我以前并不爱过端午节和吃粽子,是喜欢吃粽子的老伴硬拉我来吃的。看来《屈原》真是把我拉下水了。”蒲黄榆二中的王老师也颇有感受地说:“我是经人力荐才来参加这活动的,我觉得这场活动的中国味并不浓,但可以感受到主办者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灵感,而且创新得这么好。”

附真实新闻2则:

===================

《梅兰芳》拉外行观众“下水”

许多不看京剧的观众因此喜欢上了京剧;入场券愁坏王玉珍

北京娱乐信报

记者:唐雪薇

汇集了京剧界最强主创班底的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在长安大戏院的两场彩排、五场演出,场场爆满。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在那几天里时时都在为入场券的事头疼,许多部级领导、外省市文化主管领导和京剧界老艺术家提出了想来看戏的要求,票却早已没有了。强大的梨园精英加上陈薪伊崭新的导演手法,使这出戏在第二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中掀起了最强劲的热潮。

作为本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上的重头戏,《梅兰芳》的演出票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经销售一空,且以个人购票为主。购票的观众中既有多年痴迷于京剧艺术的老戏迷,也有对艺术大师梅兰芳慕名已久的新观众。美国檀香山夏威夷大学亚洲戏剧教授魏莉莎博士在上半场结束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戏相当有意思,音乐也非常好听。我经常看戏,京剧的传统戏和这个交响剧诗戏肯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是个很大的创新。看这个戏让我很振奋、很兴奋,我最喜欢这个戏的唱腔。我觉得,今晚应该有很多观众都是喜欢京剧传统戏的,这出戏虽然形式非常新颖,可唱腔音乐却是传统京剧的味道。我看到舞台上交响乐队和京剧的乐队是分开的,这是很难合作的,却配合得相当好。我想不该对传统戏和新编戏做比较,因为京剧如果只有一种形式,那就完蛋了。艺术需要创新,也需要保留它的传统。”

一位中年女观众说:“京剧确实是改革了。我原来不爱看京剧,后来京剧进行了改革以后,确实是好看了。原来我也看过类似《钓金龟》这样的戏,自打看了《宰相刘罗锅》以后,我就喜欢上了京剧。这出《梅兰芳》的唱腔、演员表演都不错,所以我觉得京剧融入了其他的艺术要比单调的传统戏好看得多。”

学金融专业的赵女士看完《梅兰芳》后,盛赞有加。“上半场挺不错的,这个形式非常好,交响乐在烘托剧情方面确实有很大作用,把观众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可能因为我比较年轻,所以觉得煽情的地方还是多了点,如果节奏能再紧凑一点,我觉得会更好。因为煽情太多总让人觉得这是结尾,又出了个结尾……对于演员的表演我都很喜欢,特别是孟广禄,虽然是反派人物,可就像是《沙家浜》里的刁德一、《红灯记》里的鸠山,让人忘不掉。”

在采访中,很多京剧外行也因为这出戏新颖的形式,而对京剧开始刮目相看。已退休的史老师评价这出戏名角多、唱得好。他说:“我虽然一点也不懂京剧,但听着很好听。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新颖,交响乐很新颖。特别是布景、灯光、道具更是棒极了。时代变了,京剧的内容也在改变。我以前并不爱看京剧,是喜欢京剧的老伴硬拉我来看的。看来《梅兰芳》真是把我拉下水了。”蒲黄榆二中的王老师也颇有感受地说:“我是经人力荐才来看这出戏的,我觉得这出戏的京剧味并不浓,但可以感受到导演是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灵感,而且创新得这么好。”

===================

端午 韩国申报文遗 震惊北京 外国如申报成功,无颜见祖宗

【北京讯】据人民日报报导,亚洲某国将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端午节登录为该国的「无形文化遗产」。「端午节竟然变成别人的」,此一消息传出,让北京方面大为震惊,学者主张将传统节日「打包处理」,集体向联合国申报文化遗产。
据报导,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6日提出警告,东北一位大学教授发出一封急件给他,表示「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并已列入该国国家遗产名录。

据香港媒体太阳报查证指出,所谓「亚洲某国」就是韩国。

周和平于日前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会议上,相当焦虑地表示,端午节是有著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外国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但也有学者批评中国政府自己都不重视端午、中秋、清明、重阳这些传统节日,也不列为法定节日加以保护,造成传统节日的意义与精神一点一滴的流失。另有学者批评:「不少年轻人热中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但根本搞不清楚这些节日内涵,还是照样跟著别人过。」

周和平透露,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中国方面正在加紧考虑将所有传统节日「打包处理」,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无形文化遗产」,以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遗产,也让年轻一辈认知维系自己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端午节很早之前就随著汉文化次第传入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在韩国、端午节一样定为农历5月5日,但在韩国,端午节已经从中国的「纪念屈原」,转化为在播种结束的5月时分,祈求丰收的「五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