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

还应有不少人记得十几年前风靡银幕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吧?

现在回头看看这部电视剧,除了说这确实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以外,里面的一些传统戏曲的元素,是很值得一提的。

比如片头,三班衙役上场,王马张赵分班站立,包大人转屏风登场,这一切就如戏曲舞台上龙套的站门,在有锣鼓的片头曲的伴奏下,一切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带劲儿。

《包青天》片头
《包青天》片头

金超群所演包拯的扮相,无疑也是化用了戏曲舞台上的东西,包括抑扬顿挫的道白,把一个包公塑造得相当成功。虽然今天的我们没人见过包公,但都认为:这就是包公的样子。

当年小豆子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尚未入京剧的大门,但电视剧里化用的这些传统东西,并不需要一个人入了京剧的门才能看懂。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共鸣”吧。身为中国人,毕竟在骨子里是对传统的东西有着某种共鸣的,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旦接触,你就会接受。就如当年的动画片《大闹天宫》,迷倒多少孩子,但我们又有多少人意识到里面的锣鼓点实际是出自传统戏曲呢?

今天的传统文化,却在刻意去强调加入了多少现代元素。而像《包青天》、《大闹天宫》这样从未去强调化用了传统戏曲元素的作品,却能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白居易做完诗后先去给老太太念,直到老太太懂了,这说明诗里面的东西与普通人骨子里的文化底蕴产生了共鸣,这样的作品才是能流传下来的真东西。其他一切虚华的应景之作,早晚是会被人遗忘的。

顺便说一下《包青天》的主题歌,就是胡瓜唱的这首: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
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钻天鼠身轻如燕,
彻地鼠是条好汉。
穿山鼠铁臂神拳,
翻江鼠身手不凡。
锦毛鼠一身是胆,
这五鼠义结金兰,七侠和五义流传在民间。

这首歌与京剧里普通的包公戏唱词有个共同特点:水啊!想想京剧舞台上的包公,动不动上场就是一句导板或者摇板,夸赞宋王爷“有道”,然后一段流水下来就是说自己如何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等等,这首歌,和这段唱有一比:

食王禄理朝纲忠心可表,
龙图阁大学士兼管刑曹。
日断阳夜断阴神鬼难晓,
虎头铡除了些那恶棍土豪。
追魂鞭、照妖镜把妖魔擅扫,
法堂下比森罗不差分毫。
有冤枉,开封到,
断明了冤枉案执法如山决不轻饶。
三、六、九日开门放告,
收民词具结案按律勾销。

嘿嘿。 表情

戏曲创收

很多人悲观地认为,今天的戏曲,已经同赔钱买卖画上等号了。错啦!事实上,我们的戏曲事业,不仅为国家的 GDP 增长做出了贡献,而且给国企改革、解决工人就业等社会问题找到了一条阳光大道。请看:

江苏省昆剧院的新版昆曲《桃花扇》正在南京紧张赶排。据了解,由于该剧服装工程浩大,仅第一批戏服就动用了300多位“苏州绣娘”参与制作,而预计在未来三个月,总共会有上千名绣娘加入这个队伍。

据介绍,该剧近60名演员穿的200多套戏服,主要得依靠遍布于刺绣之乡镇湖的绣娘完成。这些服装是在元旦前在苏州剧装厂开始“放绣”的,由于规模浩大,承接服装制作的苏州剧装厂前期竟然动用了300多“绣娘”加以赶制。

多好啊,仅老戏新说一回《桃花扇》,就一下子解决了一千名服装厂工人三个月的工作问题!仔细算一下,60名演员穿200套戏服动用1000位绣娘,太奇妙了。

这还不算,继续看:

制作方预想,新版《桃花扇》将到上海、北京等地巡回演出,这些精美的昆曲服装也将同时进行集中展示,让这座流动的“昆曲服饰博物馆”随着《桃花扇》展示给全国各地的观众。

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为的是什么?就是拉动内需,促进人口流动,增加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收入进而使国家 GDP 增长。江苏省昆剧院不但解决了本地企业职工就业问题,同时也为铁道部与民航的创收添了一份力。试想,这么一个“昆曲刺绣服装博物馆”在全国流动,需要支付多少交通费啊。

由此可见,在国家花费大笔资金扶植传统戏曲的形势下,各剧院不负众望,以为国花钱、为工人创岗位、为交通创流量为己任,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且花了个干干净净,使一方社会呈现安康祥和的景象。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民族制造业和民族工商业的辉煌不远矣。嗯?戏曲的振兴?你跑题了。

论2006年春节晚会上的戏曲节目

终于把今年的春节晚会看完了,就戏曲及其相关聊几句。

今年一大变化:戏曲节目放到12点以后演了。记得以前倪萍说过那么一句,大意是“都已经很晚了,电视机前的老人们都等不急了,该上戏了”云云,言外之意,戏是给老人们的看的节目,小朋友们,请赶紧回避一下吧。今年把戏曲放到12点以后,是否意味着央视承认戏曲也同样属于夜猫子的年轻人呢?恐怕未必,两种可能:第一种,12点以后的节目基本属于鸡肋,大家都出去放炮去了,所以戏曲节目放到12点以后意味着档次又低一档;第二种,由于部分老人12点以前去睡觉了,造成戏曲节目收视率下降,于是明年春晚干脆把戏曲砍了。

当然,单就节目内容来看,还不如把它砍了呢。

春晚的戏曲节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越变节奏越快,别的剧种小豆子不说,单是这京剧,于魁智、李胜素上来对唱一段快板就算完了。为什么小品能去演个完整的故事,歌曲能唱个完整的歌,这不能上演个完整的小戏?小品已经是各地方言的都有了,这京剧就没人能听懂?你不演小戏也罢,来段慢点儿的总成吧?好像京剧除了二六就是流水,没别的板式了。当然,这个问题是近些年来春晚的常见问题,已经不指望能解决什么了。只不过,从最初两场相声演员反串京剧起家的联欢晚会,过渡到唱段联唱、再到如今不成样子的形式(这是什么形式啊,哪位给介绍介绍),春晚见证了传统文化的消亡。

另一个常见问题就是伴舞,小豆子一直很奇怪,那些伴舞的丫头,有人看她们吗?现在除了相声、小品、杂技外带主持人说话以外,所有的节目都有伴舞,看看这些:

伴舞
伴舞

于魁智身后伴舞的,比于魁智还要忙活……盒饭也不是那么容易挣的。

本次最大的问题就是改词儿,《对花枪》的词儿改了。这是继上次中南海堂会言兴朋改词后,又一次在大型晚会上,把一出戏的词儿给改了。改词的目的很简单,原来的词儿是悲的、惨的、哭的,总之,是不适合过年时候唱的,所以要改。这就怪了,京剧剧目成百上千,喜庆吉祥的戏有的是,就不能找出个吉祥如意的戏词儿来?除了颠来倒去那几段外,就要去改动那些本来是悲啦、惨啦、哭啦的词儿。只能说明:晚会导演智力的低下与演员所会剧目的贫乏。

当年霍英东每到北京机场就要看看壁画《泼水节》还在否,以此来了解政策变化。看每年春节晚会上戏曲节目的处境,也就了解中央对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态度了。

谁说我们不喜欢传统

很好的评论,通俗易懂,驳斥了“传统艺术没有市场”这种谬论。不光文中的天津相声回归剧场,北京的相声业已回归,期待更多的传统艺术回归本来面目,包括像曾经火爆的老车站剧社。

评论:谁说我们不喜欢传统

只要提到传统艺术不景气的局面,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现在的观众欣赏口味改变了”。好像普通观众应该为传统艺术不景气负责。从表面上看,这样说并非毫无道理。看电影电视的多了,看戏的少了;看MTV唱卡拉OK的多了,听相声曲艺的少了。不过,本市相声茶馆的火爆场面给了这种说法一个有力的回击。谁说观众肯定不买传统艺术的账?

传统艺术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当电影仅作为一种新发明在中国出现时,最先进入摄像机镜头的是京剧,相声评书等曲艺形式也曾以广播为阵地受到好评。但是电影电视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而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艺术门类。当这种艺术门类发展成熟的时候,它更契合当前社会的审美需要,对传统艺术而言,与其说借光不如说受到冲击。不是吗?有多少观众会上电影院看京剧,又有几个人会用MP3播放器听相声呢?

但这绝不等于观众不喜欢传统艺术。传统艺术原本是舞台艺术,是在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中锤炼、发展自身的。就好比同样是视听享受,舞台上锣鼓胡琴或许比现代技术合成的音响原始,但它却有戏曲、曲艺艺术生存所需要的生活原味。因为传统艺术原本就是在街坊四邻的调侃声中、在茶馆戏楼的嘈杂声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如今本市兴起的相声茶馆,包括其他地方的折子戏茶楼,正是恢复了传统舞台艺术来源并贴近生活的本质。不是吗?坐在台下听相声,就是比看电视里“耍贫嘴”感觉更亲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相声自身,而不是声光手段。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传统艺术复兴的关键有时就在发扬传统自身,谁说我们不喜欢传统?

京剧是文化遗产了

最新报道

文化部近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经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对1315个项目进行审议,共有501项民间文化入选,并从近日起向社会公示30天。

评选中,根据申报的项目类别分为民间文学、音乐、杂技与技艺、民俗等十个大类,北京市共有8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智化寺京音乐、昆曲、京剧、天桥中幡、象牙雕刻、景泰蓝制作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木版水印技艺。此前,北京市共有21项民间绝活参与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是意味着,今后谁再胡遭改京剧就可以以破坏文物罪论处了?还是意味着,今后“专家”们可以打着保护的旗号向政府要更多的钱然后胡遭改了? 表情

张春帆,你死早了!

像越剧界著名的戏霸张春帆之流,若是活到今日,一定很欣慰。

在新时期当一个戏霸远比旧社会容易且保险。比如,在旧社会,戏霸往往霸占一个演员,或者一个戏班,造成的影响也只是小范围的,而且可能会受到演员公开的抵制;在新时期,戏霸的影响不但是全国性的,而且可以霸占大批演员,或让他们昧着良心演戏,或大把砸钱让大制作的新编戏充斥舞台,或大笔一挥把传统戏改头换面……

当然,新时期,戏霸的头衔也早已变了,比如“著名导演”,比如“院长”,比如“专家”,比如“领导”……

新时期,戏霸不再掌控着低端的地痞流氓,而已是传媒舆论、宣传机器在手,需要时,大张旗鼓,热闹非凡;戏霸的后台也不是军阀地方武装,而是傍上如肿痒电视台这样的大机构,在荧幕前高谈阔论,更可找来一群托儿,在电视台所谓的论坛上哄起一片赞誉之声,为他们的行动造势。

旧社会,艺人虽然受到戏霸的欺负,但也是有可能联合起来反抗,群众也是有可能站出来声援;而新时期,群众虽然也有自己的一方论坛,但除了发发牢骚,能够对现实起到什么作用么?老车站倒了,怎么样呢?《四郎探母》被改了,又能怎么样呢?

新时期的戏霸,不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带奸戏剧演员,不是在操纵舞台压榨社团,而是在电视上、报纸上公然强暴传统艺术。

也许有人会说,过了,不恰当。嗯,小豆子也这么认为,至少,旧社会的戏霸,还是些对戏懂些门道的老板、班主,而如今的“高人”们,却是些不懂装懂、懂装不懂、睁眼儿胡掰的“专家”,说他们是戏霸,高抬了,高抬了啊……

呜呼,张春帆,可惜你死早了!

再谈电影《霸王别姬》

火捻子希望小豆子深入谈一下对电影《霸王别姬》的看法。深入归深入,为了保证政治正确性,在此还是不阐述小豆子对同性恋的看法。

声明:小豆子并不是一个影视爱好者,对于电影的了解并不深。

关于这部电影,还是那句话,反思文革,是个很好的题材。而且这部故事确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20世纪初至中后期艺人们艰辛的历程。但,最核心的主题,是同性恋加京剧男旦。

如果说影片中所描述的纯粹是无中生有,京剧界从来没有过同性恋这种事情,小豆子决不敢这样下结论。事实上,京剧界也许还有比这更难端上台面的东西。而小豆子之所以对影片没有好感,是其所造成的影响:那就是,让不懂京剧的人认为,在京剧中,这种男人去演女人是有同性恋倾向(或者干脆就是)的。

这里,可以拿一部正在上映的影片来对比一下。由美国投资的《艺妓回忆录》正在北美热映。事实上,在这部影片投拍之前,其取材的小说《艺妓回忆录》在美国便是畅销书,尽管如此,该书及后来的这部电影,在日本遭到了抵制,理由很简单,这本书及电影在歪曲艺妓这一职业。

小豆子不想去考证艺妓是否是一个多么多么高尚的职业,或者“卖艺不卖身”这一原则是否是百分之百在所有日本艺妓身上得到实现,只是要说:在这涉及到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问题上,美国在以娱乐和猎奇的角度去诠释别国的文化,日本在捍卫本国文化的纯净。回到《霸王别姬》的情形上来,小豆子看到的是中国的导演在以美式的风格猎奇和扭曲自己的文化,以寻求国际影响。

如果这只是一部记录一个京剧演员在20世纪动荡岁月成长历程的影片,如同《活着》那样表现一个小人物在各种时期的经历,那么小豆子不会对它有那么不好的看法,因为上面小豆子已经提到,它在其他方面,确实真实地再现了“戏子”们在上个世纪的艰辛。如同《艺妓回忆录》一样,如果它只是一部记录艺妓成长的影片,小豆子相信,《艺》书及《艺》片也不会在日本遭到如此抵制。但《艺》书及《艺》片需要吸引眼球,需要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掺杂颜色及荤腥也就不足为奇,况且原书作者及导演、投资人本身就是有着西方口味的美国人。而《霸王别姬》,是一个中国导演拍的中国影片,为了所谓的“国际市场”,而扭曲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了。

京剧与艺妓是否有可比性,小豆子不知道,但是小豆子知道,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却一直在扮演着原子弹受害者的角色,不仅如此,日本及日本文化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在西方社会。小豆子并不希望我们的导演也去特意粉饰我们文化、历史上的污点,但是,特意地去宣扬、去夸大、去扭曲而让人曲解我们的文化,就是这些“文化使者”应该做的吗?文化交流是要让别人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而不是用迎合他们的口味去诠释我们的文化。

《艺妓回忆录》,英文是 Memoirs of a Geisha。什么是 Geisha?日文“芸者”的音译。日本人不需要在英文的辞典中找出与这个对应的词汇来向人们解释什么是他们的“芸者”,而是硬在英文的辞典中插入了这个日文词条。《霸王别姬》,英文是 Fairwell to My Concubine。什么是 Concubine?我们中国导演的解释自然是:Concubine 是英文里妾,也就是中文里那个“姬”的意思,但是这个词更是姘头的意思。既然英语社会没有我们所谓的“姬”,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往里面插入一条中文音译的词条呢?

五四以降,传统文化之势渐弱,不停的反思造成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怀疑和对西方文化的向往。这部电影对传统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恰如同电影中在焚烧四旧批斗大会的典礼前“揭疮疤”的场面,这里,电影当着“国际市场”的面,揭露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与莫须有的种种污点,只不过,电影中的小将们在努力把京剧演员与“资产阶级的遗毒”、“新中国的大毒草”划等号,而电影本身,是在试图把京剧男旦演员与同性恋划等号。

旧道德

好色乐之看了《赵氏孤儿》之后,感叹了一下旧道德

旧戏确是这样,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道德风尚,再看眼前,也只剩下感叹人心不古的份儿了。

仅以这《赵氏孤儿》为例,前些时戏迷知音传了一出1987年在天津演的《赵氏孤儿》,马少良、张学敏、邓沐伟、贾真等演出。这出戏在一个细节上对原本进行了修改:当程婴冒险入宫救孤的时节,庄姬公主怀抱孤儿言道:“先生哪!且喜生下此子,取名赵武,他左手上心有硃砂红痣一颗,将来我母子相见之时,也好作为凭证……”而最初的剧本上以及录音中,都没有这“硃砂红痣”的记号。

也许你要说,这样改是合理的,也正因为有了这颗痣,后来程婴舍亲生救孤儿才能有凭证。而最初的版本,魏绛打了程婴一顿之后,程婴吐露实情,魏绛问:“此话当真?”程婴只说:“将军若不如此,我焉敢吐露实言!”魏绛就信了,显得没有任何说服力。魏绛难道就不会想:这程婴是被逼急了扯谎,死的是孤儿而活着的是他程家的儿子?

老版本上,魏绛就偏偏没有这么想,程婴一说,他就信了。古人,或者说四十几年前编古人戏的人,思想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

而再往后,随着导演、编剧、观众及至整个社会的心眼儿、转轴儿越来越多,更多的旧道德观不被接受(而新的道德观又建立不起来),也许仅凭一颗硃砂都不能判断这孤儿就是他赵家的了。那时候的《赵氏孤儿》,怕是要搬出亲子鉴定的法子,才能让观众接受。

洋眼看戏:看戏

今天《环球邮报》头版照片:在等待布什演讲的军官学校学生们。

Battle weary: Cadets await word from Bush on Iraq pullout
Battle weary: Cadets await word from Bush on Iraq pullout

常有人抱怨京剧的节奏“慢”,说会让人看了犯困。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内兴起了一种“旅游京剧”,专门演给去中国的洋人,演的无非是《盗仙草》、《虹桥增珠》这样的戏,演得如杂耍一般,且全场几乎没话白,更别说唱了。老外看个热闹,以防上面那种景象出现。

但是,给老外看文戏,就会困倒一片吗?于是,有敢吃螃蟹者,不辞辛劳,把整本大戏翻译成洋文,供洋人在看戏时一并阅读。那不是在看戏了,那是跑到戏院看大屏幕小说去了。更有像孙毓敏这样好折腾者,干脆直接用洋文唱

是否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小豆子在国外看过两场戏,恰有一场就是《龙凤呈祥》这样的整本大戏,到场的洋人占相当比例。字幕打得非常有创意:在唱的时候,字幕中的英文部分是从中文翻译过来的,而当念白及表演的时候,字幕只简单的以一句话的方式概括演员现在在台上所表现的情节,例如:“刘备与郡主坐下聊天”、“周瑜升帐定计困住刘备”等等,赵云起霸的时候用的是“赵云展示他的武功”。这样简短的字幕,不会妨碍观众欣赏演出,同时又让他们了解了剧情发展。

文化上的交流,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翻译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气氛。一字不漏地翻译和用洋文演唱,恰恰破坏了这种气氛。是的,洋人不见得在每个包袱处都会笑,但是当他们身边的中国人都笑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一种文化气氛,而不是在忙于阅读那翻译过来的台词。也许你不会相信,“洋眼看戏”里的主人公 Lovrick 教授,曾经把翻译好的相声段子(《关公战秦琼》)给不懂中文的人看了一遍,之后再播放侯宝林的这段录像,侯先生丰富的动作和表情,加上台下不时传来的笑声,同样感染了这些不懂中文的观众。

洋人看戏,看的就是中国的文化。也许他们头一次没有搞明白,但随着次数的增加,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也会看出一些门道来,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上。而我们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谁是第一次看戏就把《龙凤呈祥》全搞明白了呢?

永远不要为了适应洋人(或者以什么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的理由)去改变京剧及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他们会适应我们的。

“守不住来将我丢”

南北两大京剧院头头儿发话了,摘录部分,来“批判”一下:

① 本报记者近日特约两大京剧院院长——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周铁林和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作独家专访,在访谈中他们一致指出戏曲的希望在于“变”:“因为对于今天的戏曲来说,‘守’城是根本‘守’不住的。”

② “京剧原先就是‘袍带戏’,它的表现形式比较大气,所以也适合说一些帝王将相的故事。可是今天的京剧要赢得观众,再演那些传统的‘袍带戏’已经不行了,得创新。”孙重亮说。上海京剧院的《狸猫换太子》,题材其实早在元朝就有了,算是标准的“老汤”,可创作者却巧妙地换了“新药”。“重点没放在那些帝王将相上,而是三个小人物——一个宫女,两个太监,着力挖掘普通人的情感。”结果,这个早在新文化运动时便被戏曲界判了“死刑”的剧目在20世纪末又复活了。

③ 北京京剧院的《袁崇焕》,主人公是明末名将袁崇焕。似乎仍是“袍带戏”,其实内容却是大不同——老式的袍带戏大多宣扬皇权思想,但《袁崇焕》说的却是爱国精神。“如今都说要继承传统戏曲,但其实继承只是第一步。戏曲要往前走得更远,就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承载的内容。”周铁林说。

④ 《狸猫换太子》之所以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被判“死刑”——当时的人们这样批判它:“京剧发展到《狸猫换太子》的地步,也算是腐朽衰败了。”——那是因为经历了元明清数代后,该剧竟长达25本,其中不仅充满了各种封建糟粕,而且情节东拉西扯,惹人生厌。于是,上海京剧院在决定“拯救”这个传统剧目后,头一个制定的原则就是情节绝不能拖沓。后来问世的《狸猫换太子》总共有三本——期间总共花了四年时间打造,而这次人们在佛山见到的索性只有两本。“我们之所以决定‘缩水’,是因为现在的观众跟十年前又不一样了。改短一点,更能符合他们的心理节奏和生活习惯。”孙重亮说。他承认,戏曲的这个做法是源于电视剧的启发,“你瞧,现在的电视剧究竟是节奏快的受欢迎还是节奏慢的受欢迎?戏曲也是一样的道理”。

⑤ 周铁林说,《袁崇焕》在节奏上的思路跟《狸猫换太子》的相同。“虽然故事是以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基础,可是在编剧的精心安排下,观众只需要一晚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看完。”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节约空间”,全剧在结尾处索性打上了“字幕”,简单而又意味深长地交代了袁崇焕被凌迟后又被乾隆翻案的结局,这个做法也是从电视剧和电影中学来的。

就凭这五点,两位院长可以下课了,因为他们连京剧怎么回事儿都没搞明白。

对于第五点,所谓京剧的节奏问题,竟然把电视剧搬出来说节奏快是和电视剧学的,还说“编剧的精心安排下,观众只需要一晚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看完。”笑话,请问有一集的电视剧吗?京剧的速度从来就是比电视剧要快无数倍,自来的“说书的嘴,舞台上演员的腿”,还有比在台上转一圈万水千山过去了要快的吗?京剧需要字幕吗?所有暗场不都是可以通过演员自己交待出来的吗?京剧从来不需要和任何艺术学什么,就早已有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节约空间”、“节约时间”,甚至“节约开支”的问题了。

对于第四点,所谓连台本戏“东拉西扯”的问题。请先搞清楚为啥会排连台本戏,不就因为头本、二本吸引人,才越排越多。没错,里面是有东拉西扯、封建糟粕,但这绝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先定好了拍个25集电视剧,然后拍完放映。能排出25本来,正是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请不要以“新文化运动”的眼光去看待曾经辉煌的连台本戏,也不要拿京剧和电视剧去比,更不要因为什么受欢迎就去迎合、去改变。

对于第三点,老式的袍带戏就是“大多数宣扬皇权思想”吗?传统戏里不光有《袁崇焕》所谓的爱国精神,而且还宣扬忠孝节烈、仁义道德。可笑的是,院长们还大言不惭地说“要继承传统戏曲”,你们继承了多少啊?

对于第二点,“京剧原先就是‘袍带戏’”。笑话,那么多才子佳人戏,那么多玩笑打闹戏,那么多平头老百姓的戏,这些京剧曾经演过的传统剧目,就被这“就是‘袍带戏’”给否了。既然否认袍带戏“不行了”,那请院长们恢复上演一下什么《打钢刀》、《打砂锅》、《打樱桃》、《打面缸》这样的小戏啊。实际上,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京剧院继承下来的传统京剧就剩下袍带戏了。

至于第一点,“守不住”了!大有“守不住来将我丢”的劲头。难怪京剧现在变成这样,原来领班的都是群大呼“守不住”而“反穿裙另嫁夫男”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