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这样做调查

设想在街头出现这样的情景:

调查员:您好,我们是做产品调查的,您能参加这个调查吗?
小豆子:好啊,什么产品呢?
调查员:我们的这个产品是留给一般人难吃印象的水果味儿饼干。
小豆子:……
调查员:这个,是香蕉味道的。
小豆子:哦,我还从来没有吃过香蕉味道的饼干。
调查员:如果每周免费给您吃,您会吃吗?
小豆子:我还没尝哪!
调查员:那么您认为我们的饼干会在市场中有发展潜力吗?
小豆子:我还没尝哪!
调查员:您认为我们的饼干为什么会有发展潜力?
小豆子:我还没尝哪!
调查员:那么您认为我们的饼干为什么没有发展潜力呢?比如,因为我们的饼干是甜的,而您有糖尿病?
小豆子:我还没……
调查员:好啦,您可以尝尝了。
(小豆子尝。)
小豆子:唉,不对啊,这个是苹果味道的啊。
调查员:您看,配方上写的呢:“红香蕉”……哦,是“红香蕉苹果”。
小豆子:……

恐怕只有产品的竞争对手才会去为这个产品聘请上面这样的调查员吧?连做市场调查的最基本条件都不符合:在被调查者对事物没有任何接触的前提下就去问诸如“潜力”这样的问题;诱导、误导被调查者;甚至于自己对产品都不了解就来调查……这样的调查做下去,只是在毁这个产品。

这就是以前以及现在的一些所谓的“京剧调查”的水平。首先,这种调查没有任何用处,其目的也不是像正常的市场调查那样。这种调查无非是想搞出一些京剧不景气的“理由”,好为所谓的“改革”提供“材料”。最新看到的一个调查是深圳在线搞的。

这个调查的标题本身就是一种误导:“国粹京剧,深圳还有多少人愿意欣赏?”——“还有多少”,在做调查前便把基调定在“没有多少”的假设条件下,接下来又形容京剧的“咿咿呀呀,缓慢的节奏”以及深圳人的“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其潜台词已经很明显,就是:我们的调查无非是要证明,节奏缓慢的京剧在飞速发展的现实社会夜景没有多少人看啦!

如果一个人对京剧根本不了解,那你能指望他们能对京剧提出什么意见、建议和看法呢?最滑稽的是,调查者本身恐怕都不知京剧为何物,不然,请解释解释“三台经典剧目:《沙家浜》、《折子戏》和《状元媒》”中第二台剧目“《折子戏》”到底是个啥?

小豆子相信,这种失去公平准则的调查还会继续下去,那些被调查者不会因为京剧按照调查结果“改革”了而接触京剧,相反,他们会因为这样的误导而远离京剧,同时,他们对京剧一无所知的意见又被京剧界的“改革派”们拿出来大张旗鼓地宣传。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把京剧给毁了。

关云长与东方朔

鼓王刘宝全
鼓王刘宝全

合意太爷的老唱片网站上周开始加入曲艺的老唱片。小豆子见后曾说提供一张刘宝全的近照,谁让忙呢,这才有空给做了。顺便贴上来吧,正好聊聊和这个稍微沾边儿的话题。

最早听大鼓大约应该是《华容道》了,其实小豆子对于大鼓是没有什么了解的:对于其曲调,不反感,但没有达到认为有如何好听的地步。对于词句,感觉如同最初接触京剧一般——好。也许今后若又迷上大鼓,也是这词句起的头。啊?搞个大鼓的戏考?暂时没有那么大瘾。

说回来,印象中京韵大鼓《华容道》里提到过“寿亭侯”一词,感到很亲切,因为和京剧犯了同一个错儿。其实,如果关公不是被封在汉寿作亭侯,哪怕封在汉寿旁边任何一的地方,只要不带“汉”字,就不会被那些艺人理解成“汉”朝的“寿亭侯”了。读一下《三国演义》目录,就看到老罗用其简称时是说“汉寿侯”。所以犯这种错是不太应该,翻一下书就有正解了(如有兴趣,可以顺便访问一下汉寿县政府的网站)。

谈到这个错误,就联想到清末那些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诸如某某贼人的外号——“赛方朔”。最开始不解方朔究竟是哪个名偷,后来才知道原来乃是汉朝智圣东方朔(东方朔善偷,可参看《瑶池会》剧本,都偷到天上去了)。艺人们不知道“东方”是复姓,于是把他们认为的“姓”省略掉,就出来个“方朔”。

明清以前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通俗文学,所传颂的基本都是肚中有墨水的文人骚客的作品,出现上述断句理解错误的倒不曾见。通俗文学(包括清末的戏曲、曲艺)的发展和推广,一方面使得谁都可以自号个某某居士写书立著,一方面使得广泛的大众有了读懂文学作品的机会,当今网络论坛的兴起更可以被看作是这种势头的延伸。不过正因为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也就使得上述那种以讹传讹的机会增大了(谣言传播也同样方便了)。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网上转帖文章之前动一下脑子,这不只是个简单的复制、粘贴流程了。

元宵节

元宵节连同这春节就那么匆匆过去啦?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终于闲下来了,有空把积压的 email 回复(尽管现在还没回复完,但是今晚肯定可以了) 表情 。还需要扫描一些剧本。至于网站,看样子要留到明天去更新了。

纪念马连良诞辰

1958年马连良在天津街头为普及文化运动做宣传时清唱
1958年马连良在天津街头为普及文化运动做宣传时清唱

面对上面这张照片,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身后“社会主义”的标语清晰可见,给人一种莫名的辛酸。

正月初十,马连良诞辰纪念日。如今满网流传着章大小姐的《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可算对先生的纪念了。

小豆子这辈人,是没有资历与见识来写这种纪念文章的,因此,能做的也只是这寥寥的几笔,算是对先辈的一种怀念吧。

顺便提一下章大小姐的。著书重温文革、给人以警示,本是很好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是书中所记文革前高干子弟高高在上(包括章大小姐本人)的生活,同样是人们应该注意到的。国人何时能够停止内斗?何时又能停止这种当官儿的子女就要高人一头的封建思想呢?这种打江山来坐江山的思想,恰恰是阻碍民主法制的绊脚石。即便没有文革,放着仍然怀揣“父母官”思想的“公仆”及其子女们,我们的日子就真会好过了吗?

搁下这些,再来纪念一下马先生吧。

扫……

今天和同学约好,她带上笔记本电脑,小豆子抗上扫描仪(嘻,小豆子没有笔记本电脑,只能请求外援),去到图书馆扫描《鞠部丛刊》前面的照片。

因为书非常破了,所以只能在图书馆看,且只能看两个小时。虽然两个小时的时间扫描些照片绰绰有余,但同时还要扫描的是《京剧丛刊》第十八册中《棋盘山》、第十九册中《四进士》、第二十册中《奇双会》、《盗御马》,因为这三本书和倒霉的第十七册被图书馆装订在一起了,而那倒霉的第十七册已经和饼干差不多少,拿起来就掉渣儿…… 表情 实在不懂,都是五十年代的书,质量怎么这么不一样呢。所以这一合集也被图书馆保护起来,是不能外借的。

最后没有扫完,第二十册中的两个剧本没有扫。也就是说,今天的成就是一批照片和两出剧本。

看一下这本被称作“不仅对当时的京剧艺术和评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现代的京剧艺术界和理论界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书(以后有机会慢慢鉴赏今天扫描的照片):

《鞠部丛刊》
《鞠部丛刊》

泛滥的《贺后骂殿》

今天整理《贺后骂殿》剧本,忽然发现,已经有三个该剧的剧本在网上了,另有一个全部的《烛影计》,后部即《贺后骂殿》。这还不算完,往后《京剧汇编》第一百零九集中也有《贺后骂殿》,大致看了一下,即《戏考大全》中《烛影计》,鉴于目前只有《烛影计》和《坐楼杀惜》两个剧本来自《戏考大全》,可以考虑日后根据《京剧汇编》重新整理一遍,合成一个,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地重复录入。

但,这仍然没完,《经典京剧剧本全编》中还有个《贺后骂殿》! 表情

其实,这本《经典京剧剧本全编》现在看来有点儿鸡肋的意思了,当初找到这本书并发现其价值在于里面的剧本与现今的演出本一样,有实用价值。不过现在看来,里面的所谓现今演法的剧本,都应不出《京剧丛刊》其右。当然,这个假设需要做进一步的核实。这周正好闲功夫多一些,希望能够找到答案。若真如此,就将现已根据该书录入的剧本(16出)重新根据《京剧丛刊》整理一遍(且应不会有多少出入),这样防止日后在录入《京剧丛刊》该剧目时出现麻烦,同时防止了同一剧目重复剧本的出现。具体合并方案,等到比较的结果出来后再考虑吧。

同一剧目有多于一个的剧本本来不是问题,因为各家演法不同(如《清官册》,各派的“叹五更”俱不相同),也有因为不同时期的演法不同。但是若一个剧目的几个剧本都十分相近,只是白口上多个“了”、少个“啊”的,那实在不能因为是出于不同的书而统统留下。

一出泛滥的《贺后骂殿》,竟引出了这么一个大课题。还好发现的及时,否则可能会做更多的重复工呢。

《贺后骂殿》张曼玲饰贺后、孙岳饰赵光义
《贺后骂殿》张曼玲饰贺后、孙岳饰赵光义

第四批剧照

在休息了两天之后,回到干活儿的轨道上来。 表情

这次更新的剧照,程砚秋的几张原来就有,只不过原来的质量较差,是从《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里扫描的,而那本书是复印本,所以本来就是黑白的剧照再一复印,就失真了。这次找来了其他画册上的剧照,虽然也是黑白的,但好看多了。另有一张冷戏《高平关》的剧照,也算十分珍贵了。在此前一直以为赵匡胤的戏都是红生去的,现在一看马连良的这张剧照,看来老生也可以啊。萧长华、筱翠花的《打刀》作了音配像,不知道里面的赵匡胤是什么扮相(录音的苏盛贵是老生演员)?顺便说一下,《打刀》里的赵匡胤整个一个无赖混混的表现。若是说汉高祖在发达前干过这样的事儿,还能让人相信——毕竟是流氓地痞出身嘛;但千里送京娘的好汉赵玄郎,会跑到别人家里去打把刀,不给钱还把人家给杀了吗?小豆子不信。

扯远了。

这次批量更新之后,所剩下的剧目都是比较冷门的戏了,虽然有的戏有音配像,但毕竟手头没有,所以近期不会有剧照的补充更新了。

第四批补充及更新的剧照:

《飞虎山》德珺如、金秀山
《富春楼》小兰英、露兰春
《高平关》马连良
《红拂传》程砚秋、郭仲衡
《荒山泪》程砚秋
《黄鹤楼》朱素云、许荫棠、田际云
《七星灯》辛宝达
《鸳鸯冢》程砚秋
《斩黄袍》李宗义
《硃痕记》程砚秋、文亮臣

从《春秋配》说起

很久以前,那会儿还是中央三套放戏曲的时候,播张君秋之《春秋配》音配像,《中国电视报》每周还配合着做剧情介绍。提到该剧全剧已经失传,只剩《拷打捡柴》这部分了。后来看的很多京剧资料也是如是说。

倒是《戏考》上未见此说法,想必失传当在彼时。类似的情况还有《铁莲花》,《戏考》上只残留《扫雪打碗》。

这种已经没多少人见过真正全出的戏,依然沿用着它们完整的名字,不知再过若干年,是否人们还会记得这些戏曾是完整的大戏。那时候,这些戏名恐怕就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了。

就是如今,也已经有这种现象了。比如《逍遥津》,据传此戏高庆奎演来,含《单刀会》、《战合肥》、《白逼宫》,总名《逍遥津》,而现在只演《白逼宫》一折,而仍沿用全本的名字,难怪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就连《戏考》的编辑王大错,都觉得“惟剧名取《逍遥津》三字,则最离奇,殊令人索解不得”。按《戏考》成书时,高庆奎尚在,“逍遥津”三字仍让编辑感到“离奇”,一方面自然是王大错不认真考订,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这种折子戏冒本戏名而流传之广久。

再有如《捉放曹》,现在演来很少有人演前面的《公堂》,而是从《过庄》开始,这样一来“捉放”都没了,这戏也就剩个“曹”了,名不副实。

《红鬃烈马》从《武家坡》演起到《大登殿》,其中一匹红毛儿马也没出现;《珠帘寨》只演《解宝》,全在沙陀国发生,哪里来的什么珠帘寨?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演员越来越弱,把能演的凑在一起更难了,所以只能演某出戏的部分,而拿不动全出了。若真有一天《坐宫》代替了《四郎探母》而仍叫作《四郎探母》,那也应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除夕

除夕之夜(晨?过年,自然按国内的时间了),还要爬起来去上课,正所谓“他国我国不一般”,这番邦就是和咱天朝没法儿比。

新春快乐!来张马连良的《跳加官》剪影,算是送给各位看客的祝福吧!

《跳加官》马连良饰财神
《跳加官》马连良饰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