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昨天忙活了一天回家后,看到了有人对历史事件发来的补充材料。打开才知道,原来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已。

把每一条历史条目做的尽可能的客观,自然是琐记的目标,但是既然是人做的,做给人看的,就不可避免要有这样或那样主观上的感觉。所以,仅仅一个提交内容的形式是不够的,或者说,需要有一个地方让人们表达主观上的想法,这样网站才能活跃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件历史事件、一位历史人物,至少,有一个反映大众思想的地方。

于是,今天早上起床后,写了个评论的程序,现在已经投入使用。欢迎发表个人看法 表情。原则上来说,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及谩骂性质的内容,没有脏话、粗话,是不会删帖的。

而上次提到的把人物和科班院校整合的部分已经写好,现在某个人物如果和某个科班院校有关联,会在其页面上显示出来。

另外一个和人物相关的程序正在酝酿中,估计会先做一个调查,看看是否值得做。

研究什么的人都有

今天在图书馆发现一本最新到架的“宝书”:《中国古代万年历》,由林道心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可用之处在于,以中国古代纪年为主线,以农历为主架,配之以相应的公历、干支历。从夏朝(他们怎么研究出来的?)到清末的1911年,详近略远。非常方便就可以查出历史上某一日子的公历日期。

表情 知道可以干什么了吧?转换!现在琐记阴、阳二历并行,有些日子只有农历没有公历(以1900年以前尤甚),所以历史上的今天显示有些麻烦,要照顾数据库里两种历法。而历史上的某月这些栏目,公历和农历是分开的。比如如果有一个历史事件以公历作为主历法方式保存在数据库,那么在历史上的农历该月栏目则见不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现在两种历法没有一个一对一的相应匹配;而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因为1900年以前的公历、农历转换程序没人写了。

现在好了,对照着这本书,所有农历日子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公历日子,把数据库做完整,并且把“历史上的什么”搞标准了就不是难事了。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被图书馆定为工具书,不外借。索性者梨园界那些人、事儿发生的年代最早不过十九世纪,要抄下来的日子不多,大约十几页纸而已,很快就能搬回家来了。

真是不错,什么方面的研究人员都有,提供了这么方便的工具书。

《中国古代万年历》
《中国古代万年历》

洋眼看戏:马鞭和趟马

“你认为中国戏剧舞台上会上真马吗?”Lovrick 教授问同学们,“那么这篇戏文(《琵琶记》)中手下说‘请下马吧’,是如何表现一个人在马上、马下的呢?”

在同学们都想出手下来装扮成马的答案后,教授借过一把雨伞,走了个圆场,并解释了马鞭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人如何解决舞台上骑马的问题的。”

马鞭和马趟子
马鞭和马趟子

那么小豆子要说,这就是洋人看到的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的又一个不同点。

而何止是马,这么一根鞭子,把所有人能骑的四条腿儿动物都包括进来了(两条腿儿的呢?不知道了。还真没看过神怪戏。或许某出《封神》、《西游》一类的戏中,有某大士骑着凤凰手里拿根鞭子的造型,也未可知)。

恰好今天整理《十三妹》的剧本,想到一个相关联的问题:京剧中没有“趟驴”这种说法,而剧本中十三妹上来一番马趟子后,唱到:“催动驴儿趱路径”,与前面剧本上写的“趟马”显得不协调。不过话说回来,那么一根鞭子,她说骑着什么就是什么吧,也许驴也走出马步来了。 表情 戏还不就是演员说什么,台上就是什么嘛。

科班院校

(题外话,这是第二次这么晚写 Blog 吧?)

旧时培训戏曲演员的科班也好,后来的各种戏校也好,单就为梨园界输送人才这一条来说,就值得在历史上郑重地书写上一笔。随着科班成为历史,一个个带有科班印记名字的先辈离我们而去,凑出一份简单的名单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借着梨园百年琐记,给科班戏校留下一片空间,让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人出自哪个班社,哪个班社又培养了多少人才,包括那些为教育事业早早息影而专心培养下一代的老先生,都是应该值得我们作为历史材料好好整理的。

暂时下根据手头资料,整理出苏州昆剧传习所、荣春社、厉家班、富连成社、上海戏剧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人员名单,就这几家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完整,但也算开个头吧。当点开一个科班的页面时,满眼所见的土黄色连接,警示着我们:还有这么多人物没有进行资料整理呢。这又会是一个慢功细活的过程,但如果不再趁早整理的话,也许将来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些按字排科的名字。

在这里还要感谢正在帮忙整理鸣春社名单的合意及整理稽古社和中国戏曲学校名单的戏迷知音。现在已经整理出的这些在网上的名单,都还是出版物中所能找到的;而他们所整理的,以及他们所询问的老先生们所回忆的,是封存的历史资料。谢谢! 表情

过些天会把人物页面和科班院校页面做个连接,即如果该人物在某科班院校学习、任教过,会在其页面上反映出来的。

洋眼看戏:演戏的目的

先来看一下高明《琵琶记》第一场副末的这篇《水调歌头》: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
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
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
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
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
正是: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琵琶记》
《琵琶记》

中国舞台艺术历史课上到现在,已经进入元末明初的传奇了。明以前的戏剧,正是“插科打诨”者居多,其性质纯粹是娱乐的一种手段。而经历了元朝天翻地覆的变化,儒家思想被排斥之后,重新由汉人建立起来的明朝,开始了恢复被元朝否定的东西:纲常伦理、孔孟之道,于是乎,中国的戏剧也开始肩负起“动人”的任务。

Lovrick 教授说从明传奇始,中国戏剧就在试图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宣传道德标准(哪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不例外)。而至于他究竟对此种“说书唱戏劝人方”的形式持何种看法,小豆子便不得而知了。不过这种特殊的演戏目的,在西方看来是很新奇的。

“乐人易,动人难”,当戏剧不再只是为了逗乐观众而演,当戏剧开始试图改变观众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时候,小豆子不知道这是戏剧的光荣还是戏剧的悲哀。是的,也许当一个人因为忠孝仁义这样的故事而感化的时候,这是戏剧的光荣;但是当每编一出新戏、每改一出老戏都要去符合现时的道德标准、去迎合眼下的政治需要,那这只能是戏剧的悲哀。而事实上,当看到当今戏剧舞台上,纯娱乐性质的小戏渐渐不见的时候,小豆子就会觉得:高明,也许你当初不该赋予戏剧这样崇高的使命。

从纯粹抽科打诨的戏,到纯粹布道式的政治戏,从纯粹乐人,到纯粹动人……一个词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