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院长讲座的小结

中国国家京剧院宋官林院长8月24日晚在多伦多艺术中心所做的《走近京剧——感受东方艺术之美》讲座语录,经过两天分阶段的听写,已经整理完毕并分批发到了豆瓣广播和新浪微博。趁这个机会说点儿与这个相关的话,并把整理好的全部语录一并发到这里,立此存照。

整理并发文的第一天,有朋友留言问了一些问题,比如是不是写讲座稿的人不懂戏把院长坑了?当时为了方便集中回应,写了如下文字:

宋官林院长这次讲座,从现场看,应该是有个提纲,大约和台上打的幻灯片内容差不多,框架而已。其他大部分都是临场发挥讲的。所以有时候即便是忘了词儿,都无法看下面的稿子,只能自己编词儿了……当然,院长脱稿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当天活动的新闻配图——剧场不让照相
当天活动的新闻配图——剧场不让照相

宋院长那些雷人的话语,是临场发挥或者忘词儿之后编出来的东西。当然,不排除有前言不搭后语导致上下两句连起来很奇怪的可能(比如1790年清末那一条)。可无论如何,宋院长临场发挥出来的词儿错漏之多,恰恰反映了他对于京剧基础知识乃至常识的不熟悉、不了解,或者熟悉、了解得不透彻。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对一个事情一无所知,很可能是直接回避掉;而正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时候,最容易言多语失,反而露怯。宋院长正是这种情况,因此他能顺着给好的框架提纲发挥出一些东西来,比如把生行分出老生、小生等等,但是再往深了说,就进入了生疏的领域,开始胡说,把小生粗鲁地定性为“未婚的男人”。

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这次把语录整理出来晒到网上的一个目的也是让大家看看这个可怕之处。作为国家级京剧院的院长,对于所在领域的认知如此之浅,也就难怪京剧会是现在这种尴尬的情况。宋院长在讲座时还提到了中京院的首任院长梅兰芳先生,不知道宋院长会否抚今追昔,感叹一代不如一代?

宋院长在讲座期间向观众前后分别问了三个问题:“第一,1790年的时候为了给乾隆祝寿,北京发生了什么事情促成了日后京剧的形成(四大徽班进京)?第二,京剧四大名旦是谁(梅、尚、程、荀)?第三,京剧的四功五法是什么(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应该说这三个问题属于京剧最最基本的常识了,但宋院长每每从一群举手抢答的人群里选出一位观众作答之后,都要感叹大家的京剧知识是如何如何厉害。可能,把海外华人的水平估量得过低,是宋院长此次不打草稿就胡嘞嘞的原因?可没了白纸黑字的草稿,倒把宋院长的真水平给显出来了。

讲座结束的时候,宋院长说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但是台上台下的互动仅限于上面提到的三次问答,宋院长根本没有向台下询问有任何意见否。请批评指正的话音刚落,鞠了一躬,接着就又回到讲台开始主持下面的节目。既然高高在上而没有打算向观众下问,那还说什么漂亮话,不如直接说“如果有讲的不对的地方请谅解”来得更实在。

把宋院长的语录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到现在为数不多的被体制养着的京剧院团的领导是怎么一个状态和水平,也算参加这次讲座的一个意外收获吧。顺带着,给大家带来一些欢笑。其实,欢笑伴随着的无疑是苦笑。我等戏迷,也恰如《三堂会审》里潘必正说的那样,黄连树下抚瑶琴——苦中取乐罢了。

这场活动之后,小豆子对小豆花说:“这票真贵啊!”这自然是拿讲座的质量、演出的比重与票价做比较得出的结论。当然,如果宋院长有机会看到以上和以下这些,并知耻而后勇,努力提高自己并把本职工作做好,那这就是件回本儿的买卖了。

#宋院长多伦多讲座雷语#

  1. “今天晚上这样一种形式,是在我们中国国家京剧院五十六年历史上的第一次。”豆按:身为1955年1月成立的京剧院的院长,在2012年8月讲出上面这样的言论,只能说明,宋院长拿着的还是2011年时候的稿子。
  2. “京剧,不仅是属于中国,属于中华民族的,它也是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Ba。”豆按:奇Pa吧?
  3. “到了元代,就出现了中国戏曲——元曲、元杂剧:《西厢记》、《桃花扇》、《赵氏孤儿》等等。”豆按:清朝的孔尚任穿越了……
  4. “中国京剧的形成,京剧艺术的形成,是在1790年的时候。1790年的时候呢,因为实际上中国到清末是最腐朽的。”豆按:乾隆之后就是宣统了吧?
  5. “(徽班的艺人)博采众长,昆曲好的东西,秦腔好的东西,京戏……京调……就是当时曲剧,各种曲调都在北京出现了……”豆按:宋院长是想说建国后出现的北京曲剧已经在清朝被徽班艺人借鉴了么?
  6. “它为什么叫‘京剧’呢?因为当时它是都城是首都,它所以说是首都出的戏,它就是称为‘国剧’。要是北京的地方戏的话,它应该用北京的京韵大鼓的腔调。”豆按:这是什么带穿越的因果关系?
  7. “那么它念白,中州韵,湖广韵,跟北京没什么关系。北京只是吸收了一种,就是生旦净丑,丑行念白,它是北京的方言。”豆按:所有念京白的非丑行和念韵白的丑行都哭了……
  8. “京剧经过了在1840年的时候,开始形成了基本的形态。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成为京剧形成的一个……经典。1840年它的基本形态开始形成。但是1840年的时候中国发生了鸦片战争。但是京剧艺人为了这门艺术,仍然不断地艰辛拔萃……”豆按:没听明白。
  9. “京剧演员改行,不再从事了,我去做别的。比如我去唱歌,刘欢、屠洪刚;当话剧演员,目前最走红的,徐帆;当影视明星,袁泉,等等等等。”豆按:刘欢为什么出现在这儿?
  10. “说京剧演员改行去从事话剧、音乐、影视,都有成功的先例。有成为名家的,成为明星的……到目前我没发现有一个舞蹈演员、芭蕾舞演员、歌剧演员、话剧演员改行做京剧。京剧演员的难度非常大,基本上都是八岁九岁开始训练,压腿弯腰翻跟头。”豆按:下海的票友呢?
  11. “打击乐由司鼓、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司鼓。司鼓,是我们京剧乐队当中的指挥。不仅是京剧乐队的指挥,也是京剧演员的指挥……现在邀请我们大陆最杰出的司鼓演奏家李金平跟大家见面。”豆按:院长没搞清楚“司鼓”和“板鼓”的区别。
  12. “这次我来美加之前,带我们另外一个团到了德国汉堡。因为德国汉堡是著名的戏剧家莱辛的故乡。我们去演了一个完整的大戏《逼上梁山》。”豆按:当时听讲座时很好奇,中京院竟然拿着延安时期的改良戏跑到德国去演。回来看报道,敢情演的是《野猪林》嘛。这是两出戏!
  13. “京剧呢,它的念白有韵白,一个在京剧舞台上有地位有身份有文化的人常常念韵白;小人物念京白。”豆按:九千岁,您和同样是有地位有身份有文化的宋院长都可以念韵白了。
  14. “《拾玉镯》这个戏表演了一个年轻的少女叫孙月娇、孙玉娇,在一天她的父母都外出了,她一个人在家。”豆按:院长把玉姣说成月娇大约是嘴里绊到了,可孙玉娇不是“不幸爹爹亡故”了么?莫非亡故的是玉娇的爹爹,和“孙寡妇”出去的是玉娇的父亲?
  15. “(《拾玉镯》喂鸡、刺绣的)整个这个过程,都通过我们京剧的‘手眼身法步’来表演。既是对生活的再现,又是对生活的表现,同时又是用京剧的、中国的、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这一过程。”豆按:这个说法儿太抽象了,我们还是看唐禾香的表演吧。
  16. “京剧讲生旦净丑。生,京剧舞台上的男人:老年男人,老生,或者说中老年男人,老生;未婚的男人,小生;武将,武生。”豆按:好新颖的分类方法,只怕小乔、白娘子、穆桂英、樊梨花等等一帮女士都不会同意宋院长这种说法。
  17. “旦,京剧舞台上的女人:有修养的,或者结过婚的女人,青衣;没结婚的少女,花旦。”豆按:院长很喜欢用婚姻来做分类。
  18. “净行。以演唱为主的,铜锤花脸;带武的,以武见长的,武花脸。净行。”豆按:架子花哪儿去了?另外,“带武的”这说法真专业!
  19. “所以我们中国的剧目浩如烟海。我们常讲,‘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尽的……元明清’。”豆按:至少宋院长的历史大时间轴没搞错。
  20. “我们怕外国朋友听不懂。我们常常去演一些《三岔口》这样不说话的戏,选择一些像《打渔杀家》这样的演唱很少这样的戏。”豆按:莫非在外国演出的《打渔杀家》是教师爷唱主角不成?
  21. “《红灯记》是我们院的老艺术家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这个戏现在目前在大陆仍然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有几场演出。现在已经推出第三代的红灯人。第一代钱浩梁、刘长瑜、高玉倩。”豆按:“红灯人”?还霸天虎呢!再者,钱浩梁是第一代,置李少春于何地?

《走近京剧》观后感

上周五和小豆花参加了中国京剧院在多伦多举行的名为《走近京剧——感受东方艺术之美》的活动。活动结束乘地铁回到家里已经夜里十一点多了,当时对这场活动的感觉不是甚好,在微博上先发了下面的话:

刚参加完中京院“走近京剧”活动,拖得太长。前面的讲座宋院长一脱稿就会走样,不是词儿不熟,就是车轱辘话。讲座的“雷语”太多了,回头对着录音整理出语录来,堪比韩乔生老师了。先写个记得的:“京剧剧目很多,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短暂冷场)元明清”。暂到这儿,先洗洗睡了。

一个周末过去了,对于这场活动仍然是“意难平”的心境。期间小豆花写了一篇感受,对于其中有相同看法的部分就不再特别重复描述了。单就这场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宋院长的讲座说些话。咱们以记录现场看到的听到的为主,发表个人看法为辅。希望通过这些描述,最大程度还原当时的情景,至于是非,见仁见智吧。

《走近京剧》活动海报
《走近京剧》活动海报

这场活动的安排头重脚轻。开始有二十分钟是两国主办方、协办方等等一帮领导们讲话。坐在下面的观众显然受不了这种车轮战法,当某位领导的讲话看不到有收尾的意思时,观众便报以雷鸣般的掌声,鼓励领导们主动走下讲台。这种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但后继的领导依然不明就里,按照原先准备的发言稿发言,然后也在掌声中走下。

接着,宋官林院长出场了。宋院长的讲座很长,真的是很长。按照说明书和宋院长开场白的介绍,这场活动上半场应该是讲座辅以演员的现场演示,下半场是演唱。结果现场演示部分都很短,让人意犹未尽,而所谓的下半场,因为前面被抻得太久了,不得不压缩篇幅,每个人的表演都很短。以张建国为例,上半场已经穿上了《四进士》里宋士杰的行套,结果到后面反倒没有演这段儿,直接换上西服来唱了其他唱段。另外几位演员也是如此。顺便说一下,中京院这次来了一老生、两旦角儿、一丑儿,院里面花脸人才的缺失可见一斑,难怪每次大的演出都得借调孟广禄或者杨赤。再顺便说一下,演出说明书上介绍吕昆山是“醜角”。不会用繁体字的话,别用或者问问人再写好吗?当然,这个说明书疑似是本地接待方印的,可能与中京院无关,但至少说明了接待方的水平。

其实接待方的水平之低,在宋院长的开场白里就体现出来了。他说:“我来到多伦多两天,很多我们的同胞……都跟我们说:宋院长,一定给大家安排唱现代京剧,我们是听着现代京剧长大的。”此言一出,底下便议论纷纷。果然,在后面的表演环节,原节目单上的《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四进士》等等都没了,替换上来的有《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

至于讲座本身,内容上毫无新意,特别是前面历史背景和一些理论的东西,无论是对初次接触京剧的朋友,还是对老戏迷,都没有什么用处。试想,初次看戏的人,会因为京剧是如何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更加对这门艺术感兴趣么?况且这种蜻蜓点水似的理论,不但听的人不太明白,讲的人自己也绕糊涂了。比如很明显,宋院长对于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三言两语,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说这种讲座没有让人学到任何知识,那也是不太客观的。比如,小豆子通过宋院长两个小时的讲话,清晰地看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京剧越搞越糟糕,形象地见识到了一个外行领导内行的艺术圈子。这次北美之行,多伦多是中京院的第三站,但是我们看到宋院长讲述那些京剧基本知识的时候,仍然是磕磕绊绊,完全不是烂熟于心的状态。倒是演员们做行当特色演示的时候,一个个连说带演,风趣形象,高下立判。回家后发的那条广播微博,显示的正是宋院长这两个钟头水平的一个缩影。稍后小豆子会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宋院长的精彩雷语,与大家分享。

对那天活动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快结束的时候,张建国唱罢了《甘露寺》的“劝千岁”和《大漠苏武》的“不堪回首往事谈”,后排的观众们高呼返场“白帝城”。张团长显然不能逾越在场的宋院长擅自做主,而宋院长则显然没有意思去聆听台下的诉求,仍然按部就班地宣布,张建国返场与吕昆山和当地的戏迷合唱《智斗》。这种不会临场应变的做法,实在简单死板。

说到了《大漠苏武》,也是拜这次活动所赐,能够听一下最新的新编戏唱段。这要不是宋院长一个劲儿地推荐强调这是他们院去年创排的获奖剧目,这辈子还真可能不会听一口呢。既然辞不掉这种买一个搭一个的货,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听听看吧。唱腔倒还真没什么怪的,就是这词儿编的太差劲了,基本平仄都不讲,也难为张团怎么唱下来的。另外词儿也没看出来有多高明,最后仍然是无限拔高,恍惚间感觉苏武已经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了……

最后附上小豆花之前的观后感,同样的心情,不同的角度,记录这场特别的活动。

小豆花的观后感
小豆花的观后感

包公是个筐

《戏考》的编者王大错在《五花洞》剧本的前面,除介绍剧情外,有这么一段感慨:

宋包孝肃,立朝鲠直。虑事周详,又长于折狱才。无论疑难隐约之事,无不立为剖析。凡在包公案下,狱无大小,无冤抑之可言。稗官野史中,有包公“日断阳夜断阴”之语,相传断明七十二件无头案。当时之交口揄扬,已可想见。即千载下人,亦津津乐道。盖包公之断狱,不矜才、不使气、不厌烦琐、不避权豪,铁面铁心,不容有毫厘苟且者。可知私欲尽去,自然神鬼皆骜。虽有妖精怪异,一寓包公之目,欲遁形而不得。

“包公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历史上有几位名人,在群众中的威望很高,人们不光喜欢把各种事迹都往这些人身上安,甚至不希望随便编一个结局就把这些人给请回天上去。于是,这些人可以数朝元老地活下去。女性中以佘太君为代表,从五代十国的后汉开始,横跨了北宋王朝,一直到八帝徽宗的时候才无疾含笑而终。男性中有多位高手,比如张三丰,从南宋一直晃荡到明朝开国;比如程咬金,从隋朝一直乐呵到武周覆灭。包公与这些位相比较,情况有些不同:除了这出《五花洞》,把包公和武大郎做了一个交集之外,包公故事大多出没在四帝仁宗的时候,并没有随便就活上个几百年。

人们没有像对待其他几位名人那样无限延长包公的年龄,但却把包公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了。不仅民间的案子一桩接一桩,在朝中还要和奸臣斗。虽然奸臣如走马灯似的不停地换,但总是姓庞。另外,陈州这个地方也总是需要包公去赈济;各种妖魔鬼怪也动不动就变成和凡人一个样子,需要请包大人出来拿照妖镜照一下。总之,就像前一阵网上说的那样,“包大人很忙”!

说到包大人的照妖镜,《京剧汇编》第五十三集里收录了七个与包公有关的剧本,有三出剧本涉及到妖怪变人这样的情节。包公先后请出照妖镜来辨认,但不幸的是,照妖镜有个 bug,一旦被妖精暗地里喷一口妖气,镜子就会模糊不清。别说妖精,人都照不出来了。不太清楚这个设备当初是怎么研发出来的?这么大一个漏洞,屡次被妖精钻空子。似乎在戏里没有见到包公成功使用这个道具的情况。另外还有像《碧波仙子》里那样包公主动放弃使用照妖镜的情况。

讲不完的包公故事不止是在戏台上,荧屏上也是如此。金超群在1993年演了《包青天》里的包公之后,近几年更是登峰造极,自己投资,只演包公戏。我们对包公的热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文化中的清官情结。清官情结,是依赖人治而非法治的表现,也是建立法制体系需要逾越的文化障碍。

戏曲中的星宿之二十八

根据早年《北京晚报》之《五色土》副刊连载内容整理。

轸水蚓为“南方朱雀”七宿之轸宿,此人物源于京剧《大破万仙阵》。其原名叫胡道元,本是由精灵修炼成仙的截教门人,奉通天教主之命守万仙阵。元始天尊等破阵后被诛。书中有诗曰:

箬冠道服性聪敏,
炼就白气心无损。
只因无福了长生,
斩将封为轸水蚓。

同时被姜子牙封水部四位正神之一。他的脸谱勾金膛绿色象形脸,粉眼小鼻窝翻嘴岔,一条长灰色眉,委婉在眼窝上,形同一条蚯蚓,金色脑门画红色火焰,下巴金色画红色纹理,两鬓画黑灰色纹理形同蚯蚓,此谱造型别致。凡神话戏中有二十八宿人物登场,此谱均可适用。老《安天会》天王点将;《混元盒》玉皇升殿均见轸宿上台。另外《打金砖》演二十八宿上天台,轸水蚓下凡转世为东汉二十八云台将中之刘植,扶保刘秀中兴汉室,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封骁骑将军。

火彩:2012年7月

  • 【2012年07月01日22:23】下午等电梯,遇穿意大利球衣扫兴归者。聊天被问哪儿来的?答中国。老外做冥思状,问中国进下届世界杯了么?惭愧惶恐,忙“谦虚”说长路漫漫。老外不明就里,说听闻中国已花大钱请外教,腾达指日。更无言,幸电梯到站,踱出挥手告别。老外继续乐观:很快就有起色了!言讫门关,与小豆花无语凝噎,唉。
  • 【2012年07月08日21:46】《林海雪原》、《智擒惯匪座山雕》、《智取威虎山》,这些戏里的杨子荣,无论主角配角都是老生应工,很符合他“四十多岁”的年龄。要说还是应该按老扮相给挂上髯口的好。曲波书里不止一次写了杨子荣的“胡髭”,不是“搓了搓”就是伸手“一摸”,这要演戏时顺带捋髯多好。戏里的杨子荣嘴巴子太光了。
  • 【2012年07月14日10:10】萧乾在他的文章里提到:“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 【2012年07月17日18:40】小常宝:“哼,我可恨透座山雕了,非亲手宰了他不可,您不让我去,那怎么行?”二零三:“跟我有意见?常宝,你还小啊!”小常宝:“还小哪?都苹果桃儿了!”二零三:“哦,你是苹果桃儿呀?那我是烂柿子!”小常宝:“什么烂柿子?”二零三:“什么叫苹果桃儿啊?”小常宝:“苹果桃儿就是十六了。”
  • 【2012年07月19日11:19】(西皮快板)昔日里隐姓欧罗巴,英雄留学走天涯。到后来登台把帅挂,执掌高丽锦邦家。明日里讲话把贼骂,管教美帝染黄沙。纵然将我的头割下,落一个恒勇无敌、天下第一、百战百胜的名儿扬天涯。
  • 【2012年07月20日11:20】萧恩:“二位贤弟慢走,恕愚兄不远送了。这才是我的好朋友!”桂英:“这才是好桐油!”萧恩:“好朋友!”桂英:“好桐油!”萧恩:“呃!为父说是好朋友,你怎么说好桐油?”桂英:“谁是好朋友?”萧恩:“李员外。”桂英:“李员外?他是干嘛的?”萧恩:“儿问的是他?”接唱“他本江湖……”
  • 【2012年07月23日21:23】刘备:“备告辞。”乔玄:“皇叔为何去心太急?”刘备:“列位大人还未曾拜访。他们那里这个要请我吃酒,那个要叫我说评书。”乔玄:“你还会说评书么?”刘备:“一肚子的评书呢。”乔玄:“他们那里也该前去,只是老朽还未曾请教。”刘备:“太尉不嫌耳烦,容备说来。不知太尉喜听文还是喜听武?”
  • 【2012年07月24日20:06】乔玄:“诸葛亮,太后可知?”国太:“不晓得。”乔玄:“这位先生,姓诸名葛字子亮……”孙权:“姓诸?”乔玄:“姓诸……姓诸葛……名亮……孔明嘛!孔明……孔明诸葛亮嘛!这个书我都会背呀!你甭管了,《借风》那点儿我来,‘习天书玄妙法’……”孙权:“诸葛亮的火大,烧得你在这里胡说八道!”
  • 【2012年07月25日08:42】国太:“唗!胆大贾化,甘露寺外埋伏,可是你的主意?”贾化:“哎呀老太太!这甘露寺外,无非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带钩儿的带尖儿的带刃儿的带刺儿的带峨眉针儿的带锁链儿的,十八般兵刃,我样样都能把它……”国太:“练了!”贾化:“卖了!”国太:“卖废铁呀?我也会!”
  • 【2012年07月26日18:08】男:“(西皮原板)但愿得此一去功名不坏,方不愧薄某人满腹文才。施一礼辞晓军再辞太太,(西皮摇板)赴两会好一似平步登台。”女:“(西皮摇板)此一去算就了位极臣宰,我官人总称我博古开来。”
  • 【2012年07月26日21:16】司马师:“爹爹!趁此机会杀进城去,活捉孔明!”司马懿:“呸!我啐你一脸花露水!小小年纪懂得什么?那诸葛亮从不弄险。倘若杀进城去,岂不中他人之计?”司马师:“我就是一莽撞人。”司马懿:“再啐你一脸冷面蜜!你敢比莽撞人?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司马师:“倒霉就倒霉在这想当初上啦!”
  • 【2012年07月29日20:46】桂英:“(西皮原板)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龙套:“一个!”桂英:“(西皮原板)倒叫我桂英儿挂在心头。”龙套:“一个!”桂英:“(西皮原板)将身儿坐至在草堂等候。”龙套:“一个!”桂英:“(西皮原板)到此时不回转是何缘由?”龙套:“一个!”萧恩:“啊大人,他们怎么净数一个啊?”

火彩:2012年6月

  • 【2012年06月13日11:36】南勇、谢亚龙这些玩儿假球的已经判了,戏曲界里那些拿着国家的钱以“创新”旗号玩儿假戏曲的人,多会儿能给拿下?那些绑架戏曲绑架演员绑架媒体的大佬,堪比足坛的黑恶势力。更要命的是,他们影响的是文化的传承。
  • 【2012年06月16日21:49】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踏实搞研究并为之奋斗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涉领域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都值得尊重和学习。因此,坚守艺术的年轻演员,是当得起戏迷的爱护和尊敬的。同理,坚守科研一线的航天人,也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对神九的发射成功还是少一些揶揄的好。
  • 【2012年06月18日10:06】据台湾的朱锦荣讲,以前《霸王别姬》里虞姬与霸王诀别时也要唱大字,《寄生草》。词儿为:“将霸楚困在那垓心处,九里山一字儿摆下阵图,今有那张司徒吹起了丧魂曲,众儿郎流泪思乡哭,将军有何面目向东吴?罢!这的是乌江不是也那(拔剑)无船渡(自刎)。”从字面上看基本化用自元杂剧。好听。
  • 【2012年06月26日15:31】迟小秋现在是如何在舞台上“长盛不衰”的?为什么无论演整出的大戏,还是晚会上一小段儿,就只会唱《锁麟囊》呢?

索笑来寻记几回

7月底的时候,看到一条前重庆市委书记夫人、那位四个字儿的女士被提起公诉的新闻。发新闻的不是什么小报,所以这应该不算是什么禁忌话题了吧。于是就着这四个字儿的名字,套了《御碑亭》里王有道与孟月华告别时的唱段,发到网上。很快,这边厢豆瓣就给拿下了,那边厢的新浪微博则貌似安好。等一觉醒来,收到这么一条消息:

抱歉,您在2012-07-27 06:08:47发表的微博“男(西皮原板)但愿得此一去…”已被管理员加密。此微博不适宜对外公开。如需帮助,请联系客服(链接:http://t.cn/z0D6ZaQ)

顺便说一下,新浪系统也不会用正规省略号嘛,拿仨英文句号来代替,果然和韩寒是一家人。

上网十几年来,这是鲜有被删掉帖子的状况。一直以来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也不希望因为可能出现的禁忌而被禁言或者惹麻烦,所以总是在自家的地方开个 Blog 啦,架个论坛啦,就是不想总被各种平台提供商限制。不过,微博时代,只能找个托管的地方。那么屋檐之下,看人眼色,也就在所难免了。

于是觉得有必要定期把在微博上的一些言论归到一块儿堆儿来做个保留,一来这些也是生活中产生的——不敢说思想火花吧,好歹也是一种灵光一现的玩意儿;二来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是和戏有关的,或者是通过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想法;三来这里既然是戏考的 Blog,也就一并收下这微 Blog 的东西吧;四来不在这里留底儿的话,一些段子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玩儿微博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于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已经有所领教了。有时候脑子里蹦出一个小段子,感觉不长,付诸于电脑之上,两三行而已。可一数字数,超出十几甚至几十个字。于是一点儿一点儿抠,有时候恨不能电脑能有一种把字写瘦一点儿好让两个字占一个字位置的方法 表情 深刻体会了当年老艺术家们灌三分钟一面儿唱片儿时候的心情了,有时候就得赶着唱呀。可毕竟人家这声音可以提速挤到一张唱片里,这电脑里的中国字一个是一个,有时候还真不好弄。所以就得牺牲格式了。比如占一个字符的标点符号舍掉,以空格代替,这样俩半角的空格才占一个字;有时候戏文的板式就得缩写,把“西皮原板”写作“原板”等。小豆子对于文字略有洁癖,尤其是希望要系统整理好的东西能够格式统一,所以正好就着这个整理归纳的机会,把一些因为受字数限制而改动格式的段子给统一改过来。当然,段子内容是不会动一个字的。

给这个系列起了个名字:“火彩”,都是些一闪念间出现的小火花,出彩与否见仁见智,重要的是那灵机一动后的结果。

至于那个#京剧引子、定场诗、对儿#的主题,因为是纯文字摘抄的性质,就不在收录之列了。反正到时候里面的文字,都会出现在戏考的剧本之中。

那就从上个月的总结开始吧,嗯,其实是要把6月份的也稍带上,那会儿刚开始玩儿。

戏曲中的星宿之二十七

根据早年《北京晚报》之《五色土》副刊连载内容整理。

翼火蛇为“南方朱雀”七宿之翼宿,此人物源于京剧《大破万仙阵》。其原名叫王蛟,本是由精灵修炼成仙的截教门人,奉通天教主之命守万仙阵。元始天尊等破阵后被诛。书中有诗曰:

秘授口诀伏妖邪,
顶上灵云天地遮。
三花聚顶难成就,
斩将封为翼火蛇。

同时被姜子牙封为火部五位正神之一。他的脸谱勾绿色象形脸,眼窝嘴窝勾画突出蛇形,额部画红色蛇形,黑色部位点银色圆点,下巴勾金色线条,设色简练,造型生动。凡神话戏中有二十八宿人物登场,此谱均可适用,同时也可用于十二生肖之蛇谱。老《安天会》天王点将;《混元盒》玉皇升殿均见翼宿上台,另外《打金砖》演二十八宿上天台,翼火蛇下凡转世为东汉二十八云台将中之邳彤,扶保刘秀中兴汉室,征战东西屡建战功封为后大将军。再有《隋唐演义》也有二十八宿下界之说,其中名将宇文成都即翼火蛇转世。

戏曲中的星宿之二十六

根据早年《北京晚报》之《五色土》副刊连载内容整理。

张月鹿为“南方朱雀”七宿之张宿,此人物源于京剧《大破万仙阵》,其原名叫薛定,本是由兽类修炼成仙的截教门人,奉通天教主之命守万仙阵。元始天尊等破阵后被诛。书中有诗曰:

腹内玄机修二六,
炼就阴阳超凡俗。
谁知五气未朝元,
斩将封为张月鹿。

他的脸谱勾黄膛象形脸,眼窝下垂且小,小鼻高鹿嘴,眉子画鹿角,额中画一粉红梅花,脸部黄色上点白金点,形象生动,刻画出梅花鹿的象征。凡神话戏中有二十八宿人物登场,此谱均可适用。老《安天会》天王点将;《混元盒》玉皇升殿均见张宿上台。另外《打金砖》演二十八宿上天台,张月鹿下凡转世为东汉二十八云台将中之万修,扶保刘秀中兴汉室,转战南北屡建战功封为偏将军。京剧《飞叉阵》即二十八宿闹昆阳,万修时有登场。

《胭粉计》的启示

记得当初第一次看《胭粉计》这出戏的时候,被编这出戏的无名氏给震撼到了。《三国》里这段本来就很精彩的故事,竟然还能被加进佐料,在一些重要的细节上创造出来的新内容,令人叫绝。

戏里面,诸葛亮在葫芦谷安排下地雷火炮,准备把司马懿父子烧死。这条计策,并没有在大帐里派将的时候亮出来,而只是简单地告诉魏延去诈败,好把魏军给引到葫芦谷。安排之后,诸葛亮转场到后帐,向马岱交代了上面这条火攻计。当时马岱很是吃惊,问丞相说:“岂不将魏将军烧死在内?”这会儿诸葛亮有四句摇板,唱道:

想当年关云长长沙得胜,
看魏延有反骨定有反心。
烧死了司马懿外患平定,
烧死了魏文长内患已平。

诸葛亮这一招儿不见《三国》原文。戏里要表现的自然是诸葛亮的“高瞻远瞩”,要一石二鸟地消灭两个隐患。不过这种背后阴人的招儿,尤其是阴自己人,按诸葛亮的几位对手的话说:“真真狠毒也!”

葫芦谷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一场大雨浇灭了满山的火焰,司马懿父子就跑掉了。魏延自然也跑了。不过魏延洞察到了这场火炮大阵的危险性,急冲冲地跑回汉营要找“妖道辩理”。

另一方面,眼睁睁看到跑了司马父子和魏延的马岱,也急忙跑回汉营向诸葛亮报告。诸葛亮听罢之后,连忙把马岱请上,深施一礼。马岱莫名,问“施礼为何?”诸葛亮答道:“当初周公瑾怒责黄公覆,将军你可晓得么?”光棍儿一点就透,马岱立刻明白,诸葛亮是要自己来顶缸。没法子,只好说“末将情愿受责。”

等到魏延回来,大闹汉营,指责诸葛亮为什么用火攻计不告诉自己,险些丧命。诸葛亮装作不知所以的样子,把马岱叫来斥道:“大胆马岱!山人怎样嘱咐于你?叫你将魏将军引出山来,再放地雷火炮。怎么,不曾将魏将军引出山口,就放地雷火炮,险些伤了我心腹大将!”一阵数落之后,诸葛亮给马岱判了一个“重责二十”,之后便把马岱拨到魏延帐下听用。相信对《三国》后面故事熟悉的朋友看到这儿也就明白了,这样的安排,是给之后马岱按诸葛亮计斩掉魏延作伏笔,尽管《胭粉计》及至后面的《七星灯》都没有演到这里便落幕了。

马岱受责
马岱受责

上面这些像一石二鸟之计、魏延闹帐、马岱苦肉计等等旁支,都是戏里才有的,不见《三国》原文。编戏的人这么写,是要把诸葛亮写得更高明些?还是更阴暗些?这个不好说。因为诸葛亮毕竟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是这戏里从司马懿到魏延,都是跳着脚骂诸葛亮“妖道”,而且说实话,诸葛亮在戏里的这些小动作,包括和马岱安排的那苦肉计,是实在不怎么高明,水平太低。

不过这出戏还是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当贵为大汉丞相武乡侯的诸葛亮耍小聪明没耍好、变戏法变漏了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把这个事儿给揭过去,拉个人过来顶缸。嗯,现在明白领导的哲学都是怎么个一脉相承了。

但至少,戏里的诸葛亮还只是表面上对马岱怒气冲冲,“人前训子”的劲头,暗中还是对马岱另眼相看并委以重托。而现实中的不少领导和媒体,遇到了这种突发情况,赶紧卸磨杀驴不说,还要猛烈批驳,全然不想这玩儿砸了的花样,正是自己当初一起谋划的。

《斩马谡》这出戏里,诸葛亮固然激烈地指责不遵将令的马谡,并且挥泪斩之。但正像诸葛亮在戏里不止一次提到的那样,“悔不听先帝之言,错用马谡,失守街亭”,到底还是自己行兵用人不当所致。戏的结尾处,马谡斩则斩,诸葛亮也要“打本进京,自贬武乡侯”,算是领导对于自己排兵布阵失职的交代了。

所以领导们媒体们,你们要演像“斩马谡”那样的戏,不要紧,但也请先找找自身的问题,不要一味地推责任;而你们要演像“责马岱”那样的戏,那就不必了。如此狠狠地去批一个本来是去执行你们命令的爱将,哪怕这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也是极其低级恶劣的,很有“妖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