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课?

关于“京剧艺术在青少年生活中地位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北京景山学校八·五班京剧文化小组)——这是一个很老的东西了(在网上出现了两年半的东西,算是老的了吧),不过小豆子今天才看到(通过这个 Blog)。很好的调查,推荐一读,哪怕读不下去枯燥的数据,读一读结论也是好的。

关于京剧艺术在青少年生活中地位现状的分析中,有这么一条:

九年义务普及教育中缺乏对京剧艺术的宣传。以语文学科为例,涉及京剧的只有旧教材中《打渔杀家》和《看戏》(描写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的盛况)的篇目。而对京剧文化的宣传实际上涉及文学、历史、音乐、舞美等多种门类的知识,应当建立大综合的课程来解决京剧在中学生中普及的问题。

课文《看戏》?小豆子不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大约是近年增加的篇目。倒是对《打渔杀家》印象很深,那是选取该戏的第一场,比较闷,也许选择后面有教师爷的那场会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事实上,整个《打渔杀家》所在的单元,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都是跳过不讲的,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后来学到《范进中举》,恰好那会儿央视刚首播奚啸伯的该剧音配像,结合课文学习,效果很好。不过自然,正经的语文课是没有和这出戏挂钩的。

学校设立美术、音乐课,目的本身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给他们的生活制造一些艺术的氛围,让他们受到一丝艺术的熏陶。设立京剧课,不论在传承文化上,还是在陶冶情操上,都是好的主张,而且也只有这种单门立课的方法,才能让京剧不至像语文课的一篇课文那样,被授课老师任意跳过。

当然,京剧立课的路,还很远很长,也许只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

坚守典雅还是走向通俗

东方网的评论一向一针见血,说在点子上。这次结合《十五贯》50年后再进京的评论,一样值得细品与深思。昆曲如此,京剧亦如此。遗憾的是,我们的决策者,除了像这样放一些乏味的官话外,很难有更好的作为。

坚守典雅还是走向通俗
作者:万润龙,摘自:东方网

5月9日晚上,由浙江昆剧团主演的昆曲《十五贯》在杭州胜利剧院演出,这次复排的《十五贯》,由周传瑛之子周世琮担任导演,主演则由团里“世、盛、秀、万”四代昆剧演员共同担纲。所有的观众领略了昆曲的幽兰之香,见证了昆曲艺术的后继有人。

再过一周,这台大戏将应全国政协邀请赴京演出。五十年前的四、五月间,就是这部《十五贯》,在京46天连演了47场,轰动了北京城,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此次《十五贯》的再度进京,是否能像50年前那样再次引起轰动效应,自然引人关注。

5年前的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中国的昆曲艺术名列其中。人们对昆曲的关注也陡然升温。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的“百戏之祖”,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昆曲中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不朽名作,成为中国古代戏曲文学中的奇葩。许多文学青年和艺术人才就是通过这些名作才认识了王世贞、汤显祖、沈璟、高濂、李渔、朱素臣、孔尚任、洪昇等戏剧、文学大师。

18世纪后期,戏曲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开始走下坡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新中国的成立为昆曲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转机。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之后,全国相继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韩世昌、白云生、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及解放后培养的李淑君、蔡正仁、计镇华、张继青、洪雪飞、汪世瑜等一批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大量优秀剧目。“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之说并不夸张。

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化,使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和陈旧的故事情节,与眼下舞台和荧屏的时尚性、娱乐性大相径庭,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拉大了距离,与观众渐行渐远。

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曾就我国昆曲的现状提出过存在的五大问题:编剧人才严重缺乏;传统剧目严重流失;院团经费严重不足;昆曲生源严重匮乏;缺乏昆曲演出剧场。并就昆曲的振兴提出过相应的建议,其中主要就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培养出类拔萃的昆曲人才和大力培养昆曲观众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设想。

为了振兴昆曲,文化部曾于1982年提出了“抢救、继承、革新、发展”的八字方针,随后,又颁发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文件,并于2001年12月制定了《文化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

为了让昆曲走出困境,政府部门和戏剧界人士做了大量的努力,昆曲界更是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抢救昆曲的呼声中,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以保存为主,少谈发展。但此说显然有悖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确保生存,不遏制发展。另一种意见认为,昆曲必须革新,否则难以生存下去。但此说同样生出新的问题:如果对昆曲作大的改革,就有可能失去其昆曲的特性。

近年来,昆曲舞台出现了几缕革新的清风。由白先勇担任总策划和总制作、两岸三地联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成为中国舞台上一道全新的文化景观。此剧在北大、复旦等全国11所高校巡演,观众达7万人次,创造了近年来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个奇迹。继青春版《牡丹亭》之后,由台湾实业家陈启德投资、邀请奥斯卡最佳舞美指导叶锦添加盟的苏昆《长生殿》又在北京、台湾等地巡演,依然火暴。去年,江苏昆剧院聘请台湾文学大师余光中为文学顾问,由北京话剧界的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重新排演青春版《桃花扇》,起用的全部演员平均年龄不到18岁,同样好评叫座又叫好。上海昆剧团赴德国演出时,刻意加强与观众的语言沟通和剧情沟通,部分演员在演出大厅公开化妆,试穿服装,西方观众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昆曲,直呼“太美了”,多次谢幕也不肯离开。与江苏、上海昆曲界形成对应的浙江昆剧团近两年来也大有作为,他们把昆曲唱进了校园,三年来高校演出和社会演出的场次每年都超过120场,还摄制了100余部昆曲折子戏录象。该团新创作排练的历史剧《公孙子都》已入围2005年“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今晚公演的《十五贯》则在剧情上做了取舍,将3个多小时的戏精练至2小时零5分钟。

昆曲界对昆曲艺术的改革尝试在戏曲评论界引出的反响并不一致。就在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为青春版的《牡丹亭》《桃花扇》叫好时,评论界却有专家对昆曲的“青春化”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昆曲是精湛的表演艺术,演员太年轻,他们甚至连“词牌”都不懂,如何胜任戏中的角色;盲目追求演员的低龄化,有可能影响艺术质量,不利于昆曲艺术的传播。

评论家朱为总先生曾对昆曲认知上的浮躁和粗糙提出过批评。他表示,社会对昆曲关注的焦点放在“通俗化”、“大众化”上,导致观众失却了走近这一文化经典的自觉性,并不能给予这“国宝”艺术最起码的礼遇和尊重。朱先生认为,昆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流行”于今天舞台,而是它在中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上所曾经创造和凝定的成就与地位。文化地位、舞台现状和剧团状况,三者不能等同而言。

但更多的有识之士忧虑的还是社会对昆曲的重视。5年前,与中国昆曲同时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日本能乐在日本受到了国宝式的追捧,多家媒体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消息或以整版篇幅刊登广告予以祝贺,社会各界集会庆祝。而我国的媒体对昆曲宣传和传播的热情却远不如超女和流行音乐。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告诉笔者,日本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乐,我们却从未有这方面的规定。由于缺乏古典文学的教学,许多大学生,甚至中文系的研究生都不知昆曲为何物,这也是造成昆曲观众断层的重要原因。但一些大学教授却表示,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涉及昆曲,而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却看不到舞台演出。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建议,把昆曲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项内容引入大学课堂,以此迈出普及昆曲的第一步。

这又让笔者想起了50年前昆曲“复苏”的三个细节。《十五贯》进京之初,剧场票房并不可观。4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观看了《十五贯》,作了三点指示:这是一出好戏;凡是有条件的剧团都要演这出戏;政法部门的同志都要看这出戏。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剧组成员并作了两次讲话。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社论,其标题就是周总理的原话。昆曲和《十五贯》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不仅在北京的演出场场爆满,之后巡演8个省市,直接促成了全国现有6个昆剧团的成立。大有“昆曲成国剧”之趋势。

如今,新排的《十五贯》又要进京。在失却了50年前的政治氛围,中国的演出市场已经主要依靠票房运作的今天,昆曲《十五贯》能否再现50年前的辉煌,已经很难预料。“后继者任重道远,唯上下而求索。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的感慨。

备份

备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很重要的资料,比如珍贵的京剧录音、录像、文字等等。当然,好的机制和人治也是很重要的。昨天单位需要从服务器恢复一个文件,突然发现自动备份程序已经有10天没有成功备份了,而我们 IT 部门竟然一无所知。失败!教训!

这两天很少忙京剧,主要精力是在家里架内部的服务器,现在已经基本妥当,下面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珍贵的资料做备份,准备三个“篮子”放“鸡蛋”,应该保险了吧。不光是受单位教训的启发,还有最近接二连三,不是在网上就是在网下听说因电脑问题导致文件丢失的事情,不说是“老天示警”,也该做些工作,有备无患。

忙完这阵儿,心里就更有底儿去做更多的资料整理工作了 表情

你的资料备份了吗?

后台解密

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莫过于由电影掀起的新一轮《达·芬奇密码》热潮。

在戏考的 Blog 里谈这个似乎不沾边儿,但这却是小豆子看了这几日凝冷的 Blog 后的第一感想。

首先,推荐一下这三篇:秋色渐浓再观《秋色渐浓》三看《秋色渐浓》,尤其是关注《秋色渐浓》这台新戏的朋友,不要错过。

小豆子不认识凝冷,但是自从几个月前开始订阅她的 Blog 后,发现从中可以读到很多当今京剧界后台的故事,这是比较有意思的,而且看来凝冷本人并不是完全业内人士(推测),却又有足够的权限进入业内,至少是后台,从而带给我们一个全新角度的观察点。这与王珮瑜等人的 Blog 不太一样,因为她不像王珮瑜那样处在聚光灯下,需要注意言行;她也不像普通戏迷那样,对幕后的事知之甚少。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凝冷的文章在提及当今演员人名的时候,都是用汉语拼音缩写代替,比如ZJG代表张建国,DMW代表邓沐玮,这些都还是比较好猜的,像GQY、JG、HY等等,就太让人费脑筋了(由谁猜到了 表情)。内部透露出来的故事,总要披上神秘面纱,有种加密了的感觉;亦或因为她不想对所写承担责任,所以不用真实名字 表情

京剧界没有影视圈复杂,这种八卦花边的故事,也只用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虽然看这类新闻本无益处,但相对京剧界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而言,偶尔获得些内幕,也是很有意思的。

纪念不应忘记的历史

5月16日,从梨园界历史上的今天看,并不能看出什么端倪,但是如果把时间从1966年开始往后捋一遍,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注意那些去世的名家,虽然他们的去世并不一定完全与四十年前那纸《通知》有关,但此后的十年间,大陆梨园史上的事件几乎一片空白,除了如这样的大字报这样的批斗这样的被捕这样的自杀未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艺事可言。

再细数一下与文革有关的人名单——现在已经很长了,但显然还不是完整的。

梨园百年琐记不是政治历史年表,但演员从未与政治脱钩,艺术的繁荣源于此,而衰败亦在于此。

谨此纪念文革四十年。

文革时期《红灯记》革命现代京剧幻灯彩包底片
文革时期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幻灯彩包底片

母亲节

母亲节,更新两出剧本,《劈山救母》《陵母伏剑》,一出儿救母之难,一出母解儿之危,一喜一悲,一武一文。

与《陵母伏剑》同一个月打出的剧本还有以前更新的《孟母断机》以及敲完但还没有校对完的《漂母饭信》和《太君辞朝》。最近听的较多的是老旦的戏,听起来很过瘾,都是老派的老旦。不知道这么用词是否正确。似乎自《沙家浜》之后,老旦都开始像沙奶奶的风格靠拢,而不再是如李多奎那样苍劲挺拔的老派风格。同时,以老旦为主的戏码也大幅缩水,京剧行当里,除去丑行外,恐怕老旦的处境最危了吧。

京剧的网络趋势

Google 最新推出的 Google Trends 可以反映出关键词搜索次数的时间波动趋势。拿京剧和相声作为关键词作一下搜索,能够得出不少有趣的结论:

首先,相声明显比京剧要热门得多。其次,这两种艺术在天津拥有最多的观众群。第三,北京排在第四的位置,在前面尚有石家庄和济南。最后,相对相声还有几个搜索高峰期而言,京剧在网上的搜索自2005年开始似乎就是在走一条平稳的下坡路了。

老实说,北京不在第一在小豆子意料之中,但第四的位置却是没有想到的。同样没有想到的是上海在京剧方面也很靠后,至于像传统的京剧重镇如武汉、重庆等等,都不在前十名。

北京近年来去京剧化的趋势很明显,比如北京文艺台已经没有京剧节目了,至于北京电视台,小豆子不太清楚,但至少山东电视台在夜间会安排一些京剧节目的播出,而似乎没有听说北京电视台有类似的安排。另外在北京的众多中央级机关,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早都没有京剧节目,大约从北京发出的唯一带有京剧的信号就是来自中央十一套以及戏曲频道了。同时,在重庆京剧团坚持每周到小剧场演出传统戏的时候,北京很难找到这种正经的、低成本的、低票价的演出了。

天津的传统文化氛围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好,本身良好的文化土壤,加上一个李瑞环,有相当数量关注传统艺术的网民来自天津自然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你留意戏曲新闻的话就会发现,网上很多这方面的消息都是来自北方网、今晚报等天津媒体。大规模的报道群与大规模的读者群是成比例的。

还应该可以对着图表发更多的感慨,因为要睡觉了 表情,所以就此打住,留图存照。

京剧与相声的搜索趋势比较
京剧与相声的搜索趋势比较

500个剧目

将近隔了三周后,今天戏考更新了两个剧本。一般来说都是一周有一次更新,但这次拖了这么久,而且又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只能抱歉地说让大家久等了。不过流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熟悉戏考网站的朋友可能早就注意到,首页有三个计数器,除去最下面记录总访问人数的以外,页首处有两个,分别记录着总剧目数和总剧本数。这次更新后,总剧目数达到500!而总剧本数达到500已经是10个月前的事情了。

两个数字有着不同的意义,总剧目数代表着戏考现在收录了多少出剧目的剧本,而总剧本数包含那些同一剧目而不同版本的剧本数目。这次500的意义是:京剧至少有500出可以考证到剧本的传统剧目。再比较一下现在舞台上所上演的数字,真是天地之差。

这次更新的两个剧本也很有典型性,《霸王别姬》是经典中的经典,仍在舞台上上演着,同时戏考网站还收录着其他版本的三出。而《二姐逛庙》,不但里面唱的是梆子,且大约除了在曲艺里偶尔能听到与其有关的片断外,这出戏算是已经绝迹舞台了。如果你仔细读这个剧本,可能会觉得:这戏没不没的也就那么回事儿——太俗了。是的,京剧的发展过程中,淘汰了很多像这样没有太大意义的剧目。不过从这出戏刊在原《戏考》第八册的情况看,在当时来讲,应该还是一出相当受欢迎的剧目。

我们不奢求所有曾经在京剧舞台上出现的剧目都能再被恢复,但我们也不能扔掉太多吧。

杨燕毅在多伦多

今天有一台由本地小梨园主办的“戏剧百花亭——中国戏剧汇演”,邀请正在多伦多的杨燕毅一同演出,冲着这个名字,去看了演出。

整场演出都是录音带伴奏,因为音量调得很大,所以本来不大的场子,演员还都要戴小蜜蜂,效果自然就不太好了。

杨燕毅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盗御马》,没有前面的《坐寨》,想必一是时间限制,二是条件限制,整出戏就是独角戏一般,连两个“小更夫”都没有出现,只是生生空砍一刀而已。

杨老师在台上与台下,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尤其是卸妆之后,已让小豆子认不出这就是台上的窦尔敦。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杨老师已经退休了。仔细算算,只可叹岁月不饶人。

此前对杨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增益剧头的全部《锁五龙》,这次在台下与他谈到可否继续这种重编传统戏、恢复传统戏的路数时,杨老师很无奈,个中的情由不言而喻。是的,这个提法有些过了,舞台上活跃的演员尚难做到,何况一个已经退下来的人。

一段对话:小豆子说,像成天这样就那么一百来个戏来回演,就不能挖掘更多的传统戏吗?杨老师说:你说错了,二十出,也就二十出。

若干年后,是否“二十”也算多了呢?

没有叙谈太多,因为杨老师需要回家了。眼下,与家人在异乡共叙天伦之乐是对杨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杨老师回国的日子不远了。祝他们阖家幸福,也常来此间走走。

杨燕毅在多伦多演出
杨燕毅在多伦多演出

读者群和观众群

今天通过订阅的 RSS 获知梨园经典更新的消息,这还是自订阅豆腐的 Blog 后头一回。

以往豆腐都要在论坛里说几句,这次则不然,完全通过 Blog 这条管道发布消息(至少截至发稿时为止是这样),说明豆腐对 Blog 的访问人数已经持满意的态度了。

小豆子仍然记得若干年前,每更新一次戏考,都要去中国京剧论坛和梨园夜话发帖子,告诉大家,戏考又更新了,欢迎访问。早不记得是在哪一次更新后,不再发这样的帖子,但可以肯定,那时的访问量已经稳定,基本的读者群已经有了。

有了基本的读者群,而且知道这部分群体共同的特点和愿望,就更容易做内容了。起码可以知道,没有自己做着玩儿——这一点一直是合意太爷对他的老唱片网站所怀疑的,直到他自己看到每日究竟有多少人来造访。当然,你还知道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你有足够的信心和数据来保持你的内容、你的形式、你的风格。

现在的京剧团体是否想过去营造一个氛围,并且定位自己的观众群呢?至少小豆子没有看出来,他们倒像毫无目的地撒网一样,把各种元素都融入一台大戏中,寄希望于能够网到最大数量的观众,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他们连自己的观众群都不清楚,如何能排出有针对性的新剧目来呢?又如何能吸引到观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