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剧照

上次说过,现在每个剧本有其独立的页面,所以也就能够放更多不同版本的剧照。今天传上第五批剧照,没有新的剧目,都是同名剧目下不同演员的而已。另外把如周信芳《打渔杀家》、荀慧生《花田错》等这样有专门演出本的页面连接上本人的剧照,这样更合理一些。共计12张。

第五批补充及更新的剧照:

《打渔杀家》贯盛习
《打渔杀家》李少春、雪艳琴
《花田错》李世芳、毛世来
《花田错》筱翠花
《李陵碑》李鸣盛
《梅龙镇》李玉芝
《女起解》秦雪芳
《三堂会审》顾正秋
《四郎探母》李少春、雪艳琴
《文昭关》杨宝森
《武家坡》马连良、王玉蓉
《逍遥津》李宗义

在这里帖一张马连良《镫打石雷》的剧照,据载,此戏向陕西晋剧“狮子黑”学习,未演出,只留此剧照。 表情 所以,恐怕这辈子戏考都用不到了,干脆放这里留着吧。

《镫打石雷》马连良饰秦琼
《镫打石雷》马连良饰秦琼

阳世三间

今天读单口相声的本子,其中有一段提到京剧唱词中的讹传。举的例子是“阳世三间”。

其实不光是京剧了,在一些传统小说里也能看到“阳世三间”这个词。给小豆子的感觉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从来没有深究过这“三间”到底做什么解释。只知道这个词就是说这阳世呢,而且一般说这话的不是在阴曹地府说、就是在和阴间并列的时候说。比如某某,你在阳世三间作恶多端,如今来到这阴曹地府,还有何话说! 表情

根据相声本子的说法,这“三间”无法解释,三间什么啊?房子?哪儿和哪儿三间啊?原来是“阳世之间”,只因这抄本子的写的潦草,等到用的时候把“之”认作了“三”,故而留下了这么个“阳世三间”。

当然,究竟源头是否是这样无从考证,只是这种说法很有意思。权且记录下来,算是段读书笔记吧。

再也不能体会校园的戏曲生活了

继北大的一塌糊涂关闭后,3月16日,清华的水木又来了这么一个公告:

各位用户,您好,

写这封信的意思在于,水木清华站近期很可能会继续根据环境变化,对核心管理政策进行实时的调整,其中包括可能对开放的IP范围进行暂时的调整。

因此,站务委员会想通过这封信,在起到一个事前通知的作用的同时,请本站校内外用户在此期间,能够继续跟十年来一样,支持站务委员会的各项决定、爱护我们的BBS水木清华站。

十年以来,我们的许多用户在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对BBS水木清华站怀着深厚的感情,水木清华站对他们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沟通渠道和信息平台。

十年以来,也有许多非清华的校外用户,从水木清华这个学术和信息平台中获益匪浅。水木清华十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学术版面底蕴,加之来自各地校外用户的卓越贡献,使得水木清华的学术版面,在教育网内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

BBS水木清华站过去十年的历史表明,在良好的用户群体氛围,优秀的学术、信息类版面建设,和有效、严格的站内管理条件下,校外用户既不会是干扰站内管理的因素、也不会是导致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源泉。相反,一个充分开放、严格管理的校外用户群体,对于水木清华站的活力和质量、进而对于彰显清华大学的学术声誉,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故此,站务委员会必须声明,校外用户是BBS水木清华站极其重要的一个活力源泉。无论过去和未来,在任何情况下,BBS水木清华站都不会忘记广大的校外用户。

任何访问权限的调整都只会是一时的,还期望广大校外用户能够与水木清华站继续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对于校内用户,暂时关闭校外IP访问,也可能在假期等情况下,给您带来诸多的不便。但BBS水木清华站也期望您在此期间,能够协助广大版主和其他管理人员,维护好各个版面的讨论秩序,也和水木清华站一起共度难关。

谨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BBS水木清华站站务委员会
2005年3月16日

小豆子与北大、清华的感情是与在戏迷同学交流中建立起来的。而时常去校内bbs潜水也成了一种乐趣。毕竟,没有体会到国内高校生活的小豆子,能够在bbs中感受到多彩的生活。

如今,这两大bbs先后去了。网上各样的“悼文”也陆续发表。小豆子无话可说;只能感到,自由的互联网,在国内已经变质了。 表情

美好的东西,总是在某些长官们的一声喝令之下蓦然消失。比如我们的bbs、我们的城墙、我们的京剧、我们的文化……把那些不听意见一意孤行的京剧大制作与这些令人痛心的政令相比,这里面有着太多相似之处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仍然还在重复着十八世纪闭门造车的荒唐——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互联网!

政治,我们已经尽可能地避谈政治。这里,是戏考的Blog。但,这可是你们这些官老爷们逼得小豆子在此谈政治了!

一塌糊涂!水木清华!偏要连起来念叨一遍!

让一切被毁掉的美好事物安息吧,真个是: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

梆子、西皮、《汾河湾》

当初录入《汾河湾》剧本的时候,哪里晓得梆子是什么呢?对于京剧的认识还尚在模糊期呢(当然,现在也不能说明白了,半模糊吧)。只记得当时剧本中出现的是一个极俗的名字——“柳金花”。戏那个时候也听了不少,知道剧中的人物当为柳迎春,于是就给“改过来”了。要么说有时候知道太多也不好呢,要是从没听说过《汾河湾》这出戏,也就会认为女主角是叫柳金花了,而原封不动地保留了。

及至后来,翻阅后几辑的《戏考》,发现一出西皮《汾河湾》,且为“谭鑫培与王瑶卿合演之西皮真本”,这才弄明白原委。不过那个被改错的梆子版一直没有再动。

《汾河湾》谭鑫培饰薛仁贵、王瑶卿饰柳迎春
《汾河湾》谭鑫培饰薛仁贵、王瑶卿饰柳迎春

今天整理这出西皮《汾河湾》,才又动了梆子的念头,便顺手给梆子版“恢复名誉”,一会儿放到网上去。西皮的前言有几处说的很好,拿来看看:

盖本考体例,但取各种脚本一一披露,无论乱弹秦腔,无不列载,本不限于皮簧一类。惟阅者均以未见皮簧本为憾,故不惜辗转相托,极意搜访,兹已由京友代为觅得,且系谭王真本,当尤为顾曲者所欢迎,故特亟为披露。至其剧情,西皮与梆子本属相同,毋庸赘述。惟唱白之间,相去迳庭,阅者正可两两参阅也。按薛仁贵妻名柳迎春,梆子本作柳金花,仁贵未说破时称柳为薛大嫂,梆子本称为柳奶奶,皮簧戏中,凡至两人盘问时,每用“沾亲”“非亲”“带故”“非故”及“远看”“近觑”等字眼,至梆子本中,则用“有亲”“无亲”“有故”“无故”及“远看”“近瞧”等字眼,即此“瞧”字“觑”字之不同,已可知为系何脚本,且又可见皮簧中之下一字眼,实较梆子为细腻得当也。

戏考整理初期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像这种自以为是的“改正”。现在,《戏考》里的剧本更多的是当作一种文献对待,所以能不动就不动,除非特别明显的错别字。这,也应该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进化”吧。 表情

整理中的断想:剧情、剧照

使用数据库的方便之处在于每次不需要写新的网页,所以现在每一个剧目,不论是否同名,都有一个单独的页面。这样,像黄派《别宫祭江》这样与普通版本剧情不同的剧本,有一个单独页面还是很好的。以前因为那样做起来麻烦,而且每增加一个版本,就要把已有版本之间连起来,所以就都放在一个页面上了。

同样的,现在不同版本的剧本分开来,就可以让不同的剧照出现在同名的剧目里,而不像以前那样一个剧目只有一个剧照了。根据数据库的统计,现在有74个页面用的剧照是和其他页面一样的,也就是说至少能够再来几批剧照更新吧。

公共测试阶段结束。今天做了数据库化后的第一次更新,共费时5分钟。

顺便谈一下黄派《别宫祭江》。这个戏的剧情不同于普通版本之处在于,孙权与陆逊定计准备借妹子奔丧的时候偷袭西川,孙尚香知道后为了破坏兄长的计策,跑到江边祭奠后投江自杀。很显然,剧本特意把孙尚香“节妇殉夫”的形象抹掉,换言之,若是孙权没有定哭丧计,孙尚香也就不会投江了。小豆子不知这样的演法是黄桂秋从来就有的演法,还是解放后“应新时代”的风气而改的,总之,这样的改法一来与原著不符,二来把孙权写的太诡诈了。可以说这一改,既把这“千秋烈女”的枭姬孙夫人的芳名给抹杀了,又把江南战场上让曹操鞭梢一指感慨赞曰“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给诋毁了,却未见什么高明之处。记得周大荒的《反三国演义》中,因为看不惯原著中孙权设计骗回孙夫人,改写成孙夫人自归。并说若如原著所写,则孙权“直同盗贼行为,豺狼面目”。若是周大荒看了黄派的《别宫祭江》,呵呵…… 表情

“整理中的断想”也暂就到此吧——也许今后的某一天又要进行一次“大扫除”的时候,还会回到这样的话题来。

整理中的断想:拼音目录

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新版的戏考网站可以进行剧目名称及全文搜索的前提下,83%的人仍然认为会继续使用拼音目录来查找剧目。

起先想放弃拼音目录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现在没有一个好的算法能够把数据从 MySQL 调出后按拼音排序(多音字加上一些京剧剧名特定的发音,使这一任务更加艰难)。另一个是既然有了准确的搜索功能,想查哪出戏,把剧名打到搜索栏里查询不就可以了?

虽然参与调查的人数比当初预想的要少得多,也可以假设没有投票的人认为无所谓,但不管怎样,还是或多或少反映了拼音目录对于访客的重要。于是,下午的时候在 Beta 版中加回了拼音目录。

现在 Beta 版与原版从表面看是没有什么区别了,只能在内部,小豆子更新网站会更方便,同时全文搜索可能会让剧本的查找更及时、准确、有效率——不用依赖 Google 啦 表情 (当然, Google 依然是小豆子最佩服及欣赏的组织之一)!

这样,今后每次更新网站唯一需要手工更改的网页就是拼音目录了,不过这没什么,要真是1分钟往数据库里填进东西就使网站全部更新了,那会不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失去了写 HTML、花时间更新而带来的乐趣呢?既然访客仍然习惯于拼音检索,那每次更新网站还要写一点点儿 HTML 不也挺有意思吗?虽然,这不是最高效的方法,但,就当作这是一种怀旧的行为吧。

假!

正好,这是今天新浪网新闻的题图照片,因为又到了315消费者权益日:

我国各地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我国各地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今天听了豆腐从电视节目录的方荣翔80年代的《姚期》录音。那个年代,虽然角儿经过了浩劫后剩的不多(剩下能唱得动的也不多了),但也要比90年代后兴起的小麦克风节目要强得多。前者是演员真实声音、剧场真实气氛的表现,而后者简直就是趴在演员下巴处听戏。

后来这帮搞戏曲节目制作的又怕演员发挥不好,弄出来个假唱,现在被戏称为“音配像”。唉,是否真是音配像给了他们这个启发,可以只张嘴不出声了呢?

但他们还不甘休,因为小麦克录不到台底下的反应(总不能每个观众发个小麦克吧?),于是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出的主意,录好掌声,然后配上。 表情

这还不算,后来有些音配像录音都被后期加掌声(印象中有杜近芳、叶盛兰之《三堂会审》)。那既然大师的录音他们都敢掺假,方荣翔的录音又算个啥?毁吧!

假冒伪劣产品毁掉也就毁掉了,但要是把好好的录音中掺进假去,再想剔出来可就费了劲儿了,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和这帮假冒伪劣一起毁掉了。而被劣质京剧节目坑害的消费者,又去找谁投诉呢?

整理中的断想:淘汰

戏考新版的 Beta 版终于出炉了,比原计划提前完成。

很久以前做戏考,图个多和全,见到一个剧本就抓过来放上。那时可以说是个摸索期。现在戏考的定位已经很明确,以继承传统为原则,所以才有了在去年把《对花枪》的剧本从站上拿掉这样的事情。

在这次大搬迁的过程中,又发现几个剧本,虽说是传统老戏,但是属于有问题的,开列出来,暂时隔离,在新站点正式运作的时候,能调整好的就保留,无法处理的就只有淘汰掉了:

《霸王别姬》,原编号8006,这个剧本是铁杆老师当年根据老唱片的唱词打的,后来经由太爷转过来。那个时候还没有《霸王别姬》的任何剧本,所以就收下了。现在看来,这个由四种唱片拼凑出来的“剧本”,有种像几个版本录音拼凑出的音配像似的,不那么像回事儿。

《哭灵牌》,原编号8008,这个根据李和曾录音整理的剧本,实际上录音源是1976年的电影,所以在舞台调度上与根据录音判断的是有区别的。

《别宫祭江》,原编号8012,这个根据黄桂秋录音整理的剧本,实际上缺少前面孙权、陆逊定计的场次,所以所谓的“第一场”并非真正的“第一场”。

《徐策跑城》,原编号7z08,这个剧本也是结合了几个版本的剧本拼凑而成,显得有些乱。

现在已经不是越多越好的冲动时期,更多的是应该把持一种精益求精、宁缺勿滥的心态。 表情

整理中的断想:加强版和精简版

这几天忙着把剧本往数据库里搬,搬的过程中等于把这些年的剧本又都简单地过目了一遍,难免要牵动一些思绪,一点点地记下来吧。 表情

过去的大师,把传统戏拿来,添头加尾,使原来只有一折或几折的戏一下子变成三个小时的大戏,比如程砚秋把《硃痕记》的前面补充完整,马连良把《淮河营》、《盗宗卷》串起来演等等,可以称作某出戏的“加强版”。

风水转到如今,京剧传统戏舞台一片萧条,除了那些疯子在继续烧钱搞大制作外,传统戏的“精简版”也陆续推出。比如《春闺梦》只演最后一场,《锁麟囊》也就剩下个《春秋亭》、《硃楼》两折来回演。去年谭正岩在老车站贴《定军山》,据说扎着靠上来唱两段就算完了。

有人说时代变了,生活节奏变快了,没什么人乐意耐着性子看三个小时的戏,所以剧团就纷纷精简剧目(倒是剧团臃肿的行政部门需要精简)。但,难道不正是因为生活的节奏变快了,人们才需要时不时地来个调整,静下心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吗?

风水什么时候再转回来呢? 表情

戏考四周岁啦!

是的,四年前的3月10日,戏考网站在亿唐成立了,那个时候正是互联网泡沫的末期,还能享受到免费主页空间的待遇。 表情 时间过得真快。

说起生日来,其实戏考也有个虚岁和实岁:若按虚岁算,去年12月底就过了4岁生日了,因为是在2000年12月底小豆子计划做这么一个网站并且开始录入剧本。到了来年3月,手头完成了几个老剧本的录入,这才建起网站来(要不然多干哪,放个大空架子在网上三个月……)。三个月的“酝酿期”(猫三狗四?反正不是“十月怀胎”)也就让戏考有了虚岁和实岁的分别。

数据库的转换进展顺利,有望提前一至两天完成。要是早一周开始做的话,今天拿出来倒可算是个生日礼物了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