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兼容性

第五届京剧节落幕,算是个话头吧。其实,真正要展开说的,是半年前留下的这个话头

这么一看时间过得是快——半年前信誓旦旦地说“周末准备专门写一篇深入的文章”,结果这个周末跨越了半年,直到今天,才有空写出来。

两个话头,先接早先的那个说吧。前一阵在看什么书呢?就是陈瑞孟(Raymond Chen)的这本《The Old New Thing》(以下简称《T》书)。

《The Old New Thing》
《The Old New Thing》

《T》书的作者陈瑞孟在微软工作十几年,主要在微软的 Windows Shell 团队做开发,对微软这些年来 Windows 的发展,尤其是各版本之间升级而产生的兼容问题,了如指掌。书中讲述的幕后故事,都是有趣儿而且有教育意义的。

话说当年微软从 Windows 3.x 过渡到 Windows 95 之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兼容性,往大了说,是16位操作系统过渡到32位操作系统,往小了说,界面、内核等等,都是与以往大不相同,是一次跳跃。兼容性在这时显得最为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程序在 Windows 3.x 时候运行得好好的,到了 Windows 95 突然就不能用了,或者崩溃了,那么用户怎么办?用户自然不会去升级操作系统,而停留在 3.x 环境,并且去骂微软,而不会去管是否因为这个程序本身没有遵照微软提供的 API 去写(因为如果你的程序遵照微软提供的 API 去写的话,微软保证操作系统升级后你的程序还能够用)。所以对于 Windows 团队来说,保证市面上绝大多数大大小小的程序都能够在 Windows 95 上顺利运行,无疑是保障 Windows 95 能否被广泛接受的关键。

《T》书中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Windows 95 的源代码中,甚至有一部分就是为了应对这样那样的崩溃和错误,来解决本是程序本家留下的问题,以此保证它们能够顺利运行。历史证明,Windows 95 无疑是成功的。

我们从最近几年的举动看,微软对于向下兼容不似 Windows 95 时那样重视了。Windows Vista 招来的无数骂声,很多就是因为旧有的程序不能够在新系统上很好地运行。向下兼容,是每一个程序在升级中都需要重视的。

向下兼容是电脑名词,京剧界也有一个类似名词:“移步不换形”。

1949年11月,梅兰芳在天津说过以下这番话:

我认为京剧艺术的思想改造和技术改造最好不要混为一谈。后者(技术)在原则上应该让它保留下来,而前者(思想)也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慎重的考虑,再行修改,才不会发生错误。因为京剧是一门古典艺术,它有几千年的传统,因此,我们修改起来也就得更慎重,要改得天衣无缝,让大家看不出一点痕迹来,不然的话,就一定会生硬、勉强,这样,它所达到的效果也就变小了……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

“移步不换形”的要领,是要向下兼容。京剧好比一个操作系统,而京剧犹如璀璨繁星般的剧目,就好比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京剧也好,操作系统也好,发展和升级是必然的,停滞不前是会被淘汰的。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如果把以前的传统剧目都不管不顾地抛弃,而一步跨越到那些所谓“精品”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在连继承都没有做好的前提下,发展只是一句空谈而已。

没有照顾向下兼容的升级,没有继承的发展,终究是要遭到市场的淘汰,受到用户的指责。好在微软的终极目标是赚钱、是吸引用户,那么用户的意见就不得不听,用户要求的向下兼容性就不得不继续做下去。而京剧呢?市场对其已经没有什么影响,票房的高低、舆论的褒贬,在满台耀眼金光的辐照下,都不重要了,那么这么肆无忌惮地发展,这么不顾继承地发展,也就不奇怪了;而出现一个接一个的跟头和倒好,就更不奇怪了。

宇扬评剧苑的情况?

按理说,网络上新闻传播的速度要比凡间快得多。不过应用到网络戏曲上,就不见得了。

比如,在十月中旬,著名的评剧网站宇扬评剧苑突然关张,而这一消息到十月底才逐渐从非官方的渠道流传出来。这个消息传播的速度,对于网络来说,有些慢。

不仅是“慢”,宇扬突然关张的来龙去脉至今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信息是那样的模糊。比如官方的说法“由于宇扬评剧苑服务器不可抗力的突然关闭”,比如戏迷的说法“毁在你们这些只有‘利’没有‘艺’,更别谈‘德’的所谓的著名演员手里了”,甚至有用到“内斗”一类字眼的。对于这样一件足可以列入本年重大事件的网站关张,到今天为止,我们也很难从这些雾一样的信息中看出究竟——除非你是局内人,而似乎所有的局内人又都语焉不详。这在倡导透明公开的网络世界,实在让人费解,让人难猜。有网友说这个圈子复杂,看来“真是不寻常”。

半个月的时间,除了网上这些动静外,平面媒体对此没有任何关注,记得当初《北京娱乐信报》在宇扬红火的时候做了个比较深入的报道,想来他们也是应该和站长有过来往的人。看起来还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者少。

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都是做戏曲网站的,况且戏考也曾在今年初遭遇过受阻于祖国大陆之外、后来查明为“DNS解析问题”的“封锁”,非常理解这个时候的心情。因此希望宇扬能够度过这一关,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不是继续使用“不可抗因素”等字眼。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请说出你所了解的一切情况,起码我们知道这是技术上的原因、资金上的原因、或是所谓“政治”上的原因。

在写这一篇帖子的时候,发现宇扬又恢复了,据其公告看,这是“暂时”性的,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加油!

万圣节

说来也有趣,国内在过京剧节,国外在过鬼节,都是“群魔乱舞”中 表情

万圣节,传了出《滑油山》,胡少安反串老旦刘清提,助助兴,就是原录音不全,将就了。

“万圣”无非就是“众多鬼魂”的雅称。很久以前,老外家祖坟里埋的那些列祖列宗从地底下出来,回家看看。家里人就“动乐相迎”,招待这些鬼。后来大概这些鬼老不来了,人们自己就开始装鬼,满大街晃荡。

《滑油山》所涉及的《目莲救母》的故事,与鬼神有着紧密的联系。目莲的母亲刘清提就是因为对鬼神不敬,打僧骂道,被抓到地府受罪。目莲僧下地府救母,打开鬼门关,虽然救了母亲出来,但同时地府里十万六千恶鬼也跟着跑了出来。弄得阎王没招儿,判官抖手,这才有地藏王坐下地听兽到阳间转世投胎为黄巢,搅乱唐朝天下,杀人如麻,为的是把这些跑到阳间的鬼再给追回地府。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西方当年从坟里爬出来的那些鬼,都是在目莲僧救母的时候从鬼门关一起跑出来的,黄巢虽然把在中国境内的鬼都给收了,但是这些跑到海外的鬼,就制造出了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以纪念逃出来的十“万”六千个鬼。

豆妈单位今天组织大家每人刻一个南瓜,这对豆妈来说是头一回做南瓜灯。下面是豆妈的作品

豆妈的南瓜灯
豆妈的南瓜灯

京剧艺术节

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轰轰烈烈开了一周半,还要继续轰轰烈烈一周半,才算功成圆满。不过至于这是否真是什么所谓的“京剧的节日”,小豆子还是持保留意见,“过节”?似乎更是与京剧有“过结”。

以前不太关注这种“节日”,因为耐不住性子去看、去听,甚至去试图打听一下关于艺术节上演的那些所谓的“京剧”。这样固然主观,但是看看每逢艺术节,天花乱坠一般的赞誉充满着媒体,话语权俨然被一个声音所占领,这样的搞法儿,才真是主观呢。

不过这一届不同了,并不是说官方、主办方、衙门、艺术家等等良心发现,开始说真话了,而是广大的戏迷有了发声的渠道。传统的网络论坛是一条路,而更多的发声渠道,来自戏迷们自己的 Blog。上一届京剧节是2004年,而2005年是中国的的“博客元年”,所以本届京剧节无疑是在 Blog 这种形式普及之后的头一个京剧艺术节,与往届艺术节一个声音不同的是,对艺术节的褒(如《孙安动本》)贬(如其他四不像),很容易就能为人所闻,第一手看戏后的剧照和评论,来源于大众,无论是戏迷与非戏迷,都是真实客观的。

另一个途径无疑就是网络视频的普及,就连本次主办方都在山东省图书馆的网站搭建了视频平台,更何况还有如土豆网等一干视频网上网友自发传的录像。这种景象在四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毕竟连 YouTube 都是在2005年才成立的呢——这届京剧节又赶了个头一遭。

网上的各种活动,无疑是对京剧节的一个最好补充,尤其是当网上的主流意见与网下的主流意见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观点的时候,这比任何一台戏都要好看了,也更有教育意义:为什么京剧的主流在吹捧艺术节上那些不伦不类的戏,而网上则反之?思考题。

不难预见,今后的艺术节还会是这样。如果真有一天网上网下对京剧艺术节的主流意见达成了共识,那么不是京剧已经回归本色,就是京剧已经是不再被常人关注的“精英艺术”,而戏迷已经被“耗”干净了。就像你面对一幅抽象画,发表不出什么意见那样。